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艳莉 《中外医疗》2014,(5):124+126-124,126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症护理。方法对收治于该院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87例按照时间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5例,行综合护理,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急诊护理之后,观察组再通率为77.78%,对照组再通率为47.62%,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死亡率为8.89%,对照组死亡率为11.9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20%(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急救和临床急诊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孙秀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43-154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症状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再通25例(78.1%),对照组溶栓再通14例(42.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纬 《中外医疗》2014,(25):21-22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尿激酶和瑞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再通率、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再通率(82.5%)明显优于对照组(67.5%,P〈0.01),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少于对照组(17.5%,P〈0.01),死亡率均为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王文龙 《河北医学》2016,(7):1162-1163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并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常规进行溶栓治疗,研究组在溶栓治疗前,先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再通率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再灌注率为86.67%,研究组为8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0.97%,对照组为74.41%,且对照组室颤发生率为22.44%,研究组为7.84%,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再灌注死亡率为12.24%,研究组为1.96%,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通率无影响,但可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术后行静脉溶栓(观察组)治疗和同期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未行静脉溶栓(对照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再通率、死亡率及30d内两组临床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再通18例,再通率为26.67%;对照组再通3例,再通率为5.00%,观察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d内临床特征变化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情况比对照组佳,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8.33%,高于对照组的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行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不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06年4月~2008年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滴完行静脉溶栓,配合有效护理工作,观察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情况。结果:21例中急诊溶栓再通18例,再通率为85.7%;再通18例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7例,占81.0%,主要表现为频发室性早搏、短时阵发室性心动过速,经处理后消失,出现血压明显下降8例,占38.1%;牙龈出血2例,无严重呕血及便血。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早溶栓,并进行护理干预,冠脉再通率高,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7.
崔国旺 《大家健康》2016,(11):63-64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结合该院2014年4~11月间入院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基本研究案例,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对患者选择急诊溶栓与院内溶栓两种方式,其中35例患者发病突然采用急诊溶栓治疗设为观察组,37例患者入院后基本并且能够得到控制,采取院内溶栓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溶栓治疗,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有所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1.43%(32/35),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38%(29/37),可见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在第一时间采用急诊溶栓,能够避免病情恶化,同时,急诊溶栓能够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何逢清 《当代医学》2014,(25):139-14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9),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5000U/次)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注射10mU/次)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溶栓联合普通肝素钠,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冠脉再通36例(92.31%),血管再通37例(94.87%),对照组冠脉再通35例(89.74%),血管再通34例(87.18%),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5.13%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减少不良反应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2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溶栓组治疗90 min、120 min后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53.1%、71.9%,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1%、0,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及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基因重组型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酶rt—PA静脉溶栓,观察再通率、死亡率、并发症。结果:总再通率76.2%,死亡2例(4.8%),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珂 《中外医疗》2012,31(4):105-10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即〈6h组和〉6h组,其中〈6h组采用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时间在发病后〈6h,而〉6h组则采用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时间在发病后〉6h。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本研究患者主要死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脏泵衰竭,有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5.91%,有5例发生轻度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为11.36%,有32例患者冠脉再通,冠脉再通率为72.73%。〈6h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0.34%;4例患者发生轻度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为13.79%;24例患者冠脉再通,冠脉再通率为82.76%。≥6h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6.67%;1例患者发生轻度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为6.67%;8例患者冠脉再通,冠脉再通率为53.33%。2组患者对比轻度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死率和冠脉再通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5)。结论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唐茜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86-186,18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针对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急救中心救治的7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密切加强监护,注意溶栓患者生命体征。结果全部患者经过积极临床救治及密切的护理观察,本组再通66例,再通率88%。结论积极的临床救治、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3.8%、94.9%;死亡率分别为7.7%、0%;出血并发症率分别为30.8%、17.9%,两组比较,治疗组血管再通时间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溶栓后6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64.1%、溶栓后9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4.9%、溶栓后12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的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且药物维持时间长,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一种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玉琢 《当代医学》2016,(18):96-9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的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经心肺复苏救治成功后的52例患者(复苏时间小于10 min),30例复苏后经家属同意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组),另外22例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并未溶栓(对照组)。比较2组冠脉再通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溶栓组30例患者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19例(63.33%),对照组再通3例(13.64%),2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临床疗效良好17例,良好率为56.67%,优于对照组的13.64%(P<0.05);溶栓组死亡2例,死亡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成功后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率高、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条件的32例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并与同期住院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比较。结果: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组相关冠脉再通率为56.3%;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组相关冠脉再通率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05,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再发急性心肌梗死与首发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相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入院后溶栓治疗前30~60 min予低分子肝素5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对照组于溶栓治疗后6 h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对比两组冠脉再通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85%,对照组再通率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时间为(1.50±0.71)h,对照组为(2.10±0.9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前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率、缩短再通时间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AMI患者均进行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根据是否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9例).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病死率、冠状动脉再通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7 d,治疗组43例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7.4%(29/43),病死率为7.0%(3/43),未发生溶栓治疗相关的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9例冠状动脉再通率为33.3%(3/9),病死率为22.2%(2/9).结论:在不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无溶栓禁忌症情况下,溶栓治疗是AMI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诊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基层医院提供理论与临床经验.方法:将近2年急诊就诊的105例r-PA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72例,对照组在r-PA溶栓治疗前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于溶栓治疗开始4~6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分析其再通率、出血并发症、急诊死亡率.结果:两组再通率为90.91%、90.28%;出血并发症发生率63.64%、9.72%;急诊死亡率9.09%、1.09%.两组再通率无统计学意义,但出血并发症发生及急诊死亡率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r-PA溶栓治疗AMI后4~6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影响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和急诊死亡率低,可向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r—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8例给予瑞替普酶10mU+10m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对照组98例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心肌酶,比较两组再通率、4周内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再通率高(P〈0.05),4周内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瑞替普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高效、安全的静脉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内科护理方法,研究组则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溶栓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个月内发生心肌缺血率显著减少,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