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输血后肝炎的主要问题日本红十字会血液中心,为防止发生输血后肝炎,凡HBs抗原阳性血及sGPT35KU以上者均不采用。在1987年全国血液中心接受的献血8217340单位中,sGPT35KU以上者约占2.1%,用RPHA法测定,HBs抗原的阳性率达1.3%,为防止发生输血后肝炎,从供血者中,将他们去掉了。但据厚生省输血后肝炎研究班(片出透班长)的调查资料,在过去的12年间约有18%非甲非乙型肝炎、0.3%乙型肝炎是由输血引起的。输血及血液制剂的使用同其他所有的医疗手段一样,作为医师的原则是要权衡对患者的利弊,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使危险率接近于零。对乙型肝炎采取的对策是,经过现行的筛选法之后,再测定HBc抗体,把显示有高效价HBc抗体,而  相似文献   

2.
有 HBs 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的病毒携带者可从慢性肝炎逐渐进展为肝硬变、肝癌。携带 HBs 抗原的机制是乳幼儿期的 HBV 感染。采用乙型肝炎疫苗(HB 疫苗)以获得 HBs 抗体,是预防病毒携带的重要措施。基于这种观点,作者参加了HB 疫苗的第三阶段试验,获得在乳幼儿使用 HB 疫苗的机会,并进行长达25个月的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医疗工作者来说,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均是具有工作中感染危险的重要疾病。在日本,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比率为2~3%,而在综合医院患者中,HBs 抗原的阳性比率为8~9%。因此,从事医疗工作人员被感染的机会远比一般人高。在辅助医疗科室人员之中,护士,检验技师等直接接触血液、血清的人,被感染的机会则更高。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在垂直感染方面,一般认为母亲HBe 抗原阳性时子女易成为携带者,HBe 抗体阳性时对子女一般不引起传染。我们在对HBs抗原阳性携带者母亲生育的子女观察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肝脏疾病     
一、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关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随着与病毒有关的抗原、抗体测定法的进步,随着其本质大体明瞭,已制成了乙型肝炎疫苗,预计1985年将广泛地进行疫苗接种。由HBs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血浆精制而成的HBs抗原,经加热、甲醛处理,使混入之病毒灭活后,再吸附于氢氧化铝的疫苗,其安全性高,并且抗体产生率达80~90%。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为一种世界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并且发现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已知HBs 抗原排泄于尿、便、胆汁中。有人用病人的唾液给黑猩猩静脉注射引起发病,因而强调唾液亦是重要的传染源。HBe 抗原阳性、DNA 多聚酶阳性HBV 血清,稀释10~(-9)能成功地使黑猩猩感染并发生肝炎。种种事实均足以说明构成乙型肝炎传播之容易,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可通过各种医疗途径构成感染。于日本,人群的2~3%为抗原携带者。随着乙型  相似文献   

7.
关于伴随分娩的乙型肝炎(HB)母子间感染问题,日本厚生省曾于1984年8月27日确定了从1985年起对所有孕妇采血检查HB,从带有瓋毒而不发病的携带者(持续感染者)中找出感染力强的“危险的母亲”,并对其所有的新生儿投予HB疫苗,以便切断感染链锁的方针。这是根据乙肝疫苗的制作预料于1984年  相似文献   

8.
输血与肝癌     
据统计,日本1976年死于肝癌的人数剧增,达10万分之9,1987年增加一倍,为10万分之18。其中HBs抗原阳性者为10万分之4,无增加,骤增的病例均非乙型肝炎。非乙型肝硬化、肝癌病例40%有输血史。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可有肝硬化和肝癌发生。1988年Chiron社一个小组成功开发了用C_(100)-3抗原的抗体(HCVAb)测定方法,此抗原在酵母中发现,并作为HCV感染的特异标志。1989年2~3月检查了东大、山梨医大、信州大、  相似文献   

9.
B型肝炎病毒 ( HBV)感染的诊断依靠 HBs抗原、抗体检测 ,HBV增殖程度则以 HBe抗原、抗体、HBVDNA多聚酶、HBV DNA量来判定。但是 ,随着病程的自然过程和治疗的进行 ,不能产生 HBe抗原的突变株已显现 ,而且 ,因 HBV DNA的量变动较大 ,依靠现有敏感度的 HBV DNA检测法 ,则难以正确把握 HBV的增殖状况。作者采用高敏感度可定量的实时 PCR( realtime PCR)法 ,研究 HBV携带者的病况与 HBV增殖的关系。对象为 1HBe抗体阳性无症状者 ( ABC) ,为本院接受普查的 HBs抗原 ( EIA法 )阳性者中 ,HBe抗体阳性 5年以上、AL T正…  相似文献   

10.
肝炎与病毒一般肝炎病毒分为甲型(HAV)、乙型(HBV)和非甲非乙型(NANB)三种,甲型只有急性肝炎,而乙型和非甲非乙型除了急性肝炎之外,还有无症状带毒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多种病型。此外,乙型病毒携带者还可表现为免疫复合物病,即HB肾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儿童乙型肝炎。也有人在乙型肝炎病毒基础上重复感染δ病毒(D型)。本文重点叙述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向成人期的过渡。乙型肝炎 (一)关于乙型肝炎病毒 1.HBs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母儿间感染阻断工程”的新方案1985年起开始在日本实施的厚生省’乙型肝炎母儿间感染阻断工程。(以下称《工程》),对于减少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数起到重要作用。但1995年以后厚生省对该《工程》方案进行了大幅度修订,扩大了感染阻断对象,...  相似文献   

12.
据推测,目前在日本 HBV 携带者有200~300万人,其中,约10%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肝病患者,其余90%为无症状HBs 抗原携带者(AsC)。据有价值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包括母婴感染的婴幼儿期感染,在HBV 携带者的成因方面最为重要。最近,在日本正在大规模地探讨着有关预防感染的对策。HBV 携带者的自然经过一般认为,由包括母婴感染的婴幼儿期感染形成的 HBV 携带者,引起肝损害的机会有3次。即感染形成时、HBe 抗原进入人体 HBe 抗体形成前后、HBV 从体内被清除时。因 HBV携带者的肝损害而引起临床症状者,为第二种  相似文献   

13.
出生前诊断     
先天性代谢异常及染色体异常的胎儿检查,已在欧美及日本广泛展开,1977~1979年度,厚生省关于出生前诊断的预后调查研究班追踪的结果,胎儿检查的8.8%为染色体异常症,9.6%为先天性代谢异常症,2.1%伴隐性遗传性疾病,0.3%为其他。行胎儿诊断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的疾病,美国NIH的报告如表1。日本对81年度厚生省心身障碍调查研究班整理的疾病(见表2)做胎儿检查。有报告说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水平感染,可分3部分:①切断感染途径;②使用HB疫苗预防其发生;③感染后采取的措施。1.切断感染途径因为血液是主要的感染源,所以献血血液必须按RPHA法检查HBs抗原。既使10~(-8)ml e抗原阳性血进入体内也有感染的可能。很多医源性感染都是由注射所致,并且是存注射器套上套管时发生。使用后不要套上注射器,要把注射器放到专用的容器内,彻底处理医用废物,手术衣等物品上附着的血迹要尽量清除,附着血迹一定要用流水充分洗涤。对于被污染的器材、衣物的消毒灭菌原则是①加热灭菌,焚烧、高压、干热、煮沸;②药物消毒,氯类1000ppm/小时;非氯类可用2%戊二醛、氧化乙烯气体,甲醛气体。以血液为  相似文献   

15.
朝日新闻1983年2月27日报道,满4岁以前施行结核菌素反应的小儿约有半数为假阳性,即一度判定为阳性、疑似阳性的有半数转为阴性。这样就将未感染儿当作感染儿,使其失掉接种BCG的机会,造成小儿处于对结核菌无预防的状态。厚生省决定从4月起施行再检查,并制定重新估计乳幼儿的结核菌素反应判定标准。最近假阳性现象在研究者间已提到日程。厚生省  相似文献   

16.
前言乙型肝炎疫苗问世已经四年,经过四年来的开发、应用,使预防乙型肝炎感染的工作基本走上正轨。乙型肝炎疫苗于1985年11月问世。从1986年1月开始在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带菌母亲所生的婴儿身上,公费投予高价乙型肝炎球蛋白(HBIG)及乙型肝炎疫苗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子感染。1987年7月,日本三重大学的两位医务人员因患重症乙型肝炎死亡,这一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极为关注。于1988年2月起,对以国立医院职员为主的医务人员决定公费给予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同时,替代以前所采用的来源于血液的疫苗,改为遗传因子,使乙型肝炎疫苗更加安全、有效,并得以迅速推广。另外,即使是医疗单位也要提高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7.
有关修订的“断奶的基础”1980年“断奶的基础”作为厚生省身心障碍研究所的“婴幼儿断乳食研究班”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从那时起,经过15年,直到1995年厚生省又发表了修订的“断奶的基础”。这是厚生省身心障碍研究所为适应少子女时代,有关母婴保健事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肝脏疾病     
一、肝炎1.肝炎病毒自由地利用各型肝炎病毒的种种标记,在临床诊断上是非常有用的。根据单份血清测定IgM型抗HAV抗体便可确定急性甲型肝炎的诊断。在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期,HBs抗原和HBe抗原未必经常阳性,此间如不注意观察HBc抗体则易误诊为非甲非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时,较早出现IgM型HBc抗体,其滴度逐渐降低。因此,对于急性期查不到抗原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通过检测IgM型HBc抗体,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而且还可以作为急性肝炎与慢急肝炎恶化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作为同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关抗原抗体之一的IgM 型的HBc 抗体(IgMclass anti—HBc),应用放射免疫测定(RIA)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于诊断急性乙型肝炎,认为很有用处。同时由于提高了测定方法的敏感程度,在HBV 持续感染者病例中,也能检查出来。一、对象和方法对象:HBs 抗原阳性群:无症状病原携带者(AsC)79例,急性肝炎(AHB)6例,慢性肝炎(CHB)80例,肝硬化症(LCB)12例。HBs 抗原阴性群:急性肝炎(AHNB)8例,慢性肝炎(CHNB)23例,肝硬化症  相似文献   

20.
HBe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重要意义,正日益增加。已经知道HBe抗原阳性血中含有大量的HBV而且感染性强,加上最近又弄清了HBV持续感染的病理状态与HBe抗原的关系,使HBe抗原受到了新的重视。这里试对HBe抗原的意义,整理如下: 1.作为感染性的标记日本通过对黑猩猩的感染性试验,弄清了HBe抗原阳性血清的感染力,比HBe抗体血清约强10~8倍。已经知道在母婴感染时,HBe抗原阳性病毒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婴儿,有80~90%成为携带者。关于婴儿的携带者形成率问题,需详细说明。如果母体血的HBe抗原是用灵敏度低的方法调查的,结果是当母亲为HBe抗原阳性时,婴儿成为携带者的比率很高,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