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不同系统种植体术后1年中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的检查,总结出不同系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稳定性差异。方法:检测BLB,3I及ITI三种系统共75枚种植体术后1年中的骨吸收量,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探诊深度(PD)及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选取种植部位同颌对侧同名天然牙共32颗作为对照。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期中,BLB种植体骨吸收量高于3I及ITI种植体(P〈0.05)。基台连接9个月后,3种系统种植体mBI及PD值均高于天然牙(P〈0.05)。BLB种植体AST水平在基台连接第6、9个月时高于天然牙(P〈0.05),而3I及ITI种植体AST水平与天然牙无显著差异。结论:3I(Osseotite)和ITI(SLA表面)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软组织稳定性均优于BLB(HA涂层)种植体,3种系统种植体在植入1年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选用适当的评价指标定期地监测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评价都极为重要。本文对一些临床常用的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的评价指数、指标和检测手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选用适当的评价指标定期地监测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评价都极为重要。本文对一些临床常用的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的评价指数、指标和检测手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吸烟,牙周炎,糖尿病,角化龈过窄、过薄或缺失,基因多态性,牙科粘接剂的残留,咬合超载,牙种植体的复查维护,种植体行使功能的时间长短,种植体的表面特性及修复设计等都可以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本文将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综述,以利于更客观地认识种植体周围炎。  相似文献   

5.
种植体周围炎组织再生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综述种植周围炎产生的原因和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引导组织再生的生物膜技术等修复种植体周的骨缺损,综述修复的机制,指出生物因子诱导成骨,诱导血管化等将为种植体周围炎的组织再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种植体周软组织厚度通过手术方式进行干预,观察该干预对种植体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在种植义齿Ⅱ期手术过程中,对于软组织厚度〉5mm者行斜形切口;对于软组织厚度预期〈1.5mm者行结缔组织移植术。两者均调整软组织厚度至2.5~3mm,以对侧同名部位的种植牙为对照组,于种植体修复后半年,检测种植体周牙龈炎症指数(GI)、龈沟内金属基质蛋白酶-8(MMP-8)含量,以及种植体周骨丧失(BL)。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斜形切口组MMP-8含量、BL均显著降低(P〈0.05),结缔组织移植组GI、MMP-8、BL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适当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厚度处理有利于维护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比较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口服奥硝唑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24例,对种植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随机分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和口服奥硝唑组,分别于基线、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行临床牙周指数检测。结果在治疗后4周和8周时,2组种植体周围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明显下降,与基线时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种植体周围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低于口服奥硝唑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或口服奥硝唑治疗均有效果;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基因A163G位点(rs310273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疾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种植体周围组织疾病患者和健康种植体患者各80例,在颊黏膜脱落的上皮细胞中提取DNA后,采用PCR-Sanger法检测患者OPG-A163 G位点,分析其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OP...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角化黏膜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稳定性及刷牙不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5例接受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并根据种植植入物周围角化黏膜宽度分为窄角化组(n=48)和宽角化组(n=47).对两组患者进行维持4年的随访,对两组患者1、4年改良菌斑指数、改良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刷...  相似文献   

10.
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其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清创、药物、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等。经过系统治疗,种植体周围炎能够完全消除,骨缺损处有新生骨形成,但种植体与新生骨形成再次骨整合很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平台转换种植体和传统基台连接种植体对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95例(110枚)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患者,其中Ankylos系统(平台转换)47例(54枚种植体),Nobel Replace系统(传统基台连接)48例(56枚种植体)。在患者最终修复后36~62个月进行随访,拍摄X线片及临床检查来记录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和牙龈组织的状况,比较两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和周围软组织红色美学指数。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不同连接方式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与红色美学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平台转换种植体的骨吸收量明显少于传统基台连接组,红色美学指数也高于传统基台连接。结论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相较于传统基台连接种植体能更有效的保留周围骨组织且美学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种植体黏膜(dental implant mucosa,DIM)与种植体乳头(dental implant papilla,DIP)水平及周围软组织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于青岛市海慈医院接受口腔种植体修复的患者86例,从治疗起随访至2020年12月,分别于植入物放置即刻(T0)、4周(T1)、2年(T2)和随访结束(T3)时检测边缘骨吸收水平(MBLs)、中颊黏膜水平(MBMLs)、DIP、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改良出血指数(mBI)植入物稳定性系数(ISQ)水平及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1.0~5.2年,平均(4.79±0.34)年,脱落2例,最终纳入患者84例(95颗种植体)。与T0时相比,T1、T2、T3时mSBI、mPLI、mBI、邻牙接触点的远端骨水平、中骨水平依次显著降低(P<0.05),DIP高度显著升高;T0、T1、T2、T3时,PD、MBLs、MBMLs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牙接触点的远端骨水平、中骨水平可影响DIP高度(P<0.05)。DIP增加49例,丧失46例;T0时,DIP增加、丧失组的ISQ水平均较高;T1时较T0时DIP增加、丧失组的ISQ水平降低(P<0.05);T2、T3时,DIP增加组ISQ值显著大于丧失组(P<0.05)。结论: DIM、DIP水平之间存在依赖性,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稳定性取决于角化组织高度和DIP高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2种种植体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2月普陀区眼病牙病防治所收治的单颗后牙缺失且需行种植修复的患者40例,其中植入骨水平种植体10例,软组织水平种植体30例。在完成种植冠修复当天、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比较2组种植体的探诊深度,检测种植体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修复完成当天、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的探诊深度和ALP水平均显著低于骨水平种植体(P<0.05)。其中修复完成当天,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的AST显著低于骨水平种植体(P<0.05)。随着时间增加,骨水平种植体龈沟液中的AST迅速降低,最后与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接近(P>0.05)。结论: 尽管骨水平种植体和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均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效果,但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研究种植体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对前牙美学区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 22例单颗前牙缺失病例,A组12例,拔牙后即刻植入Zimmer TSV种植体;B组10例,拔牙后早期植入Zimmer TSV种植体.A、B两组在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氧化锆全冠永久修复.修复后6~12个月复查,测定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修复后6~12个月,PES总分整体均数为9.27(美学效果可接受).即刻种植组与早期种植组之间,PES总分、单个PES评分点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个PES评分点中,近、远中龈乳头高度与缺牙原因,远中龈乳头、牙槽骨缺损与牙龈生物型,唇侧牙龈高度与缺失牙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对前牙美学区软组织美学效果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时,软组织美学效果受缺牙原因、牙龈生物型、缺失牙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种植体植入15年中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PI)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peri-implant mucosi-tis,PM)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507例(共1162颗种植体),随访12~15年,收集患者临床资...  相似文献   

16.
The aims of this pilot study were to assess if a standard technique which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H of dental plaque around natural teeth (the ‘touch electrode’ technique) could be modified for use to determine the pH of crevicular fluid around dental implants, and to evaluate any possible changes in the peri-implant crevicular fluid pH in successful and failing implants.

pH measurements of a sample of subjects’ (n = 17) peri-implant crevicular fluid of both successful and failing dental implants present in the same oral cavities were performed using iridium/iridium oxide (Beetrode®) electrodes with 100 μm sensing tips, connected to an Orion 720 A pH meter.

The technique appeared to be satisfactory for the purpose intended. The mean pH of the successful implants was 6.80 [STD ± 0.4;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6.50–7.0], and that for the failing dental implants was 7.20 (STD ± 0.6; 95% CI, 6.90–7.5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chnique described could be satisfactori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pH of peri-implant crevicular fluid at dental implant sites, an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H of successful and failing dental implants (P < 0.05). However,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in view of the small sample size used in this pilot stud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和普通直丝弓托槽使牙齿受压低力作用时牙周组织改建的差异.方法:以比格犬右侧侧切牙为研究对象,分别用Damon3自锁托槽与MBT金属托槽压低牙齿,观察加力7 d,14 d,28 d后两组犬牙周组织和牙槽骨改建情况.结果:对于被压低的牙齿,自锁托槽组骨吸收活跃,破骨细胞较多.结论:实验结果提示自锁托槽系统能够形成更加活跃的骨改建.  相似文献   

18.
种植体周角化组织宽度不足是种植修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充足的角化组织宽度不仅利于菌斑控制,还可提高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目前,临床中用于角化组织增宽的术式主要有:根向复位瓣术、自体组织移植和异体组织移植等.本文就种植体周角化组织宽度的意义及各类角化组织增宽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淫羊藿对口腔各矿化组织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探讨中药淫羊藿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兔破骨细胞,与玻片及灭活牙片共同培养,加入不同浓度淫羊藿注射液。HE、原位末端标记染色玻片上的破骨细胞,观察其形态结构的改变,并观察破骨细胞在牙片上形成的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的变化。结果 HE染色可见用药组破骨细胞胞质浓缩,核固缩深染,部分细胞出现核分裂。原位末端标记结果显示,用药组破骨细胞胞质皱缩,胞核呈棕褐色,胞质淡杂。提示淫羊藿可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骨吸收。用药组与非用药组破骨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吸收陷窝数目、面积差异也有显著性,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结论 淫羊藿可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骨吸收,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牙种植系统上颌美学区即刻种植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并探讨改良微创H形切口在上颌美学区多颗相邻牙即刻种植修复的应用技巧及美学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牙体种植修复的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在牙槽嵴顶作微创H切口,种植体采用潜入式手术。根据患者种植的牙体系统,将患者分为3组:3I组、DIO组、Replace组。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探诊深度及术后龈沟出血指数。根据Miller牙龈边缘组织退缩分类及Jemt牙龈乳头指数,分别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2月后牙龈边缘退缩及牙龈乳头状况;根据Albrektsson种植体成功标准,观察所植入的种植体状况。结果 3组患者的周围骨组织骨吸收量在植入术后6个月均呈稳定的趋势,不同的种植体增长的幅度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O组患者第3个月的骨吸收量显著高于Replace组和3I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期,3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与天然牙相比,6个月时,DIO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虽然高于天然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12个月时,3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与天然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组患者的探诊深度呈稳定的趋势,各个时期3组患者的探诊深度略高于天然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9颗种植体存留率100%,Miller分类,136颗种植体牙龈边缘无退缩;18颗种植体牙龈边缘I类退缩;5颗种植体牙龈边缘Ⅱ类退缩。种植修复体近远中Jemt牙龈乳头指数均为Ⅱ级以上。结论不同牙种植体系统对美学区多颗相邻牙即刻种植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软组织均具有较理想的稳定性及美学效果。改良微创H形切口为相邻多颗牙即刻种植的应用技巧提供了临床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