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89-3190
目的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诊断或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观察组给予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观察两组患者的CTCA辐射相关指标剂量、CTCA各段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相关指标等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CTCA辐射相关指标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TCA各段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图像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64层螺旋CT的广泛使用,CT冠状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已成为安全、无创、有效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其临床应用日趋普及。本文结合近年来临床实践和文献报告,介绍CTCA检查技术要点和影像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实施64排CT冠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结果:64排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5.83%,特异度为92.85%,准确率为95.16%,Kappa值=0.865,诊断一致性良好。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不同程度狭窄程度的准确率为95.16%(118/124)。结论:在对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对冠脉狭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背景: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目前已成为评价冠脉支架置入后的检查重要手段,但患者需要接受较大的X射线剂量。目的:评价低剂量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对45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患者进行前门控CT冠状动脉扫描,共置入支架63枚,观察支架及非支架血管的通畅性,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金标准进行对比;并随机抽取应用后门控法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的50例患者,以作辐射剂量对比。结果与结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前门控组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诊断支架内通畅性正确率为96.8%,非支架血管通畅性正确率为96.5%。前门控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后门控组(P<0.01)。提示低剂量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在心率(律)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在保证检查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效果评价和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宝鸡市岐山县医院和西安市周至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8支各类斑块病变血管中,以钙化斑块数量最多(42.9%),主要发生在左前降支(38.8%);42例患者依照冠状动脉15节段划分方法,共计600节段中,64排128层螺旋CT可提供分析的优良血管有550节段。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95.0%,准确率为94.5%,阴性预测值为98.1%,阳性预测值为82.0%。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上对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位、定性做出有效判断,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40例冠心病患者均先行64排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于成像检查后14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测。本组斑块病变97支,其中钙化斑块42支,前降支病变37支。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状动脉狭窄≥50%的特异度为95.4%,灵敏度为94.2%,阴性预测值为95.6%,阳性预测值为82.9%,准确度为95.2%。64排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64排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具有较佳的筛查作用,且安全无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目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符合率。方法:选取2005-05/2006-07在解放军总医院疑似或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共85例,男64例,女21例;年龄41~83岁,平均61岁。85例患者均在64排螺旋CT检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冠状动脉狭窄的测定:64排螺旋CT借助血管分析软件,直接提供"直径法"和"面积法"的狭窄率数值。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管腔直径分为正常;25%~49%为轻度狭窄;50%~74%为轻到中度狭窄;75%~94%为中到重度狭窄,95%~99%为重度狭窄,100%狭窄为闭塞。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均以≥50%有临床意义)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符合率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为89%,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降支)为93%,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回旋支)为68%,右冠状动脉为48%。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较准确反应各支血管部位的狭窄程度,对左主干及前降支病变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率较高,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定性和定量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以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灌南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90例,分别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及冠脉造影诊断,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对比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冠脉造影技术诊断患者冠脉病变位置、狭窄程度的结果,评估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图像质量。结果: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共显示冠脉节段1 080支,共57例(63.33%)患者显示冠状动脉存在斑块情况,其中36例患者为单支冠脉斑块情况,21例患者为双支及以上冠脉斑块情况。患者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诊断患者冠脉病变位置、狭窄程度结果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 0.05)。此次螺旋CT冠脉成像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78%。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采取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能够鉴别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具有影像清晰、准确性理想、操作简单等优点,提倡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及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 (1)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显示的轻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多,而中度及重度冠脉狭窄的数量较少,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查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依照冠脉造影的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96.4%(137/142)和96.8%(274/283),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为93.8%(137/146)和98.2%(274/279)。结论 64排螺旋CT在冠脉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84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其对左主干(LMCA)、左前降支(LAD)、左侧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的检查准确率。结果: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金标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LM、LAD、LCX、RCA的病变检查准确率与冠脉造影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该检查方法安全无创、操作简单,可作为疑似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浅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影像诊断主动夹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41例主动脉夹层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受检者接受64排螺旋CT血管平扫加强扫描成像技术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准确率。结果:两种检查准确率对比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准确率比超声多普勒检查准确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影像诊断主动夹层和后处理技术都能对主动脉夹层判断结果做出保证,确定分支血管受累状况,在治疗方案选择中、手术之前、手术之后都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旭霞 《护理研究》2013,27(20):2143-2144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早期预防及诊断CAD可有效地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以其无创、安全、快捷、操作简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病人的心理状态、呼吸、心率和在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64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汇总分析,系统评价前瞻性心电门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电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Medline、Pubmed、CNKI及万方数据库)和人工检索获取64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对照研究的文献。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异质性检验。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应用比值比及标准化差值作为效应量,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利用相符合的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结果 64层螺旋CT前门控及后门控图像质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OR=1.10,95%CI=0.87~1.39)。认为前门控与后门控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层螺旋CT前门控及后门控辐射剂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标准化均数差值(SMD)=-6.83,95%CI=-8.45~-5.22]。认为前门控与后门控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低心率及心率变异的情况下,64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同回顾性心电门控相比可以获得可用于诊断的图像质量,并且大幅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64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64-MDCT)冠状动脉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扫描时采用优化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材料与方法:连续选取行64-MDCT CTCA检查的患者100例,将心率控制在65BPM以下,根据扫描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均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确定管电流及管电压。第1组曝光期相及最大毫安输出均设定为75%R-R间期。第2组曝光期相设定为75%R-R间期,最大毫安输出设定为70%-80%R-R间期。扫描结束后,对两组之间的图像质量、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之间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意义,有效剂量有统计学意义。第1组的ED值比第2组降低了20%。结论:优化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可以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确诊;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术检查方法(对照组)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研究组).结果:研究组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Ⅰ级图像率、Ⅲ级图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Ⅱ级图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实施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分析其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及治疗后实证为判断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为84.00%,灵敏性为91.30%,特异性为75.00%。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成像中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比较64排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prospective ECG-gating)技术与回顾性心电门控(retrospective ECG-gating)技术进行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扫描时间、血管可评估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 133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①实验组68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成像;②对照组65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成像.计算扫描时间、各段冠状动脉可评估率,同时进行图像质量评价,记录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扫描时间实验组为7.12 s,对照组为9.43 s;血管可评估率实验组为94.93%,对照组为94.46%;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实验组(3.69 mSv)比对照组(15.86 mSv)降低77%;两组各段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相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保证血管可评估率及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77%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在64排螺旋CT泌尿系三维成像(MSCTU)中的价值.方法 240例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泌尿系三维成像检查,检查前询问病史及碘过敏史,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碘预试验;检查中认真观察患者,对可能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进行预判,并制订相应的措施;检查后对症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做好护理指导.结果 239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1例在扫描过程中出现药物外渗,扫描失败,经过重新扫描,获得满意图像.结论 利用64排螺旋CT行泌尿系三维成像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伤、费用相对较低、安全性高的检查技术,护理操作应贯穿检查的每一步.有效的护理措施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熟练的护理操作及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是MSCTU检查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共选择研究对象35例,来自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35例患者行飞利浦128排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将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参考标准,比较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结果:35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诊断,确诊为冠心病26例;经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确诊为冠心病25例,漏诊1例。35例患者经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与冠脉造影诊断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可获得与冠脉造影诊断相当的诊断准确率,且该方式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可重复进行,患者接受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技术诊断冠状动脉显著狭窄(≥50%管腔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CTCA对61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并于CTCA检查后2周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结果 1例患者因冠状动脉严重钙化4支血管CTCA不可评估,其余60例患者240支冠状动脉血管CTCA均可良好显影,240支血管显著狭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72/80)、91.9%(147/160)、84.7%(72/85)、94.8%(147/155).结论 CTCA显示了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可以作为排除冠状动脉显著病变的一种无创标准性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