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抑郁发作期、缓解期fMRI特点。方法 以2018年3月~2021年3月89例BD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期不同分为发作期组及缓解期组,并以临床招募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静息态fMRI检查。应用DPARSF软件分析fMRI数据,并计算全脑的ReHo值、ALFF值,比较三组间的差异。结果 发作期组较对照组在右额内侧回、右颞上回、左顶下小叶、左脑岛、左丘脑、右小脑右叶ReHo增强,在右眶部额上回、右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右项下小叶ReHo降低(P<0.05);发作期左额上回、右额上回、左顶下小叶、左丘脑、左小脑后叶ALFF增强,右舌回、右海马旁回、右颞中回、右项下小叶、右中央后回ALFF降低(P<0.05);缓解期组较对照组在右颞中回ReHo增强,右顶下小叶、楔前叶ReHo降低(P<0.05);缓解期较对照组在右额内侧回、左顶下小叶、左小脑后叶ALFF增强,右楔叶、右顶下小叶、右额中回ALFF降低(P<0.05);发作期组较缓解期组右颞上回、右颞下回、左颞中回、左额下回、左顶下小叶、左脑岛Re...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和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技术,探讨抑郁症可能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16例青年重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16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自愿者(对照组)进行DTI和静息状态fMRI研究,采用基于体素法(voxel-based method, VBA)分析全脑的分数各向异性 (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法处理fMRI数据,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双侧额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左颞上回、右颞中回、左梭状回、右枕颞外侧回、左角回、左岛叶、左小脑后叶的FA值较对照组低(P<0.01)。抑郁症患者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额叶内侧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双侧中央后回、右顶下小叶、右楔状叶、左枕中回、左语言中枢、左颞上回、右颞中回、右扣带回及右壳核ReHo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青年重性抑郁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脑白质微观结构损害和脑功能异常,多个脑区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和功能连接失常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额叶执行功能在时间空间序列的变化特征.方法 18例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及21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匹配的健康对照入组,利用脑磁图检测受试者在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时前扣带回、额叶功能的实时改变.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时激活增强的脑区依次为(t代表激活强度):(1)100~ 200ms:右前扣带回(t=1.81)、双侧额内侧同(t=l.91,t=1.86)、左额上回(t=1.79)、右额中回(t=1.82)、右额下回(t=1.82)(2)200~300ms:左前扣带回(t=1.82);(3)250 ~350 m:左前扣带同(t=2.67)、左额内侧同(t=2.43)、左额下回(t=1.91);(4)300~400ms:左前扣带回(t=2.26)、双侧额下回(t=1.97,t=2.66)、左额内侧回(t=2.35);(5)350 ~450ms:左前扣带回(t=2.02)、左额内侧回(t=2.00)、双侧额下回(t=1.74,t=1.78);(6)400 ~ 500 ms:左前扣带回(t=2.01)、左额内侧回(t=1.97);2.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时激活减弱的脑区为:200~300 ms左额中回(t=1.79)、左额上回(t=1.76).结论 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额叶脑区存在时间和空间序列双层次的激活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高同质性男性抑郁症患者注意控制相关脑区功能动态变化的情况.方法 利用脑磁图检测12例单相复发男性抑郁症患者,以及12名年龄、受教育年限近似匹配的男性健康对照者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任务时脑功能的改变.结果 将0~1000ms时间段按先后顺序每100ms显示男性患者激活异常脑区,其中激活显著减弱的脑区有:左中央后回(t=3.10)、右额上回(t=2.16)、左额中回(t=2.64)、左顶叶(t=2.89)、右颞中回(t=1.92)、右颞上回(t=2.84)、右脑岛(t=3.03)、右楔前叶(t=2.98)、双侧额中回(t=3.64,t=2.25)、右中央后回(t=2.20)、右扣带回(t=4.04)、双侧楔前叶(t=2.79,t=1.87);激活显著增高的脑区有:左尾状核体(t=2.21)、左脑岛(t=2.31)、左丘脑枕(t=2.36)、左尾状核体(t=1.91)、左丘脑枕(t=2.56)、左颞中回(t=1.89)、左中央前回(t=2.02).设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男性单相复发抑郁症患者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任务时参与注意控制加工的脑区功能较正常人存在异常,加工时程中呈现皮层减弱、边缘系统增强的功能分离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磁源性影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技术观察抑郁症患者识别正性动态情绪的神经网络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 利用脑磁图检测12例抑郁症患者及12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近似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识别正性动态情绪视频时的脑部反应.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识别正性面部情绪时,活动减弱的脑区依次主要为右顶下小叶(t=3.94)、右缘上回(t=3.59)、双侧后扣带回(t=5.04,t=4.85)、左楔前叶(t=3.84)、左颞上回(t=3.58)等;活动增强的脑区依次主要为双侧海马回(t=2.13,t=2.56)、左侧杏仁核(t=2.41)、双侧钩回(t=2.33,t=2.44)、右前扣带回(t=2.15)、左梭状回(t=3.33)等.这些脑区在不同时间段有相应脑区激活异常.设P<0.05时,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颞内侧皮质、顶叶功能减弱及边缘系统等功能增强与正性情绪识别功能减弱有关,其脑磁源性影像变化特征较正常人有很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识别悲伤面部表情时脑区功能的差异.方法 首发、复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各11例,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患者匹配的健康对照11例入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受试者在识别悲伤及中性面部表情视频时的激活脑区.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首发抑郁症患者识别悲伤面部表情(识别悲伤面部表情-识别中性面部表情)时活动增加的脑区有右楔叶、右梭状回、双侧额中回、左颞中回、左海马旁回(K值≥10,P<0.001),而活动降低的脑区有右颞上回、右海马旁回(K值≥10,P<0.001),复发抑郁症患者活动降低的脑区有右额下回、右颞上回(K值≥10,P<0.001),未发现活动增加的脑区;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相比,复发抑郁症患者活动降低的脑区有右额中回、右颞上回、右中央前回、右丘脑、右屏状核(K值≥10,P<0.001),活动增高的脑区有右海马旁回、右屏状核、右岛叶(K值≥10,P<0.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特别是首发抑郁症患者悲伤面部表情识别的神经基础与正常人存在差异,表现为更多的脑区参与情绪刺激的识别;复发抑郁症患者与首发抑郁症患者悲伤面部表情识别的神经基础也存在差异,表现为更多情绪识别相关脑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伴疼痛患者(PDP)与帕金森病不伴疼痛患者(nPDP)在接触性热痛刺激(CHS)下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特点,探索PDP痛觉相关脑网络,为PD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分型及治疗等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例PDP(PDP组)与15例nPDP(nPDP组),同期招募17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临床量表评估,右侧前臂背侧行51℃CHS同步fMRI扫描,观察三组间脑区激活差异.结果:与nPDP组相比,PDP组右小脑、右海马旁回、右舌回、右背外侧额上回、右眶部额上回脑区激活程度增强,双侧颞下回、双侧脑岛、左中央沟盖、左顶上回、左顶下缘角回脑区激活程度减弱(P<0.05).与NC组相比,PDP组双侧小脑、双侧中央前回、左颞下回、左中央后回、右海马旁回、右海马、右舌回、左丘脑、左颞上回、右脑岛、右中央沟盖、左颞上回、左补充运动区、右梭状回脑区激活程度增强(P<0.05),未见激活降低的脑区.与NC组相比,nPDP组双侧小脑、双侧中央沟盖、双侧梭状回、双侧脑岛、左顶下缘角回、右颞下回、右海马旁回、左丘脑、左颞上回、左中央前回、左中央后回、右海马、左补充运动区、左颞横回、左顶上回脑区激活程度增强(P<0.05),未见激活降低的脑区.结论:多个脑区共同参与痛觉形成及处理,存在复杂的痛觉相关脑网络.CHS-fMRI可为PD患者痛觉相关脑功能研究提供客观手段,PDP痛觉相关脑网络发生改变,对PDP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有一定价值,可能有助于为PD患者临床分型、疗效评定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术,研究静息状态下反复发作重性抑郁患者经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的脑局部一致性变化特点.方法 12例反复发作重性抑郁症患者在经抗抑郁治疗前、治疗10周后及12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与患者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参加静息状态fMRI扫描.结果 较正常对照,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右额下回(BA44)、右后扣带回(BA31)、左豆状核、右尾状核、右脑岛(BA13)局部一致性增高;而治疗后的抑郁症患者右海马旁回(BA36)、右颞上回(BA22)局部一致性减低.较治疗前、治疗后的抑郁症患者左额上回(BA10)、双侧额中回(BA10,BA11)、右额下回(BA44)、右前扣带回背侧(BA32)、左海马旁回(BA36)局部一致性减低.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存在皮层-边缘-基底核神经环路的异常,这种异常在抗抑郁治疗后可以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技术对颞叶癫痫(TLE)患者全脑白质体积进行分析,并探讨颞叶癫痫患者大脑内部的结构改变及其规律。方法收集22例颞叶癫痫患者(其中左侧颞叶癫痫组11例,右侧颞叶癫痫组11例)和15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健康志愿者,使用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MPRAGE)进行全脑结构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学(VBM)方法对T1WI 3D图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一组全脑白质的体积(以体素表示),提取部分脑区体积以比较组间差异,另外分别将左TLE组、右TLE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检验,以得出左TLE组与右TLE组白质体积有差异的脑区。结果 1、左TLE组较对照组脑白质体积降低的脑区有:左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丘脑、右侧岛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顶上小叶;2、右TLE组较对照组脑白质体积降低的脑区有:右侧颞下回、左侧舌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上回、右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后回、左侧顶下小叶。结论颞叶癫痫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白质结构异常,通过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可以反映脑白质体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在执行双重任务工作记忆作业时大脑前额皮质区的激活特征及其异同。方法:采用无创性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9例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和13名正常人在双重工作记忆作业时大脑前额皮质区激活的位置、范围和强度,用SPM99软件分析。结果: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成绩差,工作记忆作业时反应时延长(P<0.05)。正常组在执行双重任务时激活了左、右前额叶的背外侧区、右额极区、左扣带回前部等脑区。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激活明显区域有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和右侧腹外侧区,且比正常组范围大。精神分裂症组减正常组,有差异的激活区较为广泛,不仅有左、右前额背外侧区、腹外侧区、额内侧回,而且左、右岛叶(额盖)、右眶额回等区域也有差异,且以右额叶为主。正常组减精神分裂症组只有左背外侧区有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前额皮质区在双重任务工作记忆中激活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纤维及皮质结构的异常改变.方法 对3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1名健康对照进行全脑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脑结构成像.通过基于纤维束的空间体积分析(TBSS)比较两组间白质纤维FA值的差异.使用基于表面的分析方法(FreeSurfer)进行两组间皮质结构的比较.结果 TBSS分析显示患者组中双侧上纵束、双侧后扣带束以及左侧皮质脊髓束的FA值减低.FreeSurfer分析显示,患者组皮质厚度减低的区域有:左侧额上回、额中回、眶回、中央前回、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中央后回、楔前叶、侧枕叶、楔叶、扣带回及右侧额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岛叶、缘上回、中央后回、扣带回;表面积减小的区域有左侧额上回、额中回、眶回、中央前回、颞下回、颞中回、颞上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中央后回、岛叶、楔前叶、扣带回及右侧额中回、顶上小叶、颞中回、岛叶、中央前回、额上回.结论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白质纤维束及皮质结构的多区域异常,且两者在解剖关系上具有相关性;灰质结构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息态下重性抑郁症首发与复发患者的脑功能特点及其差异.方法 首发与复发抑郁患者各14例及15例健康者参加磁共振扫描.结果 较健康组,首发抑郁组右额下回、左颞上回、左颞中回、左颞下回、左前扣带回腹侧、右后扣带回、左海马、左海马旁回、左尾状核、左豆状核及左屏状核局部一致性(ReHo值)减低,而右梭状回ReHo值增高;复发抑郁组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左额下回、左颢上回、左颞中回、左颢下回、双侧后扣带回、左海马及左海马旁回ReHo值减低,而左缘上回ReHo值增高.复发较首发抑郁组左颞中回、左颞下回及右眶额皮质ReHo值增高,而右额中回、右楔前叶、右后扣带回及右海马旁回ReHo值减低.结论 首发与复发抑郁患者脑功能均存在异常,两者的异常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特征,且首发与复发患者脑功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长期戒断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大脑微观结构的影像改变机制。方法:对26例长期戒断依赖者(戒断时间长于14个月)和26例对照组进行认知执行功能测试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检查,利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对两组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进行比较,获得组间参数差异脑区,将长期戒断甲基苯丙胺组异常脑区参数值与测试结果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长期戒断甲基苯丙胺组和对照组的认知执行功能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长期戒断甲基苯丙胺依赖组右侧楔前叶、背外侧额上回、距状裂周围皮质及左侧颞下回FA降低;右侧三角部额下回、楔前叶、后扣带回、颞中回、双侧枕中回、左侧顶上回及小脑半球8区MD升高。长期戒断甲基苯丙胺组右侧颞中回MD与数字符号60 s (r=–0.504)和120 s(r=–0.464)内完成个数均呈负相关。结论: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经长期戒断后多个脑区微结构仍存在异常,DTI可为长期戒断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脑微观结构异常提供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进行书写的神经基础.方法 利用PET-CT对6例健康受试者行假写作业和英语文字书写作业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脑 功能成像,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方法对假写、书写的脑PET图像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获得英语文字书写引起的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区域.结果 左侧顶下小叶、中央后回、扣带回、壳核和右侧额上回、运动前回、丘脑背侧内核、小脑半球葡萄糖代谢增加(P<0.05).结论 第二语言书写涉及多个脑区,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额叶及小脑半球参与词汇的产牛和加工过程,左侧壳核在语言学习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脑震荡综合征(PCS)患者内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连接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PCS患者27例,同期招募27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并处理静息态f-MRI数据,分别以左右侧内侧前额叶作为感兴趣区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计算,得出PCS患者内侧前额叶与全脑功能连接有改变的脑区.结果 左侧内侧前额叶与双侧豆状核、左侧脑岛、双侧额下回眶部、右侧颞中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及左侧顶上小叶功能连接增强;右侧内侧前额叶与双侧顶下小叶、右侧距状回、左侧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左侧海马旁回及右侧颞下回功能连接增强(P<0.05).结论 静息状态下PCS患者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存在异常,可能是导致PCS患者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戈谢病(Gaucher disease,GD)患儿静息态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6例临床确诊为GD的患儿和16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儿童。所有受试者均采集3D-T1结构数据及静息态脑功能数据,利用图论分析脑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查,发生显著变化的拓扑属性与临床参数(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治疗时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D患儿组的全局拓扑属性没有显著性变化;右侧额中回节点度显著性降低,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眶额回、左侧顶上回/顶下回/楔前叶/角回节点效率显著性降低,这些脑区均位于执行控制网络;丢失2个核心节点,即楔前叶、左侧丘脑,新出现3个核心节点,即右侧角回/枕中回、右侧丘脑/尾状核/壳、右顶下小叶。这些脑区的拓扑属性与临床参数间未发现显著性相关。结论 GD患儿全局拓扑属性保持稳定,执行控制网络的部分脑区节点功能下降,部分核心节点发生自适应性再分布,该研究可为GD患儿脑功能损伤提供神经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