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钙化是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所以对冠状动脉钙化的研究是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冠状动脉钙化与血管狭窄、斑块稳定性与心血管事件关系及其诊断和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程度对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可疑冠心病(CHD)的门诊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分为CACS≤100分组(n=112)及CACS>100分组(n=75),对于入选患者进行随访(12~24个月),记录MACE的发生情况(死亡、心肌梗死、冠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支架植入术)。结果 CACS>100分组患者年龄、糖尿病发病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CACS≤100分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63,P<0.01)、糖尿病(OR=1.921,P<0.01)及LDL-C升高(OR=1.471,P<0.01)是CAC的危险因素;MACE发病率CACS>100分组患者(6.7%)明显高于CACS≤100分组患者(1.8%,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及LDL-C水平升高是CAC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钙化程度与MACE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分析其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29例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6个月)接受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钙化评价及相关因素检测,随访评价心血管事件;随访时间为18个月.结果 所有29例患者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62.07%(18/29)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钙化,平均钙化积分为482.41±739.97;18个月随访期内,发生心血管事件23例次,其中冠状动脉钙化组22例次,无冠状动脉钙化组仅1例次(P=0.001);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冠状动脉钙化相关(Spearman's Rho=0.882,P<0.0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冠状动脉钙化与年龄和高血磷有关(P=0.013,P=0.043),其中,C反应蛋白、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未能进入回归方程(P>0.05);随访期内,因心血管事件死亡6例,占15.79%,其中冠状动脉钙化组5例,无冠状动脉钙化组1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2150).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多层螺旋CT评分有助于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钙化(CAC)是导致一般人群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CAC的发病机制和骨形成有共同的途径,目前已经确定了一些导致CAC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用药物治疗控制CAC的努力没有取得成功,而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无事件生存率也较低。虽然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和斑块修饰装置对钙化血管的预后有一定改善,但不良事件发生率仍然很高。在未来,仍需创新的药物和器械治疗来改善CAC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6.
评价冠状动脉钙化在肥厚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连续调查了 99例 30岁以上临床确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资料 ,分析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冠状动脉钙化特点 ,并与同期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发现 ,9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钙化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存在性别差异 ,钙化总积分和钙化阳性率分别是 2 1.1± 4 .9和 32 .3% ,均显著低于冠心病组 (2 0 3.2± 34.9和 6 6 .7% ;P <0 .0 1) ;但仍在国人正常的钙化积分切点范围内。调整性别、年龄因素后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钙化阳性率仍显著低于冠心病组 (P <0 .0 1)。结果提示 ,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有助于疑似或合并冠心病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鉴别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血管钙化是不得不面对的重大医学课题。血管钙化是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阶段之一,其中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可导致血管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心肌灌注受损[1]。80%的血管损伤和90%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均伴有血管钙化,血管钙化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3~4倍,临床研究表明,CAC程度能够预测心肌梗死和突发冠状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多项研究揭示冠状动脉钙化和粥样硬化斑块负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测量在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通过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评测及方法、钙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冠状动脉钙化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冠状动脉钙化与全因死亡及钙化的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应用于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济宁医学院附属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需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其中53例给予单纯PCI(对照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皮冠脉旋磨术治疗(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相关指标、心功能情况、并发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球囊用量和预扩张次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69、5.62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均较治疗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均升高,但治疗前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76、0.853,P>0.05)。 结论对于行PCI的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使用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钙化(CA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异性标志,也是粥样斑块负荷程度的标志。冠脉钙化程度与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冠脉钙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独立影响。随着各种无创心血管检查技术的进步,冠状动脉钙化的检测和度量更为精确可靠,因此,对冠状动脉钙化的研究有利于早期针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钙化(CAC)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到一定程度,钙盐在斑块中沉积而形成的。最初的研究认为钙化的形成与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有关,但近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等技术的进展,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钙化是一个有组织、有调控的主动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多种功能复杂的糖蛋白、mRNA、一谷氨酸羟基酶等参与,这些糖蛋白主要是与新骨生成和钙化有关的蛋白,如骨桥素、骨连接素、  相似文献   

13.
郑琦  孙林 《临床内科杂志》2023,40(2):142-144
冠状动脉钙化(CAC)始于微钙化,并发展为更大的钙碎片,最终形成片状沉积物甚至钙化结节,这些钙化可通过X线、CT和血管内成像来识别。最近的研究显示,冠状动脉内钙化斑块的体积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展及未来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度相关,或许可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本综述主要回顾CAC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的检测手段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7例既往确诊为冠心病或经心电图负荷试验和/或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冠心病组)和35例非冠心病患(对照组)分别进行螺旋CT检查。结果:受检随着年龄的增长钙化率逐渐增高,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钙化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但随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组钙化的特异性降低(降至11.12%)。钙化血管以累及一支血管最常见,多为左前降支(LAD),三支血管钙化主要见于60岁以上。结论: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早期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心病事件有与病理相符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329例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结果及病变程度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并分组,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和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LSD检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钙化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钙化组(P<0.05)。钙化组单支(n=53)、双支(n=63)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n=58)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3.26±4.93)、(13.56±4.50)、(14.49±4.16)μmol/L,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15,P=0.151)。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增加而升高,1~99分组、100~399分组、≥400分组分别为(12.94±4.64)、(14.29±4.50)、(14.29±4.5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1,P=0.030)。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与同型半胱氨酸有相关性(r=0.230,95%CI 0.150~0.349;P<0.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发生及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有关,提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冠状动脉钙化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钙化与不良预后明确相关,钙化越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范围也越广,易发生心血管事件。该文主要介绍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机制、检测方法与诊断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钙化(CAC)作为亚临床粥样硬化的标记物,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总体负荷,是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和诊疗的重要工具。临床上评估和量化CAC最常用的是Agatston积分,此外,钙化的分布、密度、体积、形态等特征在风险评估及诊疗方面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将从CAC多个特征的临床意义进行总结,为深刻理解CAC在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钙化与不良预后明确相关,钙化越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范围也越广,易发生心血管事件。该文主要介绍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机制、检测方法与诊断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钙化(CAC)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负荷的标志之一,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必然结果,严重的CAC会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了解CAC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准确评估CAC能更好地指导诊疗,优化CAC介入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CAC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血管内超声(IVUS)明确诊断为CAC并接受PCI术的40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MACE将研究对象分为事件组(60例)和非事件组(346例)。采用LASSO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AC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LASSO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Gensini评分升高和旋磨术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最小管腔直径(MLD)增大是MACE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利用上述6个预测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后,列线图预测CAC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95%CI:0.767~0.875),灵敏度为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