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 ,VD)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临床诊断为很可能VD患者111例,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15 5例为对照,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与VD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传导阻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症、贫血病史以及年龄与VD有关;多因素分析证实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冠心病与VD有关,OR值(95 %CI)依次为5 .15 (2 .31~11.4 8) ,4 .11(2 .0 3~8.32 ) ,2 .15 (1.17~3.94 ) ,2 .0 8(1.12~3.86 ) ,2 .0 4 (1.0 7~3.87)。结论 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冠心病与VD有关,可能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期痴呆 [血管性痴呆 (VD)、Alzheimer型痴呆(AD) ]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长度片段多态性技术 (PCR- RFL P)检测 2 6例 VD(下称 VD组 ) ,32例 AD(下称 AD组 ) ,4 0例正常人 (下称对照组 ) 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均以 ε3/3为优势基因型。 VD组、AD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5 0 .0 0 %、5 6 .2 5 %、80 .0 0 % ,VD、AD两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ε3/4基因型在 VD组、AD组分别为 7%、9% ,较对照组 (3% )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ε4 /4基因型在各组中均在 5 %以下。 VD和 AD患者等位基因ε3降低、等位基因ε4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基因型 ε3/4与 VD、AD具有相关性 ,等位基因 ε4可能是痴呆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血管因素与痴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疾病和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的定义中仅血管性痴呆( VD)与脑血管疾病有关 ,Alzheimer病 ( AD)的发病与血管因素无关。但近年来的研究提示血管因素在痴呆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血管因素与痴呆 (包括 AD和 VD)的研究加以综述。1 流行病学痴呆 ,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当今 ,从神经病学的角度来看 ,痴呆通常是指一组由于脑的慢性进行性、退行性疾病引起的记忆及其他智能损害为表现的综合征 ,常同时伴有行为异常及人格改变。因此 ,痴呆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区中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目的:了解西安载我中老年人痴呆的流行现状。方法:E要用多分层,多级,随机、整群抽样、以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为筛查工具,对西安地区4850例5及以上中老年人进行了痴呆患病率调查。结果: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美国国立神经病学、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 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痴呆诊断标准者171例,痴呆患病率3.53%。其中Alzheimer痴呆(AD)100例,患病率2.06%,占58.48%,血管性痴呆(VD)54例,患病率1.11%,占31.58%,痴呆及VD患病率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AD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痴呆及AD、VD、患病率均随增龄而显著增高(P<0.01),年龄每增长5岁,患病率约增高1倍。文盲组痴呆及AD患病率高于小学和初中以上组(P<0.01)。各职业之间痴呆及AD、VD患病率用年龄分层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城市和农村痴呆、AD、VD患病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我国痴呆患病率并不低,基本与欧美国家持平,高龄、女性、低文化水平,能是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的中西医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以遇事善忘、不能定向、理解错误、计算力差、情绪失控等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特征[1].据WHO 统计,欧美的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为多,占全部痴呆的50%,VD占20%,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占30%.而VD在亚洲国家占老年期痴呆的68.5%,居首位,在我国占老年期痴呆的发病首位[2].据不完全数字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脑血管病人,至少有20%合并存在认知障碍.随着脑血管病患病率的日益增高,血管性痴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如何治疗及改善脑血管痴呆病人的临床症状,已经成为很多医生研究的问题,现将近些年来各医家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或与脑血管病变有关的痴呆,是继Alzheimer病(AD)之后第二常见痴呆.严重者丧失生活能力,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欧美等国家VD占老年痴呆的10%~20%,而在亚洲国家,由于该地区的高中风率使VD的发病率较高[1].我国VD的发病率占痴呆发病率的20%左右,并呈迅速增长趋势.因此,VD的防治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7.
Alzheimer病的遗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痴呆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普通现象 ,在小于 70岁的人群其发病率大约为 1% ,80~ 84岁为 15 % ,而 90岁以上时为 40 %。 Alzheimer病 (AD)和血管性痴呆 (VD)在英国痴呆病因中分别占 6 0 %和 30 %。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是 AD的神经病理学主要特征。在青年和老年 ,AD的神经病理学是不可区分的 ,但用 6 0或 6 5岁年龄分段 ,可分为早发和迟发性 AD,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作用。1 引发早发性 AD的基因1.1  APP 在 AD脑中发现的淀粉样斑块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 (βAP)片段 ,具有 40~ 43个氨基酸 ,由淀粉样前体蛋白 (AP…  相似文献   

8.
重庆渝中区街道老年期痴呆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调查4个居委会共计1519≥65岁的老人。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及自选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初筛。再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第IV版(DSM-IV-R)临床诊断和Hachinski缺血量表进一步确定和区分为Alzheimer型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结果 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73%,其中AD患病率为4.8%,VD患病率为0.59%,混合型患病率为0.34%。结论 高龄、低文化水平、丧偶独居、性格内向是AD和VD的共同易患因素,女性可能还是AD的危险因素,VD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高血压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兆林  李大春 《山东医药》2000,40(20):54-55
痴呆是一种以智能减退 ,行为及人格改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是指患者有 (近和远 )记忆障碍、认知功能损害 (如失语、失用、失认 )、抽象思维或判断力损害 (包括计划、组织、程序及思维能力损害 )。表现为上述这些能力与患者自己以往相比有明显下降 ,且已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职业和社交活动。老年性痴呆 ( AD)和血管性痴呆 ( V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原因。但在患者存活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尚有一定困难 ,故最终确诊仍需要尸检。神经病理学研究发现 ,AD的临床确诊率为 5 0 %~ 82 % ,而 VD为 40 %~ 80 % ,对于合伴有血管性痴呆的 AD…  相似文献   

10.
<正>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可伴有语言、运动、视觉空间技能及人格障碍等症状。在欧美国家,VD发病人数占总痴呆人数的15%~20%,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排在第二位,而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越AD居于首位[1]。目前发现的VD危险因素除非血管因素如遗传、年龄、教育水平等外,还包括诸多血管因素(尤指脑内血管),如  相似文献   

11.
利春红 《内科》2007,2(3):370-37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VD)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或与脑血管病变有关的痴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欧美统计患病率约15%~20%。美国75~79岁女性患病率约16.2%,意大利80岁以上男性为16.3%,英国16.3%[1]。我国VD患病率逐年增高,调查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持续性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全面认知功能障碍,是以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受损的痴呆综合征.V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国VD的发病率约占全部痴呆患者的60%[1],是我国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VD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本文根据我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VD患者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仅观察丁咯地尔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VD)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老年期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怡峰 《山东医药》2003,43(25):49-49
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 Alzheimer病 (AD)、血管性痴呆(VD)及其他类型的痴呆 (如额颞性痴呆、帕金森病性痴呆等 )。本文主要介绍 AD和 VD的发病机制。1  AD目前研究表明 ,β-淀粉样肽 (Aβ)沉积和 Tau蛋白异常可能在 A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另外 ,血管因素和细胞凋亡也参与 AD的发生发展过程。1.1  Aβ与 AD  Aβ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 ,在 AD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Aβ由 39~ 4 3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 4 .0~4 .2 k D,它的前体是β-淀粉样前体蛋白 (βAPP) ,该前体蛋白基因已被克隆 ,定位在第 2 1号染色体短臂 11~ 12区…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 TCD)对血管性痴呆 ( VD)和 Alzheimer病 ( AD)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2 1例 VD、3 7例 AD老年患者及对照组 3 0例进行 TCD检测 ,并将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VD组 TCD异常率为 94 .2 %,AD组为 89.3 %。两组的异常表现相似 ,除 VD组 3例患者外 ,均表现为全脑平均血流速度降低 ,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为 P<0 .0 1 ) ,VD组与 AD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痴呆的严重程度与脑血流速度呈正相关 ( VD组 r=0 .72 ,P<0 .0 1 ;AD组 r=0 .69,P<0 .0 5)。 结论 常规 TCD指标无法鉴别 VD、AD,但对揭示痴呆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判定痴呆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献杰  韩巨 《山东医药》2005,45(19):83-84
血管性痴呆(VD)指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多数发生于脑卒中之后,主要与梗死或动脉粥样硬化有关,30%左右的脑血管患者伴有程度不同的智能障碍,鉴于目前脑血管病已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VD患者也越来越多。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在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分布与聚集状况.方法 对123例首次发病的年龄≥60岁的脑血管病患者,根据简易精神智力量表(MMSE)和美国精神病学第4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痴呆诊断标准确诊为VD者40例(VD组);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选择脑卒中部位、性质与之相匹配的非痴呆的脑血管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非VD);另自门诊和住院一般疗养的老年人中选择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指标. 结果 收缩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 h P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对照组、非VD组、VD组依次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下降趋势.收缩压、2 hPBG、HOMA-IR在V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D组MS患病率(57.5%)和危险因素个数(5个危险因素发生率为1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和2.5%,P<0.01).结论 老年VD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代谢紊乱,早期干预将有助于延缓和减少痴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对控制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 )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和药物。近年来中药制剂对VD治疗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痴呆康是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治疗VD的经验方。本研究拟通过建立VD大鼠模型 ,观察痴呆康的治疗作用及其干预机制。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清洁级SD大鼠 ,雌雄各半 ,体重(2 5 0± 2 0 ) g ,购自河北医大实验动物学部 ,合格证号 :冀医动字第 0 40 5 7号。1 2  药物及试剂 痴呆康 (河北省正定县中医研究所提供 )由何首乌、三七、黄芪、半夏、天麻、当归、全蝎等制成 ,用时用蒸馏水配成含生药 0 …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1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王岭  李从真 《山东医药》2001,41(19):48-49
痴呆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 ,血管性痴呆 (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常见类型 ,其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 )。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们采用银杏叶提取物 (EGb76 1)治疗 VD患者 11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 198例 VD患者 ,均符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Alzheimer病诊断和治疗中心制订的 VD诊断标准 ,均有 CT或 MRI检查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18例 ,男76例 ,女 42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6 7.8± 6 .5岁 ;其中多发梗死性痴呆 (MID) 82例 ,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 12例 ,皮层下动…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倾向于我国老年人痴呆是以VD为主.同国外以老年性痴呆为主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别.年人的生存据文献报道VD约占所有痴呆的15%.VD具有潜在的可防治性,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可减低VD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提高老质量.现将我院住院的72例VD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造成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VD是由血管因素和脑血管病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它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脑血管病患者中痴呆发生率是26%,是无脑血管病者的5.8倍.VD预后相对较好,治疗途径广泛,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