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巨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巨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79例巨大风湿性心脏患者 ,心胸比 >0 7。根据心脏大小分为四型 :Ⅰ型为左右心房扩大及右心室扩大 11例 ;Ⅱ型全心扩大 ,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 (LEVDd) 4 5~ 6 9mm 14例 ;Ⅲ型双心房扩大及右心室扩大 ,小左心室 ,LEVDd <4 4mm 19例 ;Ⅳ型左心房扩大或 加右心扩大及大左心室 (LVEDd≥ 70mm) 35例。术前心功能Ⅲ级 5 4例 ,Ⅳ级 2 5例。二尖瓣置换术 (MVR) +三尖瓣成形术 (TVP) 32例 ,MVR +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TVP 4 7例。结果 :早期死亡率为 5 1%。发生低心排 39例 ,心律失常 4 1例。术后随访 3个月~ 4年 ,长期生存 75例 ,心功能Ⅰ级 2 1例 ,Ⅱ级 32例 ,Ⅲ级 19例 ,Ⅳ级 3例。晚期死亡 3例。Ⅲ型术后早期低心排发生率高 (P <0 0 2 )。Ⅳ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P <0 0 0 1)。大左室远期效果较差。结论 :巨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非都是危重病人 ,但是小左室 (Ⅲ型 )和大左室 (Ⅳ型 )手术风险大 ,应加强术中心肌保护和置换适宜的人工瓣。术后加强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当发生瓣膜性心肌病者 ,是否换瓣手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机械瓣膜置换后的起搏器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瓣膜置换后为防止血栓并发症须终身抗凝 ,其中少数患者因缓慢心律失常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而长期抗凝治疗为起搏器植入手术带来一定风险。现报告 1 6例机械瓣膜替换者植入永久起搏器的体会。资料和方法  1 6例均因风湿性心脏病进行了机械瓣置换 ,其中男性 1 0例 ,女性 6例 ,年龄 42~ 57(46 6± 1 1 1 )岁。置换的瓣膜为二尖瓣 1 2例 ,三尖瓣 1例 ,主动脉瓣 3例。起搏器植入术前心率低于 35次 /min者 1 1例 ,RR间期大于 3s4例 ,三度房室阻滞 1例。抗凝药物应用情况  1 6例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 ,凝血酶原时间 (PT)维持在正常值 …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合并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病变患者,行三瓣膜联合修复手术的近、中期预后及手术技术可行性。方法:2015年1月到2022年8月,93例风湿性三瓣膜病变患者于本中心行三瓣膜联合修复手术。平均年龄54.7岁,其中女性61(65.6%)例,每位患者均有明显风湿性瓣膜病症状及体征。术前超声评估每位患者的3个瓣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关闭不全病变,其中二尖瓣狭窄达到重度的患者有54(58.1%)例、关闭不全达到重度者有35(37.6%)例;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达重度者分别为2(2.2%)例和4(4.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达重度的患者有19(20.4%)例。结果:术后随访4~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98.9%患者完成了随访。住院期间无瓣膜相关并发症及死亡,随访期间全因死亡3例,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97.8%,5年免于重度瓣膜病变发生率约为94.6%,5年免于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约为95.3%。结论:RHD三瓣膜病变行联合修复手术在经验丰富的心脏中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术后短中期死亡率及瓣膜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11年5月,124例患者接受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性36例,女性88例,年龄29-69岁,房颤时间1-12年,左心房直径为43-82(57.48±15.14)mm。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先行双极射频消融手术,124例患者中同期接受二尖瓣置换103例、双瓣膜置换21例。另外,同期血栓清除术17例、三尖瓣成型41例(包括16例使用成型环),术毕均置人心外膜临时起搏器。记录术前,手术当日,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心电图。结果返监护室后窦性心律113例(91.13%),交界性心律7例(5.64%),房颤4例(3.23%)。手术死亡1例(0.8%),123例痊愈出院。出院时窦性心律105例(85.37%),交界性心律4例(3.25%),房扑4例(3.25%),房颤10例(8.13%)。术后6个月内常规口服胺碘酮200mg,1次/d。术后6个月后窦性心律转为房颤1例,房颤转为窦性心律4例,房扑转为窦性心律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结论瓣膜置换术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合并房颤,操作简单、安全,早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过去十几年里第一批瓣膜置换的患者,置换的瓣膜功能逐渐减退,需要再次手术置换。再次开胸时由于组织粘连严重,解剖层次不清,分离组织时创面大易出血,手术时间长,体外循环(CBP)管理较复杂。我院2002年3月至2004年4月实施再次心脏瓣膜手术53例。现将CBP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总结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配合的经验。方法和结果  198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对 75例儿童进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术 ,男 40例 ,女 3 5例 ,年龄 2~ 14岁 ,平均 10 6岁 ,体重 7~ 75kg ,平均 2 8kg。手术均顺利 ,术后返复苏室。结论 手术的成功与手术护理配合有着密切的联系。护理人员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精神高度集中 ,与手术、麻醉医师、灌注师之间相互默契。每个步骤要迅速、准确无误 ,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 ,并做好意外情况配合 ,保证手术安全顺利。  相似文献   

9.
马松峰  乔峻  霍强  木拉提 《心脏杂志》2006,18(3):343-345
目的探讨各类胸部小切口瓣膜置换手术,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5年12月至2004年9月体外循环下手术患者103(男60,女43)例,年龄1665岁。主动脉瓣置换(AVR)应用胸骨正中上半小切口19例;胸骨旁小切口2例;二尖瓣置换(MVR)应用胸骨正中下半切口30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50例;另2例为三尖瓣置换(TVR)。结果103例患者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2.9%。术后胸腔引流量、输血量比同期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瓣膜置换手术明显减少。痊愈出院的100例,切口甲级愈合。随访360个月,随访率91%。心功能比术前明显提高。结论胸部小切口瘢痕小,术后出血和输血量均明显减少,减少了住院时间和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97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围术期麻醉处理经验。方法97例心脏瓣膜病变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1~0.3mg/kg、芬太尼3~5μ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麻醉维持用芬太尼30~40μg/kg、维库溴铵0.1mg·kg-1·h-1。术中、术后适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功能。结果麻醉诱导期心率与诱导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7例,死亡率7.21%。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的关键是保持适当心率,在围术期尤其是在CPB前尽量维持有效的心输出量,术中、术后适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1.
年龄是一个增加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采取何种措施 ,才能降低老年病人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 ,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组病例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和完善术中操作 ,使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1985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为≥ 6 0岁的老年  相似文献   

12.
重症心脏瓣膜替换175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探讨对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诊断标准和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1980年 1月至 1998年 2月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置换 175例 ,其中男性 80例 ,女性 95例 ,年龄 12~ 6 6岁 ,术前心功能Ⅲ级 40例 ,Ⅳ级 135例。二尖瓣置换 111例 ,其中 40例为再次手术 ,主动脉瓣置换 2例 ,二尖瓣 +主动脉瓣置换 6 2例。全组置入瓣膜均为机械瓣。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 32例 ,左房血栓清除 17例 ,左房成形12例 ,冠状动脉搭桥、经主肺动脉内关闭未闭动脉导管及异常传导束切割各 1例。结果 :早期死亡 10例(5 6 % )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室颤为最常见原因。结论 :注重术前准备 ,适当选择手术时机 ,合理纠正病变 ,避免手术不当并发症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外科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细小主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手术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是瓣膜外科常见的手术,对于细小主动脉瓣环的主动脉瓣置换办法亦有多种,我们1 999年5月~2 0 0 3年5月对6例细小主动脉瓣环的患者行主动脉根部拓宽,主动脉瓣置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6例中男1例,女5例,年龄2 6~5 7(平均42 )岁,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并发主动脉瓣狭窄5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1例;心功能(NYHA)Ⅲ级2例,Ⅱ级4例;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环1 5~1 8(平均1 6.5 )mm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4例,左心室肥厚2例。本组手术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5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行主动脉…  相似文献   

14.
编辑部先生:医生你好。我的父亲今年82岁,因为患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医生建议他做二尖瓣置换手术。我父亲几年前做了主动脉瘤切除手术,花了好长时间才恢复过来,所以现在他对要不要做手术这个问题举棋不定。这手术能推迟吗?如果不能拖延,有没有其他不需要做开胸手术的治疗办法?谢谢!湛江市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风湿性心瓣膜炎的早期诊断,建立一项检测抗心瓣膜蛋白抗体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心瓣膜蛋白抗体(AVP),比较30例风湿性心瓣膜炎、31例风湿性心脏病、24例风湿性关节炎和40名正常人血清中AVP水平。并与抗链球菌多糖抗体(AS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作一对比。结果 风湿性心瓣膜炎组AVP水平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风湿性心脏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2007年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外院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三尖瓣整形术",置入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产27#碟形单叶瓣1枚,术后恢复可。2010年妊娠后自行停服华法林。  相似文献   

17.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心肌保护及术后监护的不断提高,老年心脏瓣膜置换的例数日益增多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本文就老年心脏瓣膜置换的病因、适应证、手术疗效、人工瓣膜选择、术后并发症等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对9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Af)患者施行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心脏复跳后即刻窦性心律6例,房扑(AF)、Af各1例,交接性心律1例,其中AF、Af者均于15 d后转为窦性心律、交接性心律者转为房性心动过速术后心电图(ECG)随访9—42个月,无Af复发,心律规则。目前心功能0-1级7例,Ⅱ级2例。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脏瓣膜病变,术前心功能可能较单纯病变者差,手术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院12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风湿性心瓣膜炎的早期诊断 ,建立一项检测抗心瓣膜蛋白抗体的方法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心瓣膜蛋白抗体 (AVP) ,比较 30例风湿性心瓣膜炎、31例风湿性心脏病、2 4例风湿性关节炎和 40名正常人血清中AVP水平 ,并与抗链球菌多糖抗体(ASP)、红细胞沉降率 (ESR)及C反应蛋白 (CRP)作一对比。结果 风湿性心瓣膜炎组AVP水平高于其他三个组 (P <0 0 5 ) ,风湿性心脏病静止组高于后两个组 (P <0 0 5 ) ,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风湿性心瓣膜炎组AVP阳性率高于ESR及CRP。风湿性关节炎组AVP阳性率低于ASP阳性率。结论 AVP具有判断风湿性心瓣膜炎的临床价值 ,且具有较ESR、CRP敏感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