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eeds-Keio人工韧带辅助自体髌腱(中1/3)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临床应用Leeds-Keio人工韧带辅助自体髌腱(中1/3)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10月至1998年2月间,应用Leeds-Keio人工韧带辅助自体骨-髌腱(中1/3)-骨-髌前筋膜-股四头肌腱瓣重建前交叉韧带32例.术后实施积极的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26例、7~9年(平均8年),Lysholm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6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7分,Noyes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14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230分,患者对手术的主观评价满意度平均为86%(70~99%).运动员患者术后第6个月恢复正式训练、比赛.16例术后(平均20个月)在行内固定物取出时进行了关节镜检查,重建韧带外形及张力良好.术后再伤导致人工韧带断裂1例,1例出现明显异物反应取出人工韧带.结论:应用Leeds-Keio人工韧带辅助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可采用快速康复程序,康复快,运动员患者术后早期即可恢复训练与比赛.提示应用Leeds-Keio人工韧带辅助自体髌腱(中1/3)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行,适合复合韧带损伤患者和期望迅速恢复运动训练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自体骨-髌腱(中1/3)-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髌腱形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自体骨 -髌腱 (中 1 /3 ) -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髌腱的长、宽、厚度变化。对象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体骨 -髌腱 (中 1 /3 ) -骨重建前交叉韧带 3 6例 ,术中缝合取材后的髌腱缺损 ,术后早期康复 ,术前和术后平均 1 6个月摄标准 5 0度侧位X线片 ,对比髌腱长度的变化 ,同时行双侧髌腱超声检查 ,对比宽度和厚度的变化。结果 :侧位X线片测量显示 :术后髌腱长度较术前平均短缩 3 0 % (1 5mm ,P =0 0 0 7) ,超声测量显示 :术后髌腱厚度较对侧平均增加 62 9% (2 2mm ,P <0 0 0 1 ) ,宽度与对侧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1 0 1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中,横切口取腱和纵切口取腱的优缺点。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行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病例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横切口取腱32例,纵切口取腱32例,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疤痕面积、隐神经髌下支受损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方向取腱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全部恢复正常,且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横切口取腱手术平均时间较纵切口延长11分钟;横切口长度(5.0cm/m±0.25cm/m)显著短于纵切口(5.8cm/m±0.16cm/m),其疤痕面积(2.32cm2±1.75cm2)显著小于纵切口(7.05cm2±2.75cm2);横切口取腱患者无明显跪地痛表现;横切口取腱患者隐神经髌下支受损率为81.3%(26/32),而纵切口取腱患者为87.5%(28/3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关节镜下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横切口取髌腱与纵切口相比,手术难度较大,但术后疤痕小。关节功能不因切口方向选择有任何影响。两种切口方向取腱,隐神经髌下支损伤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自体中1/3髌韧带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late,Iigament,ACL),已成为常规治疗ACL的微创外科手段,但带来的术后并发症将直接影响ACL重建的疗效: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在采用关节镜下自体中1/3髌韧带等长重建ACL的同时,用半腱肌或髂胫束修补髌韧带21例,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自体骨-髌腱-骨(B-PT-B)中1/3重建ACL。其中同时行侧副韧带修复1例,半月板损伤部分切除3例,半月板结合部缝合1例。结果按照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6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术中选择等长点,测量关节内重建韧带的长度,获取标准的髌腱两端骨块及胫骨、股骨隧道,并正确使用挤压螺钉固定两骨块于隧道中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该手术创伤小,对关节内环境影响小,可同时进行关节内其他手术,术后恢复快,是ACL重建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已在国内外普遍开展 ,并逐渐成为标准术式[1,2 ] ,后交叉韧带 (PCL)采用何种术式重建尚有争议。我院从 1999年 4月至2 0 0 0年 6月在关节镜辅助下行有限小切口 ,取同种异体骨 -髌韧带 -骨 (BPB)移植重建PCL ,取得较好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2 8~ 4 2岁 ,平均 31岁。交通伤 3例 ,运动伤 1例。新鲜损伤和陈旧损伤各 2例 ,2例新鲜损伤关节镜下证实为韧带中段成马尾状撕裂伤 ,无法修复。损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 7,15d、2 ,3个月。其中 3例为单纯PCL损…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应用岳珍王嘉芙前交叉韧带(ACL)是一个特殊的几何形复合体,是膝关节极重要的稳定功能,因此,对该韧带的研究,尤其在手术方案的设计上研究甚多.据最近报道,同种异体髌腱重建ACL有很多优点,没有自体取材所造成的损伤和缺陷,异体...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骨-中1/3髌腱-骨、骨-跟腱移植重建羊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同种异体骨-中1/3髌腱-骨(B-PT-B)、骨-跟腱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PCL)后的组织学演变及力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以了解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健康成年羊25只,A组为取材组(5只).B、C组为实验组(各10只);分别以新鲜冷冻异体B-PT-B和异体骨-跟腱移植重建PCL.分别以健侧为自身对照组.采用形态学及生物力学手段、对术后1个月和6个月两组移植物(供体)重建PCL后的组织学演变及术后6个月力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常规组织学染色显示:重建PCL6个月后两种移植物与正常PCL结构相似;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同种异体骨-跟腱移植重建后的PCL的抗拉伸强度比同种异体B-PT-B重建的PCL高,且具有与正常PCL接近的力学特性。结论同种异体骨-跟腱移植重建的PCL具有与正常PCL接近的力学特性.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兔异体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兔异体骨-前交叉韧带-骨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移植物的组织学转归。方法:24只骨骼成熟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每只兔的一侧后腿进行无菌取材,用新鲜冰冻异体骨-前交叉韧带-骨移植重建兔后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第6周、12周、26周、52周对重建后的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重建后的移植物在关节内经历了细胞长入、胶原纤维再生和再塑形过程,术后52周时移植物类似于正常PCL,细胞形态、大小及排列接近正常,胶原纤维束排列规律、致密,甲苯胺蓝异染物质分布类似于正常PCL,移植物外包绕的滑膜趋于正常,其Ⅲ型胶原含量下降,Ⅰ型胶原明显增多,但移植物内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及分布仍与正常PCL有区别。结论:兔异体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术,移植物的组织学特性对PCL重建效果有明显影响,提示应用同种组织类型移植物可取得更好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关节镜下髌韧带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与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膝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移植重建ACL及54例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的情况,随访24~48个月,平均31.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和KT-1000关节测量仪测定稳定性评价疗效。结果两组间患者满意度、关节稳定性及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髌韧带重建组膝痛发生率较腘绳肌腱组高(37%比11%)。结论关节镜下髌韧带与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的疗效相同。ACL重建中等长重建、牢固固定及早期康复锻炼对疗效更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自体骨-髌韧带-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1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手术能很好地显露髁间窝 ,并能同时治疗关节内的其他疾病 ,且并发症少。我科自 1996年 4月以来治疗 13例 ,均取得满意疗效。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2 3~ 42岁 ,平均 2 9岁。左膝 7例 ,右膝 6例 ;单纯ACL损伤 8例 ,伴侧副韧带损伤 3例次 ,半月板损伤 4例次。自交叉韧带损伤至施行重建ACL手术时间为 7d~ 18个月 ,平均 5 6d。 13例均行ACL重建术 ,同时行半月板部分切除 4例次 ,侧副韧带修复 2例次。术后随访 6~ 31个月 ,平均 15个月。术前抽屉试验阳性 1…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e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在急性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大约占1%~40%,其中交通事故引起的约占56.5%,运动损伤引起的约占40%。随着对PCL的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等研究的不断认识和提高,膝关节PCL损伤的重建已成为运动医学和骨外科学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膝关节PCL重建成功的关键是对隧道的准确定位、移植物的强度、减少移植物的扭曲、使用移植物预张器、移植物的最佳固定方式和使用的材料以及术后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目前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开展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通过借鉴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成功经验,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将后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成像已被证明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有效方法 ,随着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广泛开展 ,MRI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术后的随访中。探讨了MRI评价重建术后移植物完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成像已被证明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有效方法,随着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广泛开展,MRI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术后的随访中.探讨了MRI评价重建术后移植物完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韧带移植物问题,重建手术时机、优劣性已经被讨论很多,关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固定也是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薄弱环节。现交叉韧带重建固定技术通常根据医生的经验、移植物的选择和手术技术等确定。移植物固定可以使用界面挤压螺钉、钮扣、垫片、骑缝钉、横钉、聚乙烯带、缝线桩等。本文就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固定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分析他们的优缺点和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18.
关节镜下自体及同种异体髌韧带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及比较关节镜下自体及同种异体髌韧带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对58例外伤性膝ACL断裂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分别以同种异体骨-中1/3髌腱-骨(B—PT—B)复合物(异体组28例)及自体B—PT—B复合物(自体组30例)进行移植重建,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并对两组患者在肌力恢复、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评分、隧道扩大现象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关节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早期异体组肌力恢复较自体组为快。12个月时两组肌力恢复、膝关节功能评分、稳定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线片均存在隧道扩大现象,异体组较自体组多见(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膝ACL疗效满意,应用方便,副作用少,是自体材料的良好替代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自体骨-1/3髌腱-骨移植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包括40例单纯性前交叉韧带断裂伴症状性胫骨前脱位的病例,均采用自体骨-1/3髌腱-骨重建。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行患侧膝关节X线检查,行体格检查及功能评分。结果总共36例(90%)获得随访,时间平均31个月。30例(83%)Lachman征及旋转移位试验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55.7±3.1)分增加至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的(90.1±2.7)分(P0.001)。而Tegner评分则由术前平均(5.0±1.4)分增加至术后(6.25±1.2)分(P0.001)。与术前X线检查相比,无退行性改变。结论采用自体骨-1/3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后2年以上随访结果发现,83%的患者膝关节不稳现象消失,至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以该方法重建ACL有效地恢复了受伤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关节镜下保留残迹的膝后交叉韧带(PCL)单束重建的技术和效果.方法 自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38例(38膝)患者经临床和关节镜检查证实为PCL功能不全,其中9膝伴后外侧角损伤,6膝伴后内侧角损伤,8膝伴外侧半月板破裂,4膝伴内侧半月板损伤.均于关节镜下行保留残迹和滑膜的PCL单束重建术,采用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解剖位复合固定莺建韧带.结果 本组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37个月[(20.79±7.9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0~70分[(51.32±9.84)分],提高至随访时70-100分[(92.37±6.95)分](t=-30.14,P<0.01).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标准由术前异常(C级)16例、显著异常(D级)22例,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18例、接近正常(B级)18例、异常(C级)2例(Z=-6.00,P<0.01).38例患者中,36例恢复伤前运动水平,2例运动水平较伤前减低.结论 关节镜下保留残迹的PCL单束重建技术可行,治疗效果满意.保留PCL残迹与滑膜可能有利于重建韧带植入物牛物愈合和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