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院冠心病患者共299例,进行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例.结果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与经股动脉途径相同,手术时间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如无禁忌证PCI手术宜常规采用经桡动脉途径.  相似文献   

2.
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常用的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开展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比较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护理观察简单、便捷,并发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彦 《当代医学》2013,(18):56-5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8例,采取介入治疗技术,分析诊治过程及临床效果,指导冠心病临床介入治疗实践。结果 3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得到介入治疗,其中26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12例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2例出现并发症,总成功率94.73%。结论介入治疗能很好地解除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整体护理经验.方法 对86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整体护理效果满意度100%.结论 为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桡动脉介入治疗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的造影110例患者中,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91例,经过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100%。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4例前臂出现血肿,有15例患者在前臂穿刺部位皮肤处出现荨麻疹。无急性血栓、冠状动脉穿孔以及夹层的形成。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相对安全,手术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秦茜淼  王涌  许萍 《上海医学》2004,27(2):137-139
冠心病治疗的目的是减少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危险。目前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3种。1977年Gruentzig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成功标志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时代的开始,对冠心病的治疗逐渐走向疏通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例,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式,通过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差异,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式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可行性。结果 48例患者综合有效率为98.0%;治疗后LVESD、LVEDD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其能够有效缓解其心功能异常水平,降低心血管高危病症,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具有疗效可靠、创伤性小等特点,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从2000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经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共收治114例.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以其安全性、微创性、简单化的特点成为冠状动脉治疗发展的重点.从1977年第一次进行的冠心病球囊扩张治疗开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至今已过40年.40年间,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其中经历了4次主要的革命性发展.本文就40年来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支架发展过程进行综述,并对今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比经股动脉、桡动脉两种途径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两种途径介入治疗的观察对比,经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0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患者植入支架151枚,其中药物支架45枚。其中2例完全闭塞病变,导丝未能通过病变未能成功,1例因钙化病变严重,球囊未能通过病变,未能成功,改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成功率97.2%。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赵燕  庞明杰  张云梅  张宏 《四川医学》2010,31(6):753-754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6月我院冠心病患者32例(其中18例为行股动脉失败),穿刺肱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32例经肱动脉介入治疗均告成功,有2例发生前臂血肿,经治疗后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肱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7年Gruntzig首次应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ey,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诊冶的主要方法。以往多选用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此法需要24h卧床且采取被迫体位,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近年来,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许多心脏中心进行介入治疗的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14.
齐颖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5):461-461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病人28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复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冠心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曾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8例,重复行冠状动脉造影,有介入治疗指征者行再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58例患者中有56例成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96.5%。2例失败者因穿刺不成功。其中46例有再次介入治疗的指征,43例成功经桡动脉途径行再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置入支架64枚,成功率93.4%。失败3例中2例因桡动脉狭窄、1例因桡动脉痉挛指引导管不能通过。3例改行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5例发生穿刺侧上肢疼痛或乏力,2例发生手臂肿胀,1例桡动脉血栓形成导致闭塞发生,但未发生手部缺血坏死。结论重复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80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4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3例桡动脉穿刺虽成功但试行冠状动脉造影失败,其余患者均取得穿刺和介入治疗成功。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可行,穿刺较困难,导引导管支撑力较差,术后并发症和痛苦少,但应警惕局部血管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评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80例,其中148例为单纯冠心病患者,32例为合并高血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后行PTCA及支架术40例,其余140例为单纯冠状亏7脉造影。术后平均住院日为(4.0±3.0)天。结果:患者更舒适、活动更自如,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疗效好。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桡动脉途径对385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血管并发症。结果:对385例562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1179枚支架,其中置入前降支664枚,右冠状动脉397枚,回旋支102枚,左主干16枚,置入支架直径为2.25mm~4.0mm,长度为8mm~36mm。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即刻效果良好,由术前狭窄(88.7±8.6)%减至术后残余狭窄(6.8±4.7)%,支架置入成功率97.9%。9例出现桡动脉闭塞,7例出现血肿,5例术后出现前臂疼痛,无神经损伤,死亡1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对高危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 冠心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它具有诊断准确、疗效显著、创伤较小的特点。但是,仍有可能发生手术中、手术后的合并症及意外情况,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现将我科自2001年1月~2001年12月完成的10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的观察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60例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在笔者所在科室及所在医院胸外科住院的病例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26例,肌桥3例,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13例,三支病变3例.发现病变50处,处理29处其中置入支架20枚.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更应该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并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