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针刺调节作用的规律。方法:28例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为观察对象,电针主穴为减肥穴、梁丘。每天电针1次,每次30min,每周电针5次,连续电针4周。14例巳时内电针、14例申时内电针。分析电针前后胰岛素的变化幅度与其针前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电针治疗4周后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而且其下降的幅度与针刺之前胰岛素的基础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直线数量关系(相关系数r=0.771>r0.01(26)、P<0.01)。结论:再次从数量关系角度证实了针刺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针刺效应产生的规律性。方法以27例成年单纯性肥胖女性为观察对象,电针主穴为减肥穴、梁丘。每天电针1次,每次30 min,每星期电针5次,连续电针4星期。14例巳时内电针,13例未时内电针。分析电针前后瘦素的变化幅度与其针前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电针治疗4星期后瘦素水平明显下降,而且其下降的幅度与针刺之前瘦素的基础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直线数量关系[相关系数r=0.694〉r0.01(25),P〈0.01]。结论再次从数量关系角度证实了针刺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阴交穴适宜针刺深度,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腧穴针刺深度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观察66例在校女大学生三阴交穴最强针感深度的测定,并分析最强针感针刺深度与受试者周径(以三阴交穴为起点绕小腿内侧一周距离)、纵径(用游标卡尺以三阴交穴为起点卡紧三阴交穴对侧距离)有无相关性,探讨三阴交穴适宜针刺深度。结果:最强针感针刺深度为(25.0±7.0)mm,但与周径、纵径无线性相关(P>0.01)。结论:三阴交穴适宜进针深度为25.0mm。最强针感针刺深度与周径、纵径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脑卒中后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脱落1例、中止1例)和对照组(29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包括常规内科治疗、常规针刺治疗、康复训练和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加用电针八髎穴治疗,对照组于八髎穴旁对照点(八髎穴水平向外旁开20 mm处的8个点)浅刺联合电针治疗,予连续波,频率50 Hz,电流强度1~5 mA,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问卷(ED-EQoL)评分和盆底肌收缩幅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IEF-5评分及快肌、综合肌、慢肌收缩幅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ED-E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能改善脑卒中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勃起功能,增加盆底肌收缩幅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毫针局部苍龟探穴针刺、电针和温针灸3种针刺治疗方式对慢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生活质量、炎性指标及复发率的影响,探讨慢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各类突出症状的最优针刺方法。方法:将108例慢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手针组(36例,脱落1例)、电针组(36例,脱落1例)和温针组(36例,脱落3例)。3组取穴均为患侧肩前、肩髃、肩贞、阿是穴及阳陵泉,手针组采用苍龟探穴针刺治疗,温针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每次30 min,隔日治疗1次,3次/周,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肩关节Neer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法评定肩关节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含量。评价临床疗效并计算有效率,统计复发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Neer评分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和总分均升高(P<0.05);VAS评分、ADL评分及血清PGE2含量均降低(P<0.05)。治疗后,电针组和温针组Neer疼痛评分高于手针组(P<0.05),手针组和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频率对脑卒中偏瘫肩痛(HSP)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脑卒中HSP患者随机分为手针组(35例,脱落2例)、电针连续波组(35例,脱落3例)和电针疏密波组(35例)。三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手针组穴取患侧肩髃、肩贞、肩髎、肩前等针刺治疗,电针连续波组和电针疏密波组在手针组基础上于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加用电针,参数分别为15 Hz连续波、2 Hz/100 Hz疏密波。每天1次,一周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患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肩前屈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肩外展PROM、上肢肌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2、4周VAS评分降低(P<0.05),治疗4周VAS评分低于治疗2周(P<0.05);治疗2、4周,电针连续波组、电针疏密波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手针组(P<0.05);治疗4周,电针疏密波组患者VAS评分低于电针连续波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肩前屈、外展PROM增大(P&l...  相似文献   

7.
张晓哲 《中国针灸》2008,28(4):248-250
目的:探讨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穴取睛明、球后、承泣等;电针加穴位注射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电针、腺苷钴胺局部穴位注射。2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41.7%,电针加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77.8%,2组疗效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加穴位注射组中脑瘤发病在2周之内手术的患者针刺疗效优于2周以上手术者(P〈0.01);术后1月之内针刺治疗者疗效优于1月以上针刺者(P〈0.01)。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是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大脑后交通动脉瘤的及早诊断与手术、针刺及时的干预治疗都关系到动眼神经麻痹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胰俞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脂联素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胰俞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2型糖尿病造模组(22只),造模成功后根据血糖水平随机区组分为模型组8只,电针胰俞组8只。治疗4周,每周末检测空腹血糖(FBG)和体重。4周后取血清,以生化法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以放免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S)、脂联素(APN)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FBG、TC、HDL-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体重、ISI、APN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胰俞组TC、LDL-C水平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BG、体重、TG、HDL-C、脂联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ISI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胰俞穴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血脂和脂联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法配合体针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主穴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体针基础上应用电针法。两组均每日1次,6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电针法配合体针治疗脑卒中的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2%(P〈0.05)。结论:电针法配合体针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效应较单一传统体针针刺法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电针及针刺对肌肉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家兔臂需,电池,环跳及风市穴进行针刺或电针,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当天,1周,2周及4周取下针刺部位肌肉组织,镜下观察出血,肌肉断裂,变性,坏死,肉芽化,肌肉再生,细胞核变化及疤痕化8项变化。结果:对照组未经任何针刺者肌肉组织正常;单纯针刺组无坏死及疤痕化变化,其他6项发生率比电针组低;电针组有上述8项变化,发生率为每周电针2次〈隔日电针1次〈每日民针1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针刺效应的强弱与机能状态之间的数量关系,寻找针刺效应产生的规律性。方法以30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电针,巳时和未时各治疗15例。主穴取患侧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曲池、内关、合谷。配穴根据病位不同灵活取用。进针得气后接G6805治疗仪30 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总结。所有患者在针刺前一天8:00-8:10、针刺3个疗程后次日8:00-8:10抽取静脉血5 mL,离心后分离血清并超低温冷冻保存备检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F1α(PGF1α)。结果电针治疗3个疗程后本组患者的TXB2、PGF1α、TXB2/PGF1α都能够获得十分明显的改善,而且电针疗法对TXB2、PGF1α、TXB2/PGF1α的改善程度均与针刺之前TXB2、PGF1α、TXB2/PGF1α的基础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直线数量关系,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2〉r0.01(28)、P〈0.01,r=0.652〉r0.01(28)、P〈0.01,r=0.773〉r0.01(28)、P〈0.01。结论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之内,针刺调节效应的大小机能状态偏离正常水平越明显,也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电针干预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效应的强弱与机能状态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楚针刺效应产生的规律性。方法:以30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电针,辰时和巳时各治疗15例。操作:主穴取患侧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曲池、内关、合谷。配穴根据病位不同灵活取用。进针得气后接G6805治疗仪30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总结。所有患者在针刺前1天8:00-8:10、针刺3疗程后次日8:00-8:10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后分离血清并超低温冷冻保存备检TXB2、PGF1α。结果:电针治疗3疗程后本组患者的TXB2、PGF1α、TXB2/PGF1α都获得十分明显的改善,而且电针疗法对TXB2、PGF1α、TXB2/PGF1α的改善程度均与针刺之前TXB2、PGF1α、TXB2/PGF1α的基础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直线数量关系,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856〉r0.01(28)、P〈0.01,r=0.810〉r0.01(28)、P〈0.01,r=0.921〉r0.01(28)、P〈0.01。结论:表明在一定范围之内,机能状态偏离正常水平越明显,针刺调节效应也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及对血清瘦素和胰岛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手针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及测定血清瘦素(Lepfin)和胰岛素(INS)水平。结果:电针和手针治疗均取得明显临床疗效,血清瘦素和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1)电针和手针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显著,以电针为佳。(2)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对机体的瘦素和胰岛素水平进行良性调节,进而纠正瘦素抵抗(LR)和胰岛素抵抗(IR)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IR大鼠FBG、FINS和ISI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对IR大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针灸预防胰岛素抵抗的机理。方法:将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头针组和背俞穴针刺组。采用高脂膳食喂养建立IR大鼠模型,头针组采用头穴丛刺法,背俞穴针刺组取脾俞、肾俞加胰俞穴,连续治疗两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胰岛素(FIN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测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体重(BW)等相关指标,明确IR模型建立成功及针刺的疗效。结论:针刺显著提高IR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使之趋向正常,改善了胰岛素抵抗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血清瘦素(leptin)和胰岛素(INS)含量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针刺肥胖大鼠“足三里”和“中脘”穴,并接通电针仪。每次10min,每日1次,“足三里”穴左右轮换,连续治疗14d。结果:针刺组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活性比肥胖模型组降低(P〈0.01),但血清瘦素水平与普食组仍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状态的改善可能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针刺减肥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针刺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股四头肌中三酰甘油(TG)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8只。正常组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形成胰岛素抵抗模型,电针组予“标本配穴”针刺法,取“关元”、“中脘”及双侧“足三里”、“丰隆”电针治疗8周,假电针组大鼠予电针组穴位附近、穴位所在经络外非穴区电针治疗。记录各组大鼠进食量和体质量,应用血糖仪检测各组血糖,酶法测定股四头肌中TG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假电针组大鼠体质量和股四头肌中TG含量均下降,尤以电针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配穴”针刺可以预防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60例,联合针刺组60例。传统针刺组予以传统针刺干预;联合针刺组予以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干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4天,疗程为4周,2个月后进行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和2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比临床疗效差异,并对2个月后随访症状对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联合针刺组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较治疗前水平显著增高(P<0.01),联合针刺组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疗效评定方面,传统针刺组和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4%和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腰椎疼痛程度,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关键词:短刺 浮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头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腹胀与常规普通针刺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加头针,每日1次,其间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每日每穴双侧交替按压5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每日1次。观察两组针刺治疗前后肠鸣音、腹胀、伴随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的78%( P<0.05)。结论:电针结合头针及耳穴贴压治疗术后腹胀较单纯体针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四白穴与胃特异性联系的初级中枢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21只,随机分成四白穴组、阳白穴组和假损毁组,每组7只。在大鼠体内埋置胃电极,通过电解损毁孤束核(NTS),观察电针四白穴、阳白穴对胃肌电的作用。结果:电针四白穴后,快波峰簇数明显增加,与针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NTS损毁后,快波峰簇数较针后明显下降(P〈0.01)。电针阳白穴对大鼠胃肌电无明显的兴奋作用;假损毁组,假损毁NTS后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的兴奋作用无影响。结论:NTS参与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的兴奋作用,是四白穴和胃特异性联系的重要中枢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的短程记录,分析神门穴和非穴针刺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从而初步探讨神门穴的特异性。方法:60例健康受试者,为神门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左侧神门穴和非穴,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记录两穴针刺前10min,留针时10min和出针后10min的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针刺神门穴和非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结果:(1)与针刺前比较,神门穴针刺留针时和出针后BPM下降幅度大(P均<0.01),出针后LF/HF升高幅度大(P<0.05);非穴组出针后lnHF明显增大,留针时和出针后HRV三角指数明显增大(P<0.01~0.05);(2)与留针时比较,2组出针后BPM上升幅度大(P均<0.01),神门穴针刺出针后lnHF降低幅度大,LF/HF升高幅度大(P均<0.01)。(3)与非穴组比较,神门穴针刺留针时BPM下降幅度大(P<0.01),RMSSD、lnLF上升幅度大(P<0.05);HRV三角指数两组在针刺前和出针后均有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针刺神门穴与非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初步肯定了针刺神门穴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