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8,(5):591-595
目的:缩短我院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开展以"缩短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找出影响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的关键环节和因素,针对真因制订相对应的对策并实施,再通过品管圈活动前后平均100张医嘱的药品调配时间等指标对本次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针对住院药房药品调配用时最长的2个环节"调剂医嘱"和"核对医嘱",通过采取对药品存放进行合理布局与设计及优化调配路线、加强系统信息化功能并实现大输液单医嘱电子化、加强易混淆药品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与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对策提高了工作效率,药品调配时间由活动前的43.99min缩短为活动后的21.77 min,目标达成率为99.24%;且圈员品管手法、责任心和团队凝聚力等方面均呈正向增长。结论:品管圈活动缩短了药品调配时间,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提升住院药房药学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二维码识别技术保障儿童医院分剂量调剂药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为每包儿科单剂量摆药配备医嘱二维码,为分剂量药品药包粘贴二维码,分剂量药包二维码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分包时间等信息,药师在系统后台设置分剂量药包可用期限,当药师调剂单剂量摆药时,使用PDA设备扫描单剂量摆药药袋医嘱信息,再扫描分剂量药包二维码,由PDA提示调剂药品是否正确,药品效期是否在设定时间内。药师通过信息化辅助手段完成儿科单剂量摆药的调剂、核对、效期提醒过程,保障药品的闭环管理。结果: 提高了分剂量药品调剂的准确率,保障了药品的使用安全。结论: 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药品调剂的最小单元,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儿科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针剂调配中协同应用药品货位码与信息决策系统对提高药品调配效率及药师、护士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2021—2022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南朗分院住院药房开展,其中2021年度住院药房未采用四维定位编码法和信息决策系统,仍按照传统的发药流程进行药品调配(编码前);2022年度住院药房开展应用药品货位码与信息决策系统(编码后),比较编码前后针剂医嘱调配的项目数、调配准确率、调配时间、药师调配步数、住院病区护士和药师的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编码后医嘱调配项目数、调配时间、调配步数低于编码前,调配准确率高于编码前(P<0.05)。编码后药师满意度、住院病区护士满意度高于编码前(P<0.05)。结论:协同应用药品货位码与信息决策系统能明显优化住院药房针剂调配流程,减少药师工作量,提高药师满意度,提高调配效率及准确率,提高住院病区护士对药品调配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许慧健 《淮海医药》2007,25(5):470-471
为了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合理,减少药品资源的浪费,防止药品的流失,提高医疗水平,我院于2004年在中心药房实施了从科室集中领单领药过渡到单患者、单剂量调配,对全院500多张病床、18个临床科室的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出院带药是否合理进行监控、调剂.现就我院中心药房在实行单剂量调配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方法 通过建立差错知识库、传递差错知识、管理效果及流程优化构建药品调配差错管理新模式.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医嘱数3473307条,2018年和2019年(应用药品调配差错管理新模式)的医嘱数3525562条和3961607条,比较药品调配差错管理新模式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34):4824-4827
目的:探讨住院药房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和可行性。方法:介绍我院住院药房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和药品调配模式的转变,及其对住院患者药品调配过程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我院住院药房自动化建设内容包括引入全自动单剂量片剂分包机2台、快速整合发药机2台、自动针剂柜2台,信息化建设包括住院药房的数据库建立、系统中药品调配和复核功能的建设、条码技术的使用等;配合自动发药信息系统的运行,药品调配模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药品调配由原来的分病区转变为分区域模式。注射剂和大容量输液以病区为单位汇总调配,口服制剂和出院带药以处方为单位分别调配,调配药品由专业物流配送至病区。我院住院药房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实现提高了药事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能力,增加了自动化效期管理和条码跟踪管理功能,保证了药品调配的准确、及时和高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完整性与用药安全性。方法:2014年1~12月我院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完整前,统计调剂医嘱差错率;对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进行完整性管理后,应用自动摆药设备,统计2015年调剂医嘱差错率;进行比较。结果:药师复核发现调剂医嘱差错率分别为16.89‰,对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进行完整性管理后,2015年1~12月,调剂医嘱差错率为2.53‰,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完整管理后可以明显降低调剂医嘱差错率,管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单剂量包装药品信息完整性管理,可以明显降低调剂医嘱差错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口服药品分剂量使用现状,以更好地保障儿童用药安全,促进儿童用药发展。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个月医嘱数据,剔除如散剂、颗粒剂等便于分剂量的品种,统计分析分剂量调配的药品相关信息,获得我院药品分剂量情况。结果:我院口服分剂量药品共13类77种,常见分剂量种类为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内分泌系统用药、抗感染药物;药品拆分剂量多为1/2、1/3及1/4;25种药品在国内和国外均无更小规格或适宜剂型上市。结论:儿童药品分剂量现象不容忽视,政府、企业及医院等部门应关注儿童用药剂型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依托某院六级电子病历的建设,建立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全流程药物信息化的闭环管理流程。方法 依据六级电子病历建设要求,依托合理用药系统、PDA扫描系统、扫描枪等智能化信息技术及工具,建立前置审方、摆药核对、配置扫描、成品复核、病区签收、患者使用的PIVAS全流程闭环节点记录系统。结果 通过对该院六级电子病历信息化改造,经PIVAS调配的药品从医生开具医嘱到患者药品使用结束,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结论 基于六级电子病历构建的PIVAS闭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药品全程可追溯,在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医疗流程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医院HIS系统中建立住院患者单剂量口服药品识别与用药指导模块,以提高口服药品的可识别性,减少用药错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 在HIS系统药师端建立口服药品识别与用药指导模块,用于维护单剂量口服药品的图片信息及用药警示信息.药师端的药品图片信息采集及药品识别均由智能核对机实现.在HIS系统护士端及护理PDA安...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高警示药品风险提示系统,减少高警示药品用药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根据我院药品情况建立高警示药品目录,查阅相关资料,用Excel电子表格整理高警示药品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HIS系统中嵌入高警示药品风险防范模块,在医生开立医嘱及药师审核医嘱界面对高警示药品进行风险提示。结果:采用新系统进行高警示药品风险控制后,不合理医嘱由实施前322条下降至131条,不合理医嘱发生率逐月降低,溶媒选择错误、溶媒剂量错误和用法错误的不合理医嘱数在系统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了高警示药品的用药差错,提高了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的认识。结论: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可以减少或避免高警示药品的用药差错,控制高警示药品的使用风险,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冯平平 《北方药学》2016,(1):152-152
目的:分析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在药房应用中的常见问题,阐明解决方案。方法:随机抽取区间摆药医嘱,分析采取措施前后出错率降低的因果关系。结果:单剂量药品分包机使药房实现自动化,用药更合理更安全更有效。结论:虽然使用中有差错,但我们可以制定对策,降低差错率。  相似文献   

13.
赵菊秀 《云南医药》2005,26(6):560-561
一、药剂科管理系统概述县医院系统推行信息化建设工程,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其药剂科管理系统包括:药库管理系统,调剂室管理系统和药品综合查询系统,是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系统实现了药品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我院自1999年在临沧市县级医院率先应用以来提高了药品管理的先进性、科学性和高效性。药品价格由微机提供,快速准确。降低了过去人工算药价的误差。医嘱用药由微机传递打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5,(28):3896-3898
目的:建立超说明书用药管控系统,实现医师开具处方时对超说明书用药的系统自动提示。方法:基于B/S结构设计超说明书用药管控系统的模块及流程图,通过对处方中药品适应证、剂量,患者年龄、性别,用药途径等方面逐一校验,发现临床用药与系统预设值不符的情况;同时,以抗菌药物医嘱提示数量为例对该系统使用后管控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目前我院设计的超说明书用药管控系统共涉及药品品规数265种,从系统启用至今,该系统共提示超说明书处方/医嘱数五万余条,约占同期总处方/医嘱数的0.3%。在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中,监测期内超单次剂量用药的医嘱最多(745条),其次是超适应证医嘱(706条)、超单日剂量用药医嘱(671条);系统启用3个月内,提示的抗菌药物超单日剂量用药的医嘱数量逐月减少。结论:我院建立的超说明书用药管控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实现了对部分药品的超说明书用药监控。  相似文献   

15.
医嘱摆药子系统是"军字一号"住院药房工作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普通药品及麻醉和精神类药品(以下简称麻精类药品)的调配均通过这个系统完成。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分为处方调配、摆药调配、请领单调配3种形式;领取普通药品是按医嘱摆药调配,领取麻精类药品属于处方调配领药。由于当初"军字一号"系统程序设计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5,(4):500-502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对易混淆药品及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减少静脉用药调配差错的发生。方法:采取的方法包括建立制度并组织培训与考核;加强药品管理,包括药品的领入、贮存,尤其是标识、高危药品日盘点等;注重流程管理,包括医嘱的提前干预、输液标签做特殊标识、成品输液的包装提醒等。比较风险药品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加强风险药品管理后,易混淆药品及高危药品调配差错发生率由万分之0.19下降到万分之0.087,其中出门差错发生率由万分之0.13下降到万分之0.039。结论:采取的强化风险药品管理方法可行,可提高PIVAS静脉输液调配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ASHP药品单剂量包装指南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方法通过查阅ASHP药品单剂量包装指南,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ASHP药品单剂量包装指南对药品单剂量包装过程要求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结论 ASHP药品单剂量包装指南对于我国医院药品单剂量调配的实施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永刚  魏玮 《中国药师》2003,6(3):145-146
目的:探讨一种更有效的医院药品监督管理办法。方法:采取双“三极管理”模式:以药品流向分为药库一级库,门诊、病区调配室为二级库,临床小药柜、门诊调配窗口为三级库;在药品构成及价格上分为特殊药品、贵重药品、普通药品管理。结果:药品采供流畅、使用安全、患者满意。结论:双“三级管理”医院用药的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浅谈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实施药品调剂标准操作规程,基础设施现代化,实行开放式调配模式,使药品调剂管理置于全面的规范化管理之中。结果:基本实现了药品调剂规范化管理,达到准确调配.科学管理的目的。结论:实施标准的药品调剂规程。药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药品调剂工作规范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建华 《北方药学》2014,(3):123-124
目的:建立科学的单剂量调剂发药模式。方法:设计单剂量调剂发药模式管理制度、调配流程。结果与结论:设计单剂量调剂发药模式切实可行,防止了调剂差错,体现了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