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良分步消化法培养原代软骨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胰蛋白酶和细菌胶原酶结合使用消化关节软骨基质获得大量纯度高的软骨细胞的方法步骤繁琐、过程复杂,容易污染,但更好的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方法至今少有报道。目的:采用改良分步消化法进行软骨细胞培养,以获取大量纯净的软骨细胞。方法:将新西兰白兔6只随机分2组,酶消化法组运用酶消化法分两步获取原代软骨细胞,对照组用传统法进行原代软骨细胞培养。培养1周后观察两组培养的软骨细胞的生长状态,并进行细胞鉴定、计数,评估改良后的方法对细胞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酶消化法组采用0.2%Ⅱ型胶原酶消化软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可将6h以上的消化时间缩短至3h。两组原代软骨细胞培养24h均多呈圆形,悬浮状态,48h后贴壁,培养1周后,两组软骨细胞可铺满培养瓶底。结果证实,采用改良分步消化法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在缩短了消化时间的同时其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均无改变,可以顺利获取大量纯净的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软骨组织工程中传代软骨细胞与原代的差异。方法:用5个月人胎关节软骨分离培养细胞,观察细胞存活率、贴壁率、生长曲线和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1)软骨块在4℃下,3d 内细胞存活率可达 93.4%~97.6%。(2)原代细胞为圆形或三角形;第4代有一半转变成梭形,到第6代全部变为长梭形。(3)传代细胞贴壁时间(2~3h)短于原代(4~7h)。玻璃瓶内贴壁率传代细胞为78.7%~85.5%,原代8.8%。(4)生长曲线表明,从原代到第4代都有高增殖力;到第8代时增殖降低;到第12代几乎丧失细胞增殖。结论:软骨块4℃冷藏,3d内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第4代细胞贴壁快、增殖快,适于作为组织工程用细胞。第8代以后不适合。  相似文献   

4.
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软骨细胞是软骨破坏过程中的靶细胞,也是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主要细胞之一,体外分离培养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存在难度.目的: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观察兔软骨细胞的形态学特性.方法:4周龄新西兰白兔采用机械-酶消化法,通过调整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的浓度及消化时间来获得较纯的关节软骨细胞,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苏木精-伊红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以多角形或三角形为主,传代3次后出现反分化.形态学、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培养3代以内可以保持表型的稳定,90%以上的软骨细胞维持多角形或三角形,核为圆形或椭圆形.苏木精-伊红阳性染色为细胞核呈紫蓝色,软骨细胞基质红染,胞浆及细胞周围有紫红色、阿利新蓝染色可见细胞浆和胞膜呈深蓝色、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可见胞浆和胞膜清晰绿色荧光,细胞核区域未见明显绿色荧光.结果提示,实验成功建立了软骨细胞分离、培养体系,且3代以内90%以上的软骨细胞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背景:传统培养方法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经长时间传代培养后往往去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导致细胞数量及活性下降.如何避免培养过程中的去分化问题,是模拟体内软骨内成骨软骨发育过程的关键.目的:课题创新性提出以Ⅱ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结合消化法体外培养扩增C57BL/6小鼠关节软骨细胞并诱导其向更成熟肥大软骨细胞或终末分化软骨细胞分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实验,于2008-09/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C57BL/6品系新生小鼠9只.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结合消化法分离培养C57BL/6新生小鼠关节软骨细胞,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RT-PCR检测Ⅱ型胶原进行鉴定.当细胞90%融合时以含5.5mg/L人转铁蛋白,3×10<'-8> mol/L亚硒酸钠,10mg/L牛胰岛素的ITS诱导培养基进行分化诱导.主要观察指标:诱导0,7 d,阿利新蓝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分泌基质中的葡萄糖胺聚糖,von Kossa染色检测软骨细胞钙化结节形成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Ⅱ型胶原、X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细胞24 h贴壁,呈三角或多角形,培养4~6 d进入快速增殖期,RT-PCR检测到Ⅱ型胶原的表达,证实获得大量高纯度、高活性的软骨细胞.诱导0 d,细胞单层铺满培养皿底面,无聚集现象;诱导7 d明显可见由软骨细胞聚集形成的软骨小结.与诱导0 d时相比,诱导7 d阿利新蓝染色示软骨细胞分泌基质中的葡萄糖胺聚糖染色呈阳性,可见明显的软骨小结,Ⅱ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明显增高,且钙化结节明显增多.结论: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结合消化法获得大量高纯度、高活性的软骨细胞.ITS诱导体系有效地促进了软骨细胞成熟及终末分化,较成功模拟了软骨内成骨的软骨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软骨细胞单层培养条件下增殖较快,但极易失分化,在生物载体材料构成的立体环境中培养,则能较好的维持表型。实验以海藻酸钠为载体,观察兔关节软骨细表型及增殖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和材料: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各半。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海藻酸钠由青岛明月海藻公司提供。②实验方法:以培养液配制的0.4% Pronease酶、0.025%Ⅱ型胶原酶顺序消化兔软骨分离细胞,以4×109 L-1海藻酸钠的浓度制成细胞悬液。③实验评估: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海藻酸钠中的形态及增殖情况,检测细胞收获效率和存活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AB-PAS染色观察软骨细胞的生长情况及评价软骨分泌胶原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定性观察Ⅱ型胶原的含量变化及有无Ⅰ型胶原的产生。Alcian blue染色法测定细胞盘中蛋白多糖的含量变化。结果:①软骨经两步酶消化软骨基质逐步解离和降解,细胞被完全分离,消化分离的软骨细胞总数达到5×106,细胞成活率达95.5%。②软骨细胞与海藻酸钠复合后体外培养,细胞生长旺盛、增殖活跃,增殖成株状或岛状,株状细胞团周围有类似的软骨陷窝形成,细胞排列密集,核圆形。③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和AB-PAS染色均呈阳性,细胞盘中蛋白多糖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结论:海藻酸钠凝胶能与软骨细胞完全嵌合,是一种良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国内对上皮细胞的研究多采用细胞株的方式,但其离体时间长,细胞易产生变异,而原代培养则与体内状态更相近,希望能为组织工程肾脏相关研究提供肾上皮细胞来源.目的:探索原代肾上皮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建立一套高效快捷的原代肾上皮细胞培养方案.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开放性实验,于2007-12/2008-03在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病毒与癌研究室完成.材料:新生2-4 d SPF级雄性SD大鼠鼠婴12只.方法:取SD大鼠,切取双侧肾脏组织,将其反复剪成约1 mm×1 mm×1 mm块,加入2.5 g/L的胰酶和0.4 g/L乙二胺四乙酸,放入37℃恒温水浴箱消化,30 min后移至200目钢网过滤,去除未消化组织块和细胞团,收集网下悬液1 000 dmin低温离心5 min,用DMEM(pH 7.2)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以4×108L-1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置CO2培养箱中培养.再将细胞悬液接种到一个培养瓶内,静止培养30min,镜下观察细胞部分贴壁,将培养液连同尚未J贴壁细胞一起吸到另一瓶内,继续培养,重复上述操作一次,纯化肾上皮细胞.主要观察指标:以4×108L-1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培养.用4 g/L锥虫蓝染色榆测肾上皮细胞的存活率,不着色者为存活细胞.并观察肾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贴壁率.结果:肾上皮细胞存活率为95.20%,4 h约60%的细胞贴壁,12 h 85%以上的细胞已经贴壁.24 h后肾上皮细胞伸出伪足呈梭形、多角形,具有胞核一两个,细胞大小均匀,生长迅速,三四天后形成细胞簇,最后肾上皮细胞连接成片生长.结论:该肾上皮细胞培养方法存活率、贴壁率高,是一种可靠的肾上皮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酶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提高心肌原代细胞存活率及纯度。方法应用0.1%的Ⅱ型胶原酶消化出生第1d乳鼠的心肌组织,收集的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和,加入DNA酶消化一次,用差速贴壁分离法分离。结果在分离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过程中,胶原酶和DNA酶的组合使用,并改变差速贴壁时间,可得到高存活率和高纯度的心肌细胞,细胞搏动率高,持续时间久。结论本研究应用改良的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心肌细胞存活率高,纯度高,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可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9.
阶段性酶消化法高效分离关节软骨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软骨细胞的简便、高效分离方法。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细胞消化器,对10只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细胞进行阶段性酶消化分离,以45min为一个消化单位时间,计算细胞收获率和细胞存活率.并与传统分离法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改进的细胞消化器通过阶段消化分离法可获得大量具有活性的软骨细胞,细胞收获率4877&#177;726&#215;10^4个/g,细胞存活率98.7&#177;1.6%,比传统消化分离法有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自制细胞消化器进行软骨细胞的阶段性酶消化分离简便宜行,可高效分离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0.
杨柳  罗卓荆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2):1732-1733
目的 研究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不同时间去分化现象发生过程及规律。方法 倒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形态变化;根据每代每日细胞计数结果,绘制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的变化规律。结果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软骨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细胞增殖能力及分泌细胞外基因Ⅱ型胶原的能力逐渐减低。结论 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时第3代开始出现去分化现象,至第5代(8周)时去分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原代心肌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建立一套高效快捷的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案,为组织工程心血管相关研究提供心肌细胞来源。方法:实验于2006-04/07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完成。出生2d内的SD大鼠8只,切取心肌组织,将其反复剪成约1mm3的块状,加入4mL消化液(0.8g/L的胰酶 2×105U/L胶原酶),然后收集细胞放在DMEM(pH7.2)培养基进行培养,以4×108L-1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并置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用4g/L台盼蓝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不着色者为存活细胞,并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共计数800个细胞,其中42个染色阳性,成活率为95.89%。细胞培养未贴壁时心肌细胞呈圆形;24h后心肌细胞贴壁生长,细胞伸出伪足呈梭形、多角形;3~4d后形成细胞簇,并可出现同簇细胞的同步搏动,最后心肌细胞连接成片生长。结论:该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存活率较高,是一种可靠的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证实毛囊干细胞比毛囊间表皮干细胞更有增生能力,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种子细胞的研究热点。目的:比较组织块法和两步酶法培养大鼠毛囊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式显微镜下分离大鼠触须部的毛囊,分别用组织块法和两步酶法培养毛囊干细胞,利用反复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定期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毛囊干细胞CD34、β1整合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两步酶法获得的细胞生长速度快,获得的细胞量多,而组织块法获得的细胞生长速度较慢,获得的细胞量也少。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酶消化法培养组 PE-CD34、FITC-β1整合素的表达分别为(39.52±19.57)%和(93.46±4.73)%,组织块法培养组相应为(19.20±11.53)%和(363.57±14.4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总的来说,两种方法均能培养出实验所需毛囊干细胞,可根据不同实验需求选择恰当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3.
Recovery of gentamicin from renal cortical tissue (assayed by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was highest (P less than 0.05) when using a sodium hydroxide (NaOH) digestion procedure without homogenization (90.0 +/- 5.4%), followed by homogenization with NaOH digestion (85.8 +/- 7.7%) and homogenization with trichloroacetic acid precipitation (84.4 +/- 3.3%). Simple homogenization recovered the least gentamicin (59.0 +/- 5.2%; P less than 0.05).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肾小球系膜细胞原代培养成功率低,生存时间短,传代次数少.其中分离提取肾小球一直是培养高纯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最大瓶颈.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重复性好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取自愿水囊引产的胎儿肾,采用肾皮质组织块法合优生选择法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系膜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细胞表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呈梭形/不规则星形和细长形,胞质中各种细胞器丰富,细胞突起明显,胞膜上有很多微绒毛,细胞表达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波形蛋白、结蛋白,而不表达细胞角蛋白、Ⅷ因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发现系膜细胞波形蛋白表达阳性并具有特征性纤维束.说明培养的系膜细胞符合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肾皮质组织块法合优生选择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Conventional culture methods using temperature‐responsive culture dishes require 4–5 weeks to prepare layered chondrocyte sheets that can be used in articular cartilag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use of synovial tissue obtained from the same joint as the chondrocyte nutritive supply source could more quickly facilitate the preparation of chondrocyte sheets. After culturing derived synoviocytes and chondrocytes together (i.e. combined culture or co‐culture) on temperature‐responsive inserts, chondrocyte growth was assessed and a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chondrocyte sheets was performed. Transplantable tissue could be obtained more quickly using this method (average 10.5 days).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immunostaining of the three‐layer chondrocyte sheets confirmed the significant expression of genes critical to cartilage maintenance, including type II collagen (COL2), aggrecan‐1 and tissue metallopeptidase inhibitor 1.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COL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 (MMP3), MMP13 and A‐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5 was suppressed. The adhesive factor fibronectin‐1 (FN1) was observed in all sheet layers, whereas in sheets generated using conventional preparation methods positive FN1 immunostaining was observed only on the surface of the shee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ynoviocyte co‐cultures provide an optimal environmen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hondrocyte sheets for tissue transplantation and are particularly beneficial for shortening the required culture period.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用DispaseⅡ与胰酶-EDTA冷热交替消化获取的兔角膜缘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优化方法。方法获取兔角膜缘组织,分为优化组和常规组。优化组用DispaseⅡ中4℃与胰酶-EDTA中37℃冷热交替消化,常规组用DispaseⅡ中37℃制成单细胞悬液,两组均用含10%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结晶紫染色检测其增殖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与常规组相比,优化组兔角膜缘干细胞表现出相似的生长特性,有较高的增殖能力,细胞免疫化学染色优化组较常规组ΔNp63阳性细胞明显多,而角蛋白K3(AE5)阳性细胞较少。结论用DispaseⅡ与胰酶-EDTA冷热交替消化法获取的角膜缘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培养,为临床研究奠定更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组织块培养睾丸生殖细胞对污染不容易控制,胰蛋白酶消化接种培养睾丸生殖细胞可能损伤细胞。目的: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分离采用胶原酶消化法,纯化采用Percoll等密度梯度离心法,活率鉴定采用锥虫蓝拒染法,纯度鉴定采用3β-羟基固醇脱氢酶染色方法。结果与结论: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纯度达可达90%以上;体外培养的细胞形态完整、增殖速度快、贴壁生长状态良好。说明实验成功建立了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组织块培养睾丸生殖细胞对污染不容易控制,胰蛋白酶消化接种培养睾丸生殖细胞可能损伤细胞.目的: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分离采用胶原酶消化法,纯化采用Percoll 等密度梯度离心法,活率鉴定采用锥虫蓝拒染法,纯度鉴定采用3.-羟基固醇脱氢酶染色方法.结果与结论: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纯度达可达90%以上;体外培养的细胞形态完整、增殖速度快、贴壁生长状态良好.说明实验成功建立了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