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异丙肾上腺素和普萘洛尔分别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0(IL-10)以及吞噬功能的影响,分析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巨噬细胞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培养的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用生理盐水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以10μg/ml脂多糖刺激;普萘洛尔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普萘洛尔(0.1、1、10μmol/L)预处理后,再以10μg/ml脂多糖刺激;异丙肾上腺素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异丙肾上腺素(10、100、300μmol/L)预处理后,再以10μg/ml LPS刺激。加入不同浓度药物培养6 h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培养瓶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24 h后测定IL-10的浓度,并用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在用脂多糖刺激的情况下,普萘洛尔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TNF-α分泌,减少IL-10分泌,并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而异丙肾上腺素(ISO)作用却正好相反。结论对BALB/C小鼠,可以通过腹腔巨噬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实现对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细胞吞噬能力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泛素对正常状态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巨噬细胞的影响及其差别,并评价泛素是否对脂多糖(LPS)诱导的HUVE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泛素干预后HUVECs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将体外培养的HUVECs和人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4个泛素干预组(0.01μg/m L组、0.1μg/m L组、1μg/m L组和10μg/m L组),ELISA法测定干预后24 h各组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用0.1μg/m L泛素干预10μg/m L LPS诱导的HUVECs,ELISA法测定8、16和24 h泛素+LPS组和LPS组细胞上清TNF-α和VCAM-1水平。结果随着泛素干预浓度的增加,HUVECs损伤的程度逐步加重,当泛素浓度达到50μg/m L时,细胞开始呈气球样变并大量死亡。随着泛素干预浓度的升高,HUVECs细胞上清TNF-α和VCAM-1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人巨噬细胞的TNF-α和VCAM-1水平则是呈逐步升高的趋势;HUVECs和人巨噬细胞NF-κB蛋白水平在泛素浓度为0.1μg/m L和1μg/m L时明显增高,而在0.01μg/m L和10μg/m L时增高不明显,甚至有减低的趋势,其中HUVECs减低的趋势更为明显。0.1μg/m L泛素干预10μg/m L LPS诱导的HUVECs,各时间点LPS组和泛素+LPS组的TNF-α和VCAM-1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低浓度的泛素对HUVECs即有明显的损伤作用,而人巨噬细胞则需要较高的泛素浓度才出现损伤。泛素对体外培养的LPS诱导的HUVECs损伤不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朝天罐总酚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以LPS诱导构建细胞炎症模型,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1.88 μg/mL、3.75 μg/mL、7.5 μg/mL、15 μg/mL、30μg/mL、60μg/mL)朝天罐总酚对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实验在细胞水平研究异丙肾上腺素(ISO)对脂多糖(LPS)诱导的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TNF-α及IL-10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调节浓度为1×10^6。分组如下:①空白组,②LPS(10μg/ml)组,③ISO组,④LPS+ISO组。以异丙肾上腺素(浓度分别为10μmol/L、100μmol/L、300μmol/L)加入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培养液。2h后,用脂多糖(10μg/ml)刺激,孵育6h后,以酶联免疫法测定上清中TNF-α,24h后,测定上清中IL—10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组没有明显变化,LPS组TNF-α及IL-10的活性显著增加,10μmol/L、100μmol/L、300μmol/L ISO均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释放TNF—α,但是能促进LPS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释放IL-10,且呈剂量依赖性,并且能增加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能调节巨噬细胞分泌功能,使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减少炎性因子TNF-α分泌,增加抑炎因子IL-10分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中性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明燕  宣清清  许玲 《广东医学》2023,(10):1216-1222
目的 探究红景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焦亡和氧化损伤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10、20、40、80μmol/L红景天苷组,筛选出最佳浓度红景天苷后,又分组:对照组、LPS组、LPS+20μmol/L红景天苷组、SB203580组、LPS+20μmol/L红景天苷+SB203580组和LPS+20μmol/L红景天苷+C16-PAF组。干预24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Cyclin D1、Caspase-3、Caspase-1、Gasdermin-D(GSDMD)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抵抗素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取生长良好的细胞进行接种。模型组加入LPS(终浓度为0.1μg/mL或5μg/mL)或重组抵抗素(终浓度为100 ng/mL);中药组加入不同浓度黄芩苷(终浓度为50、100μmol/L),预处理1 h,后加入LPS或抵抗素。24 h后吸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IL-1β和抵抗素浓度,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抵抗素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LPS组促进了巨噬细胞分泌抵抗素,抵抗素mRNA表达上调,LPS和重组抵抗素均促进了巨噬细胞产生IL-1β(P<0.05或P<0.01)。黄芩苷高、低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IL-1β和抵抗素的浓度,且抑制抵抗素mRNA表达(P<0.05或P<0.01)。【结论】黄芩苷可明显降低促炎因子产生的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mL,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LPS对照组(LPS终浓度为1 μg/mL)和低、中、高牛磺酸剂量组(牛磺酸的终浓度分别为5、50和500 μg/mL),培养24 h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12、TNF-α、IL-1、IL-6含量;瑞氏染色法检测并计算巨噬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Griess法检测吞噬葡萄球菌后细胞上清中NO的含量。结果 各剂量牛磺酸组的腹腔巨噬细胞TNF-α和IL-6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剂量牛磺酸组IL-12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的牛磺酸组IL-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的牛磺酸组巨噬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吞噬指数和上清中NO 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牛磺酸可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2、TNF-α、IL-6的分泌,但对IL-1的分泌没有调节作用,牛磺酸可促进巨噬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和杀伤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作用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巨噬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LPS(终浓度为10 μg/ml)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2μg/ml的15d-PGJ2,用MTT法检测巨噬细胞活力;用硝酸还原酶法测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巨噬细胞经LPS(10μg/ml)处理后,于24 h开始MTT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15d-PGJ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LPS+15d-PGJ2组与其他3组相比,MTT值在48 h后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LPS组NO在前24 h内释放明显增多,高于对照组、15 d-PGJ2组和LPS+15d-PGJ2组(P<0.05),24h后NO释放减少.LPS+15d-PGJ2组NO的释放在24h后均高于对照组和15d-PGJ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5d-PGJ2能部分拮抗10μg/ml LPS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能与NO的产生有关.提示15d-PGJ2可作为维持巨噬细胞活性药物,以防止内毒素诱导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内毒素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贴壁后的腹腔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内毒素(LPS)组、沙利度胺处理组、沙利度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沙利度胺处理组提前2h加入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2h后加入内毒素;LPS组加入LPS,沙利度胺对照组仅加入沙利度胺80μg/mL。细胞培养4h后取上清液测TNF-α和IL-6浓度。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TNF-α和IL-6含量均很低,沙利度胺对照组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经LPS诱导后,细胞上清中TNF-α及IL-6含量显著增高,提前2h沙利度胺预处理后,TNF-α和IL-6的释放明显受到抑制,抑制作用随沙利度胺预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沙利度胺能抑制大鼠巨噬细胞对TNF-α和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对抗脓毒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与齐墩果酸联合使用对RAW264.7巨噬细胞迁移及极化的影响,并探究雌激素受体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不加脂多糖(LPS)及药物]、LPS组(加入终浓度为20μg/L的LPS)、1.5μmol/L淫羊藿苷+1.5μmol/L齐墩果酸组、3.0μmol/L淫羊藿苷+3.0μmol/L齐墩果酸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终浓度1×10-3 mmol/L)+1.5μmol/L淫羊藿苷+1.5μmol/L齐墩果酸组、ICI182780(终浓度1×10-3 mmol/L)+3.0μmol/L淫羊藿苷+3.0μmol/L齐墩果酸组。应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观察淫羊藿苷与齐墩果酸联合使用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迁移效应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淫羊藿苷与齐墩果酸联合使用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极化的抑制作用,并用雌激素受体阻断剂ICI183780观察雌激素受体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结果】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LPS组可显著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的迁移(P0.05);与LPS组比较,ICI182780+1.5μmol/L淫羊藿苷+1.5μmol/L齐墩果酸组、ICI182780+3.0μmol/L淫羊藿苷+3.0μmol/L齐墩果酸组均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迁移(P0.05),且ICI182780+3.0μmol/L淫羊藿苷+3.0μmol/L齐墩果酸组作用优于ICI182780+1.5μmol/L淫羊藿苷+1.5μmol/L齐墩果酸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LPS组CD11c+表达显著升高(P0.05),说明20μg/L的LPS可以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使其向M1极化;与LPS组比较,1.5μmol/L淫羊藿苷+1.5μmol/L齐墩果酸组、3.0μmol/L淫羊藿苷+3.0μmol/L齐墩果酸组可协同LPS作用于RAW264.7巨噬细胞,使其向M1极化(P0.05);与LPS组比较,ICI182780+1.5μmol/L淫羊藿苷+1.5μmol/L齐墩果酸组、ICI182780+3.0μmol/L淫羊藿苷+3.0μmol/L齐墩果酸组均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向M1极化(P0.05),且ICI182780+3.0μmol/L淫羊藿苷+3.0μmol/L齐墩果酸组作用优于ICI182780+1.5μmol/L淫羊藿苷+1.5μmol/L齐墩果酸组(P0.05)。【结论】淫羊藿苷与齐墩果酸联合使用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产生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的迁移和M1极化的作用,并在雌激素受体受到抑制后产生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红花酸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西红花酸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的效应。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法制备大鼠培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心肌细胞的形态,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培养细胞台盼蓝摄取率,反映西红花酸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在本实验使用浓度范围内,H2O2损伤培养心肌细胞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大;西红花酸则能减少该氧化应激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降低培养液中LDH活性和胞内MDA含量、增加胞内SOD活性及减少细胞死亡数量。结论:西红花酸对H2O2,造成的培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CD36表达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LPS(终浓度0.1μg/mL)或LPS加黄芩苷(终浓度分别为50、100 μmol/L)处理生长良好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芩苷对巨噬细胞CD36分子表达的影响,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含量变化.[结果]LPS刺激可以诱导巨噬细胞CD36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黄芩苷预处理组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CD36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与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芩苷还可显著减少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P<0.05).[结论]黄芩苷可通过抑制CD36表达,下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的生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P38-MAPK信号通路研究黄芩苷对Ac-LDL+LPS诱导的与AS相关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100μg/m L乙酰低密度脂蛋白及1μg/m L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以120、240、480μg/m L黄芩苷作为低、中、高3种剂量进行干预,Annexin-V和PI双染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olt技术检测磷酸化P38蛋白表达量。结果:正常组、对照组与模型组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可知实验造模成功。低剂量黄芩苷观察组与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剂量黄芩苷观察组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模型组。Ac-LDL+LPS联合干预较Ac-LDL或LPS单独干预引起的磷酸化P38含量高。随着黄芩苷干预剂量增高,磷酸化P38表达有升高趋势,高剂量黄芩苷干预组中磷酸化P38表达升高明显。结论:脂多糖和乙酰低密度脂蛋白双重打击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这一过程。高剂量的黄芩苷可能通过增强磷酸化P38表达来促进脂多糖和乙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早期凋亡,从而拮抗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45-49+封三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从细胞水平初步探讨西红花苷在子宫腺肌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2018年1~6月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标本,不同浓度西红花苷(0、200、300、400、500μg/m L)作用于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后,分别在培养0、24、48、72、96 h取出,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 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CCK-8法检测西红花苷浓度分别为200、300、400、500μg/mL作用细胞72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7.60±0.03)%、(11.50±0.10)%、(18.26±0.14)%、(20.62±0.09)%,浓度为400μg/mL、500μg/mL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浓度为200μg/mL组,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西红花苷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及时间呈正比,随着西红花苷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也越高;不同浓度西红花苷作用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增多。结论西红花苷在体外能显著抑制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这些结果在细胞水平上显示西红花苷可用于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LPS对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不同浓度LPS(0、1、2、4、8和16μg/m L)诱导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功能,并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低浓度的LPS促进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对线粒体功能无影响或具有略增强的效应;高LPS诱导下,活性氧水平较低浓度组下降,而线粒体功能受损伤、坏死和凋亡细胞比例增加。结论高浓度LPS对RAW264.7线粒体功能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脓毒症内皮损伤的模型,研究大黄提取物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大黄提取物(1、2.5、5、10、20、40μg/mL)干预1μg/mL LPS处理的HUVEC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大黄提取物组;CCK-8法检测HUVEC增殖;ELISA法检测HUVEC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的分泌变化;WB法研究大黄提取物对NF-κB和ERK信号通路激活的作用。结果 HUVEC用1μg/mL的LPS处理后,细胞增殖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0.36±0.02比0.65±0.02,P0.01);使用1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和40μg/mL大黄提取物干预LPS诱导的HUVEC,细胞增殖吸光度分别为(0.40±0.03)、(0.44±0.03)、(0.52±0.03)、(0.55±0.04)、(0.57±0.03)和(0.57±0.02),其中浓度5μg/mL的大黄提取物组与LPS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5μg/mL大黄提取物处理组与单纯LPS处理组相比,VEGF分泌下降[(240.92±3.09)pg/mL比(283.59±1.38)pg/mL,P0.01],Ang1分泌上升[(115.64±0.61)pg/mL比(104.30±2.38)pg/mL,P0.05],Ang2分泌下降[(105.40±1.40)pg/mL比(118.79±6.81)pg/mL,P0.05]。同样,5μg/mL大黄提取物处理组与单纯LPS处理组相比,Ang1的基因表达上升(0.77±0.10比0.35±0.04,P0.01),Ang2的基因表达下降(1.76±0.09比2.30±0.37,P0.05)。5μg/mL大黄提取物处理后,pERK和p-p65明显下降。结论大黄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紫花地丁煎剂调节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体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①目的 探讨紫花地丁煎剂对C 57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分泌TNF -α水平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②方法 实验组小鼠紫花地丁煎剂 (0 .5g/mL)灌胃 ,每只 0 .5mL/d ,30天 ;对照组小鼠等量蒸馏水灌胃 ,试验前 3天给小鼠腹腔注射 3 %硫代乙醇酸钠肉汤每只 1mL ,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浓度为 1× 1 0 6 cfu/mL。采用MTT方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分泌TNF -α的活性。③结果 紫花地丁煎剂具有下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分泌TNF -α的作用。④结论 紫花地丁煎剂通过调控小鼠巨噬细胞活性从而下调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仙茅苷对H2O2氧化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0.1%)、H2O2氧化损伤组(200μmol/L)、槲皮素干预组(槲皮素30μmol/L+H2O2200μmol/L)、低浓度仙茅苷干预组(仙茅苷0.5μmol/L+H2O2200μmol/L)、中浓度仙茅苷干预组(仙茅苷5μmol/L+H2O2μmol/L)、高浓度仙茅苷干预组(仙茅苷50μmol/L+H2O2200μmol/L)。用H2O2氧化损伤经槲皮素及不同浓度仙茅苷预培养24 h的心肌细胞,18 h后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心肌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和生长抑制率。结果 H2O2氧化损伤后LDH、MDA含量明显升高,GSH-px活性明显下降,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增加(P〈0.01);而经槲皮素、不同浓度的仙茅苷预处理组的心肌细胞,LDH、M DA含量明显下降,GSH-px活性明显升高,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降低(P〈0.01);且仙茅苷对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仙茅苷预处理心肌细胞可保护H2O2所诱导的氧化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炎症理论角度出发,探讨薏苡仁多糖(Coixan)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体外炎症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M460细胞,采用不同剂量(0、2.5、5、10、20和40μg/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NCM460细胞,筛选出最佳诱导剂量(20μg/mL);用不同浓度(0、5、10、20、40和80μg/mL)的Coixan诱导NCM460,筛选出最佳促增殖浓度(10、20、40μg/mL)。实验随机设为空白组、模型组(LPS诱导)、LPS+Coixan低、中、高剂量(10、20、40μmol/L)组,LPS+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ASP)(200μg/mL)组,除空白组外用LPS(20μg/mL)刺激48 h建立UC体外细胞炎症模型后,分别以薏苡仁多糖及SASP进行48 h干预治疗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  相似文献   

20.
去甲肾上腺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2~100 ng/ml)NE预处理1 h或以10 ng/ml NE分别预处理0.5~5 h后,再用LPS刺激1h,分别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分泌TNF-α能力;RT-PCR法检测其CD14、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和TLR4表达水平.结果 低浓度(2~10 ng/ml)NE显著促进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吞噬和分泌TNF-α,而更高浓度(50~100 ng/ml)对此无作用;时效作用方面,NE处理1 h对LPS诱导的TNF-α分泌促进作用最明显.同时,低浓度(2~10 ng/ml)NE促进巨噬细胞CD14和SR的表达,更高浓度对其表达无影响;各浓度NE对TLR4表达水平无影响.结论 一定浓度NE可增强LPS对巨噬细胞的活化,并且此过程与巨噬细胞CD14和SR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