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在治疗间歇期院外带管时导管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方法 观察我院84例血液病患者接受PICC置管,经治疗后带管出院,记录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84例患者中,带管时间为20~98d,平均45d,其中21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25.0%),并发症出现在带管回家后的5~20d。并发症包括:导管脱出3例(3.6%),穿刺点感染5例(6.0%),机械性静脉炎4例(4.8%),导管阻塞5例(6.0%)和辅料过敏4例(4.8%)。结论 血液病患者治疗间歇期院外PICC带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加强健康教育和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维护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62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有效护理。结果患者治疗间歇期带管出院出现并发症2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分别为导管脱出或回缩8例、穿刺部位感染6例、穿刺部位渗血4例、皮肤过敏3例、血栓性静脉炎(导管堵塞)3例。结论出院前责任护士做好患者带管出院健康宣教,完善出院回访制度,对患者回院行导管维护过程中发现的并发症进行正确处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12月为对照阶段,2013年1月-6月为实验阶段,于实验阶段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照阶段则按照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阶段患者发生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几率。结果:实验阶段所选取的50例患者经上述护理后,导管脱落及导管感染的患者分别为1例(2.0%)和2例(4.0%),均低于对照阶段患者的发生率;且实验阶段导管维护依从性高的患者为47例(94.0%),明显高于对照阶段患者。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学组能够有效改善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质量,尽可能地降低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电话随访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PICC置管患者日益增多,带管出院后的导管维护成为突出的问题。为了减少置管后并发症,我院采取电话随访,通过对100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总结出患者的护理需求,通过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使电话随访工作不断完善。从而减少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PICC)在肺癌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带管出院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肺癌患者应用PICC的安全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带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结果置管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期间发生穿刺部位渗血2例、静脉炎3例、导管脱落1例、局部感染3例、导管堵塞1例,未出现导管断裂和全身感染。其中,带管出院并接受健康教育患者56例,健康教育方式以床旁个体指导和建立PICC护理手册为主。结论 PICC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长时间保留,为肺癌患者提供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对于带管出院患者,要根据其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10例化疗患者实施PICC置管术后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 发生静脉炎15例,局部感染8例(带管出院返院维护病例),导管堵塞5例,贴膜过敏5例,导管体外断裂4例.仅有1例男性患者因严重的皮肤过敏而拔管,未出现导管脱出、静脉血栓形成及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结论 加强PICC导管的维护,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病人导管维护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统计2011年8月—2012年2月该科室70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为65%,根据"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这一主题,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品管圈的循环方法和各种品管圈工具,进行现状调查、鱼骨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通过实施品管圈管理手法后(2012年4月—2012年10月),比较导管维护依从性状况。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后维护依从性由改善前的65%提高至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没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从而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因非计划拔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团队合作凝聚力,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云芳 《吉林医学》2013,34(15):3047
目的:讨论分析32例患者使用PICC管的情况。方法:选择置管患者32例,观察记录放置导管的方法,导管保留时间,PICC管使用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患者及家属认可率和满意度。结果:PICC管使用方法成熟,置管成功率达100%。临床效用显著的同时由于后期护理质量,尤其患者带管出院期间护理质量欠佳导致置管并发症较高。结论:PICC管使用方法简单易行,临床效果优势明显,但后期护理维护及对患者PICC管使用的健康培训教育亦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陈于之 《吉林医学》2013,(35):7550-7550
目的:探讨提高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带管回家进行自我维护的效果。方法:对102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带管回家的患者进行在院指导,出院后每周电话回访,对下级卫生机构护士进行培训考核。结果:102例患者中有92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置管、严格的在院指导、正确的健康宣教、下级卫生机构护士的培训导管维护用物的齐备是确保PICC置管患者带管回家进行自我维护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成功穿刺的65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资料,总结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结果:65例PICC穿刺的肿瘤患者出现静脉炎5例(7.7%),出血2例(3.1%),感染2例(3.1%),血栓3例(4.6%),堵塞3例(4.6%),导管破裂3例(4.6%),导管脱出2例(3.1%)。结论:加强PICC导管的维护,是延长导管寿命的关键所在,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杨玉惠  张熙  金淑权 《当代医学》2014,(11):120-121
目的:探讨集中式规范维护导管在基层医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医院2010年12月~2013年6月35例PICC置管患者(含异地置管11例)进行集中式导管维护。采取每周星期二、星期五为患者导管维护时间,加强护士技能培训,设立门诊导管维护护士,制定维护流程,重视患者及家属等健康教育措施。结果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对PICC患者带管期间进行集中式导管规范维护,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及顺利完成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PICC堵管预防中“A—C—L”,导管维护程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于本科住院治疗期间接受PICC的64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管维护方法,观察组接受“A—C—L”导管维护程序,对比两组导管堵塞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ICC导管分别采用不同维护方法维护后,在患者接受PICC导管留置期间,对照组PICC堵管发生率为18.75%(6/32),观察组中无PICC堵管现象发生,观察组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患者接受PICC置管治疗时,采用“A—C—L”导管维护程序可有效预防堵管现象发生,可有效保证患者临床治疗质量,大幅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带管出院患者居家维护和返院维护的效果,评价居家维护方式的可行性。 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收集2016年8月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PICC带管出院患者返院维护与居家维护效果比较的临床试验,采用Stata 12.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是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全体样本量共计1 374例患者,其中返院维护组730例患者,居家维护组6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居家维护组的局部感染率[RR=3.82,95%CI(2.51~5.83)]、静脉炎发生率[RR=5.51,95%CI(2.08~14.61)]、导管脱出率[RR=2.36,95%CI(1.28~4.34)]、导管堵塞率[RR=1.75,95%CI(1.26~2.43)]、血栓形成率[RR=3.77,95%CI(1.30~10.90)]低于返院维护组;居家维护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RR=0.93,95%CI(0.57~1.53)]、导管破损率[RR=0.58,95%CI(0.15~2.27)]、皮肤过敏率[RR=1.08,95%CI(0.36~3.28)]与返院维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当前临床证据表明:与返院维护方式比较,PICC带管出院患者采用居家维护方式不会使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该维护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李腾  李晓华  罗梅  陈南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37-353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观察组58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与我科室既往60例肿瘤患者(对照组)的PICC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PICC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8.3%和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或鞘蛋白形成和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同时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正确维护导管,规范操作,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和预防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在乳腺癌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在开封市妇产医院乳腺科治疗的100例行PICC置管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按置管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例实行纸质记录管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50例应用信息化管理给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PICC置管后原始资料的完整性、留管时间、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导管按时维护执行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原始资料完整率82%,平均留管时间(112.6±49.6)d,并发症发生率36%,导管按时维护人数比例86%;实验组患者原始资料完整率98%,平均留管时间(138.6±30.8)d,并发症发生率14%,导管按时维护人数比例98%.两组资料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PICC信息化管理能保证患者资料的完整,延长留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良好的导管维护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PICC在老年患者应用中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总结80例老年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80例患者中留置PICC管时间为16d-128d,平均38.8d,因并发症而需拔管的占22.3%,主要并发症依次为:局部渗血、送管困难或导管异位、导管阻塞、静脉炎、导管脱出和感染等。结论老年患者PICC管局部渗血的发生率较高,而堵管率较低,针对局部渗血、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特点采取穿剌部位首选健侧肢体的贵要静脉,加上局部止血、防止血液反流等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PICC-RI)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方法 对自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并留置PICC导管的258例老年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PICC-RI的发生情况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内容包括年龄(以70岁为界分组)、性别、季节(春秋/夏冬)、穿刺方式(直接/赛丁格穿刺)、留置时间(以7 d为界)、导管移动(有/无)、并发症(是/否)、周期性导管维护(有/无)、免疫功能(正常/低下)等因素,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共有31例患者出现术后PICC-RI,感染率为12.0%,分离出2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6株(57.1%),革兰阳性菌11株(39.3%),真菌1株(3.6%);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导管移动、并发症、导管维护、穿刺方式、留置时间、季节、免疫功能等发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夏冬季节、直接穿刺、有并发症、留置时间超过7 d、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免疫功能低下等危险因素可引起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将以上因素进行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夏冬季节、有导管移动、留置时间超过7 d、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免疫功能低下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最主要的因素,同时感染发生同样和留置时间超过7 d、有导管移动、冬夏置管、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刘侨 《安徽医学》2016,37(3):353-355
目的 分析总结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运用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危重患者,按护理工作改进前后,分为改进前(16例)、改进后(14例),对比护理工作改进前后患者PICC置管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改进后的患者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改进前(75.00%),改进前后患者的置管时间、导管滑脱与意外拔管发生率也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改进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改进前(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静脉给药通道,能有效改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置管情况,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唐仕芳  薛莹  朱恋  金小林  马娟 《当代医学》2021,27(11):98-101
目的探讨超声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大坪医院儿科收治的216例PICC置管超声定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所有PICC放置后的早产儿即行超声定位,如果PICC尖端位置位于下/上窦房结,则确认PICC放置成功。其中43例早产儿超声定位检查后立即行胸部X线定位,比较超声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16例患儿中,首次成功置入PICC者200例(92.6%),16例(7.6%)导管头端放置位置超出理想位置:导管头端过深(右心房)6例,导管头端过浅6例,导管头端定位不正确4例。超声诊断PICC尖部定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6.5%。结论超声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是一种及时、准确、可靠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识别导管头端,值得推广应用于新生儿病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PICC带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60例行PICC置管术需带管出院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于出院前3天详细调查260例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并记录在册。结果在相关并发症方面,患者最关心的是导管堵塞(79.6%)和导管断裂(76.3%);日常生活护理方面,患者最关注的是家人关心(82.4%)、带管出院后在家中的家务活动及体育锻炼(74.7%);自我观察方面,患者关心的是如何测量患肢臂围及观察患肢有无血栓发生(77.4%)、异常情况观察如:穿刺点及导管有无回血、敷料有无潮湿等(78.5%);导管维护方面,患者最关注的是导管如何妥善固定(82.5%)和返院换药时间(69.2%);在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方面以床旁个体指导和建立PICC护理手册所占比例较高。结论对住院行PICC置管即将带管出院的患者,要根据其健康教育需求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