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刚  洪国强  陈月燕  席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77-3778
目的:了解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Vaginalis,GV)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asis,BV))患者中的感染率及健康女性生殖道内的带菌状况,探讨GV对BV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80例BV患者和100例健康女性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分离培养。结果:180例BV患者的GV检出率为43.3%,100例健康女性的GV检出率为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BV患者中常见有GV感染,是BV的主要致病菌之一,GV对BV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皓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Z):52-52,47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阴道加德纳菌与细菌性阴道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就诊部分患者共300例,采用镜检、培养等方法来检验,根据检出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的患者数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97%细菌性阴道病病人可检出阴道加德纳菌,约30%非细菌性阴道病病人可检出阴道加德纳菌。结论阴道加德纳菌与细菌性阴道病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阴道加德纳菌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阴道加德纳菌与细菌性阴道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就诊部分患者共300例,采用镜检、培养等方法来检验,根据检出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的患者数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97%细菌性阴道病病人可检出阴道加德纳菌,约30%非细菌性阴道病病人可检出阴道加德纳菌。结论阴道加德纳菌与细菌性阴道病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分泌物中阴道加德纳菌(GV),滴虫,霉菌分布,探讨GV对BV的诊断及疗效监督价值,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技术(DFA)测定GV,常规湿片法检测霉菌,滴虫,结果296例BV患者GV检出率为41.9%,与对照组6.0%有显著差异;合并霉菌,滴虫及三者同时感染分别为8.8%,6.1%及3.0%;GV阳性患者经抗菌治疗后均转阴性。  相似文献   

5.
阴道加德纳菌的分离与快速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阴道加德纳菌的分离与快速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改良血琼脂培养基,对326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加德纳菌分离培养,同时与快速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新方法BV-fast及BV-blue进行比较。结果 分离培养方法检出该菌75株,检出率为23.00%;BV-fast方法的检出率为25.46%(83/326);BV-blue方法的检出率为23.92%(78/326);BV-fast方法检测率略高,将BV-fast与BV-blue和分离培养方法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分离培养、BV-fast、BV-blue均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但BV-fast更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与女性细菌性阴道疾病(bacterial vaginitis,B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门诊就诊的212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200例行妇科检查的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GV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引起GV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GV培养、线索细胞检测、BV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药敏试验发现GV对万古霉素、痢特灵、菌必治的敏感性较高(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初次性交年龄过低、有流产史、节育器避孕、年龄>30岁是引起G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德纳菌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病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应对高危感染人群加强防治,减少BV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细菌性阴道病:由阴道加德纳菌与某些厌氧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曾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阴道嗜血杆菌阴道炎,加德纳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性阴道炎、厌氧性阴道病等。至1984年被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BV现在人们已不在倾向于BV是由单病原菌致病的观点,而认为它是多种致病菌大量繁殖导致阴道生态系统紊乱,乳酸杆菌丧失其健康状态下占优势地位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阴道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狐狸阴道加德纳菌病(GVF)与人类细菌性阴道病(BV)是否同为阴道菌群失调所致。方法:通过对GVF阴道菌群的分析,以及光镜和电镜下阴道上皮组织学结构的观察,并应用临床上治疗BV疗效肯定的微生态调节剂对GVF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阴道菌群变化。结果:GVF治疗前后阴道菌群变化具备BV阴道菌群失调的特征,GVF狐狸阴道上皮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符合BV临床及病理变化特点。结论:GVF可以作为BV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张红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82-1682
目的:探讨应用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试剂检测B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0例疑为BV的标本,同时用BV快测试剂和Amsel标准检测BV。结果:与传统的Amsel标准相比,BV检测试剂法诊断BV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88.1%,阳性预测值为66.1%,阴性预测值为97.9%。结论:BV检测试剂法是可靠、快速、简便的诊断BV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感染,主要表现为正常阴道乳酸杆菌数量减少代之以阴道加德纳菌等兼性厌氧、厌氧菌数量增加引起的无阴道黏膜炎症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上阴道炎中以BV最为常见,据国外报道流行率为10%~31%。国内报道流行率在15%~45%,较易复发。BV与许多严重的妇科疾病和产科合并症有直接关系,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和外阴异味,但不是所有患者都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它的炎症反应常常是隐性的,具有比较弱的炎症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超高倍显微诊断系统检查 (超显检查 )阴道加德纳菌 (GV)与革兰氏染色法及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新方法 (BV blueTM)的差异。方法 :对临床诊断疑似细菌性阴道病 (BV)的 2 6 7份阴道分泌物新鲜标本 ,同时应用超显检查与革兰氏染色法及BV blueTM法进行检测。结果 :超显检查阳性率 96 .6 % ,革兰染色法阳性率为92 .9% ;BV blueTM方法的阳性率为 93.3%。超显检查与革兰氏染色法及BV blueTM法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超显检查、革兰染色法BV blueTM均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但超显检查更简便、直观、快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超高倍显微诊断系统检查(超显检查)阴道加德纳菌(GV)与革兰氏染色法及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新方法(BV-blue TM)的差异.方法:对临床诊断疑似细菌性阴道病(BV)的267份阴道分泌物新鲜标本,同时应用超显检查与革兰氏染色法及BV-blue TM法进行检测.结果:超显检查阳性率96.6%,革兰染色法阳性率为92.9%;BV-blue TM方法的阳性率为93.3%.超显检查与革兰氏染色法及BV-blue TM法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显检查、革兰染色法BV-blue TM均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但超显检查更简便、直观、快速.  相似文献   

14.
宫颈糜烂患者细菌性阴道病病原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V)与宫颈糜烂的关系。方法:采用Amgel常用的诊断标准检测BV病原,对宫颈糜烂1121例和健康对照者300名的BV患病状态进行对照研究,并根据宫颈糜烂患者发病年龄及病程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宫颈糜烂患者BV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年龄超过40岁,病程超过12个月及宫颈糜烂程度重者BV患病率明显升高(P<0.01)。宫颈糜烂合并BV患者加德菌(GV)检出率达100%,患者胚胎停止发育、人流后腹痛出血等发生率也高。结论:BV特别是合并加德菌感染在宫颈糜烂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年龄越大、宫颈糜烂病程越长、糜烂程度越重,BV患病率越高;宫颈糜烂并BV可能导致胚胎停止发育和人流后腹痛出血。  相似文献   

15.
600例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检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 (bacterialvaginosis ,BV)的病原学特征及其检测方法 ,为BV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本文对 6 0 0例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性状、抗生素敏感试验等方面的检测。结果 :6 0 0例BV患者中检出阴道加特纳菌 ( gardnerellavagimalis,GV) 42 8例 ,占71 .3% ,其余为GV菌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GV菌对灭滴灵、氯林可霉素敏感性最高。结论 :GV菌是BV的主要病原菌 ,首选治疗药物为灭滴灵和氯林可霉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病原菌及其与阴道菌群失调的关系,给妇科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初诊为BV病人采取阴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7例患者标本中培养出阴道加德纳菌97例(株),占51.9%;支原体23例,占12.3%;真菌18例,占9.6%;大肠埃希菌8例,占4.3%;粪肠球菌9例,占4.8%;正常菌群10例,占5.3%;其他菌群22例,占11.8%。结论阴道加德纳菌是BV的主要病原菌对BV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以针对性的治疗,有利于提高BV患者的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7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娟 《海南医学》2008,19(4):145-145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BV)病原菌及其与阴道菌群失调的关系,给妇科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初诊为BV病人采取阴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7例患者中培养出阴道加德纳菌97例,占51.9%;支原体23例,占12.3%;真菌18例,占9.6%;大肠埃希菌8例,占4.3%;粪肠菌9例,占4.8%;正常菌群10例,占5.3%;其他菌群22例,占11.8%。结论阴道加德纳菌是BV的主要病原菌,对BV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以针对性的治疗,有利于提高BV患者的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经艾 《医学新知杂志》2007,17(4):229-229,231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加德纳菌的感染情况。方法对妇产科门诊和住院的生殖道炎症215例(生殖道炎症组)的宫颈或阴道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胺试验、pH试验,检查线索细胞,并与正常对照组(72例)进行比较。结果生殖道炎症组中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加德纳菌(G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69%和46.15%,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生殖道炎症组与正常对照组G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84%和8.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01)。结论GV为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病原菌,且对女性阴道、宫颈均能致病;  相似文献   

19.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简称BV),最早人们把BV称之“非特异性阴道炎”,后来将BV归为“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并指出患有BV妇女的阴道中存在一种鳞状扁平上皮细胞,此细胞胞浆中含有许多小杆菌,称为线索细胞,可据此诊断BV。BV实际上是一种以加德纳菌(Gardner菌)、各种厌氧菌、Mobiluncus菌及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据文献因本病与一般淋菌、滴虫、  相似文献   

20.
卢晓英  郭玲 《西部医学》2015,(3):395-397
目的研究阴道加德纳细菌(GV)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关系,探讨GV对BV诊断的病原学价值及G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489例BV患者为研究对象(BV组),217例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白带线索细胞阳性率、GV荧光抗体检测阳性率及BV试验,研究BV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BV组线索细胞阳性率(94.1%)、GV荧光抗体检测阳性率(87.3%)、BV试验阳性率(74.8%)、pH值(4.5±0.3)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P<0.01);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流产史、年龄>40岁为GV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文化程度为GV感染的保护性因子,文化程度越高,GV感染机率越小。结论 GV与BV的发生高度相关,流产史、年龄>40岁为GV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