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巩固和扩大安徽省疟疾防治成果,收集并系统分析了近30年来各县的疟防资料。根据疟疾流行区的地理情况、气候特点和疟疾流行情况,把疟疾流行区分为江淮丘陵高疟区、沿江圩区中疟区、淮北平原低疟区和皖南山区低疟区。1990~1997年疟疾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4、1.1、0.65和0.38。详细分析了各流行区自然地形、气候条件、疟疾媒介种类、居民生产、生活习惯、防疟的组织结构等对疟疾流行的影响。对各种不同流行区应采取的具体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强调对江淮丘陵高疟区应当采取综合性的防治策略,包括加强查治传染源、监测防治蚊媒、完善疟疾疫情报告和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思南县原系以间日疟为主的流行区,经过40年3个防治阶段,于1990年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发病率降至0.3以下。为了解本县疟疾情况及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特征,我们开展连续7年的“四热病人”血检、流动人口(流行强度、流向)和疟疾发病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的疟疾高发区,发现的按蚊有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日月潭按蚊等 31 种。经过40 年的反复查治,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区疟疾发病率从1954 年的296.70降至 1998 年的0.07,年带虫发病率为0.05,有73 个县、市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5~1998 年,全区仅1996年在边陲山区发现1 例残存恶性疟病例。  相似文献   

4.
1989~1995年广州市疟疾年平均发病率为1.55,比非流行期(1968~1988年)年平均发病率上升4倍多,年最高发病率达3.86,比流行前1988年上升21倍,形成广州市建国后第3次疟疾流行。本文对由外来人口引起的这次疟疾流行的特点及我市疟疾防治状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本地区基本消灭疟疾9年来的监测结果。方法:采用传统的疟疾度量调查各项指标。结果:(1)年带虫发病率波动在0.0056‰至0.00033‰间;(2)居民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平均为0.73,居民普查原虫率平均为0.82;(3)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及原虫率分别为413.1和7.06;(4)在994个疫点中,活动性疫点占10.7%。结论:输入病例是疟疾病例的主要来源(93.4%),仍需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温岭市1951~1995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胡雪娇黄小华林青云赵增梅陈宁池浙江省温岭市卫生防疫站(317500)疟疾是一种古老的寄生虫病,解放初期,发病率高,局部地区发病率高达43.9%。50年代和70年代出现两次暴发流行,发病率分别为547.06。...  相似文献   

7.
1986年新疆伊犁地区疟疾流行动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1986年伊犁地区疟疾流行动态调查结果。血检发热病人15 711人,疟原虫阳性着60人,年带虫发病率为0.06‰。流行季节未居民原虫率为0.44%,IFAT血清阳性率为16.84%。疟疾带虫发病率1986年与1959年相比下降99%。结果表明,伊犁地区50年代稳定性高疟区到80年代已成为非稳定性低疟区。  相似文献   

8.
百色地区灭疟后期四起疟疾局部暴发流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百色地区灭疟后期四起疟疾局部暴发流行报告广西百色地区卫生防疫站(533000)梁名海百色地区原属高疟区,经积极防治,1985年疟疾年带虫发病率(API)已降至0.97。但自1987年以来,相继在那坡、田东、隆林县发生4起局部暴发流行,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近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疟疾发病率从1988 年的0.59降至1997 年 0.04,闽西北地区病例数占全省比例从 61.08%降至 11.38% ,闽南沿海地区则从20.38% 升到54.47% ,随着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区疟疾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输入病例已占病例数的34.15% 。当前疟疾流行特征提示,疟疾监测措施不可放松,重点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主要传疟媒介调查。  相似文献   

10.
黔桂疟疾联防区24个县,是两省(区)的边陲山区,也是两省(区)最严重的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的疟疾高发区。经过联防20年的同步防治,疟疾发病率从1975年的111.94降至1995年的1.87,年带虫发病率也降至1.47,已无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经考核有8个县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95-1997年省地办《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将基本消灭疟疾达标县疫情分析如下:1 四川省辖20个地、市、州,181个县,总人口为84299万,全部达标验收的地区有攀枝花、自贡、南充、达川和巴中地区,共36个县,当地无疟疾流行的地区为甘孜州和阿坝州,共31个县。2 疟疾发病率 基本消灭疟疾的县,1995-1997年分别为65、68、70个县,发病例数依次为863、470、269例,发病率分别为0.21/万、0.11/万、0.06/万,逐年下降。达标县中,无疟县3年分别为14、19、28…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的大规模防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已降至很低水平,继续沿用现行的疟疾监测方法,即对所有的发热病人采血镜检,其阳性检出率已非常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低疟区临床初诊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疟原虫阳性检出率为0.6,感冒病人的阳性检出率为0.1,因此,在低疟区可以放弃对这两类发热病人进行血检,重点血检临床诊断为疟疾和疑似疟疾的病人,以提高血检效率。采用这种简化的疟疾监测措施,可以巩固疟疾防治成果,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经费,而在中度疟区仍应继续对四类发热病人进行血检。  相似文献   

13.
近 10 年来,每年省内有近千万外来流动人口,时常引起局部疟疾流行。1988~1997 年全省报告疟疾49 206例,疟疾年发病率在0.18% ~1.24% ;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人95 328 例,平均每年检出9 533 例,其中外来人口疟疾病人占 53.3% ,本省居民占46.7% 。间日疟是广东当前流行的唯一虫种,偶见输入性恶性疟,罕见输血感染三日疟。在 166 个病灶点进行传疟媒介调查,人诱捕获9 种按蚊,其中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发现子孢子自然感染。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调查显示,昆虫学接种率为 0.084~0.665 ,即在该区平均居住1.5~11.9 d 就可能感染疟疾。拟除虫菊酯浸泡蚊帐防治疟疾及传疟媒介可获得良好效果,也是处理流动人口疟疾疫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疟疾流行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巩固和扩大安徽省疟疾防治成果,收集并系统分析了近30年来各县的疟防资料。根据疟疾流行区的地理情况,气候特点和疟疾流行情况,把疟疾流行区分为江淮丘陵高疟区,沿江圩区中疟区,淮北平原低疟区和皖南山区低疟区。1990-1997年疟疾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4‰,1.1‰,0.65‰和0.38‰。详细分析了各流行区自然地形,气候条件,疟疾媒介种类居民生产,生活习惯,防疟的组织结构等对疟疾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近10年疟疾流行与监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近10年来,每年省内有近千万外来流行人口,时常引起局部疟疾流行,1988~1997年全省报告疟疾49206例,疟 疾年发病率在0.18%~1.24%;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人95328例,平均每年检出9533例,其中外来人口疟疾病人占53.3%,本省居民占46.7%。间日疟 是广东当前流行的唯一虫种,偶见输入性恶性疟,罕见输出血感染三日疟。在166个病灶点进行传疟媒介调查,人诱捕获9种按蚊,其中嗜人按蚊  相似文献   

16.
盐城市系非稳定性间日疟区,1971年第2次暴发流行时,疟疾发病率高达22.88%。经过10多年的积极防治,1987年全市发病率降到1/万以下。至1998年,全市9个县(市、区)都通过了省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现将1988~1998年全市的疟疾疫情分布和流行特点作如下分析:1材料和方法 对1988~1998年全市发现的299例疟疾病人(其中血检确诊273例,临床诊断26例)作个案调查,按病者的年龄和性别、职业、发病的时间和地区分布、病例来源和分类、发作类型和治疗情况等,逐一汇总整理进行统计分析。2…  相似文献   

17.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境内以山地丘陵区为主,部分为滨海冲积平原,属低纬度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自然因素适合疟疾流行。1954年疫情报告疟疾7274例,年发病率为247.63以下。1985年调查,广东省四种主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日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及时掌握全省疟疾流行态势,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疟区的防治工作。方法 根据各地疟疾监测报告和传染病报告,划分为中华、嗜人及微小按蚊流行区,并对不同地区的疟疾态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全省疟疾609例,发病率1.65/10万,较2000年上升20.44%,微小按蚊疟区发病率下降,嗜人及中华按蚊疟区均不同幅度上升,嗜人按蚊疟区发病率最高,达1.06/万,中华按蚊疟区升幅最大,达27.84%。结论 疫情不稳定,波动幅度大,防治难度高,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市疟疾流行规律,指导今后疟防工作,根据1954~1988年疟疾疫情资料,划出流行曲线,结合疟防实际,给子分析及预测。一、发病资料(表1)。表1滕州市1954一1988年疟疾发病率(痴) 年份发病率年份发病率年份发病率年份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疟疾联防20年来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传统的疟疾度量调查的各项指标。结果:1疟疾发病率从1975年的59.4降至1995年的2.77,下降95.3%;2当地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原虫率分别下降96.8%和92.3%;3恶性疟病人所占比例从16.4%降至0,基本消灭了恶性疟。结论:加强疟疾高发县的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和综合防治是降低发病和减少疟疾输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