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朱峻湘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6,(3)
(一)患者刘×,58岁,TT型麻风发生于1973年4月,院内治疗,1977年12月治愈。1994年2月发现肺结核,结核菌素试验(一),胸片Ⅲ上中下/上中下,痰检(廾)。 (二)患者谢×,35岁,BT型麻风发生于1983年4月, 相似文献
3.
4.
梁永权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5,(4)
死者,杨××,男,1952年3月发病,1958年5月诊 断为瘤型麻风,于1974年7月死亡。其长子杨××,1992年12月发病,1994年3月根据临床查菌和病理诊断为TT型麻风。三子杨××,1993年7月发病,1994年 相似文献
5.
2002年我们运用整体护理理念成功地治疗和护理了一位大面积烫伤病人,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瘤型麻风误诊13年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广东惠来人。因面部、躯干、四肢红斑,反复起结节13年而来诊。患者在13年前,躯干起红斑,不痒,继而起硬结节,伴有疼痛,曾经当地中医诊为“风湿病”。不久,结节反复发作且加重,并逐渐向四肢蔓延。10年前,面部和四肢相继出现红斑、结节,伴有蚁行感;1年前出现耳垂肥大,无自觉症状。13年间有反复发热畏寒,伴有结节痛。陆续服用中草药和糖皮质激素,病情稍有好转;10多天来,全身皮疹加重,结节疼痛加剧,就诊于当地某市医院,病理诊断“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巨细胞期)”,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0岁,1954年5月发病,1956年7月确诊为LL型麻风病,而作单D治疗。1985年11月经临床检查,细菌,病理检验达临床治愈标准,申报治愈,留院寄养。1996年9月在寄养病人临床复查时,发现面部皮肤红肿,双侧上臂后侧,右背部皮肤可见数块散... 相似文献
8.
瘤型麻风误诊3年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30岁,农民,3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上肢出现红色斑丘疹,奇痒,皮疹渐增多,发展至躯干,下肢及面部。发病一年后眉毛,睫毛开始脱落,两年后双足背外侧缘有麻木感。有时鼻粘膜有不适感,触之易出血,但不影响一般家务劳动,发病后无发冷发烧,无关节痛。曾多次到当地医院诊为“过敏皮炎”。给予抗过敏药物口服及外用,效果不佳,且进行性加重,于2003 相似文献
9.
何××,男43岁,汉族,已婚,农民。1970年诊断为TT型麻风,后经11年单用DDS和1年MDT而治愈。1989年10月,面部发红,有蚁走感,双眉脱落,双小腿发红肿胀6个月余。经皮肤和神经检查,查细菌和病理,诊断为LL型麻风。 相似文献
10.
结核样型纯神经炎麻风13年后发展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肖德康,蒋维江患者男,37岁。1979年3月觉右手麻木无力,5月到县麻风病防治院求诊,当时未查见皮疹,仅右手尺侧浅感觉丧失,右尺神经粗大,轻度压痛,皮肤查菌阴性,诊为结核样型纯神经炎麻风。因患者否... 相似文献
11.
五莲县1955~1989年累计治愈麻风1099例,复发60例次。我们用寿命表法计算其累积复发率为7.05%,并对影响复发的多种因素和复发后转型及转归进行了讨论,提出愈后随访观察MB和PB病人均不应少于10年,甚至应观察15年以上。 相似文献
12.
LL麻风治愈30年后复发1例张自宽,李秀贵(云南省禄丰县卫生防疫站651200)患者男,70岁。1952年因颜面红肿,双眉毛脱落,双耳垂肥厚,躯干及四肢布满结节及浸润性红斑、尺神经、眶上神经、腓总神经粗大质软而确诊为LL型麻风,给予DDS、大枫子油治... 相似文献
13.
治愈104例,复发2例,其中MB1例,PB1例。病例一:陈××、男、39岁,1985年2月诊断为麻风BT型,BI1.33;DDS单疗6个月后改用DDS+R+B18个月,后再用DDS单疗6个月,总疗程30个月;1987年8月皮肤查菌和病理检查符合治愈标准;监测4年,细菌检查未发现异常;1992年8月因劳累过度后出现红斑,BI4.33,浅神经粗大,有轻度压痛,病理检查见散在的巨噬细胞肉芽 相似文献
14.
麻风的皮肤损害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足底的原发性损害少有报道。患者女性,面部、左前臂、双下肢均有浅红色斑,圆形,边缘清楚,感觉迟钝;双足底分别有4.8×2cm和3×2cm边缘清楚的红包斑块。尺神经中度 相似文献
15.
BT型麻风临床治愈2年后连续发生2次逆向反应1例肖德康,蒋维江患者女,25岁,农民。1984年3月两下肢先后发现核桃至掌大红色斑片9块,皮疹麻木无汗。次年7月经临床,细菌及病理检查确诊为BT,给予RFP+DDS联合化疗,后因患者对DDS过敏而改用RF... 相似文献
16.
17.
钟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11)
我院发现麻风联合化疗(MDT)后复发病人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农民.因麻风MDT后1年余出现四肢散发皮下结节4个月就诊.患者于2001年11月发现右侧腰部皮肤出现一手掌大淡白斑,在白斑周围及四肢皮肤见少量黄豆大皮下结节,无痛、痒及破溃,无肢体麻木、闭汗等不适.当时在广东打工,居留不定,曾到多个医疗机构就诊,治疗无好转.于2006年8月到广州市皮防院就诊,行皮肤查菌(3+ ~6+),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表皮下无浸润带;真皮浅深层致密泡沫样细胞、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尤以血管周围、毛囊、汗腺附属器周围为甚,附属器有明显破坏,皮下脂肪亦有累及(图1).抗酸染色(4+-5+).诊断为BL型麻风.即转我院治疗.我院于2006年9月开始予MDT规则化疗,到2008年9月,历时2年完成MDT疗程,复诊见原皮疹全部消退,原皮疹处色素沉着,全身皮肤呈棕黑色,无新皮疹出现,皮肤查菌(-).临床判愈.停止服药.愈后按规定进行临床监测,患者遵医嘱于2009年9月回我院复诊,未发现新皮疹,皮肤查菌(-).2009年12月患者自己发现四肢出现散在皮下结节,无痛、痒、红、肿及皮肤破溃,自觉皮肤浅感觉无减退,无闭汗症状等其他特殊不适,未就诊.此后皮下结节逐渐增多.于2010年3月再到我院就诊.查体:四肢散在黄豆大皮下结节,皮肤浅感觉无异常.右腓总神经稍粗大,质中.四肢无可见畸残.皮肤查菌:眶上(左+,右++);腮部(左++);颏部(+);皮损处(++).左、右大腿各取一皮肤活检组织送广西皮研所行病理检查示:右大腿标本见表皮大致正常,真皮血管附件周围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3).抗酸染色(-).不排除麻风.左大腿标本见真皮少量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在附件周围浸润(图4),抗酸染色(4+)(图5),符合麻风(BL).根据上述病史、临床体征、查菌结果及组织病理结果诊断:麻风MDT后复发.治疗:重新开展MDT联合化疗并按规定进行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8.
赵月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5,(2)
患者唐××,男,29岁,职工。1990年6月左大腿内侧有一块红斑,知觉轻微减退,未见神经粗大,作为疑似麻风观察。1992年6月双眉外侧脱落,面部浸润,躯干四肢点状红斑,左右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粗大;病理表现为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治疗方案与麻风愈后无痛性神经炎发生情况相关分析高志风,王景权用不同方案治愈麻风患者愈后无痛性神经炎的发生情况,国内尚未见到有关报道。为了探讨不同方案对麻风愈后无痛性神经炎发生的影响,1992~1994年我们选择了320例氨苯砜(简称DDS)单疗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