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定凤  汪芳  陈娟 《护理研究》2010,(3):796-79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乳腺癌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0例化疗病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化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袁(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症状和焦虑心理,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化疗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将12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恶心呕吐程度、SDS与S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恶心呕吐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较护理前降低,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恶性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次数,减轻恶心呕吐发生的严重程度,减少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控制癌症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206例接受化疗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3例)和对照组(103例),化疗前后均给予患者盐酸格拉司琼止吐。干预组在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0级、Ⅰ级、Ⅱ级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确保化疗顺利完成,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80例化疗方案相同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减轻癌症化疗患者恶心呕吐效果观察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癌症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对50例化疗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并与50例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3d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俊莉 《全科护理》2008,6(35):3203-32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侵蚀性葡萄胎病人化疗时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11月80例侵蚀性葡萄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疾病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病人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明显减少,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时病人的焦虑情绪,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不良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个体化音乐干预,时间为21d,干预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定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应对方式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预期性恶心呕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00,P=1.000);干预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83,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分别为(40.34±4.49),(42.80±11.14),(27.57±5.99),(14.67±6.38)分,对照组分别为(46.86±4.73),(49.93±10.31),(23.53±6.76),(18.20±6.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5,2.951,2.096,2.403;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音乐干预可以改善ANV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应对方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减轻预期性恶心呕吐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首次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医嘱正确使用止吐剂,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饮食、化疗过程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综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化疗患者恶心、呕吐有显著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干预可减少首次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程度的影响。方法将52例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及干预组(n=2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宣教方法;干预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有氧运动等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干预组化疗患者恶心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有效地减轻化疗恶心、呕吐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妇科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择期子宫全切患者100例,ASAI~II级,将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及焦虑评分。结果:干预组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子宫全切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科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影响。方法将107例接受化疗方案的血液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另加心理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预期性、急性、延迟性CINV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减少血液科肿瘤患者的CINV中起积极作用,通过心理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可使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华西医学》2012,(2):259-26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的作用及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8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3例,实施心理干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入院后及出院前生存质量、心理状况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资料收集,用以比较、评价心理干预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及效果。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6.3%(49/87),焦虑发生率为62.1%(54/87);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组间各指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得分比对照组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下降、便秘症状、抑郁、焦虑得分比对照组得分下降(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变妇科肿瘤患者的负性心理倾向,缓解抑郁、焦虑等情绪,减轻化疗药物所引起的系列副作用,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妇科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各7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抑郁、焦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青年人抑郁、焦虑指数高于老年人(P<0.05),文化程度越高、化疗疗程越长(超过6个)者抑郁、焦虑指数越高(P<0.05);妇科恶性肿瘤组术后6个月内及7~12个月的患者焦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术后6个月内的增高程度更明显(P<0.05)。妇科恶性肿瘤组术后6个月内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心理,了解其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止吐药的不同时机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42例接受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下在患者开始化疗前、化疗结束后使用止吐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下患者需要时随机应用止吐药.结果 实验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应用止吐药,可有效预防及控制化疗性恶心、呕吐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使化疗顺利进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化疗病人恶心与呕吐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马从凤  韩忠秀 《护理研究》2003,17(24):1433-1434
目的 :探讨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方法 :将 166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82例 ,观察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分别在化疗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 (建立干预基础以及采取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 )。比较两组化疗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化疗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2 8.6% ;对照组化疗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64.6%。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提高病人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枢星联合方案(枢星联合地塞米松及胃复安)预防顺铂联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将93例接受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接受70周期化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接受57周期常规化疗,观察1~5d,对两组恶心、呕吐控制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对急性恶心、呕吐控制率分别为90%及94.3%,均较对照组(77.2%和80.87%)明显提高(P<0.05)。结论:枢星联合方案结合护理干预可较好地预防顺铂所致的急性恶心、呕吐,使患者以更为舒适的状态接受化疗。  相似文献   

18.
孙丽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091-209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4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4例和对照组20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恐惧、疼痛、焦虑程度.结果:研究组恐惧、疼痛、焦虑程度均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恐惧、疼痛、焦虑程度,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轻癌症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接受化疗的124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顺利完成化疗,且大部分患者围化疗期仅食欲减退,无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结论:围化疗期及时制定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使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附子理中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治疗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选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化疗前均用盐酸格拉司琼静脉点滴止吐,化疗期间观察组每日服用附子理中汤,对照组每日以甲氧氯普胺10mg、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进食差、腹胀、便秘症状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子理中汤能显著减轻化疗消化道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