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所致的临床症候群的最有效方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起搏器在老年人群中植入数量逐年增加.与非老年患者比较,老年人植入起搏器的病因、术后并发症以及长期预后亦呈现新的特点.我们通过对我院1977年8月至2005年9月因缓慢性心律失常首次接受永久起搏器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88例老年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并与同期309例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老年人植入起搏器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77例和非老年患者75例经静脉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资料,发现老年组有以下特点: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分别以慢快型和束支阻滞型多见(P<0.05);55例(71.4%)符合原因不明的病窦综合征或原发性传导束退化症(PHBD)。我们认为对此应加以重视,并提出了PHBD的诊断标准,同时报道了起搏治疗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3.
张萍 《心电学杂志》2003,22(4):213-214
早在1745年,意大利学者Lanelsic就断言:“.......无可否认,心脏的疾病可以由父母打上深深的烙印,并传给下一代”。这在当时似乎是一个天才的预言,但历经200多年已逐步从临床遗传学家的工作中得到证实,今天的人们已不再怀疑心血管疾病具有遗传的特性。与大多数疾病一样,遗传性心律失常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可以作用在传导系统的不同层面。不论是室上性还是室性,也不论是快速性还是缓慢性心律失常,都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本文叙述几种较常见的具有遗传特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疾患。一、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  相似文献   

4.
洋地黄中毒致各种心律失常 ,一般以特征性的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为多见 ,而致窦性停搏等缓慢型心律失常较为少见。本文报道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5月 )来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生的 3例洋地黄中毒致缓慢型心律失常者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女性 ,72岁 ,高血压病史 30年 ,2型糖尿病史 16年 ,胸闷、气促加重 5天入院。查体 :BP15 2 /90mmHg ,P12 0次 /分 ,R2 5次 /分 ,口唇紫绀 ,颈静脉怒张 ,双肺底闻及湿性音 ,心界向左扩大 ,心率 12 0次 /分 ,律不齐 ,闻早搏 5~ 10次 /分 ,心尖区闻及SMⅡ ,A2 >P2 ,腹部膨隆 ,双下肢凹陷性水…  相似文献   

5.
老年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颇高且与龄俱增。普通EKG25岁以下正常人最高为2.1%,65及80岁以上正常人各为17.7及50.6%。动态监测(HolterENG)可达无症状老人100%。以早搏、传导阻滞最多,室早(VPS)少于室上性(SVS),余各型失常皆可见。患病老人发生率更高,一组千例病死老人连续尸检中,生前普通EKG34.2%有房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异常心电图出现率颇高,据Mihalick等收集文献资料,70岁以上老年人2482例中出现异常心电图者占52%,这些异常心电图表现,电轴左偏占51%,ST-T变化占16%,房性早搏占10%,Ⅰ°房室传导阻滞占9%,心房纤颤8%。  相似文献   

7.
1966年Kuller等人提出了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death,SCD)的概念,1997年Braunwald提出并完善了心脏性猝死的定义。目前,将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1h之内发生的不可预料的死亡定义为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8.
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颇为常见,现就我院的治疗经验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2例非药物所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9~68岁。其稳定状态静息HR≤2 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宝丸与冠脉苏片联合治疗老年人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宝丸和冠脉苏片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品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9例不良反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宝丸与冠脉苏片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对于缓慢心律失常,不管是教科书还是治疗指南均首选起搏器治疗,药物治疗并不推荐及详细介绍。但在临床工作中因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及时行起搏器介入治疗,紧急状态下仍需药物治疗过渡,这种情况在基层医院较为常见。常用的抗缓慢心律失常药物包括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β1和β2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茶碱类及一些中药制剂等,目前无新的抗缓慢心律失常药物出现。本文对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药物做一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54 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ManolioTA等。JAmCOllCardiol,1994,23(4):916(英文)]心律失常常发生于心血管病与健康老人,在后者常被认为与死亡率升高不相关。有报道称冠脉正常老人的室早可能与左室扩张有关,并提示可能为隐性...  相似文献   

12.
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和期外收缩是老年人中相当常见的心律失常,有作者认为是老人摔跤、骨折,中风和昏厥的重要原因。心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护应用后,在正常的健康人中发现各种心律失常,以房性和室性异位搏动最为多见。本文旨在运用磁带心电监护仪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老人中发现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以及通过随访明确其临床意义。随机取20名“正常”者,年龄65~98岁,平均82.4岁,体检时心脏窦性节律,血压低于170/90毫米汞柱,为无症状组;另征集曾发生摔倒、“虚脱”、  相似文献   

13.
针对缓慢心律失常,目前指南均推荐心脏起搏治疗,但仍有不少医疗工作者先尝试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后再植入心脏起搏器,该现象在国内尤为多见。常用的抗缓慢心律失常药物包括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β1和β2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和茶碱类药物等。大部分抗缓慢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临床适应证并非针对心动过缓,不宜长期使用,且多存在口干、尿潴留、诱发心绞痛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副作用,且其安全性与疗效无法得到客观评价;而心脏起搏治疗技术成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治发展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端  丁芳 《心电学杂志》2003,22(4):220-222
心律失常是心电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本文简述其诊治发展史。一、祖国医学的贡献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黄帝内经》记载“五脏六腑,心为之主”,“心主血脉”,并提出通过切脉可观察心之变化。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著名医学家扁鹊创立了脉诊学,并认为可通过切脉来判断病人生死。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内经》记载人有浮沉大小洪细滑涩等20余种脉象。东汉(公元25年~220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记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涩脉,细而…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与缓慢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由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症候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早期的主要并发症,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5%-30%[1].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引起心肌梗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急性心梗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临床救治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心律失常多见,主要原因是冲动发放功能低下和传导系统的障碍,高龄者其传导系统本身可有器质性改变,这些皆为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基本原因。本文对老年人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三种心律失常,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在老年人较常见,据报告,60岁以上的病例约占半数以上,其基本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到高龄,窦房结发生器质性的变性改变,P细胞逐渐减少,到75岁以上减少至正常时的10%以下,同时有进行性纤维化。当有慢性窦房传导阻滞时,提示窦房结有广泛性病变,同时房室结也有变性。以往认为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17.
18.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为临床诊断心肌缺血的常用方法之一 ,具有简便、实用、可靠等特点。运动诱发心肌缺血 ,除有血压、心电图 ST段改变外 ,尚可诱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且于运动后出现。现报道运动后缓慢心律失常 5例。1 临床资料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平均年龄 4 9.5岁。采用意大利产 770 B型运动平板监测系统 ,受试者均按亚极量 Bruce方案进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例 1:男性 ,4 7岁 ,临床诊断 :心房颤动 ,静止心电图 :窦性心律 ,假性电轴左偏 ,显著顺钟向转位。运动负荷试验至 3级时心率超过亚级量负荷心率 ,达157次 /分 ,运动中及运动后…  相似文献   

19.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已达40余年,目前全世界已有约300万人接受了心脏起搏治疗。近几年我国每年约有1万余名患者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且植入起搏器的种类由原来以植入单腔VVI起搏器为主而逐渐向生理性起搏过度,尤其在一些大的医疗中心,生理性起搏已接近半数。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起搏器的功能逐渐完善,新型起搏器不断问世,使临床缓慢性心律失常基本达到治愈的目标。心脏起搏已从单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电衰竭,扩展到治疗心电紊乱、心力衰竭和非心电性心脏病等领域,对减少病死率,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律失常常发生于患心血管病及健康老年人,在后者常被认为与死亡率不相关。有报道称冠脉正常老年人室早与左室扩张有关,为预示隐性心血管病的征兆。另有学者认为心律失常与高龄、男性、收缩期高血压、吸烟及心脏扩张等心血管病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