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万军 《上海护理》2002,2(4):46-47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发生 ,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近年来 ,国内对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透的预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综述如下。1 外周静脉穿刺引起的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预防1 1 局部外用药物预防1 1 1 硝酸甘油局部涂擦 :徐静[1] 等通过临床实验得出结论 ,在化疗患者行静脉穿刺前采用硝酸甘油局部涂擦法 ,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降低静脉并发症的发生。1 1 2 应用硫酸镁提前局部…  相似文献   

2.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06-1707
静脉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采用静脉细胞毒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为4.65%[1].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发生,既给病人造成痛苦,又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近年来临床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超 《现代护理》2005,11(20):1706-1707
静脉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采用静脉细胞毒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为4.65%.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发生,既给病人造成痛苦,又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近年来临床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地塞米松对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陈建芳 《上海护理》2005,5(5):48-49
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就是静脉炎。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发生,既给患造成痛苦,又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渗漏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发生药物渗漏和处理不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危害,并从注射部位的选择、避免操作中机械性损伤、正确掌握化疗药物的输注浓度、拮抗剂应用时间及方法等方面对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渗漏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崔宇兰 《全科护理》2011,(3):233-234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肿瘤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文献报道[1]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4%,这不仅给病人带来了痛苦,而且也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了一些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肿瘤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文献报道[1]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4%,这不仅给病人带来了痛苦,而且也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了一些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12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对照组不进行静脉炎的预防处理.结果 治疗组发生静脉炎18例次,发生率为29.5%,对照组发生42例次,发生率为68.9%.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塞米松可以显著降低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同时积极地护理也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总结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渗漏损伤的识别要点和护理措施,主要预防与护理措施包括首先应告之患者化疗药物渗漏的危险性,应选择较粗大且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神经韧带处的血管,穿刺前应充分暴露血管,输注过程中应多巡视,化疗药的浓度及pH值要适当,拔针要轻巧,输注时加用过滤器等,认为加强药物输注过程中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化疗药物渗漏造成的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预防新生儿静脉输液导致渗漏性损伤的护理干预防治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1日~2011年5月31日本科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1年6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本科新生儿5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输液,在输注药液过程中实施有效监控,针对已发生的静脉药液渗漏采取相应措施;干预组实施常规静脉输液,并在输注药液过程中实施有效监控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静脉药液渗漏的发生.结果 干预组局部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注药液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及监控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静脉输注时的渗漏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血液病化疗时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护理研究》2008,22(3):622-623
[目的]保护和延长血液病病人静脉血管化疗时限,减轻血管内膜损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将完成4个疗程化疗的126例住院白血病病人按住院号的尾号分为两组。干预组严格按化疗观察表内容进行护理,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取2%利多卡因5mL与25%硫酸镁20mL混合液湿敷至常规水化结束;对照组常规化疗,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及B超探查血管情况。[结果]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超探查干预组血管内膜比对照组光滑、血流状态较好。[结论]化疗时采用同步药物湿敷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护士在化疗过程中应制订静脉选择计划,重视静脉保护,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三种静脉注射方法对化疗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静脉注射方法,为化学治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的肿瘤患者选择良好静脉通道,探讨避免或减少化疗药物产生局部毒性反应的方法。方法将1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组(经外周静脉直接输注化疗药物)46例,改良组(经外周静脉直接输注化疗药物前后采取系统的预防护理措施)48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49例为PICC组。比较三组患者行化学治疗静脉给药过程中,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等局部毒性反应的情况。结果三组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发生率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组织渗漏性损伤、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而PICC组又明显低于改良组。结论接受化学治疗的患者应用PICC途径输注最为安全可靠,能有效控制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等局部毒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山莨菪碱凝胶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大多数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化疗药物性静脉炎。为了解除病人痛苦,寻找经济、有效、便捷的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2004年3—8月,我们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前采用2%山莨菪碱凝胶外涂,经过100例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抗肿瘤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会导致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出现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美国肿瘤护理学会(theoncologynursingsociety,ONS)对于化疗药物外渗的定义[1]是发疱剂或刺激性药物渗漏至皮下组织,可能引起的疼痛、溃疡或坏死。国外有报道,化疗药物外渗引起损伤的发生率,儿童可达11%[2]。因此,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防止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在护理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近年来,护理人员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现将儿童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液病化疗时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护理研究》2008,22(7):622-623
[目的]保护和延长血液病病人静脉血管化疗时限,减轻血管内膜损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将完成4个疗程化疗的126例住院白血病病人按住院号的尾号分为两组.干预组严格按化疗观察表内容进行护理,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取2%利多卡因5mL与25%硫酸镁20mL混合液湿敷至常规水化结束;对照组常规化疗,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及B超探查血管情况.[结果]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超探查干预组血管内膜比对照组光滑、血流状态较好.[结论]化疗时采用同步药物湿敷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护士在化疗过程中应制订静脉选择计划,重视静脉保护,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化学治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给药是其主要给药方式之一,既可减少反复穿刺、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又因操作简易、可提高护理效率,使用极为普遍。由于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强,加之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临床上静脉输注化疗药易致外周静脉炎发生,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添困难,且易引起护理纠纷。因此,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科开展了喜疗妥外涂皮肤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前瞻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中心静脉置管需长期或反复给药,是一种可以减轻病人痛苦、方便治疗的常用技术。方法对16例肿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观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降为0,除1例因置管而发生感染外。其余15例患者无发生皮肤局部血肿及静脉栓塞,全部完成了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结论掌握好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是置管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堵管的关键。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且可长期留置,间断给药既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吕美玲 《家庭护士》2007,5(7):44-45
目前静脉输注的病人中近8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炎症局部可因治疗不及时而出现慢性硬结、静脉硬化、闭塞、静脉炎后综合征,甚至影响药液的输入而延误治疗。为了更规范预防和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现就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和对策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实用意义。方法:对638例肿瘤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护理观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除4例发生气胸、5例导管脱落外,其余患者无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及静脉栓塞,全部完成化疗周期。结论:对肿瘤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有效保护了血管。  相似文献   

20.
通过静脉给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主要的并发症有化疗药静脉渗漏,据国外文献报道,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的发生率为0.1%-6.0%,儿童可达11.0%。因此,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是十分必要的。新化疗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了肿瘤疗效的同时,人们更加重视对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以维护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医务人员就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静脉渗漏发生原因、发生机制、临床分期、预防及护理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