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和P-选择素(P—selection,Ps)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测定并比较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GR)、淋巴细胞绝对值(LY)和血浆Ps水平。结果WBC、GR和Ps水平依次为AMI组〉UAP组〉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WBC、GR和Ps水平高于健康者,这可以作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①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三者能否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②通过实验研究冠心病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三者的相关性,探讨血小板功能与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炎症反应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 P-选择素 高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AMI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20例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对照组)20例。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①P-选择素、hs-CRP、Hcy水平分别在AMI组、UAP组和SAP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与hs-CRP相关系数r=0.456(P〈0.05),Hcy与hs-CRP相关系数r=0.210(P〈0.05),P-选择素与Hcy相关系数r=0.848(P〈0.05)。结论①P-选择素、hs-CRP和Hcy水平在AMI组和UAP组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AMI组最高,其次为UAP组,再次为SAP组。②血清Hcy水平,Hs-CRP水平及P-选择素水平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均随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联合检测三者可协助了解病情,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援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60-160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P-选择素、纤维蛋原(Fib)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空白对照组,测定血清P-选择素、Fib含量,同时分析二者在不同CHD患者中的表达变化。结果:SA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ib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UA及AMI组与对照组的血清P-选择素、Fib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Jp〈0.01),而AMI组与UA组的P-选择素、Fib含量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P〈0.01),AMI组明显高于UA组。结论:P-选择素、Fib水平与CHD的病变程度有相关性,检测CIAD患者P-选择素、Fib水平,有利于发现高危人群,预防冠心病,对指导CHD临床诊断与抗凝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脉康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7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参脉康胶囊+常规药物),对照组35例(常规药物)。疗程均为28 d。观察、对比治疗前后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选择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脉康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可有效地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0HVD)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及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乙酰肝素酶(HP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60例和ACS患者47例为病例组,ACS组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T2DM组中合并ACS(T2DM+ACS亚组)25例,其中合并UAP(T2DM+UAP组)15例、合并AMI(T2DM+AMI组)10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NC)组。比较各组血清250HVD、钙离子(Ca抖)、CRP、MMP-9、HPA水平,并分析血清250HVD水平与血清CRP、MMP-9和HP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T2DM组血清Ca2+和250HVD水平较NC组明显降低(P〈0.05),尤其是DM+ACS亚组血清Ca^2+和250HVD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其中T2DM+AMI组患者血清250HVD水平还低于T2DM+UAP组患者(P〈0.05)。(2)T2DM组与ACS组血清HPA、MMP-9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P〈0.05或P〈0.01);T2DM+ACS亚组血清HPA、MMP-9和CRP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P〈O.05),且T2DM+AMI组血清HPA、MMP-9和CRP水平明显高于T2DM+UAP组(P〈0.05);AMI亚组血清HPA、MMP-9及CRP水平明显高于UAP亚组(P〈0.01)。(3)T2DM组患者血清250HVD水平与HPA、MMP-9和CRP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0.693和-0.741(P均〈0.01)。结论血清250HVD在T2DM及其合并ACS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为T2DM的防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
杜玉秀 《四川医学》2010,31(8):1165-1166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唾液酸(SA)及炎性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探讨SA及C-反应蛋白(CRP)在T2DM合并CHD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59例,分为T2DM组(81例)和T2DM合并CHD组(78例)。采用酶法检测血清SA及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CRP(hs-CRP)水平,进行对比及相关分析。结果 T2DM合并CHD患者BMI和SBP水平及病程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T2DM合并CHD患者的外周血SA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T2DM合并CHD组外周血SA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491,P〈0.05)。结论 T2DM患者体内存在SA及CRP的异常表达,合并CHD患者更为显著,且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SA及CRP参与了T2DM合并CHD的发生发展,此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合并CH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P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31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患者,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和20例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对照组)的血清Ps、hs-CRP和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AMI组、UAP组和对照组Ps和hs-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AP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TC、LDL-C与Ps、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①AMI组和UAP组Ps和hs-CRP明显升高,是冠心病诊断的有用指标.②冠心病患者的TC、LDL-C可能有刺激血管炎症反应、激活血小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与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UAP)22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SAP)19例;另设经CAC排除冠心痛患者1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VE-cadherin浓度,对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程度行Gensini评分,并与VE-cadherin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与SAP组中血清VE-cadherin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与SAP组之间血清VE-cadher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可溶性VE-cadherin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血清VE-cadhefin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相关,而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段景琪  吕肖锋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2):2018-2020,2024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评价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8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27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DM组)、52例ACS患者〔ACS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46例2型糖尿病并发ACS患者〔DM+ACS组,其中糖尿病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DM+UAP)26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DM+AMI)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MMP-9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immunoturbidimetric method)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制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判断血清MMP-9检测糖尿病并发ACS的临界值。结果DM+ACS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307±101)μg/L〕显著高于正常组〔(164±35)μg/L〕、DM组〔(184±35)μg/L〕及ACS组〔(239±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AMI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DM+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γ=0.61,P〈0.01)。MMP-9水平用于DM并发ACS判断的临界值为211μg/L,其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65.4%,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结论血清MMP-9水平在糖尿病并发ACS患者中呈相对升高状态,提示血清MMP-9变化与糖尿病患者并发ACS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预测该类患者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8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冠脉造影正常15例。应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浆抵抗素、IL-6、血脂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SAP组、UAP组及AMI组血浆抵抗素水平依次增高(F=101.39,P〈0.05)。冠心病患者抵抗素水平与IL-6、apo-B和血糖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0.29,0.49,P均〈0.05),与HDL-C、apo-A1呈负相关(r分别为-0.37,-0.32,P均〈0.01)。结论:抵抗素可能通过参与炎症反应和影响血脂代谢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3例冠心病患者及 4 0例非冠心病者被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17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2 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2 0例 )、稳定性心绞痛组 (16例 )和对照组(40例 )。用一期法测定血浆FⅦ凝血活性并同时测定血浆tPA ,PAI,FG和D -二聚体值。结果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纤溶因子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异常。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病后FⅦc持续维持较高水平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FⅦc水平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有所下降 ,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发病后FⅦc急剧增高后迅速下降 ,两者回落后仍持续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在冠心病病人中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冠心病组,其中不稳定心绞痛107例,稳定心绞痛73例;择同期非冠心60例为对照组。观察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以及空腹血糖(FBG)水平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并分析冠心病组病人三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单支病变与对照组病人的PAI-1、t-PA水平变化。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TC、CRP、FBG、CKMB、PAI-1水平均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t-PA水平均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P < 0.05~P < 0.01);稳定性心绞痛组病人血清CRP、FBG、CKMB、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血清PAI-1水平在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及对照组中依次降低,血清t-PA水平则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t-PAIC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数存在相关性,且病情越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数越多则PAI-1水平越高,t-PA水平越低,临床可通过检测t-PAIC水平预测冠心病病人病情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ICAM - 1)和P选择素 (sP -selectin)水平与冠心病活动性间的关系。 [方法 ]用ELISA法测定 19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13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血清sICAM - 1和sP -selectin浓度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血清sICAM - 1、sP -selectin浓度高于UAP组 ,UAP组血清sICAM - 1、sP -se lectin浓度高于SAP组 (sICAM - 1在 3组中比较P值均 <0 .0 0 1;sP -selectin在AMI组与SA组P <0 .0 0 1,UA组与SA组比较P =0 .0 3,AMI组与UA组P =0 .0 2 ,均有显著性差异 )。方差分析表明 ,血清sICAM - 1及sP -selectin浓度均与冠心病的活动性呈现正相关。 [结论 ]sICAM - 1、sP -selectin浓度与冠心病的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01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1例;另选30例非CHD者作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31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8例)和三支血管病变组(22例),均于入院时测定血清中BNP、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 I组血浆BNP、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UAP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三支病变组较单支、双支病变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临床类型CHD患者的血浆BNP、hsCRP水平不同,提示上述指标对CHD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分析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血清BNP水平水平的增高对冠心病患者病变累及的程度可能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且BNP是较CRP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比较正常人与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差异。方法:依据病史、心电图、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及冠脉造影结果分成4组,其中冠心病患者3组,共4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患者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患者1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AMI组)患者13例(发病24h内),同时,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双色分析法检测4组患者以及3组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EPCs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NC)的百分比,其中EPCs以CD133+/VEGFR-2+双标记阳性确定。结果:SAP组[(0.043±0.043)%]、UA组[(0.014±0.018)%]、STEAMI组[(0.040±0.036)%]外周血中EPCs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111±0.078)%](P均<0.01)。其中,UA组不仅明显低于SAP组(P<0.05),而且较STEAMI组有下降趋势(P=0.11),SAP组与STEAMI组间EPCs占PBMNC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EPCs数量较正常人减少,其数量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也存在差异,提示外周血中EPCs数量的变化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sFas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入选的90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7例)的外周血sFas和sFasL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sFas和sFas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随访期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各组sFas和sFasL水平的梯度差异一致。结论:sFas和sFasL的升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反映斑块不稳定的指标之一,其水平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心脏内科收治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共166例,以及正常体检人员24例。发病24h内测定CRP血清浓度,随访患者0~35d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CRP浓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RP不仅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且其血清浓度越高,临床情况越重、预后越差,心脏事件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52例冠心病患者和16例对照组行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FSI)、vWF测定及冠脉造影检查。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ln[1/(FSG×FSI)]。将5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结果:冠心病组FSI、vWF明显增高,ISI明显下降。UAP组ISI明显低于SAP组,血浆vWF浓度明显高于SAP组。结论:冠心病患者的IR、血浆vWF水平与冠心病的不同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冠心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3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同期40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与非糖尿病的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高血压、血脂异常发生率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以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为主要特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3支病变、严重狭窄及闭塞性病变多见。结论 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常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冠脉多支病变、严重病变常见,积极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