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现在的父母,很多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把所有的爱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大包大揽,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们勤快地忙碌着,却不知道自己的“勤快”给予了孩子不恰当的爱,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生活的能力。其实,有时候做一个“懒”家长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从今天开始,试着去做一个聪明的“懒”家长吧。  相似文献   

2.
《大众健康》2009,(12):14-15
子女22岁开始理解父母我们常说“养儿才知父母恩”,但最近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父母们也许不用等那么久,孩子在22岁时,就能够理解父母了。儿童期,孩子主要是接受父母的爱,但由于思维尚未成熟,他们不能理解父母;在青春期后,孩子的各项生理指标都开始向成人过渡,突飞猛进地长个、第二性征的出现并日趋成熟,让他们进入了准成人期,  相似文献   

3.
阳阳的父母为了让阳阳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最近开始让刚刚10个多月大的阳阳坐上家里的餐椅和大人们一起吃饭,除了注意孩子的安全平稳外,没有任何的特殊. 现在,许多年轻的家长也开始给孩子用餐提供“硬件”支持,给他坐吃饭专用的餐椅就是其中一种.它的尺寸符合孩子的身高要求,能将宝宝圈在一个“安全岛”中.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孩子走正路、学好的方法上,古来就有“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的训导.因此,父母在纠正孩子与社会不相容的错误行为时,大多用“打屁股”来代替“体罚”.但是,“打屁股”后父母看到的只是短期的效果,却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自食其果的行为.儿童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在1~3岁时经常遭受体罚的孩子,易变得虚伪、冷酷、多事、擅长说谎,有暴力倾向.这些行为会在体罚后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5.
胡洋 《健康世界》2010,(4):84-85
当孩子不听话、拒绝了你的要求、违抗了你的命令时,你会不会责骂他?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对孩子的“犯上”大发雷霆。孩子敢于向父母说“不”,正是他健康成长的标志,是他触摸生活的开始。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教会孩子在适当的时候说“不”,这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培养自信、勇敢、沉着的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谈性勿随性     
毛周林 《大众健康》2014,(10):10-10
多数父母认为,性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有关性交、怀孕和生育的“真相”,即解释与养育下一代有关的过程以及对性的感鼍。其实所谓“性认知”,应当是从孩子对人及他人(包括自己的身体和别人的身体)的认知开始,父母抚触、搂抱孩子的方式,以及父母间的亲昵接触,都是传递性的最嗄始信息,一旦孩子能理解别人的意思了,就可以开始跟他(她)谈到性。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年轻父母普遍知识层次高,往往从怀孕开始就买来大量的图书、杂志以及通过网络等渠道,“照书”养育孩子,同时我们又经常听到“现在的孩子太难养”之类的无奈之辞,不“照书养”仅仅依赖长辈的经验可行吗?太多的选择反而让年轻的父母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8.
许多家庭的亲子关系是倒置的.面对“孩子化父母”,儿女应学会说“不”。 父亲和母亲,是两个伟大的词汇。因为,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照料者.也是孩子人格的基石。 但是,有许多家庭.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倒置的。父母控制不住随心所欲的“孩子”,孩子则善于为父母考虑、特别有自制力的“父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王淼 《健康生活》2024,(3):57-58
<正>大多数父母都宠爱孩子,但宠爱孩子要有限度,因为过度宠爱就会变成溺爱。溺爱会妨碍孩子独立发展,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本文介绍10种溺爱孩子的行为,供有孩子的父母对照、参考。1.当面袒护孩子。当父亲管教孩子时,母亲就会护着孩子:“孩子还小呢,等他大了就好了。”或者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就会站出来说:“你们不要太急,孩子大了自然会好。”这样当面袒护孩子,让孩子时刻躲在“保护伞”和“避难所”里,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儿童处处受父母约束、支配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例如:孩子和父母一同去邻居家串门,邻居拿东西给孩子吃,还没等孩子作出选择,做父母的便率先为孩子作了选定,发出“不想吃”,“不要”,或“不许要”的命令式回答。又如,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为孩子做某种营养食品,孩子不吃,父母却强迫孩子吃,如不吃还会受到“体罚”。凡此种种,儿童的衣食住行全都操纵在父母手里,孩子完全无主动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孩子容易情绪失控怎么办?”“孩子自我情绪管理差,是情商有问题吗?”父母们经常提出的这些问题,无一不显示出对孩子情绪管理问题的重视。通常,父母会通过亲子共读关于情绪管理的绘本,教孩子管理情绪。但是教孩子管理情绪,不如给孩子好情绪的基础。孩子主要在各种关系情境中学习管理情绪.  相似文献   

12.
有位心理学家曾如此描述:“得体的教养方式,只让父母辛苦六年,不得体的教养方式却会让你辛苦一辈子。”可见在学龄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而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教孩子乐于阅读”,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父母而言,都希望孩子成为“书香子弟”,然而,现实中讨厌书本淘气逃学的孩子不乏其人,也着实让父母头疼。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乐于阅读呢?首先,父母必须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让自己的家庭花费开始增列图书一项,每月买一本或二本,并且常常看书,成为好楷模,让家庭有学习氛围。幼时的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从不看书的父…  相似文献   

13.
宝宝的模仿能力往往是很强的.当他们牙牙学语后,随着与外界的接触逐步增多,往往会从中吸取到一些不健康的语言.宝宝们缺乏明辨的能力,可能觉得这些语言很有趣,于是也学着去说.当父母发现孩子开始说脏话时,切不可只是觉得“好笑”,甚至夸奖孩子“聪明”,而应及时做好教育工作,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4.
《健康大视野》2014,(5):21-21
新学期父母的比赛中,就有一项,为孩子“跑官”——争取让孩子当上班级的小干部。新学期意味着比赛开始,站在起跑线上的是孩子,累得满头大汗的却是他们的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小绅士”、“小淑女”?做家长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给孩子作榜样.家庭教育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伦理道德教育.父母作为子女的启蒙老师,有责任将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子女.家庭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的训导,更重要的是做父母的身体力行.婴儿出生后最早接触的人,对婴儿的成长通常影响最大,所以小孩在日常生活或待人接物上多会模仿父母.父母必须树立好榜样,给孩子适当指导,教他们分辨对与错、是与非.父母做错了事,必须向孩子道歉.父母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否则孩子难以信服.在行为上.父母应鼓励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对某些经常性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最好形成惯例,使孩子形成明确的自我责任意识.   ……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竞争的社会里,父母们的期望往往都会过高,他们总是期望孩子有天赋、聪明、什么都比别人好,最好还能是位神童。许多父母都会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没有成功谈不上快乐,为了成功,即使让孩子们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梅花香自苦寒来”嘛!于是一旦为人父母,一个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孩子的人生开始了,这一生我是该让孩子快乐,还是该让孩子成功?若选择成功,孩子无疑会被辛苦,而选择快乐,就怕孩子快乐了,却又会变得没“出息”。所以,绝大多数父母虽然知道快乐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但仍然舍弃了成功的诱惑。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家长们似乎都把“乖”。“听话”作为评价好孩子的标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俗话一语道破了传统家长们教育孩子的心声。然而,时下的新新父母开始怀疑这个传统观念,担心自己孩子太乖长大会没出息,希望孩子淘气些更好,认为那样的孩子更机灵。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孩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产生害怕的心理,这属于正常现象。汉堡儿童心理学专家施特凡·施米特兴数授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对孩子胆小这种现象要认真对待。”您的孩子怕什么?您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消除害怕心理?父母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区别对待。幼儿孩子二三岁时开始学习支配自己的身体。他学说话,学着自己做事情,什么事都想胜任。如果父母施  相似文献   

19.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三个比较明显的反抗期,它们是:两三岁时的第一反抗期、小学二三年级时的中间反抗期、青春期时的第二反抗期。自发性顺利发展的孩子,在两岁前后便开始动不动就说:“不”。这意味着孩子即将进入第一反抗期了。反抗是孩子正在顺利成长的标志。所以,若被孩子反抗,做父母的应该感到高兴。当孩子出现反抗言行时,做父母的就可放下心来了:我们的孩子也在顺利成长呢。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一遇到孩子反抗,马上就发起火来:“怎么能对父母这样。真是不听话的坏孩子。”反抗,是与自我的成长同步出现的自然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心理困扰:孩子这是得了什么怪病?有一天,我接待了一对预约来访的父母。落座后,愁眉不展的父母对视一眼,母亲便开始急切地诉说:“我们儿子得了一种怪病,看了几次医生也没治好,您可救救我们孩子吧!”我递过水杯:“不急,请慢慢说,孩子出现了什么情况?”母亲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孩子今年读高二,初中的时候成绩挺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