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检测(抗体捕捉ELISA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IgM-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法(IgM antibody-capture ELISA,或称反向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Reverse indirect ELISA)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血清特异性IgM抗体的结果。该方法能特异、敏感地测出EHF患者发病第2天的血清IgM抗体,阳性率为87.5(7/8),第4病日阳性率达95%(57/60),而病程第7天的38例患者血清全部阳性。15例非EHF发热病人及10例正常人血清无1例阳性,并经2-MB试验与加热试验证明了其特异性。另外,研究表明,对于类风湿因子(RF)干扰所致假阳性反应,本实验所采用的阴性抗原平行对照设计能成功地予以校正而排除。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使用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酶联A蛋白流行性出血热诊断试剂盒,检测出血热病人血清标本,并与IFA作了比较,现简要报告其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转印技术检测了147份临床诊断为EHF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结果133份血清可检出针对分子量在68和66kd左右两种病毒多肽的抗体,检出率为90.4%,略高于免疫荧光试验(88.4%),两种抗特异性多肽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荧光法的4倍和2.1倍。本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和重复性较好等特点,并能检出针对不同抗原亚基成份的抗体,可作为EHF特异性诊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 流行性出血热(称简EHF)自1978年Lee等使用免疫荧光技术(IFA)作抗体检测以来,该病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IFA亦成为检测抗体的经典性方法。但该法需要众多专一性的第二抗体,所以不便用于广谱性宿主的调查。根据SPA的特性,我们将荧光金葡菌A蛋白(FITC-SPA),用于多种宿主动物及病人血清中EHF抗体的检测,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免疫酶染色法(缩写IESA)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诊断技术。Bvummer等首先用于流行性出血热(EHF)抗原抗体的研究,国内亦有类似报导。我们在IESA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33例4~7病日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中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并比较了联合抗过敏加输新鲜血浆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清特异性CIC消长情况。结果表明,EHF病人可检出EHF病毒抗原的特异性IgE型和IgG型CIC。联合抗过敏加输新鲜血浆治疗后的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型和IgG型CIC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前,流行性出血热(EHF)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颇多,虽然都有一定使用价值,但也各有不足之处。为了探求更特异、敏感、快速、简便、易于普及推广的有效方法,作者利用酶联金葡菌A蛋白(HRP—SPA)代替二抗,对EHF抗原抗体检测进行了研究,并与间接免疫荧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法效果相同。现将方法与结果摘要如下: 本实验采用EHFV感染Vero—E_6细胞制作点片抗原。经冷纯丙酮固定后,以0.3%H_2O_2和1%牛血清盐水去除组织内源酶;再用EFF病人恢复期血清作第一抗体、酶联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病死率高。我县医院1991年收治60例,轻型15例,中型17例,重及危重28例,无1例死亡。现将其少尿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1少尿期的临床与病理 24h少于400ml为少尿期。临床有口渴、呃逆、濒繁呕吐、腹痛、食欲减退、谵语、幻觉、鼻衄、呕血、便血、咯血、尿血、球结膜充血、水肿、双肾叩击痛,病毒作用及机体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肾血流量减少,引起肾皮质入球动脉收缩,导致弓形动脉和髓质小动脉短路开放,使大量血液不通过肾小球,直接倾注髓质。因而肾小球滤过  相似文献   

10.
AIDS病人尿中抗HIV抗体的检测及其分泌机制[俄]-1994,5.-151988年,CaoY等人首次在尿中测出了抗HIV-1抗体,但由于尿中抗HIV-1抗体的浓度远远低于血清中抗体的浓度,因此常规检测血清中病毒抗体的免疫酶分析方法是不适于检测尿中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患各临床分期的脑电图变化及关系。方法:对确诊的15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的初次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脑电图异常,阳性率59.74%,呈弥漫性异常改变,异常程度与临床分期基本一致。结论:脑电图检查对流行性出血热患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对患的脑功能损伤程度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陈氏株免疫获得5株单克隆抗体(McAb).B_9株McAb具有血凝抑制和体内保护活性:F_-3、H_(11)株McAb具有较弱的中和活性及体内保护活性;B_9株McAb与重型HFRSV毒株的大部分发生反应.与轻型HFRSV毒株不反应;F_3、H_7株McAb与检测的24个HFRSV毒株均发生反应.B_(11)、F_3、H_7、H_(11)等4株McAb可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NK和K细胞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Hela细胞作为靶细胞,选用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法,检测5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不同病期和病型的住院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自然杀伤(NK)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活性,并将其与淋巴细胞亚群数,HLA-DR和Tac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用于推断患者体内NK和ADCC活性水平。结果表明EHF病人体内ADCC活性呈亢进状态。提示ADCC参与疾病的免疫病理损伤和疾病的自限性过程。疾病早期NK活性低于正常,随疾病的发展,NK细胞活性可迅速升高,并高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继被动输入抗病毒血清后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的小鼠导致早死的报道后,报道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实验用4~6周龄昆明系小鼠。用A-16、76-118和R22株病毒分别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小鼠腋内感染均用A-16株病毒,在感染前后用环磷酰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1)小鼠在感染病毒后24、48小时iv输入少量免疫血清仍可导致动物早死。(2)感染前24小时输入少量免疫血清的小鼠不但早死而且病死率也高于对照组,然而,输入较大量免疫血清的小鼠则其病死率低于对照组。(3)抗体介导的早死具有HFRS病毒的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R语言中DClsuster软件包作为工具对安徽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文中所使用的数据包括:1994~1998年安徽省以县为单位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1999安徽省以县为单位的人口和1990年我国县级行政区划电子地图数据(1∶1 000 000)安徽省部分.结果发现卡方(P=0.594>0.05)和Potthoff-Whittinghill(P=0.773>0.05)检验病例数的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空间自相关性检验(Moran Ⅰ:P=0<0.05,Geary c:P=0.01<0.05)具有显著差异;总体集聚性检验(Whittermore:P=0.003<0.01,Tango:P=0.007<0.01)差异显著;经验贝叶斯平滑(v=0.318 153 5,α=0.389 820 5)的相对风险最高为9.52;Opgam、Kulldorff & Nagarwalla和Besag & Newell扫描统计分析发现2个局部集聚区.据此得出的初步结论:安徽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具有负二项分布的空间特征,存在自相关性和总体集聚性,相对风险呈北高南低趋势,扫描分析发现在北部的凤台县周围及南部的郎溪县周围存在明显的集聚性.  相似文献   

16.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小鼠的抗体介导早死现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报道被动输入免疫血清后感染HFRS病毒的成龄昆明系小鼠出现早死现象。每次实验将小鼠分为若干组,分别于感染前0.5,24和48小时iv注入不同量的兔或鼠抗HFRS病毒血清。对照组小鼠注入兔或鼠同量的正常血清。随后每只小鼠脑内感染105LD50(0.03ml)的A-16株病毒悬液。小鼠在感染前1天和感染后第1、2和4天,ip注射环磷酰胺,每次50mg/kg。结果表明,注入免疫血清的实验组小鼠,其发病和死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小鼠,尤以感染前24小时注入免疫血清组为最,两者差异显著(P<0.001)。此外,实验组小鼠的脾脏肿大,脑髓的血管外周炎症病变较对照组严重。  相似文献   

17.
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抗原在实验性感染乳鼠脑内的定位进行了研究。观察到EHF病毒抗原广泛分布在许多脑区,并且呈现选择性定位倾向。特异性免疫荧光出现的部位有:1.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皮质、梨状皮质、嗅前核、外侧膈核、海马、齿状回、丘脑背内侧核和外侧核群、丘脑下部视前区、乳头体核、丘脑下部后核;2.特殊感觉核,如前庭内侧核和脊核、蜗神经核、外侧丘系核;3.与镇痛有关的结构,如导水管周围灰质、三叉神经感觉核、中脑中缝核等;4.锥体外系结构,如尾壳核、苍白球、脚内核、小脑以及脑干网状结构的一些核团。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狼疮性肾炎(LN)活动的关系,对30例LN病人血清和尿液sIL-2R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LN活动组(17例)血清sIL-2R平均值为274.7±209.7U/ml,明显高于LN非活动组(13例,平均值115.4±85.lU/ml,P<0.02)和正常对照组(20名,平均值113.5±40.lU/ml,P<0.01),血清sIL-2R水平变化与血清补体和肌酐值改变无明显相关性;尿液sIL-2R的变化与血清相似,但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亦与尿蛋白分泌无明显相关性;尿/血sIL-2R比值在正常对照组为0.88±0.45,LN病人平均比值>1。  相似文献   

19.
尿路感染患者血清和尿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尿路感染(UTI)患者血清和尿sIL-2R水平。结果显示:①膀胱炎患者血清和尿sIL-2R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提示免疫细胞功能低下可能产UTI的易感因素之一。②急性肾盂肾炎(APN)患者血清和尿sIL-2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提示T细胞参与了APN机体防御。③慢性肾盂肾炎(CPN)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APN组和健康人(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