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对犬下颌牙槽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用6只成年杂种犬,在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侧手术制备3个5 mm×5 mm×5 mm大小的牙槽骨缺损,骨缺损区分别放入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混合物(A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B组),并以不放入任何材料为空白对照(C组).根据大体观察、影像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比较58S纳米生物活性玻璃(nano-sized 58S bioactive glass,nano-58S BG)和传统45S5生物活性玻璃(45S5 BG)促进兔顶骨临界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在新西兰兔顶骨直径9 mm的贯通临界骨缺损中随机填入nano-58S BG或45S5 BG,空白对照组仅以血凝块充盈骨缺损。组织学切片组于术后4周和8周取材制作切片,HE染色和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后观察;骨荧光磨片组分别于术后第14、28、42天皮下注射盐酸四环素、茜素红、钙黄绿素标记新生骨,8周取材制成硬组织磨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新骨形成范围,Image J软件定量分析。结果:4周时HE染色可见生物活性玻璃与周围组织紧密结合,未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nano-58S组和45S5组可见骨缺损边缘和中央均出现新骨,对照组中央未见新生骨;8周时nano-58S组新生骨多于45S5组和对照组,两个BG组新生骨可见与正常颅骨相同的中空结构,对照组新骨未见中空结构。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可见nano-58S组Ⅰ型胶原分泌量大于45S5组和对照组。骨荧光磨片观察显示术后4~6周和6~8周nano 58S组新骨形成范围分别为(29.4±4.48)μm和(35.3±3.74)μm,高于45S5组[(13.43±3.44) μm和(17.64±4.13) μm]和对照组[(5.88±2.92) μm和(6.07±3.02) μm,P<0.01]。结论:58S纳米生物活性玻璃促进兔顶骨临界骨缺损修复的效果优于传统的45S5生物活性玻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联合钛膜应用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成骨效果。【方法】 实验共采用8只健康杂种犬,每只犬均在拔除双侧下前磨牙后即刻于每侧拔牙创区制造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每侧即刻植入3颗即刻种植体后编号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植入BG组,植入BG并以钛膜覆盖组及空白对照组。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修复情况。【结果】 所有植入种植体区牙龈均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BG + 钛膜组形成新骨的时间最早,骨结合最理想,且新骨形成质量较另外两组明显较好。【结论】 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联合钛膜能较好的解决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联合钛膜应用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共采用8只健康杂种犬,每只犬均在拔除双侧下前磨牙后即刻于每侧拔牙创区制造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每侧即刻植入3颗即刻种植体后编号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植入BG组,植入BG并以钛膜覆盖组及空白对照组。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修复情况。【结果】所有植入种植体区牙龈均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BG+钛膜组形成新骨的时间最早,骨结合最理想,且新骨形成质量较另外两组明显较好。【结论】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联合钛膜能较好的解决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类重要的硬组织修复材料。本文对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重点包括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粉体的制备、结构及性能调控、材料的生物矿化性能及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进  陈江  黄文秀  赵欣  闫福华 《广东医学》2007,28(7):1030-1033
目的 初步探讨屏障膜与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结合后在牙槽骨缺损修复领域的应用潜能.方法 ①细胞培养:采用犬来源的MSCs体外扩增培养,观察检测非诱导条件下MSCs的生长变化和成骨分化.②动物实验:拔除3只雄性杂种犬的双侧上下颌第一、二前磨牙,保留唇舌侧牙槽嵴,制备一近远中向15 mm×5 mm,冠根向8 mm的骨内缺损,随机分3组予以下处理:a.空白对照组:直接缝合牙龈;b.单纯膜组:骨缺损区上覆盖Bio-Gide(R)膜后缝合牙龈;c.膜 MSCs:缺损区植入自身MSCs-胶原膜复合物,细胞朝向骨面,覆盖Bio-Gide(R)膜后缝合牙龈,分别于术后4,8,12周随机取材,进行大体、X线和组织学检测.结果 形态学观察表明,MSCs贴壁细胞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未加入成骨诱导剂,细胞形态发生变化,钙沉积出现,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3代内扩增的MSCs有成骨活性,原代细胞成骨活性优于传代后细胞.动物实验表明,两盖膜组较空白对照组在8周内有明显的骨形成,但胶原膜加用MSCs在促进骨形成上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MSCs在体外培养能大量扩增,具有自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使用Bio-Gide(R)胶原膜进行引导骨再生术(GBR)可促进成骨,并且与GBR联用MSCs差异不明显,提示两者联合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纳米级生物活性玻璃对于促进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效果.方法 将30颗离体牙制成早期人工釉质龋模型标本,用扫描电镜观察脱矿后釉质表面的平滑情况,然后将30个标本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个.将三组标本每日3次,10分钟每次分别浸泡于纳米级生物活性玻璃配制液、氟化钠配制液及人工唾液内.其余时间采用pH循环法模拟人口腔环境,将标本在人工致龋液和人工唾液中循环浸泡30天.对于矿化及再矿化情况以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检测.结果 实验组经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处理液处理过的牙釉质表面比其他两组处理液处理过的牙釉质表面光滑平整,且未见空隙存在.结论 经体外实验研究表明: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有促进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在静磁场与58S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共同作用下,对成骨细胞增殖性的影响,推论其对牙槽骨改建的潜在影响,为正畸临床医生矫治错殆畸形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成骨细胞,实验分为四组,分别置于空白、0.062T静磁场、58S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58S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与0.062T静磁场共同作用的条件下,分别作用24h、48h、72h和120h,采用噻唑兰(Mar)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增加。各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殖,以48h时0.062T静磁场加58S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实验组成骨细胞的增殖率最大,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8S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与0.062T静磁场共同作用可明显增强成骨细胞的增殖性,本研究为临床开发静磁场结合58S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应用于正畸患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BMP复合体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①目的 观察狗下颌牙槽骨缺损区植入天然骨形成蛋白 +Ⅰ型胶原 +天然珊瑚复合体 (BMP复合体 )后新骨形成情况。②方法  4只成年狗右侧下颌牙槽骨建立 5mm× 3mm× 2mm大小骨缺损区作为实验侧 ,植入BMP复合体 ,左侧建立相同骨缺损作为对照侧 ,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 8周处死动物并进行放射、组织学 (光镜及扫描电镜 )检查。③结果  4只狗中的 3只实验侧较对照侧牙槽骨愈合更佳 ,1只狗实验侧与对照侧骨愈合无明显差别。光镜检查实验侧可见大量的成骨细胞 ,骨缺损区被新生骨充盈 ;对照侧则见大量的纤维母细胞 ,新生骨量较少。电镜下实验侧可见大量位于骨陷窝内的成熟的成骨细胞。④结论 BMP复合体可促进狗下颌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牙槽骨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改良劈开技术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在牙槽骨缺损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牙槽骨骨缺损种植修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引导骨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劈开技术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美学效果、骨吸收以及牙槽骨骨壁厚度进行比较。结果 修复术当日两组患者美学效果比较(P>0.05),修复术后6个月后观察组PES与W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远中边缘和近中边缘骨吸收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种植处牙槽骨骨壁厚度比较(P>0.05),术后观察组10 mm、7 mm、1 mm点位牙槽骨骨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槽骨骨缺损种植修复患者应用改良劈开技术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牙齿美学效果、降低骨吸收含量、增加牙槽骨骨壁厚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胎盘组织液-瑞邦注射型骨泰(自固化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复合材料修复犬的人工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在犬的上、下颌牙槽骨处建立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胎盘组织液-瑞邦注射型骨泰复合材料为实验组、生理盐水-瑞邦注射型骨泰复合材料为阳性对照组、缺损区不加任何物质为阴性空白对照组.观察术后2周和4周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并通过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做组织学评价.结果 病理组织学所见:实验组可见膜内化骨,形成新骨明显,与周围组织连接良好;阳性对照组,可见部分新骨形成,植入体与周围组织连接欠佳;阴性空白对照组,有纤维结缔组织生成.结论 胎盘组织液-瑞邦注射型骨泰复合材料能够积极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牙槽骨缺损类型与引导骨再生(GBR)术后效果的关系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行上颌前牙区种植体植入并同期GBR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种植后患者均采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植骨吸收率。并根据患者CBCT数据进行骨缺损三维结构重建,以Pearson相关性骨缺损形态学变量与植骨吸收率之间的关系,同时以ROC曲线分析始骨缺损形态学变量对植骨吸收率的预测价值。结果:GBR术后6个月,82例患者吸收率平均为(46.8±10.52)%。经CBCT对初始骨缺损进行重建后,计算显示mMD为(5.39±1.58) mm、mCA为(5.24±1.08) mm、mBL为(5.06±1.25) mm、rmCA/mMD为(1.03±0.29)、rmCA/mBL为(1.07±0.27)、rmBL/mMD为(1.00±0.3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CA、mBL与植骨吸收率呈负相关(r=-0.408、-0.496,P <0.05); rmCA/mMD、rmCA/mBL与植骨吸收率呈正相关(r=0.636、0.418,P <...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71-74+78
目的探讨PDLSCs细胞膜片与纳米级B-TCP复合叠层三维结构对牙槽骨缺损的相关修复及治疗作用。方法分离及培养牙周膜干细胞,制备牙周膜干细胞生物膜片,构建PDLSCs细胞膜片与纳米级B-TCP复合叠层三维结构模型,将其植入新西兰兔缺损骨模型内,于术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处死新西兰兔并分离牙周组织,通过形态学分析评判修复效果。结果 WB结果示,Runx2、ALP蛋白的表达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9.2倍和4.3倍;移植后第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示PDLSCs细胞膜片与纳米级B-TCP复合叠层三维复合结构组新骨形成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示构建PDLSCs细胞膜片与纳米级B-TCP复合叠层三维复合结构组成骨相关标志物OCN、ALP、Runx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膜干细胞膜片与B-TCP三维叠层结构复合结构可促进兔牙槽骨缺损部位的修复及再生,为临床牙槽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固定义齿及牙龈瓷在牙列缺损伴有小面积牙槽骨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烤瓷固定义齿加VITA牙龈瓷修复牙列缺损伴有小面积牙槽骨患者20例,修复后6个月、1年、2年定期随访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通过随访,修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音、美观效果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患者要求。结论:应用固定义齿与牙龈瓷相结合的方法在提高咀嚼效率的同时改善了发音、美观效果,获得了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改善了患者的容貌及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利用标准牙片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对20例牙周病牙槽骨角形缺损的修复进行了一维和两维影像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牙槽骨角形缺损骨修复性面积的获得主要与原缺损表面长度,原缺损面积,原缺损两侧相差高度有关;通常面积的获得比纯粹的高度获得要明显;用骨高度与牙长或根长的线性比例的一维方法来评价牙槽骨角形抽缺损的修复是不够准确的,而用两维评价分析牙槽骨角形缺损的修复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犬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Wang M  Weng YL  Hu XJ  Zhang Y  Chai G  Zhu L  Liu W  Cui L  Feng XP  Cao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5):1339-1344
目的 研究以犬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 ,BMSC)为种子细胞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水平型牙槽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成年犬骨髓 ,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 ,经条件培养液体外诱导培养后 ,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扫描电镜检测 ,并将培养的第 3代细胞与藻酸钙形成复合物。在犬双侧下颌第 3、4前磨牙和第 1磨牙颊侧制备冠根向深 5mm的水平型牙槽骨缺损 ,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细胞 藻酸钙复合物修复组 ;(2 )藻酸钙对照组 ;(3)空白对照组。4、12、2 4周后经组织学检查骨缺损修复情况。并比较 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修复效果。结果在体外经诱导培养的BMSC可表达AKP、cbfa1、Ⅰ型胶原等 ,表现出成骨细胞活性 ;4、12、2 4周细胞 藻酸钙复合物修复部位显示逐渐有骨形成 ;第 12周时 ,实验组牙槽嵴高度可增高 2 4mm± 0 9mm ,达到原来的 4 8 5 9% ,空白对照组增高 0 8mm± 0 8mm ,达到原来的 15 76 % ,材料对照组增高 1 0mm± 0 9mm ,达到原来的 19 74 % ,实验组的牙槽嵴增高度和修复率与两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能以BMSC为种子细胞 ,以藻酸钙为支架材料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部分修复水平型牙槽骨缺损。  相似文献   

18.
应用掺锶5%透钙磷石骨水泥修复家兔下颌牙槽骨缺损,观察骨保护素(OPG)在缺损区的表达情况,探讨掺锶透钙磷石骨水泥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健康家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在家兔双侧下颌牙槽骨制作骨缺损,空白对照组缺损处不植入任何材料,透钙磷石组植入透钙磷石骨水泥,掺锶5%透钙磷石组植入掺锶5%透钙磷石骨水泥.术后每组动物分别于4、8周各处死3只,通过大体观察、CBCT、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CBCT结果显示掺锶5%透钙磷石组骨缺损8周时已基本修复,透钙磷石组骨缺损部分修复,空白对照组未完成骨缺损修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周时OPG表达最高,8周时减弱.4周和8周时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兔下颌牙槽骨缺损修复中,掺锶5%透钙磷石成骨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术后的康复时间,可作修复骨缺损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溶胶-凝胶法制备A/W生物活性微晶玻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微晶玻璃。方法利用正硅酸乙脂和磷酸三乙脂制备溶胶-凝胶玻璃粉体,这种玻璃粉体经过一定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得到含有磷灰石(Apatite)和硅灰石(Wollastonite)的A/W生物微晶玻璃。结果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玻璃粉体具有大量的纳米级微孔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体外模拟实验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微晶玻璃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结论成功地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更高的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20.
将再生丝素蛋白(SF)与纳米生物活性玻璃(NBG)粉体复合成膜,制备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复合膜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BG均匀分散在丝素膜中,随着NBG含量的增加,复合膜中丝素的构象部分由无规线团或SilkⅠ向SilkⅡ转变,同时力学性能变差。体外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复合膜表面沉积出较多的类骨羟基磷灰石(HA),说明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及优良的诱导类骨HA沉积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