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椎融合术为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畸形、创伤、结核及肿瘤等的基本技术。随着手术入路、器械及植骨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脊柱融合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常用的术式包括后外侧(横突间)椎体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360°融合术及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等。目前腰椎融合术的适应证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临床应用有一定的盲目性。伴随人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腰椎融合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腰椎滑脱症分腰椎滑脱症分发育不良型脊柱滑脱、峡部型脊柱滑脱、退变型脊柱滑脱、创伤型脊柱滑脱、病理型脊柱滑脱五种类型,其中退变型脊柱滑脱占绝大多数,治疗方式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内固定、腰椎植骨融合术,目前最多见方法是: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减压与固定及融合一次手术完成。我院自1995年至今采用部分患者仅行单侧椎管减压、部分患者一侧减压另一侧椎板、横突、棘突间植骨融合术取得良好疗效。特别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腰椎疾病患者脊柱融合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0例行脊柱融合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治疗及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身体功能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腰背伸高度。结果 患者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身体功能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腰背伸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结论 对行脊柱融合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恢复,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腰椎运动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徐练  孔清泉 《华西医学》2014,(3):582-587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腰椎感染、创伤、肿瘤以及腰骶部畸形等疾病的传统术式,其开展历史已近百年。然而,由于传统腰椎融合术需对肌肉等软组织进行广泛剥离和长时间牵拉,致使术后慢性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近年来,伴随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传统腰椎融合术与微创技术的全新手术方式——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应运而生。其优势在于能获得与传统腰椎融合术相同或相近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椎旁软组织的损伤,同时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术后住院及康复时间,降低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因而近年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脊柱工作者的青睐。现就该类技术的If缶床应用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的作用。 方法 将104例脊柱融合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鼓励患者术后3~5d下床活动。比较2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尿管拔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组伤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尿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 结论脊柱融合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动态非融合椎弓根螺钉软系统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强直固定脊柱融合是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传统手术方法,但是,临床满意率还不够高,而且还存在潜在并发症.Dynesys是一种新的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非融合、动态椎弓根螺钉软系统固定,可保留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功能的完整性,维持节段间正常运动,而且对临近节段无不利影响.目的:总结分析Dynesys有关研究,介绍Dynesys的主要治疗机制、生物力学件能、治疗效果和适应证、禁忌证.方法;检索1990/2010 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Dynesys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Lumbar,Non fusion,Dynesys",中文检索词为"腰椎,非融合,Dynesys".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49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保留31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Dvnesys是一种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非融合、动态椎弓根螺钉软系统固定.它在维持腰椎一定活动度和局部前凸条件下,不仅能够限制不稳定节段异常运动,还能减少椎间盘和小关节的负荷,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结果显示,疗效与传统强制固定融合术相当,但它的手术创伤较小,临近节段无继发退变等风险增加,更符合脊柱生理性稳定,即使失败后还可以行强制固定融合术.这种非融合脊柱后路内固定,避免了部分患者脊柱融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脊柱功能,符合当今脊柱非融合功能重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83例在该院住院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Mis-TLIF组(n=40)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组(n=43).Mis-TLIF组腰椎椎管狭窄原因:腰椎滑脱15...  相似文献   

8.
腰椎滑脱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治疗难度远大于诊断。我院1992至2000年采用Steffee钢板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的病人共37例,获得了较高的融合率及术后满意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脊柱融合概念和技术可以追溯到脊柱外科手术起源时期,腰椎融合技术一直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不稳定、畸形、创伤的标准方法。文章就植骨替代材料,手术技术的进展,术后一些并发症及治疗,最近推出的动态固定理念,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慧  相锋  梁瑛琳  刘秀梅 《护理研究》2008,22(6):1551-155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融合术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8例腰椎融合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围术期护理和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两组病人满意度、疾病知识评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性、偏执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背景: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目的是重建脊柱序列和椎体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达到永久腰椎融合的作用。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融合及植入物内固定后椎体稳定性的恢复。
  方法:腰椎滑脱症最常采用Wiltse分型将其分为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以及病理性,将腰椎侧位X射线片的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的滑移程度分为5级,根据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分型和分级以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结果与结论:坚强融合内固定,植入物与椎体间是刚性连接,常用来稳定脊柱、矫正畸形,骨融合率较高,减少了假关节形成。动态融合内固定是用弹性材质或微动装置分散坚强内固定负荷传导,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及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动态非融合内固定能改变脊柱运动节段的负荷传递方式,阻止脊柱运动,预防邻近节段退变,使失稳的腰椎达到其正常状态的活动特性,实现动态重建腰椎序列。峡部关节缺损部位直接修复植骨,适用于青壮年有症状不伴有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滑脱患者。腰椎滑脱症选择哪种材料植骨和植骨部位以及哪种入路方法融合和植入物内固定可以得到理想的融合内固定效果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目前尚未达成统一。  相似文献   

12.
背景:腰椎融合已广泛应用于腰椎疾患,但腰椎融合后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存争议,不同融合方式的节段稳定性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腰椎融合节段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相邻上节段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前路椎体间融合组(切除L5~6椎间盘,终板去皮质化,自体髂骨移植)、后外侧融合组(L5~6双侧横突去皮质化后自体髂骨移植)、环状融合组(先行前路椎体间融合,1周后作后外侧融合)、对照组(不作手术)。术后12周处取标本作影像学检查、手触测试、生物力学测试。对融合标本分别施加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纯力矩,比较不同融合方式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及邻近节段运动范围。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前路椎体间融合组、环状融合组、后外侧融合组L5~6节段屈曲活动度分别下降86.24%(P〈0.05),88.74%(P〈0.05),73.10%(P〈0.05),融合节段近上节段L4~5屈曲运动范围分别增加52.22%(P〈0.05),55.89%(P〈0.05),27.11%(P〈0.05)。说明3种融合方式均显著提高融合节段稳定性,环状融合提供的节段稳定性最高,后外侧融合提供的节段稳定性最低。3种融合方式均使融合节段邻近上节段运动范围显著增加。前路椎体间融合,360°融合使邻近上节段屈曲运动范围增加无统计学差异。后外侧融合使邻近上节段屈曲运动范围增加最少。  相似文献   

13.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仍有10%-30%的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统称为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而腰椎不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应用Quadrant系统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加融合器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为53.7岁,治疗后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为90-210 min,平均时间145 min。术中失血量50-300 mL,平均失血量120 mL。治疗后住院时间5-9 d,平均住院时间6 d。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0个月,平均7.2个月。JOA评分治疗前为(10.25±2.34)分,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8.31±3.12)分和(25.35±2.61)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目测类比评分治疗前为(8.24±1.15)分,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97±1.12)分和(1.13±0.39)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53例,良9例。证明Quadrant系统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腰椎融合已广泛应用于腰椎疾患,但腰椎融合后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存争议,不同融合方式的节段稳定性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腰椎融合节段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相邻上节段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前路椎体间融合组(切除L5~6椎间盘,终板去皮质化,自体髂骨移植)、后外侧融合组(L5~6双侧横突去皮质化后自体髂骨移植)、环状融合组(先行前路椎体间融合,1周后作后外侧融合)、对照组(不作手术)。术后12周处取标本作影像学检查、手触测试、生物力学测试。对融合标本分别施加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纯力矩,比较不同融合方式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及邻近节段运动范围。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前路椎体间融合组、环状融合组、后外侧融合组L5~6节段屈曲活动度分别下降86.24%(P<0.05),88.74%(P<0.05),73.10%(P<0.05),融合节段近上节段L4~5屈曲运动范围分别增加52.22%(P<0.05),55.89%(P<0.05),27.11%(P<0.05)。说明3种融合方式均显著提高融合节段稳定性,环状融合提供的节段稳定性最高,后外侧融合提供的节段稳定性最低。3种融合方式均使融合节段邻近上节段运动范围显著增加。前路椎体间融合,360°融合使邻近上节段屈曲运动范围增加无统计学差异。后外侧融合使邻近上节段屈曲运动范围增加最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比较,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ni-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10月,采用经Mast Quadrant通道下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Sextant)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19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24例.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及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vement,ROM).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5~ 12个月随访,平均8.9个月,其中,微创组手术出血量为50~380 mL,平均177 mL,开放组手术出血量为400~1 240 mL,平均70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时微创组腰痛VAS评分较开放组更低(P< 0.001),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及腰椎活动度均大于开放组(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下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Sextant)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更好的保留腰椎曲度及活动度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何时下床活动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实验拟通过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早期的生物力学变化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目的:观察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疲劳载荷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3具新鲜猪脊柱标本,制成12个脊柱功能单位,随机分为A,B,C组,行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后,在不同循环载荷压力(500~1000N,500~2000N,500~3000N)下行疲劳载荷实验。结果与结论:A,B组椎间盘高度、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应变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椎间盘高度和刚度的降低、应变的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循环载荷后3组间比较,椎间盘高度、应变、刚度的变化幅度均随载荷压力的增大而变大(P〈0.05)。结果说明髓核摘除后较大的载荷会破坏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背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何时下床活动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实验拟通过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早期的生物力学变化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目的:观察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疲劳载荷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3具新鲜猪脊柱标本,制成12个脊柱功能单位,随机分为A,B,C组,行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后,在不同循环载荷压力(500~1000N,500~2000N,500~3000N)下行疲劳载荷实验。结果与结论:A,B组椎间盘高度、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应变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椎间盘高度和刚度的降低、应变的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循环载荷后3组间比较,椎间盘高度、应变、刚度的变化幅度均随载荷压力的增大而变大(P<0.05)。结果说明髓核摘除后较大的载荷会破坏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Weil L, Frauwirth NH, Amirdelfan K, Grant D, Rosenberg JA. Fluoroscopic analysis of lumbar epidural contrast spread after lumbar interlaminar injection.

Objective

To describe and answer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spread of contrast in patients receiving correctly placed lumbar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s (ESIs) under fluoroscopy.

Design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Setting

An outpatient surgery center.

Participants

Consecutive patients (N=114) receiving ESIs under fluoroscopy who met inclusion criteria.

Interventions

Not applicable.

Main Outcome Measures

Spread of contrast in relation to variables, including unilateral versus bilateral, anterior versus posterior, and spread more than 1 level caudally versus less than 1 level. Variables were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needle tip placement, level of injection, and male versus female patients. All data were collected with fluoroscopy images in lateral and anteroposterior views after injection of 5mL of fluid.

Results

Spread was greater than 1 segment caudally more than 75% of the time under all variables. Anterior versus posterior epidural spread on the lateral view was approximately even over all cases and anterior spread was found more often when the needle was within the width of the distal spinous process tip. Needle placement medial or lateral to the spinous process width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whether the spread was unilateral versus bilateral. If the needle tip was lateral to the width of the spinous process, spread was unilateral 75% of the time, versus 45% of the time if the needle tip was medial.

Conclusions

Contrast spread is affected by needle placement, with other variables kept equal, in the performance of an interlaminar lumbar ESI. These data support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laminar lumbar ESIs with fluoroscopic guidance and provide some parameters with which to guide the injectionist.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T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10月采用T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其中L3/4椎间盘突出2例,L4/5椎间盘突出15例,L5/S1椎间盘突出5例。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76min。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5.7d。无手术并发症及转为开放手术者。随访2~14个月,平均7.6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97±1.03)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40.32)分和(1.0±60.4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9例,良11例,可2例。结论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且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方法是经后正中入路髓核摘除、神经根管减压和刚性融合内固定,由此引起相邻节段的退变和腰椎生理活动受限是临床所面对的问题;而非融合固定的传统后正中入路则由于存在切口大、剥离广、腰背肌的失神经支配等缺点。 目的:观察经Wiltse入路腰椎动态稳定植入物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与传统后方入路的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纳入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分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动态稳定系统固定的患者46例,其中经传统后方入路25例,Wiltse入路21例。 结果与结论: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1个月,平均(13.8±2.4)个月。Wilste入路组患者切口长度、内固定中失血和内固定后引流均低于传统后方入路组(P〈0.05);但2组患者内固定后1周和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与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X射线显示所有患者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松动或断裂。提示Wiltse入路腰椎动态植入物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疗效与传统后方入路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