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检测不同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不同发展阶段血清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变化,并探讨其在CML的诊治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50例初诊患者[慢性期(chronic phase,CP)30例,加速期(accelerated phase,AP)10例,急变期(blast crisis,BC)10例]为CML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OX-2、b FGF及TGF-β1水平。结果初诊时,与对照组相比,CML组患者的血清COX-2及b FGF含量升高,而TGF-β1含量减低(P0.001)。CML组急变期、加速期患者血清b FGF及COX-2水平较慢性期患者增高,而TGF-β1水平减低(P0.001)。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时,CML患者血清b FGF及COX-2含量下降,而TGF-β1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达到缓解时,血清b FGF、COX-2及TGF-β1水平与C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ML初诊患者治疗前血清b FGF、VEGF水平与TGF-β1呈负相关(P0.05)。结论 CML患者初诊时COX-2及b FGF高表达,TGF-β1低表达,治疗后,达到CR时,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提示其与CML的发生、发展与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因此,动态监测CML患者血清COX-2、b FGF及TGF-β1水平,可作为CML病情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76例宫颈癌中VEGF及TGFβ1蛋白表达,以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 (1)VEGF和TGFβ1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8%和68.4%,明显高于对照组(20.0%和23.3%)(P<0.01).(2)VEGF和TGFβ1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加明显增加(P<0.05或P<0.01);淋巴结无转移者VEGF和TGFβ1阳性表达率(57.1%和55.1%)明显低于有转移者(81.5%和92.6%)(P<0.01);(3)VEGF和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 和TGF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生长、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AL患者血清中VEGF-C及VEGFR-2、VEGFR-3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1例确诊为AL患者、接受治疗观察的43例及16例健康献血者血清中VEGF-C、VEGFR-2、3进行检测.结果 (1)AL患者VEGF-C、VEGFR-2及VEGFR-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完全缓解(CR)组患者VEGF-C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未完全缓解(NR)组患者VEGF-C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CR组和NR组VEGFR-3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4)治疗前NR组VEGFR-2、VEGFR-3水平明显高于CR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观察AL患者治疗前后VEGF-C及VEGFR-2、3表达水平,对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血清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AL疗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正常人群及初治、缓解、未缓解组的血清SF、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 初治及未缓解组血清SF、β2MG水平较正常对照及完全缓解(CR)组高.初治组与未缓解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清SF、β2MG均增高的患者较单项及二项增高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生存期短.结论 血清SF、β2MG反映了A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联合检测对判断病情疗效、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AL疗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正常人群及初治、缓解、未缓解组的血清LDH、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 初治及未缓解组血清LDH、β2MG水平较正常对照及完全缓解(CR)组高.初治组与未缓解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清LDH、β2MG均增高的患者较单项及二项增高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生存期短.结论 血清LDH、β2MG反映了A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联合检测对判断病情疗效、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va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法,动态测定40例初治AL患者血清中MCP-1、sIL-2R的水平,以20名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 初治AL患者血清MCP-1、sIL-2R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经化疗完全缓解(CR)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完全缓解患者血清中MCP-1水平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患者sIL-2R水平再次升高,复发患者MCP-1水平降低.结论 动态监测MCP-1、sIL-2R含量变化有助干预测AL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HK-2转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SMA和VEGF mRNA表达,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上清中的VEGF,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裂解物中的VEGF及其受体.结果(1)HK-2细胞在TGFβ1(5、8 ng/ml)刺激后,α-SMA免疫染色均为阳性,以8 ng/ml时最强;TGFβ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诱导α-SMA mRNA表达(P<0.001).(2)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VEGF从基因到蛋白水平呈双相改变:0.1和1 ng/mlTGFβ1刺激后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3、5和8 ng/ml TGFβ1刺激后表达强度则低于对照组(P<0.001).8 ng/mlTGFβ1刺激较短时间(12和24h),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01);而刺激较长时间(36、48和72 h),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3)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VEGF受体表达增强(P<0.001).结论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VEGF受体表达增强,而VEGF表达出现双相变化,高浓度的TGFβ1刺激可引起VEGF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8.
杨青青  李全民 《北京医学》2013,35(2):99-102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纳入38例健康体检者和85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多伦多评分系统将85例T2DM患者按照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及病变严重程度分为单纯T2DM组(A组,20例)、轻度DPN组(B1组,22例)、中度DPN组(B2组,22例)、重度DPN组(B3组,21例),分别测定TGFβ1含量,并收集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等临床资料.比较健康对照组和糖尿病各组TGFβ1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T2DM患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2.3±1.6)pg/ml vs.(17.4±0.2)pg/ml,P< 0.01];DPN组TGFβ1水平较非DPN组升高[(22.1±1.8)pg/ml vs.(21.2±0.3) pg/ml,P<0.05];随着DPN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TGFβ1的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Logistic 回归显示病程与DPN显著相关(P<0.01).结论 血清TGFβ1水平升高可能有助于DPN的早期诊断,病程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06年3月期间70例宫颈癌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TGF-β1的表达。结果 COX-2和TGFβ1蛋白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OX-2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TGFβ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COX-2与TGFβ1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553,P〈0.05)。结论 COX-2和TGFβ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对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OX-2、VEGF、TGF-β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5例甲状腺癌及20例正常甲状腺标本采用MaxVisionTM/HR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OX-2、VEGF、TGF-β1的表达。结果 COX-2、VEGF、TGF-β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4.67%、72.00%、68.00%,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36.376,33.366,21.535,P均=0.000);COX-2、VEGF、TGF-β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织,与病理分期均存在正相关(r=0.277,P=0.016;r=0.402,P=0.000;r=0.272,P=0.018),COX-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61,P=0.000),VEGF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0.782,P=0.000),COX-2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0.783,P=0.000)。结论 COX-2、VEGF、TGF-β1在甲状腺癌中过表达在肿瘤转移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OX-2与TGF-β1可能都对VEGF有正向调节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加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血浆TGFβ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TGFβ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4名对照组和7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GFβ1水平,并分析血浆TGFβ1水平与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不同病程的关系.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背景型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血浆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和糖尿病无眼底病变组显著升高(P<0.01);③病程5~10年和10年以上者血浆TGFβ1水平显著高于5年以下者(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TGFβ1水平升高,并且血浆TGFβ1水平可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患者VEGF与多药耐药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VEGF与MDR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6例化疗后AL患者血浆VEGF含量;同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其骨髓单个核细胞Pgp的表达.结果 17例难治/复发AL患者血浆VEGF含量(76.01±40.18)pg/ml较对照者(33.13±11.97)pg/ml和完全缓解者(42.07±17.75)pg/ml明显升高(P<0.01);而完全缓解者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难治/复发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gp表达阳性细胞率(20.47±9.96)%,明显高于完全缓解者(6.00±4.17)%, P<0.01,且VEGF含量与Pgp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668,P<0.01).结论 AL患者血浆VEGF的检测,可作为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AL患者血浆VEGF升高与Pgp高表达有一定的一致性,考虑VEGF可能参与急性白血病M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AL疗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正常人群及初治、缓解、未缓解组的血清LDH、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初治及未缓解组血清LDH、β2MG水平较正常对照及完全缓解(CR)组高。初治组与未缓解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清LDH、β2MG均增高的患者较单项及二项增高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生存期短。结论血清LDH、β2MG反映了A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联合检测对判断病情疗效、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COX- 2和 VE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 COX- 2与 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资料完整的手术切除胃癌标本 84例、胃镜活检正常胃黏膜标本 2 0例。采用免疫组化 Power vision TM两步法检测 COX- 2、VEGF的表达。结果 :1正常胃黏膜组织中 COX- 2和 VEGF均呈阴性。胃癌组织中 COX- 2及 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6 .6 7% (5 6 / 84 )和 5 9.5 2 % (5 0 / 84 ) ,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 .0 1) ;2胃癌标本中 COX- 2的表达与癌灶大小、淋巴结转移、癌浸润深度和病理类型显著相关 (P<0 .0 5或 0 .0 1) ;而 VEGF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关 (P>0 .0 5 )。 3VEGF表达率在 COX- 2阳性胃癌中为 75 .0 0 % (42 /5 6 ) ,COX- 2阴性者 35 .71% (10 / 2 8)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VEGF与 COX- 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P<0 .0 5 )。结论 :COX- 2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COX- 2的检测有助于评价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判断胃癌的预后。 COX- 2表达与 VEGF显著相关 ,推测 COX- 2可能通过诱导 VEGF表达上调参与胃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病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测定4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ICAM-1、TGF-β1和LIF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L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5),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LIF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获完全缓解(CR)时,该三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又恢复正常;复发时,该三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又趋升高或降低,并接近治疗前的水平。结论sICAM-1、TGF-β1和LIF均参与了白血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检测AL患者血清上述三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为AL患者监测病情、评价疗效、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判断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的抑制作用及生长因子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 sc 睾酮法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模型组、大豆异黄酮 (60、120、240 mg/kg) 组;ig 给药 4 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前列腺湿质量、前列腺指数,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表皮生长因子 (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湿质量明显增加,前列腺指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大豆异黄酮各组前列腺湿质量和前列腺指数明显下降,血清 IGF1、EGF、VEGF 和 bFGF 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 TGF-β水平显著提高,前列腺上皮组织 EGF-R 表达显著下降,以 120 mg/kg 大豆异黄酮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大豆异黄酮具有较好的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 IGF- 1、EGF、VEGF 和 bFGF 水平,提高 TGF-β水平,下调 EGF-R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肾安胎冲剂治疗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RSA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早孕妇女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80.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血清VEGF显著降低(P0.01),sFlt-1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EGF显著升高(P0.01),sFlt-1显著降低(P0.01);保胎治疗无效者与保胎治疗成功者比较,血清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sFlt-1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补肾安胎冲剂治疗RSA的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VEGF水平,降低血清sFlt-1水平,从而促进胎盘绒毛血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p21ras蛋白、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ki-67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增生性疾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病机制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03例PTC、57例良性乳头状增生性疾病(包括27例滤泡性腺瘤和30例甲状腺肿组织)进行p21ras蛋白、TGFβ1和ki-67表达的检测.结果 (1)p21ras蛋白、TGFβ1和ki-67在PTC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滤泡性腺瘤组、甲状腺肿组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2)PTC组中,p21ras蛋白、TGFβ1和ki-67的表达在晚期患者、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分别显著高于早期患者、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1).结论在PT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21ras蛋白和TGFβ1的高表达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促进PT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ki-67能较可靠地反映细胞的增殖活性,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PTC生物学行为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3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和MMP-2的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术前血清VEGF和MMP-2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72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2水平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大体分型、肿瘤部位无关(P>0.05);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有关(P <0.05).术后随访1年时,复发者血清VEGF和MMP-2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P<0.05).结论:血清VEGF和MMP-2水平可能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绝经期前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OPG-RANKL系统的关系以及骨灵汤对IGF-1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例OP患者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每组各40例,均给予抗OP中药骨灵汤(骨碎补、鹿角胶、菟丝子等)治疗.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OPG和RANKL.采用包被放免法(IRMA)检测血清IGF-1.结果 绝经后组血清IGF和RANKL的水平显著低于绝经前组(P<0.01),绝经后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绝经前组(P<0.01);血清IGF-1、TGFβ1浓度与血清OPG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003、P=-0.622和r=0.000、P=-0.713;血清IGF-1、TGFβ1浓度与血清RANKL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012、P=0.549和r=0.001、P=0.667:绝经前妇女骨灵汤治疗后,血清IGF和TGFβ水平升高(P<0.05),OPG水平明显升高(P<0.01).RANKL浓度下降(P<0.05);绝经后妇女骨灵汤治疗后IGF、TGFβ和OPG水平升高(P<0.05),RANKL浓度下降(P<0.05).结论 骨灵汤可以通过上调IGF-1和TGFβ1的表达,影响OPG-RANKL系统,从而调节骨代谢,达到防治OP的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