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曙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91-92,F0003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经手术证实的64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资料,分析X线、cT及MRI的影像学征象。结果x线及CT扫描均见骨端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改变,部分病例可见“皂泡”样改变;T1WI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呈中度或明显强化,部分可显示瘤内坏死、囊变、液平等。结论X线平片、CT结合MRI可为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脊柱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证实的25例脊柱椎体及附件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2例行DR检查,23例进行CT检查(其中4例行增强检查),25例行MR检查(其中13例行增强检查),5例行全身核医学检查(其中3例局部图像融合检查),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总结规律。结果 25例患者,发生于颈椎4例,胸椎8例(其中1例胸椎病变累及相邻2个椎体及附件),腰椎9例,骶椎4例。骶椎以外21例同时侵犯椎体及椎板,其中5例以附件为中心累及椎体。DR中19例表现为低密度影,其中3例见“皂泡”样改变,14例单侧椎弓根环不完整或消失,1例双侧消失,5例椎体压缩骨折并其中1例椎体滑脱;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密度不均匀减低,8例病灶边缘见局限性硬化缘,7例见骨嵴;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为主,T2WI等、高或高、等、低混杂信号,22例见软组织肿块,5例椎体压缩骨折并其中1例椎体滑脱,其中2例椎体呈“哑铃”形改变;5例全身骨扫描表现为病变区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其中3例局部...  相似文献   

3.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替在恶性肿瘤或临界肿瘤,又称“破骨细胞瘤”,病理改变分为三级:工级为良性,Ⅱ级为恶性倾向,Ⅲ级为恶性,大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好发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40岁以上及20岁以下非常少见。本文收集25例20岁以下的病例探讨X线表现的特点和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谢艳 《当代医学》2013,(21):109-110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2月-2012年6月在上海市东方医院集团宿迁市东方医院经手术病理诊断为骨巨细胞瘤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X线平片、CT、MRI的影像学资料,依次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其影像学的特征。结果 X线表现:21例患者出现松质骨溶骨性骨质破坏;13患者出现偏心性生长,12例患者有轻中度膨胀扩张;CT表现:13例患者均表现为囊状膨胀性改变,偏心性生长病变患者有10例,8例患者病变边缘发生硬化,6例病变边缘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情况发生,还有6例见软组织肿块影;MRI表现:8例患者的病灶的信号成不均匀分布,其中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皮质中断不连。结论大多数骨巨细胞瘤的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为做出正确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依据,X线结合CT、MRI影像学检查可以显著提高骨巨细胞瘤的确诊率,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发于长骨骨端,1例发于不规则骨。10例影像学表现典型,术前诊断准确。结论 骨巨细胞瘤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但部分病例不典型,故误诊时有发生,最后诊断需影像、临床和病理三结合。  相似文献   

6.
骨巨细胞瘤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之德  沈建中 《上海医学》1994,17(12):699-702
报告1973年10月至1991年3月本院共收治50例骨巨细胞瘤。其中恶性骨巨细胞瘤12例,占24%。骨巨细胞瘤采用抓刮植骨术复发率40%。文章讨论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恶性骨巨细胞瘤,赞同Mc Grath将恶性骨巨细胞瘤分为三类:I.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Ⅱ.发展性恶性骨巨细胞瘤。Ⅲ.继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对发展性恶性骨巨细胞瘤更要提高警惕和重视,定期随访和注意恶性趋势。一旦有恶性表现立即果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的目的旨在评价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巨细胞瘤诊断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3例骨巨细胞瘤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单层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3例原代培养全部成活,生存日数26-66日,例1共传5代,例2共传3代,例3传1代。单核间质细胞可见有丝分裂,并敏殖传代,而多核巨细胞不能繁殖传代,培养结果说明单核间质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实质性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文分析普通×线.CT、MRI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方法 Ⅱ例病例,分别行普通×线、CT、MRI影像检查及诊断.对这些病例进行影像分析,与病理对照.结果 11例X线表现均为囊状膨胀性洛骨性骨破坏;6例MRI出现液一液平面;2例CT病灶内出现骨性分隔;3例CT表现骨皮质中断,骨包壳不完整.结论 普通X线,CT、MRI对骨细胞瘤的诊断各具特征,对这三种检查方法 认识及三种影像表现相互补充,对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提供更具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长长骨骨巨细胞瘤31例,受累部位分别为:股骨12例,胫骨8例,桡骨7例,尺度3例,腓骨1例,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肿胀,肿块与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X线片表现为侵及骨骺的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呈肥皂泡样改变,病理检查按Jaffe分为Ⅰ-Ⅲ级,3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9例,关节功能良好19例,轻度受限5例,2例在术后2年复发,1例术在术后11个月复发并恶变而行截肢术。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报道3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该瘤的X线平片表现有9种,但其基本X线表现是骨破坏,骨皮质或骨性包壳膨胀,本文根据骨性间隔的多少,将此瘤分为溶骨型、多房型及混合型。  相似文献   

14.
骨盆恶性骨巨细胞瘤7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巨细胞瘤为常见的骨肿瘤,多发于四肢长骨,但发生于骨盆者少见,据统计骨巨细胞瘤12.3%发生恶变,本文总结7例发生于骨盆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骨盆恶性骨巨细胞瘤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9~52岁,平均35岁,病程2月至2年。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软组织肿块,所有病例均有同期X线片、CT片,部分病例尚行MRI检查,使用日本东芝SCT-300S扫描仪,层距层厚5~10mm,7例均检查血酸性磷酸酶,3例增高。1.2结果1.2.1发生部位和生长方式7例中发生于耻骨支2例,坐骨支2例,髂骨翼2例。耻骨支、坐骨支同时发生1例。同时…  相似文献   

15.
张忠安 《四川医学》2001,22(6):581-581
患者 ,男 ,18岁。因右足踝部疼痛、肿胀加剧 3月入院。 2年前右足跟部间断性疼痛反复发作 ,随后出现肿胀。半年前在外地打工不慎跌伤右足 ,当时X线片诊断为右距骨骨折。用石膏固定治疗 2月后 ,右踝部疼痛肿胀反而加剧 ,来我院X线片检查 :右距骨骨折无骨痂形成 ,骨质破坏明显 ,距骨后方呈网络状改变并向后上方膨出。诊断 :右距骨骨肿瘤。在我院施行距骨摘除并植骨手术 ,将所切病骨标本送病理检查 ,报告为 :右距骨骨巨细胞瘤Ⅱ级。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病灶起源于骨骼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 ,其主要成分类似破骨细胞 ,故又称之为破骨…  相似文献   

16.
男16例,女19例.年龄:12~54岁,20岁以下5例,21~30岁17例,31~40岁8例41岁以上5例.发病部位:股骨远端11例,肱骨近端6例,胫骨近端5例,腓骨近端4  相似文献   

17.
向理科  罗子国 《重庆医学》1993,22(5):266-268
本文对7例脊柱原发性骨巨细胞瘤(GCT)进行了光镜(LM),组化和免疫组化研究,其中2例进行了电镜(EM)观察。LM和EM显示GCT由单个核细胞(MC)和多核巨细胞(MGC)组成。MC包括成纤维细胞(FB)、组织细胞(HC)、原始间叶细胞、中间型细胞、黄色瘤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MFB),并见原始间叶细胞过渡为不同分化的FB和HC。MGC由MC融合而成,多数为HC型,少数为兼有FB和HC的混合型。我们认为GCT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HC、FB和MFB属肿瘤性细胞,MGC属反应性细胞。  相似文献   

18.
陈逸三 《浙江医学》1992,14(4):61-62,64
骨巨细胞瘤(GCT)是一种较常见的带有侵袭性的原发性骨肿瘤,X线表现典型者容易诊断,而发生于骨中央部位(非偏心性)的大块溶骨型或少见部位的GCT,易与其他骨疾患相混淆,尤其恶性骨肿瘤.笔者收集本校2所附属医院经手术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中心型巨细胞瘤(CGCT)21例,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钟志刚  蔡植英 《广东医学》1994,15(5):338-339
自骨水泥投入临床应用以来,不仅用于骨质填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粘固,还采用骨水泥金属丝复合 物用于脊柱不稳定性疾患,如外伤性截瘫以及脊椎结核的治疗上。我科自1981~1988年将收治的13例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66例少见部位的骨巨细胞瘤,着重X线诊断的分析探讨。男41例,女25例。平均年龄31.5岁。发病部位分布广泛,66例分布于23个骨部位。跟骨巨细胞瘤有单房和多房两种基本表现形式。脊椎巨细胞瘤具有明显的侵袭性,有的肿瘤表现颇似脊椎结核。巨细胞瘤易跨越关节。文中深入地分析了肱骨、股骨颈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对16例骨包壳进行了详细观察,认为骨壳不是骨皮质膨胀变薄,而是肿瘤刺激骨膜形成的反应性新生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