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新会  孙磊  杨秀娜 《河北医药》2013,(21):3281-328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常用方法之一[1],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在患者吸气过程中上呼吸道黏膜丧失了加温、加湿及过滤等功能;加之反复的吸痰导致气道黏膜、纤毛等结构受损,出现气道失水,黏膜干燥,黏膜分泌物增多且痰液黏稠、结痂,痰液排出不畅,气道阻塞,继而增加了肺炎、肺不张的发生率,影响患者呼吸功能[2]。因而有效的气道湿化、充分的痰液引流等护理措施是降低气道切开术后肺炎发生率的重要措施。试验证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气道湿化的程度呈反比关系[3]。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方法比较,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更有利于呼吸道黏膜的湿化、痰液的稀释以及气道的通畅引流等,从而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我院RCU和ICU对气管切开脱离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管理气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静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5):86-86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成为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黏膜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群度的降低而升高。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环节坦。为减少并发症,2000年8月~2003年6月对104例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常规湿化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主要是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28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滴注湿化液,以保证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咳出或被吸出。结果 28例气管切开患者通过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后,患者无任何不适,无1例痰痂和痰栓形成,无1例肺部并发症发生。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气道内分泌物的粘稠度,有利于痰液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环节。为减少并发症,2001年2月~2004年3月对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常规湿化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780-1782
目的:探讨有效人工气道的湿化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黏液一纤毛系统正常运动的效果。方法:分别选用人工鼻湿化法、加热型湿化器湿化法、间断滴注湿化法、雾化湿化法等4种方法对58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护理。结果:本组58例人工气道患者均无气道痰栓堵塞、气道黏膜溃疡、小气道塌陷等人工气道并发症.湿化护理效果较好。结论:有效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防止气道阻塞维持气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罗小平  钟汝梅 《江西医药》2011,46(7):683-684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因而它是救治危重患者最为关键的措施之一。人工气道的建立后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此时如对人工气道湿化不够,未经鼻腔黏膜湿化过滤的空气就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造成呼吸道管腔内水分丢失,分泌物黏结发生阻塞,  相似文献   

7.
正常的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润、过滤、清洁的作用和防御反射等保护功能.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得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若湿化不够,可在人工气道上和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也随之升高[1].使用机械通气会加重呼吸道失水,使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痰液黏稠甚至痰痂形成,严重时可出现窒息[2].因此,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非常重要,呼吸道的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及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我科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加温湿化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时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重要护理措施之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由于呼吸道的改路,空气未经鼻湿化,过滤,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由此造成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干燥、结痂、痰液不宜咳出,而加重呼吸道梗阻,造成肺部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由此,下呼吸道的护理直接影响愈后,现将其气管切开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由于呼吸道改路,空气未经鼻湿化、过滤,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由此造成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结痂,痰液不宜咯出而加重呼吸道梗阻,造成肺部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由此,下呼吸道的护理直接影响愈后,现将其气管切开后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气管插管通气是抢救各种呼吸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其方法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也称人工气道。正常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加湿作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削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湿作用,易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易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对开放气道者吸入气体进行人工湿化、温化是非常必要的。现将对外二科一位车祸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的优质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术后空气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呼吸道,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加湿和加温、清洁和过滤作用,呼吸道水分的丢失每日可达到800~1 000 mL[1],气道的过滤、加湿、湿化作用降低甚至消失,吸入适宜湿度和湿度的气体,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正常运动的重要条件,若气道湿化充分,即使咳嗽反射差的患者仍可以靠纤毛运动和体位引流排除分泌物,持续吸入未经湿化或雾化不足的气体易损伤气管黏膜,气管内的分泌物容易结痂堵塞呼吸道.  相似文献   

12.
微量推注泵在人工气道湿化应用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化的功能。干燥的气体会损害呼吸道上皮 ,影响纤毛 -粘液毯的清除力 ,使纤毛运输分泌物的时间延长、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丢失增加 ,分泌物不易排出 ,而使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 ,还可使肺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而导致肺顺应性下降 ,从而引起或加重缺氧、炎症。可见对于应用人工气道病人有效的气道湿化极其重要。我科从 2 0 0 0年 7月开始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采取微量推注泵持续湿化气道 ,代替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或用静脉输液形式持续湿化的方法 ,取得了良好效果。1 资料和方法1 .1 …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而气管切开术后常伴有感染的危险,特别是肺部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加之人工气道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加,黏膜上的纤毛  相似文献   

14.
正常时,呼吸道黏膜对吸入气体具有加温、湿化作用,气管切开后,由于呼吸道改路,丧失了正常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功能,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人工气道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湿化不良的并发症,干燥气体的吸入还可以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导致气道组  相似文献   

15.
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情况下,人的上呼吸道对吸人气体具有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人工气道是一种通过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人导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丧失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干冷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膜粘液分泌和纤毛活动受影响,气道自净能力降低或消失;影响咳嗽功能;气道失水增多(800—1000ml/d),分泌物易变粘稠而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影响通气功能;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到破坏,肺顺应性下降,引起或加重炎症、缺氧;易诱发支气管痉挛;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因此人工气道必须充分湿化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的适当粘度,才能维持气道粘液.纤毛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防御机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人工气道的湿化问题已成为当今呼吸治疗和危重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近年来有关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以及湿化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的管理,着重做好以下四个环节:气道感染的预防,气道湿化,气管内吸引,减少引起气道刺激的因素,防止气道黏膜的损害。结果:7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者6例,肺不张者2例,无肺部并发症者6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管理的关键是无菌操作,适量湿化,有效吸痰以及减少刺激因素,从而降低肺部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唐凤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16-11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呼吸道的护理方式,防治呼吸道感染。方法:加强气道湿化,切口护理、吸痰、鼻饲管、拔管护理等措施。结果:102例气管切开患者,通过釆用以上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结论:气管切开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确保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气管切开术是人工气道建立的一种方式,手术后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及过滤作用。长期大量吸入干燥气体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进而形成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及肺部感染等问题[1]。气道湿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的发生。气道湿化是指应用不同手段将溶液或水分形成极细微微粒,使进入气道和肺内的空气含有合适的水分,达到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纤  相似文献   

19.
徐锡明  董志霞  胡婷婷 《江苏医药》2013,39(9):1111-1112
合理的气道湿化可保持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润、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临床上采用的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湿化效果也存在差异[1].我科应用氧气驱动一次性湿化液气道持续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辅助通气手段,主要是通过帮助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来确保呼吸道通畅,在急重症患者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采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可不同程度破坏患者呼吸道的完整性、密闭性及防御机制,引起气道湿化不足现象,从而导致患者痰液黏稠,严重者还可导致痰栓形成,不利于气体交换,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本文主要对气管切开后几种不同湿化液的湿化效果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