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甲双胍干预糖耐量异常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糖尿病联(IDF)的研究报告认为:几乎所有的糖尿病在发病前都要经过糖耐量异常(IGT)阶段。如不及时干预,约有2/3病人可转变为糖尿病。因此对IGT作干预治疗是预防发生糖尿病的重要措施。本文为糖耐量异常者48例进行医疗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现普遍将其视为糖尿病(DM)前期改变,IGT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临床DM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表明其稳态受损,DM转化率是正常糖耐量的10倍。在我国普查出的高血糖人群中。DM患者和IGT患者约各占一半。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多数IGT患者并未得到有效的干预,每年约有10%的IGT患者转化为DM。本研究分析生活方式干预对IGT的影响和预防作用,以便更好地防治DM。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的中高危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12个月后血压及糖代谢的情况。方法对213例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控制组(LC)、生活方式控制加二甲双胍组(LC+M)、生活方式控制加阿卡波糖组(LC+A)三组,分析干预12个月后各组IGT转化为正常葡萄糖耐量(NGT)和新发糖尿病(DM)的发生率以及血压与IGT、NGT、DM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干预12个月后,2hPG均明显降低(P〈0.01),与LC组比,LC+M组和LC+A组转为NGT的人数均明显增多(P〈0.01),LC+M组和LC+A组相比,在转为NGT和DM的人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压越达标,糖尿病发生率越低。结论对糖耐量异常的高血压患者,积极的进行干预,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生活方式控制加药物治疗优于单纯生活方式控制。  相似文献   

4.
数字     
《糖尿病之友》2014,(7):9-9
93% 大庆研究20年随访发现,93%的IGT(糖耐量损害)人群变为糖尿病,因此,如果寿命足够长,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几乎所有的IGT都可变成糖尿病。研究还证实,干预对各血糖水平治疗组均长期有效,且由于IGT恶化为糖尿病主要为前6年,因此,早期干预最为有效。李光伟教授在“2014北大糖尿病论坛”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5.
苏飞群 《内科》2009,4(1):106-108
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是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在此阶段进行干预是防治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已成为当今糖尿病和心血管领域的共识。据WHO总结资料显示IGT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全球性增加,某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生活逐步现代化,IGT患病率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是最主要的糖调节异常,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占有较大的比例。IGT人群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和最需要重点关注的高危人群,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每年有10%~15%的IGT患者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如进行积极干预,则可以延缓这一进程,甚至实现逆转。IGT人群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自临床的数据表明,IGT人群罹患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的正常人群。因此,对于IGT人群,必须给予积极和有效的干预,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和减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目的。干预IGT,首选生活方式干预,当单独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可采取药物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IGT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二甲双胍组和安慰剂组,观察两组二甲双胍和安慰剂干预治疗2a后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后2h胰岛素(2hPINS)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治疗2a后,二甲双胍组与安慰剂组比较FPG、2hPG、TC、TG、LDL、FINS及2hPINS均明显下降(P〈0.05);安慰剂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8.4%,二甲双胍组糖尿病的发病率为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使IGT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国内动态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200-200
本文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年内恢复正常血糖对长期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1986年大庆市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者577例被随机分到对照组和膳食、运动或膳食加运动组进行6年生活方式干预,观察早期糖耐量改善对该人群长期血糖演变的影响。结果:干预结束后原IGT人群6年内转化为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者2006年时41.38%仍可保持NGT状态,恶化为糖尿病者比例,转化为NGT者远低于仅维持IGT状态者(46.55%比75.25%)。干预组中转为NGT者长期随访中演变为糖尿病比例远低于仍然维持IGT者(43.71%比76.25%)。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糖耐量受损? 在2型糖尿病前期阶段,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IGR),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两种,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但糖耐量受损并非意味着是一种小病,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糖尿病的转化率为正常血糖者的8倍多,其中IGT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鄂立平  李海燕 《山东医药》2006,46(28):46-46
将无糖尿病病史的冠心病患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选为糖耐量减低(IGT)组和糖耐量正常(NGT)组,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IGT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病率明显高于NGT组。认为IGT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002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达到2000万,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上升到6.37%。目前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999年WHO诊断标准中,将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受损(IGT)合称为糖调节受损(IGR),亦被称之为糖尿病前期状态。对糖尿病前期状态人群进行积极干预可以有效防止或减慢糖尿病的发生。为此我们对在社区内人群体检中发现的糖尿病前期状态者开展了积极的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葡萄糖耐量降低(IGT)是2型糖尿病(T2D)自然病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所有的糖尿病病人均经过IGT阶段。如果不及时干预,约2/3的IGT可转化为糖尿病,IGT转化为糖尿病的年转化率达1.5%~7.3%。 IGT人群是一组具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的特殊高危人群,可以同时合并糖代谢紊乱、脂质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表现,心血管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对56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血糖分为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空腹血糖受损(IFG)、葡萄糖耐量减低(IGT)和糖尿病四组,分析各组的发病率,对各组的血脂(TG、TC、HDL、LDL)、体重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腰围、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等进行比较。结果(1)高血压患者近2/3有糖代谢异常,发病率非常高,但知晓率很低,其中只有16%患者已知有糖尿病。(2)随糖代谢异常的加重,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腰围呈上升趋势,IFG和NGT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IGT或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异常也越加明显,TG、TC、LDL呈上升趋势,HDL则下降;IGT组HOMA-IR明显升高(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无差异;IGT组HOMA-β细胞功能升高,与其他三组间比较无差异;糖尿病和IGT组ISI下降。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糖耐量异常,随着糖耐量的加重,其他代谢异常也恶化;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鄂温克民族434人进行了糖尿病(DM)及糖耐量低减(IGT)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糖尿病(DM)16人、患病率3.68%,糖耐量减低(IGT)23人、患病率为5.29%。结论鄂温克族糖尿病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对144例合并高血压的IGT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控制组(LC),生活方式控制加二甲双胍组(LC+M)两组,分析干预12月后各组IGT转化为正常糖耐量NGT和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高血压高血压与IGT、NGT、DM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干预治疗后,2hpG均明显降低(P〈0.01)与LC组比LC+M组转化为NGT的人数明显增多(P〈0.01),并且血压越达标,糖尿病发病率越低。结论:对伴有IGT的高血压患者,二甲双胍的干预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葡萄糖耐量降低(IGT)是2型糖尿病(T2D)自然病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所有的糖尿病病人均经过IGT阶段。如果不及时干预,约2/3的IGT可转化为糖尿病,IGT转化为糖尿病的年转化率达1.5%~7.3%。……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前期可表现为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IGT的诊断切点为餐后2小时血糖(2hPG)≥7.8mmol/L,〈11.1mmol/L;而IFG的诊断切点为空腹血糖(FPG)≥6.1mmol/L,〈7.1mmol/L。IGT和IFG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风险增高,有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危险性,单纯降低IGT患者或IFG患者的血糖是否有益目前均无证据。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调节已受损,大量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已存在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多种风险,因此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NAVIGATOR (Nateglinide And Valsartan 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Outcomes Research)是评价降糖药物那格列奈和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索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糖耐量受损(IGT)患预后干预的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那格列奈是否阻止或延缓IGT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②缬沙坦是否阻止或延缓IGT患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③那格列奈是否阻止或延缓IGT患心血管事件的发生;④缬沙坦是否阻止或延缓IGT患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中国糖耐量低减(IGT)人群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对以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按1985年WHO诊断标准判定的IGT321例(年龄>25岁)进行了3年前瞻性研究。初访时按区域分成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阿卡波糖(拜唐苹)组和二甲双胍组,每年进行OGTT复查,同时空腹状态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对照组除进行一般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外,不进行强化教育;饮良加运动组按个体情况安排饮食及运动方案,每年重复宣教饮食及运动的治疗意义;药物干预组每月定期发放口服药物,剂量为阿卡波糖50mg每日3次,二甲双胍0.25g每日3次。结果 初访时4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3年末,对照组空腹血糖(FPG)及OGTT后2小时血糖(2hPG)均有上升,平均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11.6%;饮食加运动组FPG及2hPG均有显著下降,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2.0%和4.1%。药物组3年末平均FPG与对照组及2hPG均有显著下降,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2.0%和4.1%。药物组3年末平均FPG与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基线2hPG、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呈独立正相关,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组治疗与糖尿病发生呈独立负相关。结论 本研究资料显示,IGT人群每年糖尿病自然发病率为11.6%,一般饮食加运动干预治疗,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8.2%。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组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下降至2.0%和4.1%,2组糖尿病发病危险性分别下降87.8%和76.8%。表明在IGT干预治疗中,小剂量药物干预治疗可达到显著地减少糖尿病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糖调节受损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靖  马承立  荣海钦 《山东医药》2007,47(28):34-35
将142例健康查体者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单纯糖耐量受损(IGT)组、IFG+IGT组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组共5组,评价各组胰岛素抵抗、基础状态下及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糖调节受损人群存在基础和糖负荷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及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且IFG和IGT人群有不同的病理生理特征。认为应针对IFG和IGT的不同特点给予相应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