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1].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年收治50例患儿,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黎金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24-1325
目的:提高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2006年9月我科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咽峡炎(100%)、肝大(77.8%)、脾大(44.6%),颈淋巴结大(88.9%)、异常淋巴细胞等于或超过10%(100%)。合并症中肝功能损害最常见,肝功能异常66.7%,肝功能损害以酶学改变为主。早期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最常见。结论:对婴幼儿出现持续发热伴化脓性扁桃体炎且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尤其肝功能损害应注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16例误诊的临床资料,并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6例误诊主要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炎,败血症,误诊时间达4~10d,后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配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石宏  相恒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61+163-161,163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期减少误诊.方法 对86例确诊的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入院前误诊或诊断不清的48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为主,外周血白细胞在幼儿升高更明显,而异型淋巴细胞则偏低;血清ALT、AST在年长儿更高,误诊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结论 应重视IM的临床特点,详细的病史及体格检查,及时的实验室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何永东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164-165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并发症特点,从而减少临床漏诊与误诊。方法:对3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儿中36例(94.7%)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大,25例(69.4%)有肝脾大、皮疹等典型症状;32例异型淋巴细胞≥10%,传染性单核细胞抗体(EBVIgM)测定阳性。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肝脏酶学改变;呼吸系统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经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本病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感染相关性淋巴或淋巴样腺体组织反应性改变和多器官功能受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典型患者多,易漏诊、误诊,故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成都医药》2004,30(3):146-14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绝大多数患儿呈急性或亚急性过程,预后一般良好,现将我院2000年2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20例IM作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威  刘欣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2):104-105
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和21例误诊的临床资料,并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例误诊,误诊时间为3天-2周,经过1-3次实验室检查确诊。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且配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合理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和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8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 外周血涂片异形淋巴细胞超过10%60例,占69.8%,其中26例〉0.20,白细胞增高52例,占60.5%,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50%以上,ESR增快52例(60.5%),心肌酶谱增高8例,31例贫血,血清嗜异凝集试验效价≥1:40(或1:64)为阳性,69例,胸片异常22例。结论 对发热、咽痛,周围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或伴起病初期出现皮疹者,需警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作血常规,异形淋巴细胞检查及骨髓等血液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赵开明 《河北医药》2011,33(14):2129-2130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临床特点,提高对IM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情况。结果 46例患儿入院后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IM的诊断标准,住院治疗10~19d,肝功能恢复正常10d~2个月,均治愈。结论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为本病主要症状及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出现不同比例的异型淋巴细胞及肝功能异常是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19例误诊,误诊率41.3%。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合理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疗法是小儿自身免疫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新进展,现对我院1997年10月至2001年3月采用静脉高效丙种球蛋白(intrar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勤  付晓燕  郭瑞官 《海峡药学》2006,18(1):145-14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又称腺性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临床类型有腺肿型、发热型、咽峡炎型和肝炎型。本文概述本病的误诊情况,治疗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早期诊治.方法 对13例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均出现发热,均伴淋巴结肿大,伴咽痛10例(76.9%);扁桃体肿大9例(9.2%);皮疹6例(46.1%);肝、脾肿大8例(61.5%),以脾大居多;白细胞总数>10×109/L11例(84.6%),发现异型淋巴细胞>10%者11例(84.6%),肝功能异常6例(46.2%),血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10例(76.9%),EB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1例(84.6%).结论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喉炎,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V抗体,异型淋巴增高>10%.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摘要患儿:女,4岁,以“发热4d”而入院,患儿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可达39.5℃,予以口服退热药后热能退,易反复,无咳嗽,无流涕,伴有咽痛,在当地诊所就诊后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予以“头孢地嗪0.5”2次/d静脉点滴后,患儿仍热,故来我院就诊,自发病以来,患儿无腹痛及腹泻,无尿频及尿痛,时有乏力,无胸闷及气短,食欲尚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入院前误诊入院后确认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15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结果:15例患儿均有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早期异常淋巴细胞出现率低,心肌、肝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近年有增多趋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和体征变化多端且不典型,对此病应提高认识,现将我科收治的7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袁江  李宝冬  周耀铃 《首都医药》2007,14(18):20-20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5例EB病毒IgM抗体为阳性;嗜异凝集素抗体阳性30例(66.67%);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在>10!例(46.67%),支原体抗体阳性4例(8.89%)。并发脑炎、肝功损害、肺炎、肾炎、心肌损害共17例(37.78%),经治疗均痊愈,未遗留后遗症。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上易引起多器官系统的损伤,及早诊治,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临床早期极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中期由于肝脏受累,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疽又与急性甲型肝炎相类似,根据心、肾功能改变及血象变化确诊。现将临床所见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晓红  宫道华 《江苏医药》1997,23(7):513-51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EB病毒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我院儿科自1988年4月~1996年5月共收治3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2例IM中,男18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8个月~12岁,小于5岁者19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目善根等提出的诊断标准。二、症状和体征:32例均有发热,体温最高达40.2℃,热程6~32天。咳嗽13例,咽痛5例,腹痛2例,腹泻3例,食欲不振7例,乏力5例。咽部充血和/或扁桃体肿大17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1例。肝肿大16例,脾肿大14例。眼睑浮肿5例,皮疹11例。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7例,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儿科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符合EBV感染IM诊断标准的118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118例患儿,其中男66例(55.93%),女52例(44.07%).发热、咽炎、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是IM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102例(86.44%),咽炎、扁桃体炎98例(83.05%),颈部淋巴结肿大93例(78.81%),肝脏肿大35例(29.66%),脾脏肿大29例(24.58%),皮疹42例(35.59%),双眼睑水肿12例(10.17%),外周血白细胞>10×109 97例(82.20%),其中>20×109 29例(24.58%),异形淋巴细胞10%~20%96例(81.36%),异形淋巴细胞>20%22例(18.64%),肝功能异常51例(43.22%),心肌酶谱异常36例(30.51%),血沉增快35例(29.66%).结论 IM的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对于急性起病、有发热、咽痛、淋巴结或肝脾肿大、皮疹、双眼睑水肿等症状者,须高度考虑IM,需进一步行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何素蓉  卢慧娜  曹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10-2311
我院2004年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12例,现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