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钢  乔进鹏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59-2060
[目的]探讨发病晚于50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晚发溃疡性结肠炎组患者出现粘液血便、弥漫分布病变表现明显少于早发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发组肠外症状表现明显轻于早发组,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晚发溃疡性结肠炎与早发溃疡性结肠炎二者疾病行为相近,但晚发组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2.
改进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微秀 《现代护理》2005,11(7):506-507
目的 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厦灌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渍疡面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武惠珍  魏艳静  卞红磊  白希瑞 《临床荟萃》2004,19(21):1246-1248
目的 探讨中药溃结露 (KJL) )对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UC)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 4 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 (SASP)组和溃结露两个治疗组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血栓素B2 (TXB2 )以及血小板黏附功能 (PAdT)、聚集功能 (PAgT) ,并设 30例正常对照。结果 UC活动期患者治疗前的PAdT、PAgT、GMP 14 0、TXB2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 2周后 ,两个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 ,有效率分别为 95 .5 %、9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个治疗组的PAdT、PAgT、GMP 14 0、TXB2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 )。两个治疗组的血小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溃结露能够抑制血小板的活性 ,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素E1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反复发作的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柳氮磺吡啶1g,3次/d;并应用前列腺素E1 100μg/d静脉滴注,疗程2周。对照组仅服柳氮磺吡啶1g,3次/d。观察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AI)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LIP)、血小板计数(BPC)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72.2%(13/18)临床病情缓解,对照组29.4%(5/17)缓解(P〈0.05)。治疗组DAI、ESR、CPR、BPC等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血小板功能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艳静  卞红磊  武会珍 《临床荟萃》2003,18(11):608-60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方法 对2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ll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黏附功能(PAdT)、血小板的聚集功能(PAgT)、血栓素B2(TXB2)进行检测。结果 2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血栓素B2均显著高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性增强,提示血小板的活化直接参与了结肠黏膜的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6.
汉京彦  江萍 《天津护理》2003,11(3):129-13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采用内服中药配合自制灌肠液保留灌肠和单纯内服中药两种治疗方法。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辩证内服中药汤剂配合以中药成份为主的灌肠液保留灌肠,结合护理的辩证施护,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中药汤剂,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口服乳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SASP),治疗组在口服SASP的基础上每晚应用鸦胆子油口服乳液保留灌肠。治疗2个月,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41例(54.67%),有效31例(41.33%),无效3例(4.00%),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完全缓解30例(40.00%),有效28例(37.33%),无效17例(22.67%),总有效率7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口服乳液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UC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邱丽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471-1472
【摘要】目的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pANCA)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正常健康人60例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ANCA,比较二者差异,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68.3%,正常健康人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特异性92.7%,灵敏度65.9%。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和病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病情越严重,pANCA阳性率越高。结论pANCA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优点,病程越短、病情越严重,pANCA阳性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绍娟  李春联  叶石才 《全科护理》2010,8(31):2834-2835
[目的]观察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4h为27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灌肠液外溢4例,对照组12例。[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应用改良保留灌肠法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UCAI)在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溃疡性结肠炎240例,计算Truelove-Witts分度和UCAI,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240例Truelove-Witts分度分为轻度组78例,中度组57例,重度组105例。依据UCAI值判定轻度活动127例,中度活动16例,重度活动97例。240例UCAI与Truelove-Witts分度符合率为轻度组97.43%、中度组21.05%、重度组81.90%。UCAI与Truelove-Witts分度的符合率与疾病活动程度存在关联,轻度和重度患者二者的关联明显增加。结论 UCAI可用于轻度和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辨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50例.2组患者均建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护理组依据UC的常见中医证型辨证施护;常规护理组按《内科护理学》的西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不经辩证施护和中医治疗,观察2组护理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辨证护理组治愈26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4%,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47,P=0.041).结论 中医辨证护理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P 选择素的水平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2 8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和 13例缓解期患者血浆P 选择素的含量。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组患者血浆P 选择素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和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活动期组患者血浆P 选择素的含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P 选择素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 ,检测P 选择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及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Granulocyte migra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lthough histologically relapses in ulcerative colitis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intense granulocyte infiltrate, there is evidence both from in vitro function tests and skin window migration studies in vivo that there is defective granulocyte func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We have recently developed a method for non invasively monitoring granulocyte migration to sites of inflammation using indium-111-labelled granulocytes, and have used this technique in fiftee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In all fifteen cases there was rapid migration of indium-111-labelled granulocytes to inflamed bowel within 10 min of return of the labelled cells. This study provides no support for a significant granulocyte migration defect in ulcerative colitis.  相似文献   

14.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柳胺磺胺嘧啶、思密达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期疗效高,具有简便、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及住院次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和出院1年内平均住院次数。结果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1年内平均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16.
牛学红 《护理研究》2005,19(22):2011-2012
[目的]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组采用先开塞露灌肠,再进行药物保留灌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改进的保留灌肠方法可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减少药液外溢,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检测了60例溃疡性结肠炎和30例正常结肠粘膜上皮细胞HLA-DR抗原表达。结果显示,30例正常结肠粘膜上皮及腺体不表达HLA-DR抗原;而60例UC中有32例结肠粘膜上皮和腺体不同程度表达该抗原。其中,42例活动性UC中29例表达,18例非活动性UC仅3例表达。同时发现UC结肠粘膜上皮表达HLA-DR抗原还与粘膜炎症程度成正比。结果提示,细胞免疫机制在UC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飞跃 《当代护士》2009,(10):69-70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代替一次性肛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体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均〈0.01)。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灌肠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与诱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静脉营养,做好用药指导,确保患者长期、正确用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结果 24例患者均好转出院,门诊长期随访,目前有6例反复发作。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督促患者长期、准确用药,定期复查,能维持长期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