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高度认知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上要求全口咬合重建患者急剧增加。通过固定义齿或活动义齿等修复方法重新建立患者的咬合状态,完成咬合重建以改善患者由于不良咬合状态导致的牙合、关节、肌肉等口颌系统相关问题。咬合重建过程包括确立正确的颌位、恢复合适的咬合垂直距离以及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这些过程决定了修复体的功能、美观和长期稳定性以及口颌系统的健康。要求口腔医生具备熟练的临床操作能力及相关知识体系。为更好地解决临床上咬合重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与口颌系统健康相关的牙合学问题,文章从颌位、颞下颌关节及牙齿咬合接触特征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进行咬合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患者牙缺失导致固有的咬合关系丧失或因缺牙后影响咬合功能时,牙种植修复需要进行咬合重建。但由于牙列结构和咀嚼功能的个体差异较大,目前对治疗方案的评价指标尚无统一的量化标准。在临床工作中应以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为基础,将不同患者的特点纳入较成熟的相关认知结构,以修复为导向,严格执行牙种植临床路径。在实施治疗中综合患者的主观评价、医师的个人经验,减少医患主观因素对治疗方案实施及操作的影响,以保证牙种植修复体获得健康、稳定的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重度牙列磨耗患者一次性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中、重度牙列磨耗患者23例,行一次性固定或活动义齿修复,随访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咀嚼情况、颞下颌关节区变化,摄X线片,了解义齿、牙根及颞下颌关节结构改变。结果患者普遍认为一次性重建易适应、咀嚼效率显著提高,无颞下颌关节区不适等症状。复查X线片示无明显异常。结论中、重度牙列磨耗患者选择性实施一次性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以固定义齿修复进行咬合重建在治疗牙列重度磨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5例牙列重度磨耗或伴有牙列缺损的患者,制作烤瓷或铸造固定义齿进行全牙列咬合重建修复。1年后比较修复前后美观效果、夜磨牙症状、颞下颌关节症状和咀嚼效率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美观效果,夜磨牙和关节症状有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显著提高了咀嚼效率。结论固定义齿修复是一种良好的、有效的咬合重建的方法。在保留息止颌间隙的前提下,临床义齿戴用3周后如无不适症状,可考虑行永久咬合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行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结合1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垫佩戴3个月后,制作过渡性修复体,口内观察1年,然后行上下颌固定义齿最终修复,经过这一序列诊疗过程完成咬合重建.结果 患者使用最终修复体2年,美观满意,咀嚼效率良好,无咀嚼系统肌肉及颞下颌关节不适症状.结论 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序列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7例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疗特点,总结诊疗过程中注意事项。由一个典型病例介绍诊疗过程。结果: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临床表现、并发症多样,[牙合]垫式活动义齿暂时性修复3个月后,单颌或双颌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12个整牙列,随访2~4年,患者满意度高,未出现再度磨耗,颞下颌关节稳定。结论: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可行,诊疗过程较长,中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低位咬合的修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低位咬合在修复临床上较常见,目前尚无一个科学的定义,在修复治疗上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介绍了低位咬合的概念,病因,危害性,治疗原则,升高咬合的适应和方法,义齿的设计及肌电图在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拔牙前取模减少确定颌位误差修复总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记录55例患者拔牙前咬合关系,以此作为拔牙后总义齿的颌位依据,指导后期制作并评价临床应用效果;在记存模上制作即刻总义齿;常规拔牙;拔牙2个月后试验、采用闭口式印模、完成总义齿修复。结果 53例患者获得满意的效果,成功率达96%。结论 用此方法制作总义齿,减少了确定颌位关系时的麻烦与误差,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因外胚叶发育不全造成先天牙列缺损患者14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18-35岁,进行调查研究。口腔检查14例患者中2例牙齿缺失呈对称性分布,多位于前牙及前磨牙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度咬合磨耗患者用固定修复方式重建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固定修复方式对12例咬合重度磨耗患者重建咬合,比较修复前后的临床表现、咀嚼功能.结果 12例患者修复后感觉舒适,咀嚼效率均增加,牙过敏和食物嵌塞均改善. 12例患者中,主观评价为美观者9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改善.结论 用固定修复方试为重度咬合磨耗患者重建咬合,在美观和功能上具有较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颌骨缺损重建术中移植骨定位的平面优先原则,确保新建的颌骨功能定位与咀嚼功能恢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 对60例颌骨缺损患者,通过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确定平面的位置并以其作为参考平面,以咬合关系为引导,进行颌骨定位重建,最终完成种植修复。采集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的CT数据,并与术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移植骨就位和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测定咬合力分布情况,进行功能评价。 结果: 术后1个月时,上颌骨移植腓骨和髂骨就位的精确度分别为(90.28±0.29)%和(89.87±0.41)%,下颌骨分别为(82.21±0.32)%和(89.52±0.18)%,上颌和下颌种植体的精确度分别为(91.72±0.21)%和(86.07±0.26)%。术后6个月时,上颌骨移植腓骨和髂骨就位的精确度分别为(89.24±0.20)%和(89.86±0.37)%,下颌骨分别为(75.39±0.25)%和(85.02±0.17)%,上颌和下颌种植体的精确度分别为(90.22±0.27)%和(85.57±0.31)%。单侧颌骨缺损的咬合力分布健侧为(68.14±8.32)%,患侧为(35.22±5.73)%;而双侧缺损的左、右两侧分别为(52.18±1.75)%和(47.82±2.41)%。 结论: 咬合引导的颌骨重建能够预先确定移植骨的空间位置、种植体的植入位点与方向,最终实现精准的咬合重建,恢复咀嚼功能,是颌骨功能性重建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咬合平衡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正常(牙合)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牙合)力咬合进行定量研究,初步探讨ICP咬合平衡的生理范围。方法 应用T-Scan Ⅱ系统记录123名正常骀者ICP最大(牙合)力的咬合情况,测量并计算力的中心点(COF)、(牙合)力百分比值、胎接触点数目。结果 正常胎者ICP最大(牙合)力时力的中心点相对位置、(牙合)力百分比差值以及不对称系数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6.60~6.68mm,-15.50%~12.10%,0.65~1.39;98.4%的正常(牙合)者ICP最大(牙合)力咬合时力的中心点分布于后牙区。结论 正常(牙合)者最大(牙合)力时ICP咬合是稳定、平衡的咬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全冠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过程中引入功能路径技术(FGP),对修复体(牙合)面进行精确调整,旨在获得符合解剖生理要求的修复体(牙合)面形态。方法 选择1例左下第一磨牙全冠修复患者,牙体预备后常规制取印模并灌制工作模型,对工作模型进行机械法扫描获取其表面数字信息。在患者口内取得牙尖交错位(ICP)和FGP咬合记录,将其放置于工作模型上进行机械法扫描获得表面数字信息。在全冠修复体CAD过程中,将ICP和FGP咬合信息作为约束条件,对修复体(牙合)面的牙尖和窝沟形态进行精确调整,使其符合患者个体的咬合特征,消除(牙合)干扰。结果 利用FGP咬合记录,在CAD过程中调整了全冠修复体的(牙合)面解剖形态,使修复体(牙合)面形态符合个体动态咬合的解剖生理要求。结论 FGP简单实用,可用于全冠修复体CAD,获得符合动态功能的(牙合)面形态。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a unilateral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the bite affects the curvatures of the vertebral spine in rats.

Methods:

25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included. Five animals received no alteration on their bite. Bite was increased on 10 animals and molar teeth were extracted on 10 other animals. Frontal and lateral radiographs were taken on days 0, 7, 14 and 21. Distances from landmarks to a true vertical line were measured on both radiographs.

Results: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mount of the curvature at the cervical and thoracic spines on frontal and lateral radiographs over time (P<0·05 and P<0·0001). One-way ANOVA compu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at D14 at the cervical and thoracic spines on both, increased and decreased vertical dimension.

Conclusion:

Alterations in the dental occlusion affects the normal curvatures of the vertebral spine in ra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线性总义齿和解剖总义齿修复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及其与咀嚼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K5AR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33例线性总义齿修复患者和30例解剖总义齿修复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包括咀嚼循环的轨迹特征、咀嚼运动幅度及运动速度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线性总义齿的下颌运动轨迹特征不同于解剖总义齿,线性总义齿的额状面轨迹无明显接触滑动,矢状面前伸运动轨迹为直线,其咀嚼循环运动时开口最大速度相对较大,闭口最大速度相对较小(P<0.05)。结论线性总义齿具有特征性的下颌运动轨迹,反映出线性总义齿依赖良好的稳定性以充分发挥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电子咬合记录仪(TScan)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咬合接触的变化,从而评价正畸治疗前后各咬合指标的改善程度及T-scan电子咬合记录仪用于咬合研究的意义。方法经关节门诊确诊为TMD病例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13~37岁,针对不同患者TMD情况,为每例病人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法及目标。治疗前后采用美国Tekscan公司的T-scan咬合记录仪,分别记录[牙合]力中心在前后向与左右向的位移,[牙合]力不对称指数,[牙合]接触点,[牙合]接触面积及咬合时间。记录结果从T-scansoftware4.02存贮并输出。结果TMD患者在正畸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临床检查无疼痛、开口受限;5例弹响消失,7例有单侧轻度开口初、中期弹响,1例有双侧开口初弹响。主观上8例明显自觉咬合舒适程度明显改善。T-scan检查可见咬[牙合]力中心位移在前后向及左右向位移均减小(P〈0.05),袷[牙合]布分更接近中心(Pdo.05),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骀力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P〈0.05);但咬合接触点及接触面积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所有病例咬合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小,但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TMD患者的[牙合]治疗应针对患者个性处理,[牙合]力分布及咬合中心点可以作为TMD正畸治疗前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咬合与髁状突形态的对称性间的相关关系解剖学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目的:探讨髁状突形态对称性与咬合对称性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观察32具颅骨的咬合关系,并根据是否存在产生不对称的非轴向咬合力的咬合关系而将其分为咬合对称组(17例)、咬合轻度不对称组(6例)和咬合明显不对称组(9例),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咬合;①第三磨牙伸长;②因后牙缺失久未修复而导致的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的继发性错He;③后牙反He或锁He。髁状突形态对称性也分为对称(12例0、轻度不对称(15例)和明显不对称(5例),并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测量其内外径和前后径。结果:①咬合对称程度与双侧髁状突对称程度有密切关系,即咬合对称者,双侧髁状突对称的比例比较高,咬合不对称者,其髁状突也多不对称;②髁状突大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内外径的差异,可能系样本的问题,前后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③咬合正常者,双侧髁状突形态不仅基本对称,而且其12侧髁状突的形态也基本一致。结论:咬合对称性与双侧髁状突形态对称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髁状突不对称的显著表现是内外径明显差异。此特点可能是咬俣异常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全口义齿上、下颌人工牙列咬合位置关系确定和重建的数字化方法。方法:应用非接触式激光三维扫描和三维数字化技术,采用上、下颌共6个定位球,对10副全口义齿人工牙列牙合面进行三维扫描,同时对正中牙合时上、下颌人工牙列咬合位置关系的确定和重建进行研究。结果:初步建立了全口义齿咬合接触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结论:本研究对三维确定和重建全口义齿咬合位置关系作了初步尝试,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全口义齿人工牙列的三维咬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咬合重建相关病例回顾及修复流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根据咬合异常的不同临床表现,应用不同的修复方法进行咬合重建,评价临床效果,讨论与咬合重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及修复设计流程。方法64例咬合异常患者按照修复前检查-诊断-修复设计-咬合重建修复-修复后评价的临床步骤,进行固定修复、固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及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咬合重建,于修复前后分别检查颞颌关节健康状况、义齿使用情况与咀嚼效能。结果咬合重建修复1年后,30例颞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的25例治愈,对关节区疼痛与关节弹响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对咬合重建修复的临床效果满意,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相比较,固定修复、固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义齿舒适度(X^2=5.25,P〈0.05)和对发音影响(X^2=10.86,P〈0.05)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种类修复之间及选用不同种类修复咬合重建修复前(F=9.248,P〈0.05)和修复后(F=4.858,P〈0.05),患者咀嚼效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结和制定与咬合重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流程及修复设计流程。结论运用系统化的临床诊断流程及修复设计流程,能保障获得准确的诊断与针对性的修复设计,保证咬合重建诊疗修复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ITI种植体即刻植入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12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种植体植入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已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一组ITI种植体即刻植入血管化髂骨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00~2004年间12例患者共36枚ITI种植体植入血管化髂骨的情况进行研究。髂骨瓣移植完成即刻种植体植入,3~5个月愈合期后进行修复负载。结果:种植体植入髂骨后初期稳定性良好,经1年观察,垂直骨吸收<1m m,进入稳定状态。在观察期间无种植体失败。结论:血管化髂骨是下颌骨缺损修复安全的种植床。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和覆盖义齿修复,是下颌骨缺损可靠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