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干预宫颈癌HeLa细胞后细胞迁移及细胞周期的变化,观察细胞培养基中具有活性的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 -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 -9)的变化,及 MMP -2、MMP -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D1)、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 -2)相关 X 蛋白(Bax)、Bcl -2 mRNA 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黄芩素干预 Hela 细胞株24 h,分不含黄芩素的无血清DMEM 高糖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无血清 DMEM 高糖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 的黄芩素为100μmol/L 组,无血清 DMEM 高糖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200μmol/L 的黄芩素为200μmol/L 组,共3组。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变化、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的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法检测细胞周期发生的变化、RT -PCR 法及 Western blot 法检测 MMP -2、MMP -9、TIMP2、CyclinD1、Bax、Bcl -2 mRNA 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黄芩素干预24 h 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两干预组细胞周期 G1期受阻滞,阻滞程度与黄芩素干预浓度一致(P <0.05),细胞迁移受抑制,随着黄芩素浓度逐渐增加,迁移距离逐渐减少(P <0.05),MMP -2、MMP -9活性受到抑制,抑制程度与黄芩素浓度呈正相关(P <0.05),MMP -2、MMP -9、CyclinD1、 Bcl -2的mRNA 及蛋白表达随黄芩素干预浓度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 <0.05),TIMP2、Bax 的 mRNA 及蛋白表达趋势随黄芩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强(P <0.05)。结论黄芩素干预宫颈癌 HeLa 细胞,通过阻滞细胞周期 G1期,抑制 MMP -2、MMP -9活性,上调 TIMP2、Bax 的表达,下调 MMP -2、MMP -9、CyclinD1、Bcl -2的表达,促进 HeLa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线粒体凋亡通路探究防己诺林碱(fangchinoline, FAN)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前列腺癌PC3细胞按照FAN处理浓度分为4组,分别为FAN 0μmol/L组、FAN 5μmol/L组、FAN 10μmol/L组和FAN 20μmol/L组,各组依次采用FAN 0μmol/L (DMSO替代)、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进行处理,孵育48 h后进行实验。CCK-8法检测PC3细胞增殖,平板克隆法检测PC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PC3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PC3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PC3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线粒体凋亡通路蛋白。结果 与FAN 0μmol/L组相比,FAN 5μmol/L组、FAN 10μmol/L组和FAN 20μmol/L组的PC3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0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与FAN 5μmol/L组和FAN 10μmol/L组相比,FAN 20μmol/L组的PC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骨形成蛋白7(BMP-7)对糖皮质激素(GC)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GC干预PC12细胞,明确不同浓度GC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在PC12细胞中感染BMP-7过表达/敲低慢病毒和对照病毒,然后采用DMSO或GC干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Bax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GC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Bax基因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0μmol/L GC比较,GC浓度为10μmol/L时,PC1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0.05);GC浓度为50μmol/L时,PC12细胞Bax基因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 <0.05)。过表达或敲低BMP-7后4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Bax基因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GC-NC组比较,GC-oe BMP-7组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及 PI3K/Akt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0、30、60、120μmol/L 毛蕊异黄酮处理膀胱癌 T24、T739细胞,采用 MTT 法检测此两种细胞接受上述浓度处理0、24、48和72 h 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此两种细胞各浓度处理48 h 的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 T24细胞各浓度处理48 h 的细胞凋亡情况,Real -time PCR 检测 T24细胞各浓度处理48 h 的 Bax 的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T24细胞各浓度处理48 h 的 Akt 及其磷酸化形式 p -Akt 的蛋白水平和 Bax 蛋白水平。结果毛蕊异黄酮抑制膀胱癌 T24、T739细胞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 <0.05),对 T24细胞的抑制增殖效应比 T739明显(P <0.05);0、30、60、120μmol/L 毛蕊异黄酮作用48 h 后 T2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9±1.11)%、(4.11±1.05)%、(16.92±2.67)%、(27.54±2.43)%,而 T73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5±1.42)%、(3.99±1.52)%、(13.01±2.68)%、(19.99±3.31)%,与0μmol/L 浓度处理比较,60、120μmol/L 处理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毛蕊异黄酮对 T24细胞的促凋亡效应比 T739细胞明显(P <0.05);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显示随药物浓度增高,T24细胞凋亡明显增多;Real -time PCR 结果显示 T24细胞中 Bax的 mRNA 表达水平在60、120μmol /L 处理后均明显高于0μmol/L 浓度时的表达水平(P <0.05)。 Western blot 法检测的 Bax 蛋白表达水平则在30、60、120μmol /L 处理后高于0μmol /L 浓度时的表达水平(P <0.05),p -Akt/Akt 值则降低(P <0.05)。结论毛蕊异黄酮能抑制膀胱癌 T2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 通路激活进而促进 Bax 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DU145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DU145细胞,用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浓度0、10、20、40、80、100μmol/L)处理24、48、72 h,MTT法测定其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冬凌草甲素(浓度分别为0、20、40、80μmol/L)处理DU145细胞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p-GSK-3β、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冬凌草甲素对DU145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DU145细胞经冬凌草甲素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Bax表达上调,而Bcl-2表达下调;p-Akt及其下游蛋白p-GSK-3β的表达降低。结论:冬凌草甲素可通过抑制DU145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kt信号通路激活,继而上调Bax并下调Bcl-2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杨素对5- 氟尿嘧啶(5-FU)诱导肝癌Bel-7402 细胞凋亡的增敏作用。方法 白 杨素单独或联合5-FU 作用Bel-7402 细胞,用MTT 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周期分 布变化;Western blotting 检测Bcl-2、Bax、Bad 及Cleaved Caspase-3 蛋白。结果 50 ~ 250μmol/L 白杨 素作用Bel-7402 细胞48 h 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细胞活力,且100μmol/L 白杨素组细胞存活率为(82.261± 7.793)%。100μmol/L 白杨素单独作用24 h 对Bel-7402 细胞活力和凋亡均无影响(P >0.05)。与空白对照 组比较,100μmol/L 白杨素作用24 h 后,不同浓度5-FU(12.5、25.0 及50.0μg/ml)作用48 h 对Bel-7402 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增强(P <0.05);25.0μg/ml 5-FU 诱导Bel-7402 细胞凋亡率增加(P <0.05);G2/M 期 细胞比例升高(P <0.05);促凋亡蛋白Bax、Bad 及Cleaved Caspase-3 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05);抗凋亡 蛋白Bcl-2 表达水平下调(P <0.05)。结论 白杨素增强5-FU 诱导人肝癌Bel-7402 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 与线粒体凋亡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同源框基因Nkx3.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7诱导激素抵抗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构建Nkx3.1和p27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恢复表达PC3细胞Nkx3.1或/和p27表达。Nkx3.1或p27单独和二者结合转染PC3细胞后,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同时分析了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结合Nkx3.1和p27显示协同抗增殖效应。与对照组相比,转染Nkx3.1的PC3细胞株增殖无显著性差异,而转染p27的PC3细胞株增殖在48 h时间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共转染PC3细胞增殖在24 h(P〈0.05)和48 h(P〈0.01)时间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27使阻滞在G0/G1期PC3细胞数增加,当共转染Nkx3.1后,这种细胞周期阻滞效应显著增强。Bcl-2、Bax、caspase-3、PARP等蛋白表达和流式细胞检测发现共转染组引起PC3细胞凋亡亦存在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caspase-3前体被激活、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升,PARP劈裂片断表达上升。结论结合Nkx3.1和p27可协同抑制PC3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在G0/G1期、促进凋亡。凋亡相关蛋白分析显示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增强、caspase-3激活和PARP劈裂片段表达增加。研究显示二者结合在基因治疗激素抵抗前列腺癌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ISL)对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细胞株SKOV3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ISL对SKOV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ISL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的表达水平。结果ISL能够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荧光染色后可见细胞核变圆,碎裂,染色质浓缩;流式细胞仪检测ISL(5、10、20μg/mL)作用于SKOV3细胞48h后,凋亡率明显高于ISL0μg/m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ISL(5、10、20μg/mL)作用于SKOV3细胞48h后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Beclin1、LC3蛋白的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L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抗体外肿瘤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及自噬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探讨黄芩素和 U0126 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 MCF-7 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单独及联合使用 20μmol 黄芩素、10 μmol U0126 处理 MCF-7 细胞 24 h;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 MCF-7 细胞周期变化,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TUNEL 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和 Western blot 检测凋亡相关因子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黄芩素单独刺激 MCF-7 细胞相比,黄芩素联合 U0126 刺激 MCF-7 细胞时,S 期细胞比例降低更明显;MCF-7 细胞经不同浓度黄芩素或 U0126 处理后,增殖抑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0.05);与黄芩素单独处理 MCF-7 细胞相比,黄芩素与 U0126 联合处理时,细胞凋亡更加显著( <0.05),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均增多( <0.05);与黄芩素或 U0126 单独处理 MCF-7 细胞相比,黄芩素和 U0126 联合处理 MCF-7 细胞时,凋亡抑制因子 Bcl-2 的mRNA 水平降低( <0.05),凋亡促进因子 Bax 的 mRNA 水平增高( <0.05),ERK1/2、GSK-3β 和 P38 的磷酸化水平降低( <0.05),凋亡促进因子 Bax 表达量增高( <0.05),凋亡抑制因子 Bcl-2 表达量降低( <0.05)。结论 黄芩素或 U0126 通过调控 Bcl-2/Bax 的表达水平以及 ERK1/2、GSK-3β 和 P38 的磷酸化水平抑制 MCF-7 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具有协同效应。因此,黄芩素和 U0126 可联合用于临床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芩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运用MTT法、划痕愈合实验(Wound healing assay)、扫描电镜和Transwell实验等方法,观察黄芩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伪足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运用Western印迹分析、RT-PCR检测黄芩素干预后肿瘤细胞Ezrin蛋白、磷酸化Ezrin蛋白及Ezr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黄芩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PANC-1细胞增殖,使肿瘤细胞伪足形成显著减少,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下降。Western印迹分析和RT-PCR结果显示,黄芩素明显下调Ezrin-mRNA和Ezrin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活化。结论:黄芩素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及运动侵袭能力,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细胞Ezrin表达及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MTT、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估氯化两面针碱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AKT/mTOR及细胞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基因-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的表达,应用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探讨抑制AKT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影响。结果 氯化两面针碱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氯化两面针碱可下调Bcl-2、而上调Bax的蛋白表达,Bax/Bcl-2比例明显上升(P<0.01),抑制AKT和mTOR通路的磷酸化,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联合应用LY294002发现,抑制AKT通路可增强氯化两面针碱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氯化两面针碱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与侵袭,诱导其凋亡,并通过抑制AKT/mTOR磷酸化发挥其抗前列腺癌作用,可作为一种潜在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Be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PC-3细胞,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3细胞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ATRA浓度为(10^-6~10^-4)mol/L时,可明显抑制PC-3细胞的增殖(P〈0.01),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ATRA处理后PC-3细胞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随ATRA浓度增加,Bcl-2/Bax的比值不同程度地下降(P〈0.05)。结论ATRA对PC-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与ATRA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马强  王德林  赵修民  杨军 《重庆医学》2012,41(7):637-639,642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多烯紫杉醇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C-3细胞分为对照组(仅加培养基)、姜黄素组(5.0μmol/L姜黄素处理)、多烯紫杉醇组(2.5nmol/L多烯紫杉醇处理)及联合组(5.0μmol/L姜黄素与2.5nmol/L多烯紫杉醇联合处理),作用24h。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C-3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Bcl-2及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和多烯紫杉醇均可诱导PC-3细胞凋亡,二者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姜黄素和多烯紫杉醇都可明显下调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率,而上调Bax mRNA和蛋白表达率,且联合组细胞Bax与Bcl-2表达的改变更明显。结论姜黄素和多烯紫杉醇可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的表达协同诱导PC-3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与奥曲肽联合用药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应用MTT细胞实验研究空白组、对照组、不同浓度的奥曲肽组(0.5μg/mL、1μg/mL、2μg/mL、4μg/mL、8μg/mL)与吉西他滨组(1μg/mL)单独使用以及联合使用不同时间段对PC-3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奥曲肽组(8μg/mL)与吉西他滨组(1μg/mL)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Western-blot实验研究对照组、奥曲肽组(8μg/mL)与吉西他滨(1μg/mL)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对凋亡指标Bax、Bcl-2、Caspase3、Caspase9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细胞实验显示,联合用药组作用72 h后,抑制率可达62%,显著高于对照组、奥曲肽组和吉西他滨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V-FITC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凋亡率25%,显著高于对照组、奥曲肽组和吉西他滨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奥曲肽组和吉西他滨组,而其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奥曲肽组和吉西他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和奥曲肽可以协同作用,增强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提示临床上两者联合应用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双氢青蒿素对前列腺癌裸鼠种植瘤Bcl-2和Bax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HA)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建立裸鼠种植瘤模型,将20只模型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溶剂(DMSO)组、DHA200μmol/kg体质量组和DHA100μmol/kg体质量组,经13d干预后,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表现;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及DMSO组比较,DHA治疗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中散在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减弱、Bax表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A具有较强的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和上调Bax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双氢青蒿素对前列腺癌 PC-3 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 法测定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对 PC-3 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 (FCM)、透射电镜 (TEM) 观察双氢青蒿素对 PC-3 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免疫组化 (SP) 检测双氢青蒿素对 PC-3 细胞内 Bax、Bcl-2 蛋白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 双氢青蒿素对 PC-3 细胞有明显增殖抑制效应,能诱导 PC-3 细胞凋亡且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导致 PC-3 细胞线粒体肿胀、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随着双氢青蒿素浓度的增加,Bcl-2 蛋白阳性表达降低,而 Bax 蛋白阳性表达增加。结论 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上调 Bax,下调 Bcl-2 蛋白表达诱导前列腺癌 PC-3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GMP依赖蛋白激酶1(PRKG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癌的PRKG1表达。CRISPR/Cas9敲除22RV1细胞系的PRKG1基因,观察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凋亡蛋白。结果: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组比,前列腺癌组织的PRKG1阳性率低(42.7% vs. 13.3%,P<0.05),且不同肿瘤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敲除PRKG1基因明显加强22RV1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并导致Ezrin、MMP9、CDH-1、Bax水平显著降低(P<0.05),CDH-2、Bcl-2水平升高(P<0.05)。结论:PRKG1可能通过MMP9、CDH-2、Bax、Bcl-2和CDH-1蛋白抑制前列腺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黄芩素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膀胱癌细胞T24和5637经黄芩素(处理组)或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处理后,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以及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EdU)插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DNA复制速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等蛋白的表达水平;裸鼠成瘤实验检测黄芩素对于体内膀胱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结果 黄芩素可以在体内和体外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速率,高浓度黄芩素体外抑制率可达80%以上,体内抑制率约50%。黄芩素可以减缓DNA复制并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停滞在G0/G1期,发生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芩素处理后,PI3K的表达以及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降低,Bax/Bcl-2的比值升高。 结论 黄芩素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发生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旨在探讨褐藻素(Fx)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染色检测PC-3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形态和线粒体超氧化物。同时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中三磷酸腺苷、过氧化氢、丙二醛和超氧化物的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3细胞中Bcl-2、Bax和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PC-3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7活性。结果 Fx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C-3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C-3细胞凋亡(P<0.05)。经Fx处理后,PC-3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线粒体碎片化,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升高(P<0.05),且Fx的作用效果成剂量依赖性。Fx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C-3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过氧化氢、丙二醛和超氧化物的含量(P<0.05)。经Fx处理后,PC-3细胞中Bax和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C-3细胞中Bcl-2和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 Fx通过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氧化应激和激活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诱导PC-3细胞凋亡,提示Fx有望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