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部分切除甲母质、甲床结合甲沟重建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院86例嵌甲性甲沟炎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全甲拔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部分切除甲母质、甲床结合甲沟重建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与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一次性治愈率为72.1%,观察组为9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6.3%,观察组为4.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部分切除甲母质、甲床结合甲沟重建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明显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且其复发率较低,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2.
周文华  王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186-1187
目的:探讨甲基质部分切除并根据不同的嵌甲利用甲侧壁皮瓣重建甲沟,治疗嵌甲的手术方法。方法:切除部分甲体、甲床,根据不同的嵌甲设计不同的手术方法,利用甲侧壁皮瓣重建甲沟。结果: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对85例嵌甲患者,共120侧嵌甲进行了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3年,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甲基质部分切除并利用甲侧壁皮瓣重建甲沟治疗嵌甲,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根治了嵌甲又美容了甲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嵌甲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减少发生率,提高嵌甲的治愈率。方法对65例嵌甲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行甲、甲基质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结果嵌甲的发生与指甲修剪不当、穿鞋质地和松紧有关。行甲、甲基质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的治愈率达100%.结论甲、甲基质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嵌甲,操作简便易行,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不破坏趾甲的外观及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4.
蔡文权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1227-1228
目的探讨切除小部分甲边缘甲根甲床治疗嵌甲的疗效。方法将80例嵌甲患者分为治疗者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切除小部分甲边缘甲根甲床手术,对照组采用全甲拔除手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愈合时间、复发情况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切除小部分甲边缘、甲根及甲床治疗嵌甲恢复时间短、创伤小及治愈率高,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5.
甲沟成形术治疗重度嵌甲症1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沟成形术治疗重度嵌甲症的临床疗效,提高嵌甲症的临床治愈率。方法:对154例重度足嵌甲症患者采用甲沟成形术进行治疗,从外形是否光滑、甲沟有无加深、有无疼痛、有无炎症等方面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患者15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5年,重建甲沟形态良好,甲沟无加深、疼痛及炎症,效果较满意。结论:甲沟成形术是针对嵌甲症病理改变所进行的手术设计,可矫正足嵌甲症的解剖病变,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运用平坦甲沟成形术治疗难治性嵌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9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嵌甲症患者76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8例患者运用完整保留甲沟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运用平坦甲沟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所选患者进行6~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坦甲沟成形术主要是根据嵌甲症的病理变化实施的手术,能够对嵌甲症的解剖结构进行矫正,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甲板及甲床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9年1月,我院采取甲板及甲床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症51例,术后给予门诊换药及抗生素治疗。结果:51例患者均于术后一周内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两周内创面痊愈。随访1年,复发1例,复发率为1.9%,治愈率为98.1%。结论:甲板及甲床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症具有效果好、操作简便、创面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部分拔甲术结合电离子治疗嵌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嵌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部分拔甲术,对照组采用锐性切除嵌甲下甲母组织,观察组行高频电离子治疗探头汽化破坏嵌甲下甲母组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甲床干燥时间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部分拔甲术结合电离子治疗嵌甲比传统手术恢复时间段,塑型美观,保证甲沟正常形态.  相似文献   

9.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重度拇趾嵌甲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目前在基层治疗以拔甲最为常见,但是2—3个月易复发,以致造成病人长期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劳动生产力。笔者经宋进臣主任医师指导,采用切除趾甲、甲母、甲床、重建甲沟的手术方法治疗病人60例,疗效显著,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易愈合,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Winograd术(甲板、甲床、甲根、生发层及甲侧壁部分皮肤切除术)治疗顽固性嵌甲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52例反复发病的顽固性嵌甲症患者自2009年1月~2009年10月行改良Winograd术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术后伤口愈合、嵌甲症症状缓解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52例(62趾)手术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发生感染,愈合时间12~14d。术后1年内有50例获得随访,失访2例。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47例(57足)效果满意,未复发;1例因趾甲修剪不当而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而愈合。2例切口瘢痕疼痛,保守治疗缓解。结论改良Winograd术治疗顽固性嵌甲症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垂直半褥式缝合甲沟重建术结合改良嵌甲切除术对嵌甲性甲沟炎患者愈合时间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嵌甲性甲沟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部分或全拔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垂直半褥式缝合甲沟重建术结合改良嵌甲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愈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出现较严重的疼痛症状,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术后3d、7d疼痛症状显著减轻,疼痛VAS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发生嵌甲性甲沟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垂直半褥式缝合甲沟重建术结合改良嵌甲切除术对嵌甲性甲沟炎患者治疗疗效显著,缩短术后愈合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床甲沟部分切除加残留甲床部分剥离甲沟重建术治疗第一足趾嵌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常见嵌趾甲患者共60例,男37例,女23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拔甲组)、B组(甲床甲沟部分切除组)、C组(甲床甲沟部分切除加残留甲床部分剥离甲沟重建术组),并行功能评价、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的术后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依据提前设计对功能评价标准进行个体化评分,所得数据行SPSS13.0软件分析,t检验,P〈0.05,手术效果有显著差别。结论甲床甲沟部分切除加残留甲床部分剥离甲沟重建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床甲沟部分切除术和单纯拔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保留甲板的全拔甲后甲板回植术和部分拔甲术与传统全拔甲术的区别。方法 患者由随机数字表分配到传统全拔甲组(对照组)、部分拔甲组、全拔甲后甲板回植术组(全拔甲回植组),每组20例,分别行不同拔甲手术。比较3种术后患者疼痛、甲床完全愈合时间、甲板完全生长时间、甲完全生长后结果评分。结果3组患者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 h,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高于其他两组( P<0.05)。术后48 h,部分拔甲组20例患者疼痛全部消失,而全拔甲回植组90%(18/20)患者疼痛消失,高于对照组的45%(9/20)。创面愈合时间:对照组>全拔甲回植组>部分拔甲组( P<0.05)。甲板完全生长时间:部分拔甲组最短,对照组最长,全拔甲回植组居中但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甲板恢复最后效果的评分低于部分拔甲组和全拔甲回植组( P<0.05),而后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部分拔甲术可减少甲板缺失,对甲床的损伤较少,疼痛较轻,可加快愈合,改善预后。而在需要大面积暴露甲床,不得不全拔甲的时候,应在术后将甲板回植,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Gamma钉内固定及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组52例,解剖铜板固定3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疗效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结果Gamma钉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于解剖钢板组(P〈0.05),并发症及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解剖钢板相比,Gamma钉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根治嵌甲甲沟炎1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晋国  韩书北  郭庆峰  樊晓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23-4225,F0003
目的分析嵌甲甲沟炎的主要病因,探讨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63例(172趾)嵌甲甲沟炎患者采用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矫正甲床畸形。结果 163例患者随访1个月以上,其中81%的病例(132例)获得6个月~7年的随访,所有患者趾甲生长外形良好,无甲根松动,无嵌甲复发,行走、运动时无疼痛,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嵌甲甲沟炎的主要病因是甲床畸形,矫正畸形是治疗嵌甲甲沟炎的基础,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方法简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的病例中,比较应用Giebel刃形钢板和骑缝钉二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行骑缝钉内固定术及石膏管型外固定,8例行Giebel刃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两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在骑缝钉组1例出现断钉,2例丧失纠正角度。结论:Giebel刃形钢板与骑缝钉内固定均体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Gieble刃形钢板术后能早期行功能锻炼,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 将股骨干骨折的病人随机分成钢板组和带锁髓内钉组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两种手术方法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骨痂生长情况及膝关节活动功能 ,带锁髓内钉组均较钢板组为优。结论 对于小转子以下、膝关节间隙 9cm以上的各种类型股骨干骨折病人 ,采用带锁髓内钉的方法明显优于加压钢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儿童股骨骨折利用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骨折患儿5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2组,将这2组患儿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儿利用弹性髓内钉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儿利用接骨板方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结束治疗之后,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2组患儿在经过治疗之后,其骨折均愈合,2组患儿之间差异显著;观察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观察组患儿均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儿童股骨骨折,利用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使患者骨折尽快愈合,利用弹性髓内钉方法所需要的手术时间要短于接骨板治疗方法,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少,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尽量选择弹性髓内钉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