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非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有注射器小量间断注入湿化法、输液管持续滴注法、雾化式吸入法、人工鼻湿化法、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法。旨在指导普通病区已在非机械通气状态下患者的人工气道湿化,应根据患者个体肺部治疗管理中选用最佳湿化方式,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2.
3.
陈红芹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178-180
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维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清除吸入气体中的尘埃颗粒、微生物、有害物质及呼吸道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肺部感染的生理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红芹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3):178-180
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维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清除吸入气体中的尘埃颗粒、微生物、有害物质及呼吸道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肺部感染的生理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陆仁凤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3,15(4):546-547
人工气道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有利于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人工气道的建立,也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因此,气道的湿化管理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关注。笔者将近年来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工气道是利用人为的方法建立气道,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措施,主要用于呼吸道堵塞、梗阻等呼吸困难的患者.临床上常见的人工气道有:口咽、鼻咽通气管,经鼻或口插管及气管切开后插管.而人工气道湿化是以液态水或水蒸气的形式湿润气道粘膜,稀释痰液,保持粘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标准过程[1].气道湿化的目的在于稀释分泌物以利于吸引或分泌物咳出,防止分泌物结痂引起的气道堵塞,是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持续人工气道湿化技术在防止气道干燥、结痂引起呼吸困难中的效果。方法:根据痰液的黏稠度和性质配制湿化液,应用微量泵调节滴速持续气道内泵入。结果:改用持续人工气道湿化技术后,气道湿化效果好,无一例气道干燥结痂引发呼吸困难的发生。结论:微量泵持续湿化人工气道,使气道持续保持湿化状态,易于痰液稀释和排出,防止了人工气道的干燥结痂而引起的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8.
9.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而气道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如分泌物的吸引、感染的预防等。因此做好气道的湿化就显得极其重要,现将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四种不同湿化液对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湿化液对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对60例建立人工气道且痰液粘稠患者,选择不同的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分别为A组用0.9%氯化钠,B组用0.45%氯化钠,C组用灭菌注射用水,D组用1.25%碳酸氢钠溶液,于每次吸痰前注入湿化液2~4ml。结果:①一般情况下,选用0.45%氯化钠溶液。②对于分泌物多且粘稠的患者,选用灭菌注射用水。③对于痰痂、血痂形成的患者,用1.25%碳酸氢钠溶液。结论:各种湿化液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尤其是其痰液性状,选用更安全有效的湿化液促进呼吸道湿化。 相似文献
11.
12.
气管切开术,改变了气体进入下呼吸道的正常通道,由于吸入的气体不经过加温、加湿以及过滤等处理,故对肺部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们采用持续滴入湿化处理,代替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从1997年6月~2000年5月,我们对32例气管切开病人采用持续滴入湿化法,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岁;气管切开时间7天~28天。其中:脑出血8例,重症格林巴利氏症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7例,颅脑损伤16例。1.2 方法 用250ml生… 相似文献
13.
14.
张雪琳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1):89-91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对吸人气体有加湿加温作用,主要依靠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水分蒸发而得到湿化。每天的水分蒸发量约为8-10ml/kg,依靠呼吸道的丰富血液循环使吸入气体到达肺泡时基本接近体温水平。人工气道建立后,吸入气体必须全部由气管及其以下的呼吸道来加温和湿化,使气道内水分和热量丢失增加,分泌物排出障碍,加重呼吸道阻塞,影响气体交换,容易造成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湿化不足或过度关键在于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正>正常情况下,人体呼吸道对吸入的外部气体具有加温、湿化的作用。鼻腔、咽部、喉部、气管、支气管通过黏膜的水分蒸发使吸入的外部气体得到温化、湿化后进入肺泡内。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通畅、有效引流、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临床上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内插管(经口、经鼻)和气管切开。人工气道建立后,鼻腔、咽喉部的加温、湿化、滤过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气体进入下呼吸道的正常通道,使吸入气体不能加温、加湿及过滤处理,针对这一问题,人工气道护理方法不断改进.近年来,一种人工替代呼吸道功能的加温湿化过滤器--人工鼻(HME)逐渐投入临床使用,本文就目前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人工鼻的优越性及相关护理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