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16例患者,设立针刺组("调神通络"针法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采用公认的临床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指标检测。结果"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患者显效率达85.0%;疗效优于对照组(73.2%)。结论"调神通络"针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神通络针法)和对照组(传统针刺),观察两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4星期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的恢复。治疗组显效率达85.0%,明显优于对照组73.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对TC及HDL具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P<0.01)。结论调神通络针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和血脂紊乱状态,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龚乃鹃  李青 《四川中医》2012,(5):111-113
目的:应用颈动脉超声指标评价"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结构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缺血性脑梗死(前循环梗死)急性期合并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分别治疗28天,对治疗前后硬化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调神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恢复(P<0.05)。(2)"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超声指标短期没有改善(P>0.05)。  相似文献   

4.
李绍红  李青 《四川中医》2012,(4):100-101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缺血性脑梗死(前循环梗死)急性期合并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分别治疗28天,对治疗前后斑块声学密度及血脂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神通络"针法组能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总胆固醇(TC)水平(P<0.01),但短期内斑块声学密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水平有明显改善,但短期内对斑块的稳定性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活血通络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3月进行康复治疗的60例脑梗死后丘脑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上升;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PPI、PRI评分则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后丘脑痛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颈动脉结构与功能超声指标评价"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缺血性脑梗死(前循环梗死)急性期合并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分别治疗28 d,对治疗前后硬化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调神通络"针法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特别是对于改善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总胆固醇(TC)具有明显的作用。(P0.05或P0.01)。(2)短期应用"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超声指标没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的干预短期内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疏肝调神针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疏肝调神针法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程度、头痛指数、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程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调神针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头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神针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调神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多伦多面部分级系统(TFG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2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FG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TFG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针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伴焦虑抑郁混合状态,可明显缓解患者的面瘫症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通络溶栓汤对急性脑梗死疗效和血脂、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联合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通络溶栓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956,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和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通络溶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单纯的西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调神通络针刺法和中风常规针刺法对脑梗死后无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梗死后无认知障碍患者设定随机数字表,按1∶1比例均匀分组,命名为A组(调神通络针刺法),B组(中风常规针刺法).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MBI以及安全性指标.对治疗结果采用意向性分析法(ITT).结果 两种针刺法都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CSS、MBI(均P<0.01),两种针刺法之间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现象.结论 调神通络针刺法能改善无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干预效果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选取标准,分为"调神通络"组(调神组)和常规组,治疗28天后对硬化斑块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神通络"针法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同时对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P〈0.05),而对于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指标几乎没有改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评价后发现"调神通络"针法短期内对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干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针刺疗法以其安全简便经济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通任顺气"针刺法是长期丰富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能治疗诸多疾病的创新针法,该针刺方法与常规针刺法相比具有一些优势,临床疗效显著。以中风后抑郁、中风后失眠和心脏神经官能症为例,介绍"通任顺气针刺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调任通督针刺组(调任通督组)和传统针刺组(传统对照组)。调任通督组32例接受调任通督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传统对照组31例接受传统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两组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卒中量表(css)的改善调任通督组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调任通督针刺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4.
解郁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uo WZ  Zhang QZ  Lai XS 《中国针灸》2010,30(11):899-903
目的:比较解郁调神针刺法与口服曲唑酮(美抒玉)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3例)和西药组(32例)。针刺组穴取神门、百会、印堂、合谷、太冲,每天1次针刺治疗;西药组服用曲唑酮(美抒玉),每天1次,共服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进行疗效对比。结果:针刺组愈显率为72.7%(24/33),优于西药组的46.8%(15/32);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总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其中针刺组在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评定方面较西药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治疗后西药组Asberg副作用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解郁调神针刺法可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且优于口服曲唑酮,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心舒丸治疗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本院制剂心舒丸,对照组予维拉帕米,均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舒丸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并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理髓海、解郁安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9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百优解胶囊20mg/d口服。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取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内关、神门、大陵、三阴交、太冲等穴,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理髓海、解郁安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通阴跷脉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足内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温通阴跷脉(常规针刺联合温和灸阴跷脉)。两组治疗前后采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临床痉挛指数(CSI)进行评价,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C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温通阴跷脉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下肢功能,缓解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18.
"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主穴选择:小醒脑(内关、印堂、三阴交)、四神聪、神门、关元、肾俞、肝俞、太溪、足三里、太冲。辨证配穴:肝肾阴虚加阴谷、照海;脾肾阳虚加命门、腰阳关、脾俞;辨病配穴:失眠配申脉、照海;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配大陵;潮热盗汗配合谷、复溜;头晕耳鸣配百会、风池、听会;大便溏薄配天枢、阴陵泉;浮肿配水分等。失眠、潮热汗出、情绪改变是绝经期阶段最显著的症状。"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重在醒脑安神,调补肝肾,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利用最小化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采用"通脱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6星期后评定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并加以比较。结果神经定位在鼓索以上者,治疗组治疗6星期后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前评分≤75分者,治疗组治疗6星期后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1;定位在鼓索以下者或评分〉75分者,两组经治疗后评分比较,P〉0.05。结论 "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对面神经损伤节段较高,病情较重者较普通针刺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