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淑珍  吴华  顾旭东  傅建明  曾明  李亮  沈芳 《浙江医学》2017,39(16):1359-1362
目的探讨运用骨盆辅助式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康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传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步行功能训练,治疗组给予骨盆辅助式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频率为6次/周,20min/次,共8周。两组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采用BiodexGaitTrainer-2步态分析系统评定患者的步长、步宽、步频和步速,比较两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FMA评分、BBS评分、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宽、步频和步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FMA评分、BBS评分、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宽、步频和步速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骨盆辅助式康复机器人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功能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能力的作用.方法:4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和Bobath疗法,共进行8周.分别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和步行功能,使用卷尺测量简易腹内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Sheikh评分、BBS评分、Holden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腹内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四种评分和腹内压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和Bobath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和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结果:采用FMA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ADL评定,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康复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残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对其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行早期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音乐放松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恢复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BS及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及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AC分级0、1、3、4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2、5级分别有6、7例,对照组分别有18、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下肢康复机器人恢复训练联合音乐放松疗法,能更好地恢复其下肢功能、改善步行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各临床评价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2组的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可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踝背伸和跖屈肌群的协调控制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训练组19例,踝关节协调控制组20例,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对比研究,评定指标: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功能评分(FMA-L),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10m步行速度测定,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评估方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各评定结果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踝关节协调控制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强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肌群协调控制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被随机分为减重平板步行组和一般康复组,各24例.一般康复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减重平板步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此间分三阶段强化患者负重、膝踝控制、屈髋和踝背伸能力.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给予Motricity index中下肢肌力积分(MI-L)、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MBI)来分别评定患者的下肢肌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同时12周后还测定患者的功能性步行分级(FAC)、通过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定出患者的步速、步长和步频参数,Tinetti步态评测表评测步态.结果 治疗后MI-L、BBS、FMA、MBI减重平板步行组较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间比较P <0.01.减重平板步行组FAC步行功能分级4级及以上者22例(92%),一般康复组共12例,(50%),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10米最大步行速度、步长、步频以及步态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功动能的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绳带疗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20)、PNF组(n=20)和联合组(n=20)。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常规组只进行常规步行康复训练,PNF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强化PNF手技训练,联合组患者在PNF组的基础上增加绳带疗法。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BBS评分、FMA-LE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 m步行测试(10MWT)及6 min步行距离(6MWT)评估结果。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BBS评分、FMA-LE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WT及6MWT评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其中PNF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FMA-LE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MWT及6MWT均优于常规组(均P<0.05),且联合组的疗效优于PNF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和PNF技术训练的基础上再辅助绳带疗法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偏瘫患者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平衡针灸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本院康复科神经内科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平衡针灸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ADL能力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改良巴氏指数(MBI)为 79.41±5.8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为29.12±3.12;Berg平衡量表(BBS)为40.42±4.87,患者10米步行所需时间为(41.89±7.17)s,患者6 min内步行的距离为(41.08±2.96)米;②Holden步行能力评定治患者的Holden步行能力评定达3~5分者共32例(80.0%),治疗组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灸疗法可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ADL能力,提高其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虚拟现实康复机器人组(实验组)和康复机器人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验组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而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的康复机器人训练,均为30min/次,5次/周,共进行8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评定表(FMA-LE)、10m步行能力测试(10MW),起立-步行测试(TUG)和6分钟步行能力测试(6MW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FMA下肢评分、10MW、TUG和6MWT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除FMA下肢评分外,其它各项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康复机器人步态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镜像疗法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疗效 方法:选取康复科内脑卒中后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镜像疗法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进行下肢FMA评分量表、FAC分级、BBS量表和BI量表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下肢FMA评分量表、FAC分级、BBS量表和BI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肢FMA评分量表、FAC分级、BBS量表和BI量表评分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肢FMA评分量表、FAC分级、BBS量表和BI量表评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镜像疗法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MTD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ADL能力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随机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TD平衡仪进行平衡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Bathel指数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分别对两组患者平衡功能、ADL能力和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BS、Bathel指数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3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观察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TD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和ADL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衡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评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步行能力评定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在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erg平衡功能评分、Bathel指数评分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Berg平衡功能评分、Bathel指数评分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P0.05),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平衡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行走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应用踝足矫形器后步态及步行能力变化。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康复治疗)与研究组(踝足矫形器早期使用+常规康复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步态及步行能力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Berg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Berg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能够显著改善其步态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踝足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2年内)分为常规康复组30例和矫形器康复组31例。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矫形器康复采用常规运动疗法并加用踝足矫形器。在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ger下肢评分,评衡评分及10米最大步行速度来评定。结果:2组在康复治疗前评测的各主要指标间无明显差别(P0.05);康复治疗后评测的下脚FMA、平衡FMA与10米最大步行速度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踝足矫形器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视觉反馈平衡仪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治疗。2组连续治疗5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通过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Holden步行能力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BBS评分和Holden步行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BBS评分和Holden步行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头针结合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平衡仪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老年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2例老年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平衡仪训练,比较两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行功能分级。结果:训练3个月后,两组下肢FMA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3个月后,观察组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步行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仪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用于老年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其下肢FMA评分、BBS评分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改善其步行功能分级,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任务导向性功能性活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试验组采用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和任务导向性功能性活动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运动康复训练。两组训练时间都是40 min/次,2次/d,5 d/周,连续训练4周。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ugl?Meyer scale,FMA?L)、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训练前后的评估,比较两组训练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训练4周后,两组评估指标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 < 0.05),且试验组FMA?L、BBS、 FAC 和 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任务导向性功能性活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影响。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实现行走,改善日常生活活动,促进患者自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朝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16例、生物反馈组(B)16例和联合治疗组(C)16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C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erg(BBS)平衡量表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对各组患者的下肢功能进行评定,另外用SPECT观察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结果 (1)组内比较: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FMA评分、ADL评分、BBS评分、FAC及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分别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治疗后,B组的各指标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各指标与A、B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12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70例和晚期组56例,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早期组患者在发病48h~7d时即配合康复训练; 晚期组于发病后3周~4周接受康复训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2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均比入院时显著降低,FMA评分、ADL评分比入院时显著提高。组间比较,早期康复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晚期康复组,FMA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晚期康复组。结论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改善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