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穿透及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重症感染性角膜溃疡的手术疗效。方法随访该科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53例(54眼)重症感染性角膜溃疡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角膜移植组治愈53眼(98.15%),植片透明率(51.85%)。结论在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基础上,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角膜移植术是治疗重症感染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路琦  胡兵  刘翠红 《山东医药》2010,50(3):25-25
角膜内皮移植术是近年开展的新型后板层角膜移植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技术难度大、手术要求高,具有术后感染、新生血管、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及散光控制好、视力恢复较快等优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为16例患者施行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及羊膜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溃疡的可行性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对25例(25眼)浸润<2/3基质厚度的角膜溃疡行多层羊膜移植治疗;对10例(10眼)溃疡深度达2/3角膜厚度甚至达后弹力层或伴溃疡穿孔者行单层羊膜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结果 术后角膜溃疡愈合34眼,有效率97.1%,28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羊膜移植及羊膜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溃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我们曾用非无菌取材甘油脱水法保存的角膜进行18例板层角膜移植术,结果2例术后48小时发生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同期用无菌取材进行的20例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则无一例感染,对此引起了我们对甘油脱水法保存角膜材料灭菌情况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胎儿板层角膜移植修补角膜缺损解放军第107医院(264002)包贵生,付志浩,王文学,史锋明解放军第401医院周培兰,李建国1989~1994年,我们用大月份引产胎儿的新鲜角膜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缺损性病变23例28眼.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认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结膜囊;引起LASIK术后角膜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及真菌;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感染的预防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感染的发生.最有效的治疗为针对各种病原菌使用相应的敏感抗菌药物,必要时需进行角膜瓣冲洗或行角膜手术(角膜瓣切除术或板层角膜移植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小直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老年人偏心性角膜小穿孔的安全、有效性,探讨该手术对治疗老年人偏心性角膜小穿孔的价值。方法对8例(8眼)>65岁的老年偏心性角膜小穿孔患者行甘油保存角膜的小直径角膜移植手术,术后观察植片透明度、视力变化、术后并发症,分析角膜曲率计散光,记录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结果 8例(8眼)均保持了眼球的完整性。角膜植片透明5例(62.5%),轻度瘢痕性混浊3例(37.5%)。所有患者未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末次随访裸眼视力从术前的0.0010.2提高到0.150.2提高到0.150.5(t=10.31,P=0.000),最佳矫正视力达0.25以上。术后角膜散光平均为(2.64±0.78)D。末次随访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平均为(2 485±260)cells/mm2。结论甘油保存角膜的小直径角膜移植术治疗老年人偏心性角膜小穿孔增视效果明显、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在角膜小穿孔急诊手术的情况下可用甘油保存角膜替代新鲜角膜。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43例,术后配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范春晖 《山东医药》2007,47(21):90-90
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是一种较少见的双眼慢性进行性病变,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2005年1月~2006年3月,我们共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患者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999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AMI 16038例,其中合并VSR患者44例,对这44例AMI合并VS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AMI合并VSR患者中男性24例(54.5%),女性20例(45.5%),平均年龄(71.0±6.5)岁;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包括累及前壁的心肌梗死)35例(79.5%),非前壁心肌梗死9例(20.5%)。手术治疗9例,其中7例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2例外科手术(1例为室间隔修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室壁瘤切除术,1例为室间隔修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瓣膜修补术)。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均较显著,除2例封堵术患者院内死亡外,其余手术患者生存期均大于1年。结论VSR是AMI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手术治疗的近期预后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介入封堵治疗在改善症状及预后等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丁允知  刘晓钟 《山东医药》2008,48(42):99-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少数患者因术前、术中、术后的某些因素而导致手术失败,需再次手术。2004年10月-2007年12月,我们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病致盲复明的重要方法。随着手术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及抗排斥反应药物的开发应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已明显提高,但术后角膜规则或不规则散光成为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1,2]。本文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1~3年出现严重散光、经框架眼镜矫正不满意的患者采用RGP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治,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2001年10月,我们观察了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及其与术后疼痛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孟桂荣 《山东医药》2005,45(20):11-11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对21例胃十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0月~2003年1月,我院共为3例患者行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围手术期均应用免疫抑制剂,现将相关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手术;5例外伤所致胃穿孔者行单纯穿孔缝合术;3例恶性肿瘤所致的胃穿孔,2例行姑息性胃次全切术,1例行穿孔修补、大网膜覆盖术。结果经处理后,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其他患者均痊愈。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万爱芳  刘艳红 《山东医药》2003,43(11):41-41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具有创伤小,入、关胸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2002年10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施行VATS手术8例,效果良好。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一种有效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旋转式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然后在瓣下进行激光切削。2006年6月~2008年5月,我们对术中所用负压吸引管进行了改良,治疗近视眼患者17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1月至2011年10月,21例AMI后室间隔穿孔行外科手术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全组围术期及中长期生存状况,比较手术前后心功能评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期末内径(LVEDD)。结果:全组围术期死亡2例(2/21)。随访(36±13)个月,死亡3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76.8±13.5)%。全组患者手术前射血分数为(45.1±9.1)%,术后6个月随访期,射血分数为(51.3±4.3)%,P<0.05。结论:心肌梗死(MI)合并室间隔穿孔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围术期和中长期效果,并显著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外科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2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1.6±6.7)岁。前降支单支病变例6例(25%);多支病变18例(75%)。经超声心动图确诊有室间隔穿孔形成,其中多发穿孔4例。室间隔穿孔直径大小(13.5±5.7)mm。LVEF %(47.1±10.3)%。14例患者行前降支再血管化,其中11例使用乳内动脉。平均搭桥支数为(1.8±1.2)支,室壁瘤手术19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1例,左心室血栓清除4例。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后存活,顺利出院,1例行二次手术后死亡。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2±8.2)天,体外循环时间为(117.7±54.2)分钟,主动脉阻断时间(80.4±35.8)分钟,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71.2±139.6)小时,术后ICU停留时间为(6.7±8.9)天。其中二次开胸2例,气管切开1例。术后残余分流1例,行再次手术修补后,患者因感染死亡。对所有存活出院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4±7.7)个月,超声随访残余分流2例,因分流量小,未予再次手术,患者均可以正常生活。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发病初期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成功率低,IABP可为患者提供围术期的支持,最好病情稳定后4-6周时进行手术治疗。从右室侧修补时应谨慎,避免残余分流的发生。手术治疗是对于此类患者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