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剖析住院患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态,为制定护理人员HBV职业感染的防护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992例连续入院的住院患者入院时取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于-40℃保存备用.使用ELISA法检测每份血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使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所有HBsAg阳性患者和100例连续入院的HBsAg阴性患者血液的HBV DNA.将n-PCR检测HBV DNA低限作为一个HBV感染剂量,使用n-PCR极量稀释法检出每份HBV DNA阳性血清所含的HBV感染剂量/ml,以此作为HBV传染性或病毒浓度的指标.结果 992例住院患者中156例HBsAg阳性(HBsAg阳性者),依据HBeAg是否阳性将HBsAg阳性者分为HBeAg阳性和阴性2种类型,HBeAg阳性者31例(19.87%),阴性者125例(80.13%).73.7% 的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病毒浓度范围为0~109感染剂量/ml,26.3%的 HBsAg阳性者HBV DNA阴性,病毒浓度在n-PCR的检测阈值之下.9%的HBsAg阴性者HBV DNA阳性,病毒浓度范围在0~104感染剂量/ml,最大传染性较HBsAg阳性者小105感染剂量/ml.HBeAg阳性者的病毒浓度范围在102~109 感染剂量/ml,阴性者在0~106 感染剂量/ml;HBeAg阳性者的病毒浓度较阴性者高103倍.结论住院患者中存在隐匿性和HBsAg阳性2种HBV携带状态,两者的最大HBV浓度相差105感染剂量/ml;HBeAg阳性者是HBV携带者中传染性较强部分,病毒浓度较阴性者高103倍.这些特点可为制定护理人员HBV职业感染的防护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饮食服务人群HBV感染状况 ,研究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性 ,探讨其传染性 ,为修订相应法规提供依据。方法 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 ,用赖氏法检测ALT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M ,聚合酶链反应 微孔杂交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对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 14 4 92名饮食服务人员中检出HBsAg阳性 4 96人 ,阳性率 3.4 2 %。其中HBsAg≥ 1∶5 12或ALT >4 0者 137人 ,占阳性者的 2 7.6 2 %。ALT <4 0 ,HBsAg <1∶5 12 ,且HBeAg阳性者 5 5人 ,占 15 .32 %。在HBsAg <1∶5 12、ALT <4 0、且HBeAg阴性的 30 4人中检出HBVDNA阳性者 113人 ,阳性率 34.6 7%。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率为 86 .4 9% ,家庭成员HBV感染率为 6 4 .38% ,相对危险性 6 .5 8。HBVDNA阳性者的家庭成员HBV感染呈家庭聚集性。结论 血清学检验结果同时表现为HBsAg <1∶5 12、ALT <4 0、HBeAg阴性、符合现行法规要求 ,但HBVDNA阳性的在岗饮食服务人员是HBV的危险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感染HBV饮服人群的HBVDNA ,研究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性 ,探讨其传染性 ,为修订有关法规提供依据。 方法 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 ,用赖氏法检测ALT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M ,聚合酶联反应 -微孔杂交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对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性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 在 4110 5名饮食服务人员中检出HBsAg阳性 14 82人 ,阳性率 3 .61%。在HBsAg <1:5 12、ALT <40、且HBeAg阴性的90 0人中检出HBVDNA阳性者 3 12人 ,阳性率 3 4.67%。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率为 86.49% ,家庭成员HBV感染率为 64 .3 8% ,相对危险性 6.5 8。HBVDNA阳性者的家庭成员HBV感染呈家庭聚集性。 结论 血清学检验结果同时表现为HBsAg <1:5 12、ALT <40、HBeAg阴性、但HBVDNA阳性的在岗饮食服务人员是HBV的危险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广东省乙肝病毒(HBV)感染家庭聚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广东省乙肝血清学调查中发现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群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人口学资料和家庭内传播相关因素,实验室检测包括HBsAg、乙肝e抗体(抗-HB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采用相对危险度(OR)衡量不同的人群特征出现家庭聚集性病例的风险变化情况。结果共调查到2006年广东省乙肝血清学调查发现的269户HBsAg阳性者及其家庭成员,193户(每户人口数≥2)中,有58户≥2例家庭成员HBsAg阳性,家庭聚集率为30.05%(58/193)。有家庭聚集性病例和无家庭聚集性病例的年龄构成分别为0~14岁(20.29%和7.41%)、15~55岁(69.57%和75.56%)、〉55岁(10.14%和17.04%),职业构成分别为儿童及学生(27.54%和11.85%)、农民及工人(54.35%和62.22%)。两组的年龄及职业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对于〉55岁人群,0~14和15~55岁人群有家庭聚集性病例的可能性更大(OR=4.600、2.975),相对于儿童及学生,农民及工人有家庭聚集性的可能性更小(OR=0.376)。有家庭聚集性的病例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者分别占41.91%和52.21%,而无家庭聚集性病例阳性比例分别为9.63%和85.19%,两者在两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eAg阳性是HBV感染家庭聚集的危险因素(OR=6.771),抗-HBe阳性是HBV感染家庭聚集的保护因素(OR=0.190);有家庭聚集性的病例ALT和AST升高者分别占27.94%和21.32%,均高于无家庭聚集性病例的13.43%和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LT、AST升高均是HBV感染家庭聚集的危险因素(OR=2.499、2.523)。结论 HBeAg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地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调查2005年3-12月在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HBV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单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2 802人中,阳性255人,阳性率9.10%;各年龄组人群以31~40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占12.16%(71/584)。1 907例检测HBV5项血清标志物者中,HBsAg阳性者238例(12.48%),以HBsAg阳性合并抗HBe、抗HBc阳性为主(44.96%),HBsAg阳性合并HBeAg、抗HBc阳性次之(38.24%);5项全阴性者占总人群的46.88%。结论该地区自然人群HBV感染水平较高,近一半人没有保护性抗体,应加强健康宣教,推广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改善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7~2008年在大连市市级以上医院肝炎门诊和病房确诊的HBsAg阳性者228例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HG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检测228例HBsAg阳性者,其中单纯HBsAg阳性者144例,HBsAg、HBeAg双阳性的急性乙肝患者(简称乙肝患者)84例。抗-HGVIgG阳性率,全部调查对象为9.65%(阳性22例),其中急性乙肝患者、单纯HBsAg阳性者分别为16.67%、5.56%(P〈0.01);HGVRNA阳性率.22例抗-HGVlgG阳性者为86.36%,其中急性乙肝患者、单纯HBsAg阳性者分别为92.86%、6/8(P〈0.01)。[结论JHGV与HBV有较高的重叠感染率,乙肝患者重叠感染率高于单项HBsAg阳性者。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欲婚人员HBV感染情况,采用试条法和ELISA法对13788名婚前健康检查者进行了HBV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欲婚人员HBsAg阳性率高于人群平均水平,在HBsAg阳性者中,10.69%呈双阳性,28.59%呈三阳性,传染性强,婚前医学检查中对HBV感染者应明确其传染性的大小及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加强婚育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感染及合并感染情况,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2种试剂检测出入境人员血清中的HBsAg和抗-HCV,2次检验结果均为阳性判定为肝炎病毒感染。[结果]在32448名受检人员中,HBsAg和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5.93%和0.21%。HBsAg阳性者中的男女性别比约为20:1;30-49岁年龄段阳性者占阳性者总数的70.67%;境外人员中的阳性者以商务人员(48.37%)为主。在抗-HCV阳性者中,男性64例,女性3例;年龄分布在21~59岁之间;境外人员中的阳性者以商务人员(32-26%)和交通员工(22.58%)为主。HBsAg阳性者中检测出9例抗-HCV同时阳性者,HBs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3,P〈0.05)。[结论]应加强对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的HBsAg和抗-HCV感染的监测,并提供相应的卫生保健知识,采取积极措施防止HBV、HCV的合并感染及传播,保护人们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咸宁市正常人群及血吸虫疫区人群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状态。方法取正常体检人员和血吸虫疫区例行体检人员中筛选出的HBsAg阳性携带者血清,用槽式PCR技术进行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86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正常和血吸虫疫区人群分别43例)中检出B型69份(80.23%)、BC型10份(11.62%)、C型4份(4.65%)。结论咸宁地区正常人群感染HBV基因型均为B型,血吸虫疫区人群感染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其次为C型、BC混合感染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00名吸毒人员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员共检出HBsAg阳性者195人,阳性率为32.5%,HBsAb阳性率为21.6%,5项标志物全阴者,占25.4%。男性阳性率(39.7%),高于女性(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43.7%),50~60岁组阳性率最低(18.5%)。结论佛山市顺德区吸毒人群HBsAg阳性率比一般人群高,该人群HBV感染率偏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徐依峰  张晴  廉靖贤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54-1855
目的了解无锡市锡山区体检人员HBsAg携带情况,结合丙氨酸转氨酶(ALT)及HBeAg分析,探讨HBV感染者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对其中部分阳性者进行HBeAg检测,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结果2006-2008年92349名体检人员,HBsAg携带率为3.47%,有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046,P〈0.05);其中1452例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的人员ALT异常率为31.79%,与HBeAg阴性人员的ALT异常率14.1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1.37,P〈0.01)。结论要加强宣传乙型肝炎相关防护知识,对HBsAg阳性者应做乙肝标志物并结合肝功能(ALT)来判断其病情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12.
治疗性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治疗性乙肝疫苗的血清学免疫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60例慢性乙肝病人和HBV携带者,分为3组,A组:HBeAg阳性,ALT在正常值2倍以上的肝炎病人,经抗病毒和保肝治疗至ALT正常后注射治疗性乙肝疫苗(重组蛋白疫苗);B组:抗-HBe阳性者;C组:单纯HBsAg阳性者。ABC3组均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6次,3组均在第9个月时检验HBV血清标志物5项。结果经过6次以上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治疗,A组HBsAg无1例转阴,血清学转换率为46.15%,B组的HBsAg转阴率为42.66%(16/38),c组为66.67%(6/9),总体HBsAg的转阴率达31.67%。结论治疗性乙肝疫苗是一种提高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的生物制品,在乙肝病毒的血清学转换和转阴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食品从业人员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乙肝的传播。[方法]对2008~2009年到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食品从业人员检测血清HBsAg,阳性者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结果]2008~2009年合计检测12485人,HBsAg阳性者275人,阳性率为2.20%。HBsAg阳性率,男性为2.82%,女性为1.76%(P〈0.01);各年龄段在2.08%~2.87%(P〉0.05)。检测189例HBsAg阳性者,HBeAg阳性率为20.11%,18~30岁、≥31岁分别为38.46%、10.48%(P〈0.01)。[结论]盐都区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前Sl抗原检测在预防性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33例健康体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及正常人血清中HBV前S1抗原(Pre-S1),并将其结果与荧光定量HBVDNA、HBVM及ALT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各组HBV感染者中均检出Pre-S1,检出率为20%~75%。HBeAg阳性组中检出率和相对滴度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01);Pre-Sl和HBVDNA检测结果符合率达81.12%,Pre-Sl的相对滴度与HBVDNA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9293,P<0.001);HBeAg阴性组ALT异常血清的Pre-Sl阳性率高于ALT正常血清(P<0.05),同是ALT异常,则HBeAg阳性血清的Per-SI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血清(P<0.05)。[结论]血清前Sl抗原与HBV活动性复制、肝细胞损伤关系密切,可作为健康体检乙型肝炎传染性筛选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成人脂肪肝与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平  李德平  常秋玲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85-2486
目的探讨成人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为社区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对平谷区滨河街道社区居民782人用超声诊断法、血脂检测法及体重指数法诊断脂肪肝、血脂水平和肥胖,并分析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的关系。结果筛查出脂肪肝人数368例,占47.06%(368/782),肥胖人数512例,占65.47%(512/782)。肥胖同时伴脂肪肝人数332例,占肥胖人数64.84%(332/512),脂肪肝患者中血脂异常274例,占74.46%(274/368)。脂肪肝患者体重指数(BMl)、血脂水平(TC、TG、LDL-C、HDL-C)与非肥胖无脂肪肝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伴脂肪肝患者与非肥胖伴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血脂增高类型是以混合型高脂血症、高TG血症为主与非脂肪肝患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高,脂肪肝与体重指数增大、高脂血症(尤其是混合型高脂血症,高TG血症)有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中专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HBV的感染和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09年对凯里市6所大中专30971名入学新生抽血检测HBV标志物,HBV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赖氏法检测。[结果]2007~2009年共检测30971名大中专入学新生,HBsAg阳性者1767例,阳性率为5.71%。不同年份间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HBsAg阳性率(6.17%)高于女生(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共568例,占77.70%。3年ALT异常率为1.24%,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黔东南州大中专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我国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7.
许瑞清 《职业与健康》2006,22(15):1162-1163
目的 了解江门市中心医院女职工健康状况,为采取早期预防疾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由保健科负责组织对该院586名女职工进行体检。内容包括:一般体检、肝功能、血脂、血糖、HBV5项生物标志物、血尿酸、血常规、尿常规、EB病毒检测、B超、心电图、胸片检查。将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6名女职工查出疾病23种。其中患内外科疾病共451人.占体检总人数的76.96%,检出内外科疾病中占前5位的分别为高血脂(18.6%)、高血糖(12.28%)、脂肪肝(11.94%)、高血压(11.6%)、肝胆疾病(9.55%)。检出妇科疾病共357人,占体检总人数60.92%,检出妇科疾病中前3位疾病为乳腺增生、阴道炎、宫颈炎,检出率为33.61%、11.77%和7.67%。结论 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为女职工身体健康提供早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水泥厂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370名水泥厂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对实验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0名受检者中,检出异常195人,异常率为52.70%。肝功异常128例,异常率为34.59%,血脂异常112例,异常率为30.27%。肝功及血脂异常率男女之间、一线工人和后勤工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该厂半数以上的职工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正罹患疾病,因此对职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避免职业危害,促进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HBsAg携带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情况。[方法]对广西隆安县30~55岁HBsAg携带者组成的研究队列采空腹静脉血,利用套式聚合酶链激反应(nPCR)检测血清HBV DNA,利用赖氏法测血清ALT,根据HBV DNA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HBVDNA(+)组和HBVDNA(-)组。比较人群ALT异常率。[结果]HBsAg携带者HBV DNA阳性率为53.34%(1008/1855),ALT异常率为17.41%(323/1855),男性HBVDNA阳性率(56.69%,589/1039)、ALT异常率(22.14%,230/1039)均高于女性(51.35%、419/816,11.40%、93/816)(均P〈O.05),HBVDNA(+)组ALT异常率(23.21%)高于HBVDNA(-)组(10.51%)(Pd0.01);40~岁年龄组ALT异常率(19.18%)最高,各年龄组ALT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该地区HBsAg携带者高HBV复制率、肝功能受损是肝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超  郭纯刚  曹志军  于晶  李上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39-2840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干眼症患病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中心并经该院肝病专科医师确诊的肝病患者31例(62眼),年龄23~73岁,平均(49.9±12.8)岁。所患肝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肝脏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除外眼部外伤、手术及眼部屈光激光手术史,未曾配戴角膜接触镜,无眼睑及眼球位置异常及其他眼部疾病史。进行干眼症状的问卷调查,观察指标包括泪液分泌(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mie,BUT)和角膜染色。结果肝病患者干眼症为23例(74.19%);问卷调查阳性者20例(64.52%);Schirmer I试验显示:肝病患者为(5.42±5.19)mm,BUT检查(5.58±2.29)s,角膜荧光染色评分(0.23±0.61)分;发生睑板腺阻塞者10例(16眼),占总患者数32.26%。结论肝病患者干眼症发病率高,应引起眼科医师重视,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眼表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