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亚文  夏厚萍 《安徽医学》2019,40(5):493-495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诊断老年前列腺癌与老年前列腺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老年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中病理确诊的68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将68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两组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强度及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AD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扩散敏感因子(b)值=50 s/mm~2及800 s/mm~2时,观察组的DWI信号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DCE-MRI参数(Kep、K trans及V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通过ADC值、DWI信号强度及DCE-MRI参数为鉴别诊断老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BPH忠者71例,前列腺癌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DWI扫描,分析前列腺增牛(BPH)和前列腺癌的DWI和表现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测呈癌肿区的ADC值及BPH的平均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H的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均匀,中央腺体区信号不均匀;前列腺癌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早低信号,受累的精囊,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前列腺癌的ADC值(78±16)×10-5mm2/s,BPH组的平均ADC值为(146±44)×10-5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检查存前列腺相关疾病诊断中有特征性表现,并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05-1606
目的:探讨3.0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定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疑诊PCa患者133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术前DWI及ADC图像,并对照病理取PCa癌灶、前列腺增生(BPH)结节、正常前列腺外周带(PZ)区测量ADC值,评价单一DWI图像、DWI结合ADC值测定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PCa癌灶、BPH结节、正常PZ区ADC值(×10~(-6) mm~2/s)分别约736.9±133.2、1 523.6±190.2、1 995.3±141.5,相邻两组之间虽存在少量重叠,但三组之间AD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单一DWI图像诊断PC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6.8%和72.5%,DWI联合ADC诊断PC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7%和90.2%,后者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前者(P<0.05)。结论:DWI联合ADC值测定较单一DWI图像对诊断PCa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在PC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病变患者病变类型对应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组;另筛选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3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MRI-DWI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DWI参数对前列腺病变、前列腺癌的诊断鉴别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前列腺癌组D、ADC显著较低,f显著较高(P<0.5);与前列腺增生组比较,前列腺癌组D、ADC显著较低,D~*、f显著较高(P<0.05);但前列腺增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MRI-DWI参数诊断前列腺疾病时ADC曲线下面积值(AUC)最高,以1.001×10^-3mm^2/s为cut-off,灵敏度为59.00%、特异度96.70%;联合诊断时特异性上升至100.00%;单一参数诊断前列腺癌时同样以ADCAUC值最高,1.269×10^-3mm^2/s为cut-off,其预测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高达86.10%;与联合诊断一致。结论MRI-DWI扫描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鉴别诊断有较高效能,值得临床推介。  相似文献   

5.
靳冬生 《中外医疗》2014,(28):156-157
目的研究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收治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进行扫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加强扩散成像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同时测量癌区、前列腺增生组织和膀胱内尿液ADC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扩散加权成像上呈现明显高信号,ADC图显示低信号。观察组前列腺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02±0.32)×10-3 mm^2/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0.17)×10-3 mm^2/s,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内尿液ADC值为(3.24±0.31)×10-3mm^2/s,低于对照组的(3.25±0.29)×10-3 mm^2/s,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能够有效显示前列腺癌的为止和侵犯范围,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以及ADC值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前列腺15例、BPH32例、前列腺癌22例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DWI和ADC图表现.测量不同b值(b=400、500、700、800、1000s/mm^2)下前列腺癌区域、BPH及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CG)及外周带(PZ)的ADC值,并同时测量膀胱区域的ADC值.结果DWI和ADC图能清晰地显示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和外周带;BPH在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较均匀,中央腺体信号欠均匀;b=700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前列腺中央腺体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02±0.275)×10^-3 mm^2/s;和(1.884±0.378)×10^-3 mm^2/s;BPH组中央腺体增生结节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514±0.326)×10^-3 mm^2/s和(1.816±0.473)×10^-3 mm^2/s;前列腺癌组前列腺中央腺体非癌灶区与外周带癌灶平均ADC值分别为:(1.499±0.345)×10^-3 mm^2/s和(1.118±0.484)×10^-3 mm^2/s.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前列腺及BPH的ADC值,Pca组与正常前列腺组组间差异及Pca组与BPH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09,P=0.00),正常前列腺组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可用于前列腺的检查,能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组织及BPH的增生组织,ADC值可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宫颈、宫颈癌DWI的表现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估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测量宫颈癌癌灶ADC值,并以20例成年健康女性志愿者宫颈扩散加权成像做为对照组,测量正常宫颈三层结构的弥散信号强度,分别计算ADC值,并与宫颈癌组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寻找鉴别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的最佳ADC值截断点。结果正常子宫颈三层结构的弥散图像信号强度有显著性差异,内膜信号最高,肌层次之,结合带最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各层ADC值:肌层(1.911±0.305)×10-3mm2/s内膜(1.590±0.311)×10-3mm2/s结合带(1.361±0.203)×10-3mm2/s,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ADC值为(0.924±0.110)×10-3mm2/s,低于正常宫颈内膜、结合带、肌层ADC值(t值分别为-7.438,-7.140,-11.221,P=0.000)。以1.120×10-3mm2/s为最佳截断点,鉴别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内膜,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5%。结论宫颈癌与正常子宫颈三层结构DWI和ADC值存在差异,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鉴别正常宫颈和宫颈癌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成像(DCE)表现,探讨DWI及DCE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前列腺癌(Pca)及20例前列腺增生(BHP)的MR征象,全部患者行DWI及DCE检查,分析病例的DWI及ADC图像,测量Pca及BHP的ADC值。DCE共采集36次图像,分析Pca及BHP的时间一强度曲线变化规律。结果前列腺癌于DWI(b=800)图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受侵犯的精囊膀胱及骨、淋巴结转移在DWI(b=800)也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前列腺癌的ADC值与前列腺增生的A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癌灶的DCE表现为早期明显强化,峰值出现后强化度快速减低(快进快出),病灶范围显示直观、清晰;前列腺增生早期明显不均匀强化,持续时间较长(快进慢出)。结论DWI、ADC值的量化指标及DEC图像表现的时间-强度曲线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正确率,并且可以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及转移情况。对前列腺癌进行准确的分期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诊断中3.0T MRI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12月收治前列腺癌患者45例(A组)和前列腺增生45例(B组),两组患者均实施3.0T MRI检查,包括常规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检查(DWI)、动态增强扫描(DCE),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患者检查参数指标水平。结果:A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峰值、最大线性斜率(SSmax)大于B组,达峰时间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联合DCE对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均高于单一MRI、DWI、DCE的诊断效能。结论:3.0T MR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诊断鉴别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多种诊断模式的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为前列腺癌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及颈部扩散加权成像适宜的b值.方法 对50例拟诊鼻咽癌患者及20例志愿者行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分别使用4组b值(600、800、1000、1200)扫描,将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鼻咽癌与转移淋巴结各组ADC值差异无显著性,但转移淋巴结ADC值显著低于相应良性淋巴结组(P<0.05);当b值取800时,既能兼顾良好的图像质量又能得到较准确的测量数值.结论 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原发病变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PWI和DWI检查的前列腺癌(PCa)3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33例及慢性前列腺炎11例,利用灌注参数相对负性强化积分(rNEI)、弥散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及综合应用两者进行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相比较,分别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并计算各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应用PWI、DWI及联合应用两者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9.2%、89.1%、86.2%、75.0%、91.2%;84.0%、92.5%、90.0%、82.3%、93.3%和90.1%、94.8%、93.7%、92.9%、94.0%。结论:PWI及DWI2种方法均可以有效诊断前列腺癌;两种成像方法综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与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10μg/L)患者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6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均行超声、常规磁共振及DWI检查,所有患者PSA均为4~10μg/L,分析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测量感兴趣区ADC值,根据病理结果对DWI与超声诊断PCA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PCA 32例,前列腺增生(BPH)30例,DWI、超声诊断PCA准确率分别为93.8%、50.0%。PCA癌灶在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则为低信号。增生结节分为腺体增生与肌纤维增生,DWI与ADC图上信号各异。前者DWI为不均匀高信号,ADC图上呈稍高信号;后者DWI图上为低信号,ADC图上呈稍低信号。b=800 s/mm2时PCA灶、BPH外周带、腺体增生、肌纤维增生ADC值分别为(0.76±0.08)×10-3 mm2/s、(2.04±0.22)×10-3mm2/s、(1.78±0.19)×10-3 mm2/s、(1.43±0.13)×10-3mm2/s,四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A、腺体增生与肌纤维增生在DWI及ADC上信号与ADC值差别较大。DWI能提高PSA (4~10μg/L)内PCA诊断准确率,对鉴别PCA和BPH有重要意义,明显弥补常规磁共振及超声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MR弥散技术对脊柱单纯性和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国内外应用弥散序列检查鉴别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进展,包括病理性骨折;外伤或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结果单纯性压缩性骨折在DWI表现为等低信号混有条状高信号,病理性椎体压缩性骨折DWI上表现为高信号及等低信号。结论MRI弥散序列的信号改变能鉴别脊柱单纯性压缩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但需进一步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及急性脑干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序列和常规磁共振对43例急性及超急性脑干梗塞患者进行检查,其中超急性脑干梗塞患者4例,急性脑干梗塞39例;脑桥梗塞35例,中脑梗塞3例,延髓梗塞5例。观察各期患者在扩散加权成像及常规磁共振中T2WI、FLAIR的信号变化。结果在超急性脑干梗塞患者中DWI信号增高,而T2WI、FLAIR信号未见异常。在急性脑干梗塞患者中DWI、T2WI、FLAIR信号增高,但DWI信号范围较T2WI、FLAIR显示更大。结论 DWI较常规磁共振序列敏感,DWI有助于诊断超急性脑干梗塞的检出率,当怀疑急性脑干梗塞尤其是超急性脑干梗塞时更应行DWI检查。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对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扩散峰度成像(DKI)、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良性组(n=63)和恶性组(n=59)比较良恶性乳腺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值。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ADC、MK、MD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 结果 良性组ADC、MD值显著高于恶性组,MK值明显低于恶性组(P<005);且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状、边缘及强化方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 ADC、MK、MD中,以MK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最高,以ADC值最低;联合应用上述参数,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MK+MD+ADC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016%。 结论 MRI检查DKI、DWI成像参数均可有效鉴别诊断乳腺癌,DKI成像参数的诊断效能高于DWI,联合二者可提高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评价作用。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5例宫颈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后行常规MRI及DWI检查,评价化疗前后肿瘤及转移性淋巴结在DWI图像及其ADC值的变化。结果(1)25例宫颈癌化疗后肿瘤实性成分ADC值较化疗前明显升高,且肿块体积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DWI序列对转移胜淋巴结的检出敏感性高于T2WT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的淋巴结DWI信号减低,ADC值增高。(3)宫颈癌病理分型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序列评价宫颈癌化疗前后疗效早于肿瘤体积变化,检测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应满  王振平 《海南医学》2010,21(16):97-98,96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病人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ADC值分别为(1.34±0.12)×10^-3mm^2/s、(1.79±0.21)×10^-3mm^2/s、(3.23±0.28)×10^-3mm^2/s、(4.07±0.65)×10^-3mm^2/s,肝脏良性肿瘤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的ADC值,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瘤和原发肝癌的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别诊断较困难。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特别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结合T2WI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病变患者的MRI资料,其中前列腺增生27例,前列腺癌2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T2WI及MRS检查。T2WI分析前列腺的大小、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和病变累及的范围等。MRS根据穿刺病理结果选择体素,测量相应体素的枸橼酸盐(Citrate,Cit)、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e)的峰值、(Cho+Cre)/Cit的比值。数据经K-S检验证实为正态分布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22例前列腺癌病例中T2WI序列18例有典型的肿瘤征象,其中4例膀胱受累,12例精囊腺受累,4例直肠受累,盆腔淋巴结转移8例,骨盆转移11例。余4例未见明显前列腺癌征象。所有前列腺增生病例T2WI序列均具有典型的增生征象。前列腺癌病例共选取136个体素,MRS主要表现为Cit峰明显降低甚至消失,Cho峰显著升高,两者波峰可呈现倒置。前列腺增生病例共选取132个体素,MRS主要表现为Cit峰高耸,Cho峰及Cre峰较低。前列腺癌组(Cho+Cre)/Cit平均值为2.05±0.61,前列腺增生组为0.53±0.19,两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特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241,P<0.05)。结论:MRS结合T2WI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