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究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7月—2020年5月开展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钻孔引流术31例)与观察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1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经皮锥孔穿刺冲洗术、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和开颅骨瓣血肿清除术三种术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共142例进行了临床疗效的对照分析,认为三种术式中虽然开骨瓣血肿清除术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但其手术方法复杂,对机体打击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大钻孔引流治疗复发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近5年收治的60例复发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血肿最大层面扩大钻孔冲洗引流。结果本组60例病人中单侧钻孔39例,双侧钻孔21例,3~7d后拔管。1例单侧引流术后引流管内出现新鲜血行开颅血肿清除。4例患者术后2~4周复查头CT无明显恢复,头痛,精神症状不见好转,行开颅血肿清除.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扩大钻孔引流方法简单有效、损伤小、治愈率高,是治疗复发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顾兵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382-1383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策略、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46例患者中行双侧开颅9例(其中单纯钻孔5例,开骨瓣1例,开骨瓣加钻孔3例),行单侧开颅37例,(其中开骨瓣25例,钻孔中开单孔3例、双孔9例)。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CT或MRI提示:包膜较厚或有钙化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开骨瓣手术;对于其他情况则作颅骨钻孔闭式引流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作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本组患者无一例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探讨对应的临床防治措施。结果38例均行钻孔引流术发生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34.2%。其中继发颅内血肿3例,出现颅内积气2例,颅内感染2例,血肿复发2例,脑脊液漏2例,张力性气颅1例,癫痫发作1例。全部治愈或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治愈率高,针对并发症成因不同实施不同的防治对于患者预后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两种不同颅骨钻孔引流术方式(单孔与双孔)治疗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从2006年5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80例病患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颅骨单孔引流术和颅骨双孔引流术治疗,并进行病情复查及随访,对疗效结果与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两种不同颅骨钻孔引流术均有较好清除血肿的治疗效果。单孔组治愈65例,有效21例,未愈4例,总治愈率72.2%(65/90),血肿复发率为17.8%(16/90);双孔组治愈68例,有效20例,未愈2例,总治愈率75.5%(68/90),血肿复发率为6.7%(6/90)。两组治愈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复发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颅骨钻孔引流术均可取得良好手术治疗效果,双孔引流术可降低术后血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效果及其愈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5~2010年应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2例,其中11例出现并发症,结合文献对手术效果及愈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2例中死亡1例,2例昏迷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血肿复发3例,张力性气颅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颅内血肿1例,癫痫发作2例。结论绝大多数并发症与手术细节密切相关,早期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尿激酶冲管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0例,随机分为尿激酶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术后尿激酶组应用尿激酶辅助引流,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评估患者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术后随访神经功能ADL评分。结果两组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效果满意,无死亡病例。尿激酶组硬膜下引流管放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应用尿激酶辅助引流,可有效引流残留血肿,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血肿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aematomaCSH)治疗首选钻孔闭式引流术,效果较满意,其主要问题在于有较高的复发率,约3 7%~3 8%[1 ] 。同时,对于一些特定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往往出现一些并发症,需采取开颅手术或其他一些必要的处理。本文结合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讨论其发生机理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1990~2 0 0 0年来共收治CSH167例,有5例患者于钻孔引流术无效后再行手术治疗。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16~84(平均62 3 )岁。1·2 治疗经过 5例患者中,2例患者在钻孔引流术后2~3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2月~2010年6月间诊治的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均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术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随访只有1例复发。结论颅骨钻孔血肿腔冲洗闭式引流术是首选,具有方法简单、术中出血量少、症状消失快、随访结果好、复发率低等特点,是一种疗效肯定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技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等.结果 CSDH患者中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202例,明确外伤史176例.单纯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25例中产生气颅10例,其中6例为张力性气颅,5例血肿复发,均行二次手术治愈,其余患者亦治愈.钻孔冲洗加置管闭式引流手术治疗207例患者,无一例产生气颅和颅内感染,20例术后复发二次手术治愈,1例置管插入脑实质内导致脑挫裂伤,给予积极救治后好转.另18例采取骨瓣开颅术、血肿清除加包膜切除均治愈.结论 CSDH多发于50岁以上,大多数发病与头部外伤相关.钻孔冲洗加置管闭式引流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以及治愈率高等优点,掌握其手术技巧包括术中彻底冲洗、置管引流以及对脑组织的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微创穿刺自然引流术与传统钴孔冲洗引流术治疗CSDH的疗效。方法选取90倒CSDH患者,随机分为2组,45例采用微刨穿刺术进行治疗(A组),45例采用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进行治疗(B组)。结果经微创穿刺自然引流术治疗的45例患者(A组)脑受压消失,血肿大部分甚至完全清除;经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的45例患者(B组),有7倒术后血肿复发,颅内积气4例。结论微创穿刺自然引流术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是治疗CSDH的一种更加有效安全、简捷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微创穿刺自然引流术与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CSDH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CSDH患者,随机分为2组,45例采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A组),45例采用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进行治疗(B组).结果 经微创穿刺自然引流术治疗的45例患者(A组)脑受压消失,血肿大部分甚至完全清除;经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的45例患者(B组),有7例术后血肿复发,颅内积气4例.结论 微创穿刺自然引流术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是治疗CSDH的一种更加有效安全、简捷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CSDH(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CSDH患者150例,分析临床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结果:术后总治愈率为98.7%;共出现血肿复发、颅内积气、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继发颅内血肿以及心衰等7种并发症;血肿复发发生率相对最高,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对最低(P〈0.05)。结论:CSDH在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时,应及早采取合理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以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丁宁  ;侯敏  ;窦光华 《现代保健》2014,(22):153-156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各种胸腔积液和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长约30 cm硅胶引流管、引流瓶组成密闭的引流系统,对65例自发性气胸和76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包括外伤性血气胸或自发性液气胸37例、胸腔积液或恶性肿瘤伴胸腔积液39例,共计141例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结果:胸腔积液有效率为94%;65例气胸除2例行切开闭式引流外,其余均治愈,有效率95%。结论: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管、引流瓶组成的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患者容易接受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全程监督短程化疗(DOTS)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效果与治愈后的复发情况,探讨影响治愈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对1996-2005年高唐县结核病防治所登记管理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5年登记的新发涂阳病例合计1341例,治愈1167例,占87.02%;拒治的占6.19%,治疗失败的占3.80%,人院治疗的占1.04%,死亡的占0.30%,其他占1.79%。满疗程阴转的1167例病人,2年随访期内死亡27例,中断随访37例;完成随访的1103例。复发31例,复发率为2.81%。病人复发率,治愈后≤6个月内为0.45%,7~12个月为0.82%,13-18个月为0.82%,19~24个月为0.45%,25月至5年为0.27%;≤40岁为1.89%,41~60岁为2.71%,61岁以上为3.53%(P〉0.05);有空洞的为5.29%,无空洞的为2.36%(P〈0.05);规律用药的为1.90%.不规律用药的为6.73%(P〈0.01)。[结论]高唐县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后的复发率较低,规律用药、治愈时无空洞者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林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45-3146
[目的]观察二种不同方法治疗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锐湿疣(Conayloma acuminatum,CA)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CO2激光治疗,治疗组采用激光联合干扰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50例治疗组患者中治愈46例,治愈率达92.00%;复发8例,复发率为16.00%;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9,χ2=7.61,P均﹤0.05)。[结论]使用激光联合干扰素局部治疗尖锐湿疣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技术操作简便,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使用,因此使用激光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