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引导创新药物的快速开发、控制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临床风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06年颁布了“探索性新药研究”指导原则,提出在进行传统的Ⅰ期临床试验之前开展零期临床试验的概念,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能够快速筛选、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新药开发效率的探索性新药临床研究方法愈来愈受到关注。但在我国零期临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相应的法规和指导原则,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和专业的研究人员,零期临床研究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本文就创新药物的零期临床试验的概念、研究方法、检测方法、适用药物、优势与不足及与传统临床试验的区别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美国波士顿Tufts药物开发研究中心的mMasi博士调查了36个美国药厂,并检测了从1963~1989年间1943个新药的新药临床研究(INDS)的成功率。成功率的定义为“在人体试验的药物获得美国批准上市的百分比”。就总体而言,在美国以外预试验化合物的重要性是显著的:许可证转入美国国内的化合物成功率为29.4%;I期临床试验在国外的药物为14.6%;临床前和1期临床试验在美国的是10.4%。但是一旦提交新药注册申请(NDA),成功的机率很高:在80年代早期报出NDA的新化学实体(NCES)有82.2%获得批准。在临床试验的67%以上的药物永远…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药筛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量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研究开发新药的源头和起点,对整个创新药物的研究具有决定性意义. 由于我国长期以仿制国外药品为主,使新药筛选与相关基础研究成为新药研究系统工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八五"期间,我国开始重视新药筛选工作,在国家计委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组成<国家医药筛选协作组>,向全国征集样品,免费筛选,并研究建立了若干新的筛选模型与方法,发现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旨在为药物上市提供安全有效的依据,涵盖了临床药理学研究、剂量探索性临床治疗试验和确证性临床治疗试验,其中暴露量-效应关系研究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核心。本文在梳理了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的前后过程以及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暴露量-效应关系研究的相关内容、暴露量-效应关系研究在审评、提高临床研究质量、降低临床失败风险以及加速新药上市方面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胡炅  陈汇 《中国药师》2007,10(7):654-658
2药代动力学在新药开发阶段中的应用与进展先导化合物经过初步的筛选和结构优化得到候选化合物之后,就进入了药物的开发研究阶段。药物的开发阶段包括系统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新药开发,人们首先会联想到巨额科研投入、昂贵的临床试验费与长达8-10年的试 验周期…… 一般来说,在药物开发的过程当中,往往需要通过5000到10000个项目当中筛选出一个可 能上市的药品。在近10000个项目中要筛选250个化合物,这250个化合物最后筛选剩下5个可以  相似文献   

7.
新药发现与高通量药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冠华 《医药导报》2001,20(6):339-340
为了发现更为有效的药物 ,医药学科技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努力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创造了大量新的发现新药的方法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技术手段也不断改进 ,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出现。本文根据药物发现的基本规律 ,介绍新药发现的过程及高通量药物筛选 (HTS)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 药物研究的基本过程。根据药物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技术特点 ,药物研究的全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药物发现 ;药物的临床前研究 ;药物的临床研究。只有完成临床研究并通过国家新药审批的药物才能正式用于临床。1.1 药物的发现 药物的…  相似文献   

8.
编者推荐     
新药监测期制度是我国医药监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保障创新药物上市后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日本是新药监测期制度建立较早的国家之一,积累经验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度。《中日创新药物监测期制度的比较研究》一文系统地介绍了中日两国新药监测期制度,并从新药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投稿须知刊登在当年第1期,请投稿者遵照写稿。1征稿内容《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是集中报道国内外新药的全国性医药科技学术期刊,着重报道药物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介绍国内外新药的进展及动态。主要登载:(1)新药(包括老药新用)的临床试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2)生物等效性试验;(3)新药临床前研究(药理、毒理、药动学、稳定性等);(4)药物的临床应用、基础药理、临床药理;(5)药物不良反应及监测;(6)合理用药、相互作用与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7)药物进展和动态;(8)新药审评相关技术与政策;等等。欢迎新药评审鉴定的临床研究(按论文格式改写)资料和基金资助、国家攻关、获科技成果奖的项目及英文稿。  相似文献   

10.
新药Ⅳ期临床试验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敏 《中国药事》2000,14(4):221-223
1 新药Ⅳ期临床试验的意义和内容1 1 Ⅳ期临床试验的意义。我国 1999年修订颁布的《新药审批办法》中Ⅳ期临床试验的解释是 :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注意罕见不良反应 )。新药经过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后 ,经审查后即可被批准上市 ,但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总存在着缺陷 ,如病例太少 ,目的太单纯 ,年龄太集中于中年期 ,使用面太窄 ,研究时间太短[1] 。这与上市后药品在社会范围内大人群中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 ,因此 ,新药上市后还应继续进行上市后使用情况的监测 ,即Ⅳ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1.
医药监管     
2007年起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须在GLP实验室进行为从源头上提高药物研究水平,保证药物研究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必须在经过《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认证的实验室进行。所谓新药,是指未在国内上市销  相似文献   

12.
1 新药研发现状与挑战 新药研发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高技术产业.一个药物从最初的发现到上市,再到进入临床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都要经历大量、严格的数据验证,通常需要花费10~20年时间,投入金额高达5亿~26亿美元.新药研发一般包括5个阶段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药物临床研究阶段、药...  相似文献   

13.
药物筛选技术的最新进展--高内涵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合物活性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过程的起点和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步骤。基于细胞的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实现了对化合物多靶点多参数的同时检测,代表着创新药物研究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在未来的新药研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介绍了高内涵筛选技术的概念、系统组成,分析了其优势特点,并简要讨论了其在新药研究尤其是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新药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进入临床使用的药物95%是1935年以后出现的。新药的品种繁多,现就几个主要方面综述新药开发途径的进展动态。 一、合理设计新药 七十年代以前,药物化学家常需广泛合成筛选成千上万的化合物,凭机遇发现新药。例如,经过研究的磺胺类化合物已上万种,而进入临床使用的不过几十种。至今,大约从一万个化合物中才能筛选出一个可用于临床的新药。这种筛选盲目性大、命中率低。因此,药物学家开始总结药物合成的规律,合理地定向设计新药。  相似文献   

15.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一种能客观测量并评价正常生物过程、病理过程或对药物干预反应的指示物,可有效提高新药研究开发决策,指导候选药物早期临床试验,降低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其在药品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业内普遍关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关于生物标志物研究开发和资格鉴定程序的指南,鼓励医药企业将生物标志物作为创新药物发现的工具,在药品上市后通过生物标志物监控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针对我国药品生命周期特点,对生物标志物在药物基础研究、先导化合物/创新药物的设计与发现、临床前药物开发、临床研究、新药研究及上市后再评价等药品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中作用情况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1原创新药、METOO药和仿制药的概念原创新药是指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并用于临床的药物。作为最早上市的全新药物,一般都经过长时间的研发过程,在基础研究、工艺和质量研究或是临床研究等方面都比较完善和扎实,而且在上市后  相似文献   

17.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其在新药研发中逐渐被应用。新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过程,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靶点的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以及新药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方面有重要作用。在Ⅰ~Ⅳ期临床试验中,根据基因型对受试者进行分层分析,可以减少受试者纳入人数,尽可能地减少毒性反应,节省高昂的临床研究成本,缩短上市所需时间。但是,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随着各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药物基因组学在新药研发上将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目前世界上最新上市的抗艾滋病新药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新化合物。方法通过对大量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归纳,介绍了2000年以来上市的抗艾滋病新药以及各类处于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的化合物。结果发现抗艾滋病药物在近年来有突破性进展,除了传统的蛋白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外,最新发展的融合抑制剂类药物已上市,并且还有很多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化合物以及具有抗H IV-1活性的先导天然化合物正处于研究阶段。结论抗艾滋病药物的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投稿须知刊登在当年第1期,请投稿者遵照写稿。1征稿内容《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是集中报道国内外新药的全国性医药科技学术期刊,着重报道药物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介绍国内外新药的进展及动态。主要登载:(1)新药(包括老药新用)的临床试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2)生物等效性试验;(3)新药临床前研究(药理、毒理、药动学、稳定性等);(4)药物的临床应用、基础药理、临床药理;(5)药物不良反应及监测;(6)合理用药、相互作用与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7)药物进展和动态;(8)新药审评相关技术与政策;等等。欢迎新药评审鉴定的临床研究(按论文格式改写)  相似文献   

20.
海洋药物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颖结构和重要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是创新药物开发的关键要素。海洋生物资源以其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成为新药研发中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截止目前基于海洋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开发而成功上市的药物有16种,进入III期、II期、I期临床研究的活性物质分别有8、14、7种,而折戟于临床阶段的有4种;本文对其生物来源、作用机理、临床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期待海洋药物学科能更快、更好地发展,产生更多新药,为人类重大疾病的治疗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