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及补充活性维生素D对RA疾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检测118例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将25(OH)D低下的89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均进行标准治疗,其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法骨化醇胶丸(每次0.25滋g×2粒,1次/d),观察期为12个月。在入组前(基线)、3、6及12个月时均测定患者血清25(OH)D、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进行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估。分析血清25(OH)D与DAS28、ESR、CRP的相关性,比较两组25(OH)D水平、DAS28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基线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时血清25(OH)D水平均上升、DAS28评分均下降(均P<0.05)。研究组6、12个月时血清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RA疾病本身基础状态下血清25(OH)D与DAS28评分呈负相关(r=-0.403,P<0.05)。将各观察点的血清25(OH)D水平与DAS28评分进行总体相关分析,均呈负相关(r=-0.534、-0.691、-0.639,均P<0.001)。结论RA患者中有75.42%(89/118)血清25(OH)D降低;血清25(OH)D与DAS28评分、ESR、CRP值呈负相关;补充活性维生素D对降低DAS28评分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是一种通过骨骼、肾脏等来调节机体内血钙平衡和骨代谢的类固醇衍生物,其主要功能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不仅如此,它与自身免疫疾病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将阐述其与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联系,为后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 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性(DAS28)评分、骨侵蚀度及骨密度(BMD)、实验室与临床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18例 RA患者及70例对照(非RA患者),检测两组血清 25(OH)D,并记录RA组患者DAS28评分、骨侵蚀情况、BMD值、ESR、CR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RA组血清 25(OH)D 明显低于对照组[19.09(24.65-17.58)ng/ml比41.174(56.21-23.42)ng/ml,P<0.05];两组25(OH)D 水平和维生素D分级构成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RA组;维生素D充足方面,对照组(57.14%)高于RA组(11.02%);维生素D的缺乏方面,RA组(61.86%)高于对照组(14.29%),P<0.05。②RA组血清25(OH)D 水平与疼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ESR均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464、-0.528、-0.58,P<0.05),而与CRP不存在统计学相关(P =0.061)。③RA组不同DAS28活动度的血清25(OH)D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7例低活动组25(OH)D最高,36例高活动组最低。血清25(OH)D与DAS28做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分析显示: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29.272,P<0.05),25(OH)D的偏回归系数为 -0.055,95%CI为-0.065,-0.046,说明25(OH)D 对 DAS28 有负性影响。④RA组不同骨侵蚀程度的血清 25(OH)D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骨侵蚀组最高,严重骨侵蚀组最低。⑤不同骨密度组的血清25(OH)D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组最高,骨质疏松组最低。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RA组血清25(OH)D对骨质疏松患病与否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和血清25(OH)D与患骨质疏松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最危险的因素,年龄大者患骨质疏松的机率是年龄小的1.348倍;血清25(OH)D是保护因素,含量高者是低的0.569倍。结论 ①RA患者血清 25(OH)D 含量低,血清 25(OH)D与TJC、SJC、ESR、DAS28呈负相关;②RA患者血清25(OH)D下降与骨侵蚀、骨质疏松发生相关;高年龄是骨质疏松患病的危险因素,而高水平25(OH)D是RA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RI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疑似早期RA病人行双手掌指关节及腕关节X线平片检查和MRI扫描。同时搜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分析MRI对早期RA诊断价值。结果:MRI异常征象滑膜增厚及强化、骨髓水肿、骨侵蚀诊断早期R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3.85%和75.00%、65.38%和87.50%、19.23%和87.5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和20.00%、97.14%和28.00%、90.90%和14.29%。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2.15和0.62、5.23和0.22、1.54和0.92。ROC曲线下的面积为滑膜增厚或强化0.644(95%可信区间0.447~0.841),骨髓水肿0.764(95%可信区间0.604~0.925),骨侵蚀0.534(95%可信区间0.325~0.742)。结论:MRI能显示早期RA手腕部关节的病理改变,对骨侵蚀的检出优于传统X线检查。其中骨髓水肿敏感性最高,如联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使RA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临床诊断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目前应用最多的仍是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提出的标准,凡具备以下4项者即可诊断:(1)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至少6周;②关节炎症对称性;③每日晨僵持续I小时以上,时间超过6周;④腕、掌指、近端指问关节肿胀超过6周;⑤X线检查符合类风湿关节炎改变;⑥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⑦皮下结节。根据一般观察,以上标准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8%。但目前发现采用此标准对早期不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容易漏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累及小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我国RA的发病率为0.32%-0.36%[1].由于RA病因不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的诊断方法,常常造成误诊和漏诊.RA导致的慢性、进行性滑膜炎最终可发展为关节强直及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力,如能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RA的诊断目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定的RA诊断分类标准,其中唯一的实验室指标是类风湿因子(RF),但其特异度不高,不利于早期诊断;即使符合7条标准中的4条以上,也常常造成误诊[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抗环瓜氨酸肽(anti-cy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检查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2例疑似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同时行MRI、X-ray及常规血清检查.结果 95.3%患者出现MRI改变,关节积液18例(其中2例合并骨髓水肿),关节软骨水肿、变性、破坏8例,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5例,骨髓水肿4例,韧带及副韧带增厚3例,腱鞘膨大积液6例.结论 MRI有助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是一种比X线更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维生素D(vitamin D,Vit D)为固醇类衍生物,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调节骨和钙磷代谢,防治骨质疏松,并影响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3.
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0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的骨矿含量.结果 10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是47%.非甾体抗炎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BMD无影响(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糖皮质激素组与非糖皮质激素组间骨质疏松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骨颈与腰椎BMD比较显示糖皮质激素组与非糖皮质激素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皮质激素使用小剂量组骨质疏松发生较非小剂量组多(P<0.01).糖皮质激素长时间用药组较短时间用药组的骨质疏松发生多(P<0.0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慢作用抗风湿药组与非慢作用抗风湿药组间引起骨质疏松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药物治疗,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善症状的同时,应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尽快减少激素用量. 相似文献
14.
潘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31(2):28-30
目的研究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手部肌腱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健康人(40例),风湿关节炎早期患者(RA)60例及骨关节炎(OA)45例双手指、腕关节肌腱,对比RA稳定期与活动期肌腱情况。结果 RA早期组双手10指伸指肌腱、屈指肌腱厚度高于OA组、健康组(P〈0.05);RA早期组与OA组腱鞘炎检出率均明显增高(P〈0.05)。RA患者肌腱粘连活动期与稳定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活动期腱鞘积液及肌腱血流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结论超声能有效发现RA早期肌腱病变,对RA早期及活动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早期RA的概念
早期RA这一诊断名词,从字面上理解应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为早期关节炎,即就诊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不能满足1987年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诊断”,所以在下文中所说的早期RA就是指这种在就诊时不能确诊RA,但注定以后会发展成典型的RA。第2种含义的早期RA为就诊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已符合1987年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可明确诊断为RA,只是病程小于12个月。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致畸性很高的疾病,未经治疗的患者2年内病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控制病情,改善RA病人的预后和生存质量。笔者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检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OP)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15例女性RA患者和101名健康女性L1~L4、股骨颈、全髋等部位骨密度(BMD),并观察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结果:女性RA患者患OP发生率高于健康女性(P0.01),其各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OP组RA患者各部位BMD均明显低于非OP组(P0.01)。OP组患者年龄更大、绝经年数更长、病程和晨僵时间更长、疼痛关节数更多、HAQ平均积分更高、关节功能和X线分期更差(P0.05~P0.01)。RA组OP性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健康女性(P0.01),使用糖皮质激素的RA患者第L1~L4的BMD低于未使用患者(P0.05)。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显示绝经[OR=4.582(1.503~13.974),P0.01]和X线分期[OR=2.267(1.233~4.167),P0.01]为RA患者O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女性RA患者发生OP和骨折风险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其OP的发生和多因素相关,绝经年数更长、X线分期较差、使用糖皮质激素是RA患者发生OP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的MRI各种主要征像改变,探讨MRI在早期RA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3例以多关节肿痛为主诉的患者,经随访确诊87例,68例早期RA为观察组,19例非RA为对照组.2组分别双手腕部X线平片和MRI扫描检查,动态观察MRI改变及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68例早期RA患者MKI示关节积液50例、滑膜增厚40例、骨髓水肿16例、软骨及骨侵蚀28例,8例软组织病变 (包括腱鞘炎6例) .19例非RA患者MKI示关节积液6例,滑膜增厚为1例,骨侵蚀5例,腱鞘炎1例.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血管翳形成、骨髓水肿的阳性率RA组高于非RA组 (P<0.005) .MRI敏感性97.06%,特异性57.89%.24例进行了增强造影,滑膜强化/血管翳形成的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85.71%.实验组28例出现软骨和骨侵蚀 (28/68) ,33.33%在病程3月内;而12~24月出现软骨和骨侵蚀为100%.X线平片仅有3例出现轻度骨侵蚀 (3/28) .结论 手腕关节MRI可以反映早期RA的病理改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X线平片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20.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类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最为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侵犯的靶器官主要是关节滑膜,也可侵犯浆膜、肺、心脏、血管、神经、眼等组织器官.RA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32%~1.0%,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4%~0.36%,患病总人数至少400万[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