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方法:按照循证医学(EBM)的要求全面检索了国内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近10年来的有关针灸治疗痴呆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22篇,对其中19篇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合并OR=3.72E2.73,5.073,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针刺组对痴呆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8.32,P〈0.00001)。结论:从国内的,临床文献来看,针灸治疗痴呆有效,但试验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方法:根据循证医学(EBM)的要求查找我国近10年来的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查找后共纳入随机对照文献44篇,对其中的20篇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合并OR=3.92[2.66,5.67],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更好(Z=8.22,P0.001)。结论:从此次调查分析结果来看,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好于常规治疗,但是试验的质量有待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以针灸、针刺、假性球麻痹,假性延髓麻痹等为主题词,检索国内相关医学数据库涉及针刺或针刺加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纳入7篇研究,采用RevMan 4.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7个研究总有效率的合并RR=1.39,95%CI[1.15,1.69];5个研究痊愈率的合并RR=2.69,95%CI[2.09,3.47];针刺或针刺加康复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康复训练疗法(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有效,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文献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方法数据使用专用软件RevMan 4.2.8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篇RCT共500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的结果,针刺组和药物组比较,有效率的相对危险度(RR)为2.26,95%的可信区间(1.71,2.99),P<0.00001;总均分的加权均数差值(WMD)为9.83,95%的可信区间(6.21,13.45),P<0.00001。结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西药,且副作用少,具有安全性。但由于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不高,尚需要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Meta分析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并进一步对治疗后针刺组与药物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被纳入研究的17个RCT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χ~2=21.98,P=0.14,证明其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后OR=2.54,95%可信区间(CI)为(1.91,3.38),经Z检验,Z=6.41,P<0.00001,菱形位于竖线的右侧,提示针刺组和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针刺对HAMD影响的评价表明,针刺组与药物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优于其他常用药物,且具有安全性,但仍需更多的大样本RCT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指导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实践。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全面检索有关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文献161篇,并对所有的RCT文献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包RevMan5.0对符合Meta-分析纳入标准的14个RCT进行Meta-分析,同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并用倒漏斗图分析潜在的发表性偏倚。结果:14个关于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共1052例病人纳入研究,合并OR值为2.89,95%可信区间CI[2.10,3.97],合并效应值检验Z=6.51,P0.00001,即针灸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证明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安全有效的,但进一步研究需更多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头痛的国内文献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张璐  刘保延  晋志高 《中国针灸》2003,23(11):633-636
目的 :探讨针灸疗法对头痛是否有效。方法 :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全面检索了国内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 ,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 1 3篇 ,对其中 9篇偏头痛文献进行了Meta 分析。结果 :9篇试验的合并OR =3 0 3,95%CI:[2 1 2 ,4 35] ,针刺组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χ2 =6 0 3 ,P<0 0 1 )。结论 :从国内的临床文献来看 ,针灸治疗偏头痛有效 ,对其它类型的头痛疗效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现状,明确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运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Meta-分析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研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1个试验研究共891例病人纳入分析,合并OR值(痊愈率)为2.97;95%可信区间(CI)(2.07,4.25);合并效应检验值Z=5.93,P<0.01,即针灸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但尚需严格设计、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中风后假球麻痹的文献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风后假球麻痹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针刺、针灸、假球麻痹、假性延髓麻痹等为主题词,检索了国内相关医学数据库,以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为纳入标准,治疗组以针刺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假球麻痹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为测量指标,共纳入52篇文献,并对其中7篇文献采用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7个研究总有效率的合并RR=1.73,95%CI[1.37,2.20];7个研究痊愈率合并RR=3.30,95%CI[2.07,5.25],针刺组对假球麻痹的疗效均优于药物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从纳入的国内文献来看,针刺治疗假球麻痹有效,但是需要更多的高质量文章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不同取穴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检索PUBMED、Cohrance图书馆、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以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4.2.8。结果: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107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远端穴位对照局部常规取穴其一次治愈率合并RR=1.81,95%CI(1.49,2.19)。结论: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可能优于局部常规取穴,且起效快,但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低且数量有限,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王珑  孙冬玮  邹伟  张洁玉 《中国针灸》2008,28(5):381-386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遵循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并使用专用的统计分析软件RevMan4.2版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14篇RCT满足纳入标准,4篇采用双盲法。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针刺组与药物组有效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药物组治疗后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比较,针刺在改善HAMD量表评分方面优于阿米替林,与其他药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与药物治疗比较可能同样有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不高,尚需要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库等英文数据库,全面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5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高质量文献,提取有效数据.运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  相似文献   

13.
2000~2009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针灸(含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现代文献特征进行分析,以总结规律,指导临床及科研。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获得国内有关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文献数量、地区分布、期刊分布、研究单位、研究性质、西医诊断标准的参考文献、治疗方法、选穴等方面的计量学研究。结果:10年间国内正式发表了327篇针灸(含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北京、广东、天津等地区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文献集中发表于针灸临床杂志、上海针灸杂志、中国针灸等杂志;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防治措施研究、综述、临床经验总结等;主要以刺灸法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电针等方法为主要文献研究的治疗手段;主要以百会、印堂、内关等为主穴。实验对照组主要选用西药SSR Is类抗抑郁药物,其中使用最广泛的为氟西汀。结论:针灸对抑郁症的临床引来越来越多国内医务人员的关注,其中绝大多数人还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已形成热点研究地区、重点研究方向和穴位选择数据库等,为以后规范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针刺治疗胃癌术后的RCT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RCT,共计483例患者.经Meta分析显示,针刺组在术...  相似文献   

15.
常佩 《中医临床研究》2014,(30):120-122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科研文献、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各医学数据库,并进行计量学分析.从文献中筛选出针灸药物结合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对分析得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文献在逐年增多,多以抑郁症和中风诊断标准综合进行准断.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受人们关注,相关文献较多,为临床提供了大量资料.药物结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但其研究方法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贤刚  杨闯  杨丽霞  钟渠 《中国针灸》2005,25(11):797-802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4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95年1月-2004年12月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5进行Meta-分析.结果:1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2 15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与单纯针刺或西药比较,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5.58,95%CI(3.41,9.13),P<0.00001及OR 5.53,95%CI(3.47,8.19),P<0.00001].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有效,安全性较高,但还非常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蒋垂刚 《中国针灸》2007,27(3):225-228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在国际上发展的情况。方法:从Pubmed中检出近5年SCI源期刊针灸临床治疗腰痛论文并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相关论文有19篇,作者分别来自美国、德国、中国香港、英国(含北爱尔兰)、奥地利、瑞典、意大利;论文发表于Altern Ther Health Med,AmJ PhysMed Rehabil,Anesth Analg,Arch Intern Med,Forsch Komplementarmed Klass Naturheilkd,Health Technol Assess,Rheumatology(Oxford),South Med J,Spine,Complement Ther Med,Pain,Clin J Pain,J Altern Complement Med杂志;有3项研究认为针灸疗效不确定,其他的研究多数肯定了针灸的疗效;针灸治疗腰痛的论文仍然是以探讨针灸疗法的有效性为主。结论:针灸疗法在国际医学界仍然处于一个逐渐被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查阅了近5年来国内外所报道的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针灸在治疗抑郁症及其相关伴随症状、针药结合的作用优势、针灸治疗的选穴方法等层面,概述分析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作用特点及研究进展,并总结认为针灸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卓有成效,且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本文旨在为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