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作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了49例正常足月儿脐动脉血清和50例脐静脉血G-CSF阳性率和含量。脐动脉及脐静脉血清G-CSF阳性率分别为8.16%及74%,并测定了其中37例阳性脐静脉血中G-CSF含量,结果S/N最高值19.94,最低2.1,均值为5.90±3.95。经统计学处理,脐静脉血与脐动脉血中G-CSF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别(P<0.01)。并用单向环状免疫扩散(RID)法,测定了41例正常足月儿脐静脉血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IgG(13.02±3.65)明显高于正常值11.2±3.2,(P<0.05),IgA未测到,IgM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吸附法对148例足月新生儿脐血清中G-CSF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41例正常小儿及50例成人血清相比较,同时观察了G-CSF水平与其性别、出生体重、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的关系。结果显示11例(7.4%)脐血清G-CSF水平低于0.5ng/ml,137例(89%)G-CSF均高于0.5ng/ml,其平均值为3.4ng±0.0  相似文献   

4.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造血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员,是一种能在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和成熟细胞不同水平上促其生成的多向性造血因子和内源性调节因子。GMCSF作为一种内源性调节因子在抗感染免疫中对某些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中有重要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吸附法对148例足月新生儿脐血清中G─CSF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41例正常小儿及50例成人血清相比较,同时观察了G─CSF水平与其性别、出生体重、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的关系。结果显示11例(7.4%)脐血清G─CSF水平低于0.5ng/ml,137例(89%)G─CSF均高于0.5ng/ml,其平均值为3.4ng士0.05ng/ml,而且G─CSF水平与其性别、出生体重、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无明显相关(P均>0.5);结果还显示1~5个月小儿(41例)及成人血清(50例)G─CSF水平皆低于0.5ng/ml,提示足月新生儿脐血清G─CSF水平大大高于正常小儿及成人水平,本文首次报道中国足月新生儿脐血清G─CSF正常值,为研究新生儿免疫功能及为脐血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肺炎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体内产生的糖蛋白生长因子。在人体被细胞感染后明显升高。我们观察36例肺炎新生儿血清G-CSF水平。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肺炎血清G-CSF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G-CSF阳性表明体内有细菌感染存在。临床上我们根据G-CSF水平酌情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我们认为血清G-GSF的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应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急性感染时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感染时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变化规律,为急性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及全身感染患者共70例,入院当天均作血清G-CSF血培、养及血常规检测。G-CSF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0例急性感染患者,G-CSF阳性者44例,阳性率为62.85%,细菌培养34例阳性,阳性率为48.57%。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及全身感染,G-CSF的阳性率分别为30%、69%、83%。7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者18例(25.7%)。与G-CSF阳性率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44例G-CSF阳性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分别为(8.38±3.39)×109/L和(4.12±1.47)×109/L(t=7.61,P<0.001)。结论急性感染患者血清中G-CSF水平显著升高。测定血清G-CSF可作为判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与血培养及血常规检查相比,其敏感度、阳性率高,但特异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粒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新生儿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吞噬细胞系统不成熟是主要原因这一,粒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粒子巨噬细胞增殖,分化、增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临床上应用重组人类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和预防新生儿感染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正常足月儿脐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与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及分化抗原CD13、CD3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了33例正常足月儿脐血G-CSF水平,并用Counter Electronics仪计数了同一标本脐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用免疫荧光法计数了同一标本脐血CD13、CD33阳性细胞数。结果 21例脐血G-CSF检测阳性标本,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G-CSF水平与其他4项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G-CSF与白细胞增殖分化之间并不是简单而唯一的调节关系,可能有其他细胞因子参与调节。  相似文献   

11.
哮喘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健康儿童、52例哮喘急性期和38例治疗后患儿静脉血G-CSF和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G-CSF阳性38/52例,TNF-α水平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缓解期25/38例G-CSF转阴,TNF-α与对照组比较仍明显升高(P<0.01).G-CSF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急性期r=0.614,缓解期r=0.461 P<0.01.结论哮喘患儿血清G-CSF和TNF-α增高,参与了哮喘病理炎症发展.  相似文献   

12.
粒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新生儿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吞噬细胞系统不成熟是主要原因之一。粒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粒巨噬细胞增殖、分化,增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临床上应用重组人类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和预防新生儿感染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烟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有症状的烟雾病患儿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血清G-CSF浓度。结果:健康对照组的血清G-CSF 浓度平均值为23.5±3.8 pg/mL, 烟雾病组平均值为35.7±10.3 pg/mL。烟雾病组的血清G-CSF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烟雾病组的血清G-CSF浓度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提示G-CSF在烟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2):117-119]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感染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观察50例新生儿感染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水平变化,发现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CSF呈正相关,重症感染患儿C-CSF明显下降.表明新生儿感染时自身能产生大量G-CSF参与免疫反应,G-CSF水平与疾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感染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能刺激中性粒细胞的产生和使其激活的一种糖蛋白[1]。在抗原、内毒素的作用下,G-CSF可由被激活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2]。我们检测了新生儿感染时血清G-CS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及黄疸的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呼吸道感染个体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和免疫单扩法对189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及50例治疗后5~7 d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进行血G-CSF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同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血G-CSF阳性105/189例(55.56%),CRP阳性68/189例(35.98%),同一病人G-CSF和CRP重叠阳性45/189例(23.81%)。治疗后5~7 d复查50例CRP全部转阴,G-CSF 16/50例(32%)持续阳性。结论:G-CSF水平在急性感染时增高,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前炎症因子,具有调节粒系祖细胞分化、增殖及增强成熟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作用,并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向感染灶聚集,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G-CSF在儿童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我们检测218例肺炎患儿血清G-CSF水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颅内感染性疾病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不同标本GM-CSF含量.结果正常组GM-CSF含量为26.5±42.49 ng/L,<100 ng/L者占90%,其中<10 ng/L者占80%;病毒性脑炎GM-CSF为32.5±40.17 ng/L,其中<100 ng/L者占97.1%,<10 ng/L者占61.8%;细菌性脑膜炎为218.9±134.73 ng/L,其中>100 ng/L者占86.96%.正常组与病毒性脑炎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组与细菌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判定细菌性脑膜炎以GM-CSF>100 ng/L为标准,其特异性为94.44%,敏感性为86.96%,准确性为93.51%.结论 GM-CSF在抗感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细菌及产物是刺激和调节GM-CSF产生的主要物质,GM-CSF在细菌性脑膜炎中升高明显,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小儿急性白血病在强化疗时白血病细胞被杀灭,正常造血尚未重建,由此导致感染、出血、贫血、在化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减轻强烈化疗的骨髓抑制,缩短和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期,使化疗强度加大,达到强化疗目的。现将我院应用rhg-csf的15例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生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粒细胞减少症.近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G-CSF对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文章阐述了G-CSF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