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鉴定云南大理洱源(E1-E2)、鹤庆(H1-H2)、双廊(SL)、挖色(WS)带绦虫的种.方法 首先对大理分离株带绦虫成虫进行形态学鉴定,从成虫节片中抽提DNA,PCR扩增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mtDNA-Cyth)的部分序列并测序;结合GenBank中已知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mtDNA-Cytb序列,经DNAMAN软件处理后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大理带绦虫E1的形态和牛带绦虫相似,系统发育树显示大理分离株E1、E2、SL、WS带绦虫标本与亚洲带绦虫的遗传距离最接近,距牛带绦虫较远,与猪带绦虫则更远.大理分离株H1、H2带绦虫标本与猪带绦虫的遗传距离最近,距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则较远.结论 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云南大理分离株E1、E2、SL、WS带绦虫标本属于亚洲带绦虫,而H1、H2株带绦虫标本属于猪带绦虫.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两地牛带绦虫感染家猪,了解贵州省都匀是否存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方法对都匀、从江两地绦虫病患者进行驱虫,从孕节分离虫卵感染家猪,收集囊尾蚴并观察其特征。结果两地牛带绦虫均可在家猪体内发育为囊尾蚴,感染率分别为87.5%和62.5%。囊尾蚴回收率分别为0.266%和0.028%,囊尾蚴只分布在肝脏,并以肝实质为多见。都匀囊尾蚴比从江的稍大,其外壁有小的疣状物,头节可见伸缩的顶突和两圈逗点样结构,但无明显小钩。结论①家猪可作为两地牛带绦虫的中间宿主。②形态学研究显示都匀牛带绦虫是牛带绦虫亚洲亚种,而从江牛带绦虫是传统牛带绦虫。③贵州省都匀存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的局部流行病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产于云南香格里拉带绦虫的种类,以明确当地是否存在亚洲带绦虫。方法从云南香格里拉采集带绦虫标本株成虫节片,抽提DNA,PCR扩增rDNA-ITS1区段,克隆此片段后做序列测定;结合GenBank中已知的亚洲带绦虫、牛带绦虫、猪带绦虫rDNA-ITS1序列,经DNAMAN软件处理后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香格里拉的带绦虫标本与GenBank中已知的亚洲带绦虫序列同源性为99%;与牛带绦虫同源性98%;与猪带绦虫同源性92%。系统发育树显示:香格里拉标本与亚洲带绦虫标本遗传距离最近,距牛带绦虫标本较远,与猪带绦虫则更远。结论云南香格里拉存在亚洲带绦虫。  相似文献   

4.
云南、贵州两省38条人体带绦虫的分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采自云南、贵州两省的38条人体带绦虫进行分子鉴别,了解当地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的分布状况。方法对云南大理和贵州都匀及从江地区有排节片史的病人以槟榔-南瓜子法驱虫,虫体经形态学初步鉴别后,以组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虫体基因组DNA,分别采用亚洲带绦虫、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基因(cox1)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对各DNA样品进行常规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阴性样品采用带绦虫cox1片段PCR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并选择1份亚洲带绦虫特异性PCR阳性的样品作为对照。从3种带绦虫PCR阳性的扩增产物中各选择1份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并用NCBIBlast将各核酸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带绦虫的cox1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采自大理的4条带绦虫(DL1~4)的猪带绦虫cox1片段PCR为阳性,扩增产物约980bp;其余25条大理带绦虫(DL5~29)和5条都匀带绦虫(DY1~5)的亚洲带绦虫cox1片段PCR为阳性,扩增产物约260bp;各样品的牛带绦虫cox1片段PCR均为阴性。DL2PCR产物的核酸序列与GenBank中猪带绦虫cox1的同源性为99%~100%,DY1PCR产物的核酸序列与亚洲带绦虫cox1的同源性为100%。特异性PCR均阴性的4条从江带绦虫(CJ1~4)和亚洲带绦虫特异性PCR阳性的DL7以带绦虫cox1片段通用引物的PCR扩增出约1kb的产物。测序表明,CJ1片段的核酸序列与牛带绦虫cox1的同源性为99%,DL7与亚洲带绦虫cox1的同源性为99%~100%。结论cox1片段PCR扩增和核酸测序分析表明,采集的云南大理人体带绦虫为猪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贵州都匀和从江人体带绦虫分别为亚洲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相似文献   

5.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疫苗是预防控制猪囊尾蚴病的重要手段.TSO18基因是猪带绦虫六钩蚴阶段重要的免疫原基因,被认为是最具有前途的疫苗候选基因.该文综述了猪带绦虫六钩蚴TSO18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及其疫苗开发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南瓜子槟榔驱除猪、牛带绦虫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文献报道很多,但用于驱除亚洲绦虫则报道尚少。2003年3月-2006年10月。我们用该疗法分别在亚洲绦虫流行区广西鹿寨县和宾阳县猪、牛带绦虫流行区融水县和我中心门诊,对3种带绦虫患者进行驱虫比较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云南香格里拉带绦虫的种类。方法首先对香格里拉株带绦虫成虫进行形态学鉴定;从成虫节片中抽提DNA,PCR扩增rDNA-ITS1区段,克隆测序;结合GenBank中已知的亚洲带绦虫、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rD-NA-ITS1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香格里拉带绦虫形态学和牛带绦虫相似,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亚洲带绦虫序列基本一致,同源性分别为99%和100%;系统发育树显示,香格里拉带绦虫与亚洲带绦虫的遗传距离最近,距牛带绦虫较远,距猪带绦虫则更远。结论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云南香格里拉株带绦虫属于亚洲带绦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分子遗传标记对采自云南大理白族地区人体带绦虫标本进行生物多态性的研究。方法从云南大理采集人体带绦虫标本株成虫节片,抽提虫体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mtDNA-Cytb)序列部分片段,测序;结合GenBank中已知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mtDNA-Cytb序列,经DNAMAN软件处理后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大理白族带绦虫标本系统发育树显示大理(B1,B2,B5,B6)株带绦虫标本与亚洲带绦虫的遗传距离最接近,距牛带绦虫标本较远,与猪带绦虫则更远。大理(B3,B4)株带绦虫标本与猪带绦虫的遗传距离最接近,距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标本远。结论云南大理(B1,B2,B5,B6)株带绦虫标本属于亚洲带绦虫,而(B3,B4)株带绦虫标本属于猪带绦虫;mtDNA-Cytb序列分析可以用于带绦虫生物多态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mtCOⅠ技术测定云南及贵州四地区的牛带绦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用mtCO Ⅰ技术鉴定云南省大理及贵州省都匀、从江等地所发现的是牛带绦虫或牛带绦虫亚洲亚种.方法采集成虫样本,抽提DNA,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mtCO Ⅰ)部分基因片段并测序,经PHYLIP软件包处理,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云南省兰坪、大理和贵州省都匀的标本mtCO Ⅰ基因片段序列与已知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的序列相同.贵州从江的标本mtCOⅠ基因片段序列与已知牛带绦虫的序列相同.两组基因片段的同源性达97.4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16%.系统发育树状图显示,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和牛带绦虫最为接近,远离猪带绦虫及其他绦虫.结论云南省兰坪、大理及贵州省都匀存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贵州省从江发现的虫种为牛带绦虫.  相似文献   

10.
亚洲带绦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带绦虫病(Taeniasis asiatica)是由亚洲带综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自1782年对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Goeze,1782)命名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寄生于人体肠道的带综虫只有两种,即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Lin-neaus,1758)和牛带绦虫。直到最近20余年在东亚和东南亚诸国的一些山区和远海岛屿(非牧区)发现有“牛带绦虫病”的流行和分布,而当地居民根本不养牛,也很少吃牛肉,但有吃猪肉和其内脏的习惯。中国台湾学者Huang等于1967年对这一流行病学上自相矛盾的现象提出了质疑。并实验感染牛成功,继之中国台湾学者Fan等作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采自云南大理的3例寄生人体的3条小钩数目异常的疑似链状带绦虫进行虫种鉴定。方法肉眼观察虫体,镜下观察头节和孕节形态。提取3条带绦虫的孕节DNA,PCR扩增链状带绦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基因(cox1)片段和全长基因,对其中1条的cox1全长基因的PCR产物测序。孵化虫卵,皮下注射感染9只小鼠,同时每只小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mg/d×45d,感染60d后剖检,观察囊尾蚴形态。将虫卵喂食2只猕猴(2.5×105/只),47d后剖检,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囊尾蚴形态,观察其肝脏的病理改变。结果3条疑似链状带绦虫头节顶突的小钩数目分别为0、4和10,孕节子宫单侧分支数为7~12。3条带绦虫cox1片段的链状带绦虫种特异性引物PCR结果均为阳性,cox1全长基因的测序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中多株链状带绦虫的cox1基因序列一致性为99.8%。小鼠皮下、猕猴肌肉和心脏均可检获囊尾蚴,经压片镜检可见头节上的4个吸盘和顶突,顶突上均有内外两圈共26~28个小钩。猕猴肝实质内见粟粒样病灶,组织切片显示,病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有嗜酸粒细胞浸润,部分囊腔内可见虫体结构。结论3条小钩数目异常的带绦虫为链状带绦虫,其幼虫可感染猕猴,引起肌肉型囊尾蚴病和肝囊尾蚴病。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雅江县藏区人群绦/囊尾蚴病流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四川省雅江县呷拉乡藏族人群绦虫病/囊尾蚴病流行现状。方法 通过问卷、体检了解近一年内人群排绦虫史、癫痫发作史、皮下结节以及相关的其他临床表现。对自愿接受治疗的患者用吡喹酮驱除绦虫,用multiplex PCR对虫种进行鉴定。对1例高度怀疑为猪带绦虫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粪-PCR进行检测。用囊液抗原检测血清囊尾蚴病特异性抗体,了解人群囊尾蚴感染水平。结果 11.96%(216/1806)的村民近一年内有排绦虫史,1.05%(19/1806)发现皮下结节,0.61%(11/1806)有癫痫发作史。24份虫体标本PCR鉴定结果均为牛带绦虫,1份粪便标本粪-PCR结果为猪带绦虫。4.35%(4/92)人群血清囊尾蚴病抗体阳性。结论 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共同流行于雅江县呷拉乡,以牛带绦虫为优势虫种。人群囊尾蚴感染率为4.35%。  相似文献   

13.
都匀牛带绦虫和从江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猪牛的研究,目前均以其形态学、生活史、流行地域分布研究为主,而对其生化指标的动态观察未见报道。本文对都匀牛带绦虫和从江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猪牛的生化指标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感染对宿主生化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带绦虫分类是根据成虫和囊尾蚴的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形态相近的虫种鉴别困难.近年来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水平检测带绦虫种间或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若将两者有机结合,虫种鉴别将更加全面和客观.该文综述了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DN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带绦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用mtCO技术测定云南及贵州四地区的牛带绦虫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用mtCO技术鉴定云南省大理及贵州省都匀、从江等地所发现的是牛带绦虫或牛带绦虫亚洲亚种。 方法 采集成虫样本,抽提DNA,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mtCO)部分基因片段并测序,经PHYLIP软件包处理,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 结果 云南省兰坪、大理和贵州省都匀的标本mtCO基因片段序列与已知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的序列相同。贵州从江的标本mtCO基因片段序列与已知牛带绦虫的序列相同。两组基因片段的同源性达97.4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16%。系统发育树状图显示,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和牛带绦虫最为接近,远离猪带绦虫及其他绦虫。 结论 云南省兰坪、大理及贵州省都匀存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贵州省从江发现的虫种为牛带绦虫。  相似文献   

16.
分子水平的分类为亚洲带绦虫种株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和准确性高等优点,弥补了形态学分类上的不足,且可进一步发现亚洲带绦虫和传统牛带绦虫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该文介绍了PCR-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DNA序列分析等技术运用于亚洲带绦虫分子分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链状带绦虫虫卵体外孵育和猪体感染,对六钩蚴形态和感染猪体初期的分布进行了观察。体外孵育的六钩蚴有4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可能与卵成熟情况有关;定向运动的六钩蚴有感染能力;扫描电镜下不能运动的六钩蚴外有一层单位膜包囊;六个小钩为六钩蚴的运动器官,感染宿主后10~15d开始退化消失。  相似文献   

18.
将2头20日龄三元杂交乳猪分别感染猪带绦虫虫卵和亚洲带绦虫虫卵,8×104个/头。感染后40 d分别收集寄生在肝脏的未成熟猪带绦虫囊尾蚴(简称猪囊尾蚴)和亚洲带绦虫囊尾蚴,制备囊尾蚴蛋白,并进行蛋白双向电泳分析,用ImageMaster 2D Plantinum 6.0软件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感染后40 d肝脏寄生的未成熟猪囊尾蚴和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蛋白的双向电泳凝胶上分别有(236±12)和(231±14)个蛋白斑点,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蛋白共10个,其中猪囊尾蚴表达上调的蛋白3个,下调的蛋白7个。  相似文献   

19.
云南4个少数民族带绦虫分子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分子遗传标志对采自云南西部彝族(楚雄)、傈僳族(怒江)、普米族(怒江)、白族(大理)等4个少数民族带绦虫标本作生物多态性的研究. 方法取云南彝族分离株、傈僳分离株、普米分离株、白族分离株和贵州从江分离株带绦虫成虫节片,提取线粒体DNA,PCR扩增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mtDNA-Cytb)序列部分片段测序;结合GenBank中已知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和牛带绦虫亚洲亚种 mtDNA-Cytb序列,使用PHYLIP软件包运用最大似然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系统发育树显示云南傈僳族、普米族和白族带绦虫标本与台湾牛带绦虫业洲业种的遗传距离最接近,距云南彝族、贵州从江牛带绦虫标本较远,与猪带绦虫则更远. 结论云南傈僳族(怒江)、普米族(怒江)和白族(大理)带绦虫标本属于牛带绦虫亚洲弧种,云南彝族(楚雄)带绦虫标本属于牛带绦虫;mtDNA-Cytb 序列分析可以用于带绦虫生物多态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 mt CO 技术鉴定云南省大理及贵州省都匀、从江等地所发现的是牛带绦虫或牛带绦虫亚洲亚种。 方法 采集成虫样本 ,抽提 DNA,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 (mt CO )部分基因片段并测序 ,经PHYL IP软件包处理 ,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 结果 云南省兰坪、大理和贵州省都匀的标本 mt CO 基因片段序列与已知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的序列相同。贵州从江的标本 mt CO 基因片段序列与已知牛带绦虫的序列相同。两组基因片段的同源性达 97.4 4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 99.16 %。系统发育树状图显示 ,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和牛带绦虫最为接近 ,远离猪带绦虫及其他绦虫。 结论 云南省兰坪、大理及贵州省都匀存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 ,贵州省从江发现的虫种为牛带绦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