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型窦组织细胞增生病是窦组织细胞增生病伴巨大淋巴结病(SHML)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其特点是仅有皮肤损害而无淋巴结病变。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皮肤型窦组织细胞增生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癌对腋窝淋巴结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乳腺癌后同侧腋窝淋巴结形态变化。方法:23例拟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术前1周HIFU治疗,术后对腋窝淋巴结内窦组织细胞(SH)进行分级,并分别用单克隆抗体CD68,S-100对淋巴结内组织细胞,树突状细胞(DC)作免疫组化染色(SP法)并记数。结果:HIFU治疗后同侧腋窝淋纠结内窦组织细胞(SH)增一明显,以II,III级为主,而对照组I级为主(P<0.01),HIFU治疗组中CD68阳性细胞,不仅在淋巴窦内,而且在副皮质区也有较多分布,S-100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副皮质区,CD68阳性细胞和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在HIFU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IFU治疗乳腺癌后同侧腋窝淋巴结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一、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与预后恶性肿瘤在机体内可引起免疫反应,为了探索这种反应的形态学方面证据,我们着重观察了乳癌区域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Sinus Histiocytosis)(以下简称 S.H.)反应与预后的关系,并对其在免疫机理中的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Halsted(1898)注意到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的某些增生性反应与患者的存活期较长有关。以后,BLack(1953)研究了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多症(Sinus Histiocyto-sis SH),亦证明SH与乳腺癌手术后患者有较长的存活期有明显关系。从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局部淋巴结在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乳腺癌 1953年BLack等提示,乳腺癌根治术标本中淋巴结的SH是机体抗乳腺癌的一种防御机制。以后,SiLVerberg等也注意到,具有SH反应、但肿瘤组织分化较低,而且癌已转移到局部淋巴结的患者,他们的预后较肿瘤恶性度低的患者为好。1974年Tsak-raklides等报道了158例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的变化,那些五年和十年存活率高的患  相似文献   

5.
癌引流淋巴结虽无转移,也常肿大,这些肿大的淋巴结,除了淋巴细胞增生以外,常看到一种突出的变化,称为淋巴窦组织细胞增生(sinus histiocytosis,简称“SH”)。二十年来,关于癌引流淋巴结“SH”的研究,对乳癌、胃癌和肠癌等,已有不少报导,均证明高度“SH”者,予后较好。多数作者认为,“SH”是宿主对癌产生抵抗力的一种表现。近年来,有人进一步认为,高度“SH”与宿主抗癌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联合术中淋巴结引流导向前哨淋巴结活检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接收的10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术前超声联合术中淋巴结引流导向前哨淋巴结活检。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超声联合术中淋巴结引流导向前哨淋巴结活检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 男性,48岁,2004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腋下、腹股沟肿物并逐渐增大,无疼痛、发热等.4月行颈部、左腋下淋巴结活检术,病理报告:镜下见淋巴窦扩大,组织细胞增生,可见吞噬淋巴细胞现象,符合特发性窦组织细胞增生性巨大淋巴结病.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94例甲状腺癌之326个局部引流区非转移淋巴结形态改变,结果表明①恶性度低预后好的乳头状癌及髓样癌的局部淋巴结组织学分型主要为Ⅰ型和Ⅱ型,而恶性度高预后差的未分化癌和滤泡癌则主要为Ⅲ型和Ⅳ型,x~2=16.69,P<0.01。②淋巴结内组织细胞、浆细胞在乳头状癌及髓样癌的改变主要为Ⅲ级和Ⅳ级,未分化癌和滤泡癌则以Ⅰ级和Ⅱ级为主,x~2=17.23和10.67,P均<0.01。③淋巴结内小血管的改变在乳头状癌及髓样癌以管壁增厚及内皮细胞增生为主,滤泡癌及未分化癌则以薄壁型血管为主,x~2=9.25,P<0.01。④淋巴窦扩张若发生在组织细胞增生增多之基础上,具有一定抗肿瘤防御反应的意义,否则意义不大。⑤观察癌肿引流区非转移淋巴结的组织学改变,不但能了解该淋巴蛄所处的“戒备状态”、宿主的免疫状况及抗肿瘤反应能力,而且能预示肿瘤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溶脂辅助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Ⅰ~Ⅲa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溶脂辅助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溶脂辅助下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保留肋间臂神经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不同时间点术后引流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引流量在术后第1、2、3、4天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之间引流量比较:术后第1、2、3、4天,观察组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肢疼痛、提肩运动障碍、患肢水肿、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侧上臂感觉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脂辅助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淋巴结清除数多,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脂肪溶解过程中未产生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使早期乳腺癌患者免于腋窝淋巴结清扫及其带来的并发症,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但是精准医疗时代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临床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定位不够准确、淋巴结过度切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团队建立了精准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齐鲁流程、提出了前哨淋巴结区域精细解剖理念,并报道了前哨淋巴结的解剖变异以及与上肢引流淋巴结的位置关系。研究成果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引流的理解和腋窝淋巴结的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肠癌癌周淋巴结免疫形态学反应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 (CEA)及唾液酸化的糖类抗原 (CA2 42 )水平的关系 .[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在术前检测 33例大肠癌患者血清CEA及CA2 42 标志物的水平 ,术后观察癌周淋巴结免疫形态学反应情况 .[结果 ]血清CEA水平在癌周淋巴结髓质内浆细胞反应阴性、弱阳性及阳性组中逐渐上升 ,且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血清CEA水平与癌周淋巴结窦组织细胞、生发中心和皮质旁区增生程度均无显著差异 .血清CA2 42 水平在癌周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中有不同的表达 ,其中在弱阳性组中的表达最高 ,弱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各级反应中无明显差异 ,与阳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血清CA2 42 水平在癌周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反应在阴性组中最明显 ,且与弱阳性组、阳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癌周淋巴结髓质内浆细胞反应强 ,血清CEA表达高水平 .癌周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阳性和无生发中心增生时血清CA2 42 表达高水平 .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区域性淋巴结中S-100~+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100蛋白抗体对34例大肠癌局部引流淋巴结和18例慢性炎的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S-100~+细胞在淋巴结中的数量与副皮质区淋巴组织的增生及窦组织细胞的增生成正相关。大肠癌无癌转移组及炎症组淋巴结中S-100阳性细胞数目较有癌转移组淋巴结中的多(P<0.01)。在有癌转移组,S-100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癌灶周围,似乎形成一条“防卫带”。上述结果提示,S-100阳性细胞参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可能与机体抵御癌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两种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技巧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电切电凝组(17人)和分离打结组(17人)。比较两组术后清扫淋巴结数量、每天引流量、引流液中蛋白含量及血红蛋白含量,观察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及随访观察淋巴水肿的发生率。结果两种手术技巧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淋巴结清扫范围与术后引流量呈正相关,与引流时间呈正相关,同时影响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结论两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技术的选择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不同手术切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两者均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照组采取双切口,观察组选择单切口。观察两组前哨淋巴结检出情况、术后引流时间及皮下积液情况。结果:两组前哨淋巴结检出阳性概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及阳性患者引流时间分别为(7.09±0.83)d、(12.18±1.46)d,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下积液方面,观察组阴性患者数据为5.26%,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数据为18.42%,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单切口较双切口优势明显,术后引流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癌肿的首位,微创手术将是其治疗的新方向。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是指距肿瘤最近、最先接受淋巴引流和最早发生转移的淋巴结,也是引流乳腺原发性肿瘤的第一站淋巴结。其接受乳腺原发性肿瘤淋巴液的引流量最大,极易可能含有转移的肿瘤细胞,反映整个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检测SLN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本院收治1例乳腺Rosai-Dorfman病患者,通过进行病理学的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结果 该病在临床上及病理大标本上与乳腺癌极其类似,但镜下可见深蓝染区与淡粉染区相间,淡粉染区内见组织细胞增生,并形成泡沫细胞和窦组织细胞,深蓝染区内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灶性淋巴细胞伴有异型.结论 乳腺Rosai-Dorfman病及其罕见,属结外Rosai-Dorfman病的一种,易与乳腺癌、各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等混淆,在病理学上找到特征性的窦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伸入现象,可协助诊断,避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又称Rosai-Dorfman病(RD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发性组织细胞紊乱增生性疾病,由Azoury和Reed首先描述^1[]。  相似文献   

18.
苏宝霞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6):449-452,F0003
[目的]通过研究在乳腺癌和引流淋巴结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和调节性T细胞(Treg cells)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DO mRNA和蛋白及Foxp3蛋白在乳腺癌、淋巴结和乳腺良性病变中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IDO的mRNA水平高于乳腺癌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的mRNA水平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示乳腺癌引流淋巴结内IDO表达水平高于原发癌(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表达水平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乳腺癌中IDO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乳腺癌中Treg细胞Foxp3+比例高于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Foxp3+比例高于乳腺原发癌(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与Treg细胞间呈正性相关(r2=0.409,P<0.05),与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正性相关(r2=0.528,P< 0.05).[结论]IDO和Treg细胞有可能在乳腺癌免疫逃逸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作者报道了儿科的3例病因不明的罕见疾病——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H M L,也被称为Rosai-D orfm an病(R D病)]。这一增生性组织细胞异常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IH C)特征来确定,并可表现为累及不同大小的淋巴结增大(2例)和淋巴结外表现累及皮肤和咽喉(1例)。1例患者有高γ球蛋白血症。形态学检查表明所有的淋巴结显示有大量窦组织细胞增生并有胞质内淋巴细胞。皮肤和咽喉活检表明有相同特征的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对来自1例患儿的样本进行超微结构研究。在IH C检查中SH M L细胞表达了巨噬细胞标志如CD68和S100,但…  相似文献   

20.
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但是对淋巴结活扦的诊断,如果没有特异性改变,一般称为“炎性”或“反应性”病变,没有从其形态变化上分析机体的免疫状态,虽然有人观察到某些癌肿引流淋巴结的病变与生存率有关,例如乳癌,其局部淋巴结呈窦性组织细胞增生时,预后较好,可是缺乏全面的对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