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以下简称UC)临床特点为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血便、腹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且易反复发作,难以从根本上治愈,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目前西药治疗上主要是以阻断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症状反复发作,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度敏感及情志异常有关[1].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其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及外界环境的刺激有关。本病属中医"痢疾"、"肠癖"、"肠风"等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UC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韦韦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80-180,F00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大肠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近年来,我国报道的UC病例明显增多。由于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难治愈,易复发,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特征。就症状特点而言,应将本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尚无针对UC的特效治疗药物,且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心理状态。谢晶日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显著,复发率低。谢晶日教授认为治疗时应标本兼顾,清热化湿与疏肝理气并重,健脾益气贯穿始末,辅以祛瘀通络,此为治疗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C)为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变态反应、遗传、环境、感染、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中医药在治疗UC手段多样、个体针对性强、疗效确切。临床上使用健脾温肾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从根本上驱除病因、标本兼治,使脾气健,肾阳复,对提高UC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作者从中医角度阐明脾肾阳虚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持续不愈的根本病机,并通过临床病例论述附子理中汤保留灌肠治疗UC的确切疗效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目前尚缺乏形态学、细菌学和生化学指标异常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8.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连续性炎症,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呈慢性反复发作的过程[1]。临床上UC表现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2]。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相关,主要是遗传易感者在环境的作用下启动了免疫和非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肠黏膜屏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2004年9月-2006年9月我们采用温脾清肠饮治疗UC,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确定。溃疡愈合后反复发作是目前临床上的治疗UC的难点。国内外研究显示完全愈合的溃疡复发率较低,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是解决复发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与“毒损肠络”病机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病因不明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治愈难度大,常反复发作,甚至伴有肠外病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笔者将中医毒邪学说、络病学说与UC发病机制相结合,提出“毒损肠络”病机学说,认为湿热瘀毒积久损伤肠络是UC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病机关键,从中医及现代医学发病机制角度阐释其理论基础,完善UC辨证论治体系,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多从直肠开始,成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病情轻重不等,并且可能发生严重的局部和远处并发症。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加之病程缠绵,多呈反复发作,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中医治疗UC有其独特的理论依据,通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乳腺病(DMP)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特殊乳腺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也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易反复发作。本例患者于外科术后,经中医透脓解毒、舒肝清热、消肿止痛散结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后,未见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近几年来,对UC活动期监测指标、西医临床分级、中医证型的研究日益增多,现将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晓桐  顾立梅 《河北中医》2021,43(11):1896-1899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常见疾病,活动期常以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病情反复发作.夏军权教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UC经验颇丰,常基于"浊毒"理论治疗活动期UC,认为浊毒内蕴肠腑为主要病机,临床治疗以排浊解毒为主,中药内服与灌肠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由遗传背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可累及结、直肠不同部位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1]),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主要表现为结肠和直肠的弥漫性黏膜炎症,病变多呈连续性,因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成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且是结直肠癌的直接危险因素之一,极易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随  相似文献   

17.
何润  指导:姜树民 《新中医》2017,49(11):177-178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老人或儿童,男女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UC病因尚未明确,病变主要位于大肠黏膜层与黏膜下层,好发于直肠,亦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段回肠,临床上多以腹痛、反复发作的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1])。大多数UC起病为亚急性,少数呈急性,病程长,多反复发作,尚未发现根治性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l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的结肠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已知的病因有免疫、感染、遗传及精神因素.笔者自1997年开始研究UC的治疗,经临床观察约80%的UC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该病早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经典的心身疾病.近2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其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及外界环境的刺激有关.中医病属"久泻"、"久痢"、"痢疾"、"肠癖"、"肠风"、"脏毒"、"大瘕泄"等范畴.朱秉宜教授认为中医的病名诊断宜取"肠澼"为妥,既突出了病症特点,又易于与"泄泻"、"痢疾"相区别,有利于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李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9-1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慢性的或反复发作的疾病,发病率高,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目前F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然而,中医药治疗FD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改善症状,还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因此着眼于FD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其辨证和治疗,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