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0.7%(34/67)。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肿瘤直径≤1.0cm或>1.0cm无关(χ2=0.42,P>0.05);与原发灶是否侵犯包膜(χ2=8.76,P<0.01)及年龄<45岁或≥45岁(χ2=4.30,P<0.05)有关。67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0.7%(34/67).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无关(x2=0.42,P>0.05);与原发灶侵犯包膜(x2=8.76,P<0.01)及年龄≥45岁者(x2=4.30,P<0.05)有关,67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cN(0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导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根据淋巴结的阳性结果选择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清扫标本作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中央区淋巴结阳性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高,本组为(20/21)。原发灶侵出包膜者,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率高,本组为(13/34)。结论:对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的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对淋巴结阴性者,要密切随访,尤其是原发灶侵出包膜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Ⅵ区淋巴结清除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9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根治性原发灶切除同期清扫患侧Ⅵ区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结果Ⅵ区淋巴结转移率46.9%(45/96)。尤其是原发灶侵犯甲状腺包膜、癌灶直径1cm,患者年龄45岁者转移率更高,分别61.8%(42/68),64.8%(35/54),71.4%(25/35)。全部患者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结论:预防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是必要且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o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时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的资料。结果中央区颈淋巴结阳性率55.36%(31/56),原发灶侵出包膜者、肿瘤直径〉1.0cm中央区颈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75.0%(6/8)、65.9%(29/44)。术中1例食管损伤,术后4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暂时性低血钙,无出血、永久性喉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5年,行甲状腺超声、cT、核素扫描检查无复发、转移。结论根治性原发灶切除时清扫中央区颈淋巴结是eN0甲状腺乳头状癌必要而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对54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作回顾分析。结果48例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清扫同侧中央区淋巴结;全甲状腺切除6例,清扫双侧中央区淋巴结。13例单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4.1%),术后并发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3例,暂时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治疗后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9.3%。结论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防性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侧区探查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行颈侧区探查联合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69例(共计86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资料,分为颈侧区cN+组和颈侧区cN0组,对此术式涉及区域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关因素、术中冰冻准确性、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颈侧区cN+组颈侧区转移率(90%)和中央区转移率(85%)均高于颈侧区cN0组颈侧区转移率(13%)(χ2=50.711,P<0.05)和中央区转移率(26%)(χ2=29.848,P<0.05)。颈侧区cN0组原发灶T1以上者较T1者颈侧区转移率高(P=0.005)。颈侧区cN+组颈侧淋巴结术中冰冻与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95%(38/40),颈侧区cN0组符合率为93.5%(43/46)。初次手术声嘶0例,二次手术声嘶3例(P=0.123)。初次手术出现4例低钙,低于二次手术的10例(P=0.008)。结论颈侧区cN0且原发灶为T1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不行颈侧区探查。颈侧区cN+以及T1以上颈侧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建议行颈侧区探查联合同侧中央区清扫术,术中送冰冻,根据冰冻病理检查进一步指导手术。二次手术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N0)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cN0期PT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持续随访3年,记录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两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的乳头状癌复发率和颈侧淋巴结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0期PTC患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乳头状癌复发率和颈侧淋巴结转移率,但暂时性并发症较多,且复发率和转移率与甲状腺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无差异,建议cN0期PTC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选择是否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cNO(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导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cNO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根据淋巴结的阳性结果选择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清扫标本作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中央区淋巴结阳性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高,本组为(20/21).原发灶侵出包膜者,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率高,本组为(13/34).结论:对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的cNO甲状腺乳头状癌,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对淋巴结阴性者,要密切随访,尤其是原发灶侵出包膜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cNO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7例cNO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病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率46.39%。原发灶侵犯包膜、癌灶>1cm者及年龄在45岁及45岁以上者阳性率显著升高,分别为63.04%,59.26%和72.00%。97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NO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可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3月-2010年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6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因颈前区无痛性包块入院36例,颈淋巴结肿大入院5例,声音嘶哑就诊2例,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8例.行患侧叶、峡部全切、对侧叶大部切除术46例,甲状腺全切除术15例.传统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比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和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对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30例(观察组),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30例(对照组),对比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数、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液总量、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多,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颈胸部疼痛评分、美容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相比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在保证手术安全性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的同时,可以降低术后疼痛,极大提高美容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活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19例45岁以上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中在肿瘤周围4点注射2%美蓝,获取染色淋巴结,再行肿瘤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及改良式颈部淋巴结清扫。所有淋巴结分区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19例中,18例显示了SLN,平均每例2.5枚,13例SLN阳性,1例非SLN阳性,1例未检出SLN发现有淋巴结转移。SLN活检的灵敏度为86.6%,准确度为94.4%,阴性预测值为80%,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SLN活检能准确预测颈部淋巴结状态,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邦领  钱军  李德群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350-1350,1419
目的探讨临床颈侧区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初治的109例颈侧区oN0 PTMC患者的资料,探讨与PTMCⅥ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09例盯Mc患者中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1.2%(34/109)。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径(≥5mm)、多发病灶与PTMCⅥ区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mm)、多发病灶为门MCⅥ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rMC中原发灶大小(≥5mm)、多发病灶患者Ⅵ区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升高。对于这两类PTMC患者需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2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术前拟诊为甲状腺微小癌69例,术后慢速病理结果:乳头状腺癌55例,髓样癌12例,滤泡状癌5例,诊断准确率为95.8% (69/72).颈淋巴结转移癌均位于同侧,共13例.72例患者均接受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十峡部切除术,加做对侧部分切除者15例,13例接受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3年,死亡2例.结论 高频超声、细针穿刺及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转移可提高隐匿性甲状腺癌诊断率.无淋巴结转移者患侧甲状腺全切十峡部切除已足够,伴颈淋巴结转者需加行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6.
李雷  张年庆  杜军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69-1870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28例初诊的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病灶根治性切除加同侧颈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颈Ⅵ区淋巴结阳性8例(占28.6%);并发症2例(占7.1%),其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常规行颈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手术切除范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进行随访。根据分组与手术方式、术后复发和生存率进行比较,行Wilcoxon(Gehan)统计分析和X^2检验。结果1.低危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高危组(P=0.O13)。而隐灶癌明显低于其他PTC,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8);2.低危组5年无瘤生存率同高危组比较,明显高于高危组(P=0.048);3.低危组隐灶癌行单侧与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后均无复发;4.颈淋巴结清扫与颈淋巴结切除比较,术后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202)。结论1.对低危组PTC患者宜行双侧甲状腺切除,对于隐灶癌,建议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2.低危组可不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3.高危组应行双侧甲状腺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8.
杨明 《实用全科医学》2007,5(7):575-57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本组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17例,患侧腺叶、峡部全切加对侧部分切除13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22例,甲状腺全切9例,1例峡部癌行峡部全切加双侧腺叶次全切。对30例颈淋巴结肿大和5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阳性的NO患侧行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以下简称颈清),其中患侧改良颈清28例,患侧根治颈清3例,双侧改良颈清4例;27例NO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阴性未进一步颈清。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治疗性颈清组淋巴结转移74.3%(26/35),中央区淋巴结受累88,5%(23/26)。随访4—6年2例高龄患者死于其他疾病,1例颈部复发合并肺转移带瘤生存。3例淋巴结复发再次手术无瘤生存。治疗性颈清组与中央区清扫组复发率分别为5.7%(2/35),7.4%(2/27)(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宜根据具体情况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或加行对侧次全(或大部)切除;淋巴结肿大者应予患侧治疗性颈清;对于NO病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并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阴性者观察随访,阳性者行患侧治疗性颈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